![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礼记》专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29747a31d3cef2f8ca572f4df316861/829747a31d3cef2f8ca572f4df3168611.gif)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礼记》专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29747a31d3cef2f8ca572f4df316861/829747a31d3cef2f8ca572f4df3168612.gif)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礼记》专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29747a31d3cef2f8ca572f4df316861/829747a31d3cef2f8ca572f4df3168613.gif)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礼记》专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29747a31d3cef2f8ca572f4df316861/829747a31d3cef2f8ca572f4df3168614.gif)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礼记》专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29747a31d3cef2f8ca572f4df316861/829747a31d3cef2f8ca572f4df31686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礼记》同步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骊姬谮世子申生于晋献公,公将杀之。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上》)注:骊姬之乱——太子申生的母亲齐姜死后,晋献公宠幸骊姬,在骊姬谗言之下想废掉申生立骊姬之子奚齐为继承人。狐突发现隐忧极力劝说申生为了晋国大局外出逃亡,但申生坚持“守情说父”以尽孝。材料二: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王欲授之相,申鸣辞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鸣对曰:“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汝之相也。”申鸣曰:“诺。”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居三年,白公胜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此兵围之。白公胜谓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鸣闻之必来,因与之语。”白公胜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申鸣流涕而应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杀白公胜,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申鸣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杀也。(节选自《说苑·立节》)10.文中画波浪线处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3分)闻夫仕者身A归B于C君D而E禄F归G于H亲1今J既K去L父M事N君O得P无Q死其难乎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盖亦反其本矣”的“盖”意思相同。B.“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与《烛之武退秦师》中“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的“图”意思相同。C.“王欲相汝”中“相”的用法与《与妻书》中“汝幸而偶我”的“偶”字用法不同。D.“居三年”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居则曰”的“居”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骊姬的诽谤之下,晋献公想杀申生。重耳劝申生向父亲说明情况,申生坚持不这样做。B.申生觉得晋献公年事已高,儿子又很少,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如果伯氏愿意出山,申生甘愿自杀。C.申鸣想在家里侍养父亲,于是拒绝了楚王的授任,但父亲却认为申鸣应该入朝为官。D.面对白公胜的诡计,申鸣陷入了忠孝两难的境地,但最终申鸣选择了忠,他的父亲也因此被杀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鸣闻之必来,因与之语。(4分)(2)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4分)14.“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自古以来,人们对“孝”的理解各不相同,请结合文本说说申生和申鸣心中对“孝”的理解。(3分)答案10.DIO【解析】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意思是听说做官的人身体属于君王,俸禄归于亲人,如今既然已离开父亲去侍奉君王,怎能不为国家的危难而死呢?11.B【解析】“伯氏不出而图吾君”的“图”是为……图谋的意思;“唯君图之”的“图”是考虑的意思。12.B【解析】“子少”意思是孩子年幼,而不是儿子少。13.(1)申鸣是天下的大孝子,你去用武力劫持他的父亲,申鸣听到这件事必然前来,你趁机与他谈判。(判断句1分;状语后置句1分;闻1分;因1分)(2)我听说,吃谁的饭就要为谁的事去牺牲,接受谁的俸禄就要竭尽所能为他做事。(第一个食译为“吃饭”,动词,1分;死,为动用法,1分;毕,为动用法,1分;句子大意1分)14.(1)申生的孝:一切尊重父亲,为父亲考虑胜过自己,对父亲绝对服从。(2)申鸣的孝:尊重父亲,愿意以死尽孝;但是申鸣的孝不是对父亲观点的绝对认同和接受,在国家大局和孝的两难上,他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顾全大局。(申生1分,申鸣2分,要答出申鸣的孝和与申生不同的点)【参考译文】材料一:骊姬在晋献公面前诽谤谗害公子申生,晋献公将要杀了申生。公子重耳对申生说:“您为什么不向父亲说出心里的话呢?”太子说:“不可,父亲有骊姬才得安乐,这样做会伤他的心。”重耳又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逃走呢?”太子说:“不行!君父会说我想谋害他,天下哪里有没有君父的国家!再说我能逃到哪里去呢?”于是申生派人向狐突告别说:“我有罪,没有考虑您的忠告,以至于一死,我不敢吝惜自己的生命;虽然如此,但我的国君年纪大了,爱子年纪小,国家有许多忧患,您又不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如果您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我就受到您的恩惠,甘愿去死。”申生两次跪拜行稽首礼,接着身亡。因此,人们送他谥号称“恭世子”。材料二:楚国有位读书人叫申鸣,在家奉养父亲,他的孝顺在楚国闻名。楚王想封他做国相,申鸣推辞不肯接受。他的父亲说:“楚王想让你做国相,你为何不接受啊?”申鸣回答道:“放弃做父亲的孝子却要去为君王做忠臣,这是什么道理?”他父亲说:“如果能在国家享受俸禄,在朝堂上奉行大义,你快乐我就没有忧愁啊。我希望你做相。”申鸣说:“好。”于是入朝,楚王于是任命他为国相。过了三年,白公胜作乱,杀了司马子期,申鸣也准备为国捐躯。他的父亲制止他说:“丢下父亲自己去死,难道可以吗?”申鸣说:“听说做官的人身体属于君王,俸禄归于亲人,如今既然已离开父亲去侍奉君王,怎能不为国家的危难而死呢?”于是辞别前往,趁机派兵包围白公胜。白公胜对石乞说:“申鸣是天下的勇士,如今用兵巴围我,我该怎么办呢?”石乞说:“申鸣是天下的大孝子,去用武力劫持他的父亲,申鸣听到这件事必然前来,你趁机与他谈判。”白公胜说:“好。”于是就去捉拿了他的父亲,用武力控制,告诉申鸣说,“你援助我,我和你瓜分楚国。你不援助我,你的父亲就会死。”申鸣流着眼泪回答他说:“当初我是父亲的孝子,如今我是君王的忠臣。我听说,吃谁的饭就要为谁的事去牺牲,接受谁的俸禄就要竭尽所能为他做事。如今我已不可能做父亲的孝子了,而是君王的忠臣,我怎能保全自身呢?”申鸣拿起鼓槌击鼓,最终杀了白公胜,他的父亲也因此而死,楚王赏赐他百斤黄金。申鸣说:“吃君王的饭,躲避君王的祸难,不是忠臣。安定您的国家,杀死我的父亲,不是孝子。名声不能够同时树立,品行不能够同时保全,像这样活着,有什么颜面在天下立足呢?”于是自尽。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公明仅问于曾子曰:“夫子可以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曾子曰:“身也者父母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亨孰膻芗,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君子之所谓孝也者,国人称愿然,曰:*幸战!有子如此!’所谓孝也已。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节选自《礼记·祭义》)材料二:记曰:“舜见瞽瞍①”,其容造焉②。孔子曰:‘当是时也,危哉,天下岌岌!有道者,父固不得而子,君固不得而臣也。”"臣曰:“孔子本未知孝悌忠顺之道也。然则有道者,进不为臣主,退不为父子耶?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君之所以欲有贤臣者,国乱则治之,主卑则尊之。今有贤子而不为父,则父之处家也苦;有贤臣而不为君,则君之处位也危。然则父有贤子,君有贤臣,适足以为害耳,岂得利哉焉?所谓忠臣,不危其君;孝子,不非其亲。今舜以贤取君之国,而汤武以义放弑其君,此皆以贤而危主者也,而天下贤之。”[注]①瞽瞍:舜父名。②造(cù)焉:同“蹩”,局促不安的样子。(节选自《韩非子·忠孝》)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身也A者B父母遗C体也回行父母之回遗体敢G不H敬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没,即“殁”,指去世,与贾谊《过秦论》中“始皇既没”的“没”词义相同。B.之,助词,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夫子之谓也”的“之”用法相同。C.危,危险,与李白《蜀道难》中“危乎高哉”的“危”词义相同。D.贤,形容词意动用法,与韩愈《师说》中“其贤不及孔子”中的“贤”用法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曾子认为,“孝”从高到低可以依次分为“尊亲”“弗辱”“能养”三个等级,他自己只是做到“能养”这个等级。B.在曾子看来,“仁”“礼”“义”“信”“强”都和“孝”有关,一个人遵循孝道就可以获得快乐,反之则会受到责罚。C.曾子认为,父母逝世后,子女能做到不给他们带来坏的名声,就是善始善终地遵守孝道,这是为人子女最难做到的。D.因为当时天下形势危急,所以舜在面对父亲瞽瞍的朝见时,表现出局促不安的样子,孔子认为舜不该有这样的表现。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2)父之所以欲有贤子者,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14.曾子和韩非子对“孝”的内涵的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3分)答案10.BDF(“身也者,父母遗体也”是判断句,需要在“身也者”“父母遗体也”之间和句末停顿,即BD处需要断句;“敢”用在疑问句句首,是“岂敢”的意思,应在其前停顿,即F处需要断句。参考句读;身也者,父母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11.C(C项,两个“危”词义不同,分别是“危险”和“高”的意思。)12.D[因果关系不当。“舜在面对父亲瞽瞍的朝见时,表现出局促不安的样子”是因为他们是父子关系。孔子所讲“危哉,天下岌岌”指的是舜的表现(面对父亲瞽瞍的朝见,表现出局促不安的样子)违背了君臣礼仪。]13.(1)孝道,树立起来可以充塞天地,扩大开来可以溢满天下,传播到后世也将永远存在。(“置”“横”“施”各1分,句意1分)(2)做父亲的希望有贤明的儿子的原因,是家人贫穷时他能使家人富足,父亲痛苦时他能使父亲高兴。(“所以”“富”“乐”各1分,句意1分)14.①曾子认为,除敬重父母外,孝还包含举止恭敞、侍君忠诚、为官谨慎、作战勇敢和交友诚信等方面的丰富内涵。②韩非子认为,不违背父母意愿,能够给父母带来实际利益就是孝顺。(每点1分,答满两点给3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曾子说:“孝有三等:最重要的是敬重父母,其次是使父母不受辱没,最下等的是能够赡养父母。”曾子的学生公明仅向曾子问道:“老师您可以说是做到了“孝’字吧?”曾子答道:"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君子的所谓孝,是不等父母有所表示就把父母想办的事办了,同时又能使父母放心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合乎正道的。我只不过是能赡养父母罢了,怎能说是做到了‘孝’字呢?”曾子说:"人的身体是父母所生,使用父母给予的身体,怎敢不小心谨慎呢?平日的仪客举止不恭敬,是不孝顺;侍奉君主不忠诚,是不孝顺;居官不谨慎,是不孝顺;交友不诚实,是不孝顺;临战不勇敢,是不孝顺。这五个方面做不到,灾祸就会危及父母,人们怎敢不小心谨慎呢?将牛羊肉煮熟,辨别滋味后进献给父母,那不是‘孝’,是‘养’。君子所说的孝子,是全国人都称赞他,好像在说:"有这样的儿子多幸运啊!’像这样才算是孝。人民最根本的教养是孝道,行孝道就是奉养父母。奉养父母是可以做到的,难做到的是对父母恭敬;对父母恭敬是可以做到的,难做到的是使父母安宁;使父母安宁是可以做到的,难做到的是善始善终。父母死了以后,自己仍然行为谨慎,不带给父母坏的名声,就可以说能善始善终了。所谓仁,就是以孝为仁;所谓礼,就是奉行孝道;所谓义,就是以孝为宜;所谓信,就是以孝为信;所谓强,就是以孝为强。奉行孝道自然会产生欢乐,违背孝道必然会遭受刑罚。曾子说:"孝道,树立起来可以充塞天地,扩大开来可以溢满天下,传播到后世也将永远存在。推广到东海是正确的,推广到西海是正确的,推广到南海是正确的,推广到北海是正确的。《诗经》上说:*从西面到东面,从南面到北面,没有人不遵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材料二:古代记载说:"舜面对父亲瞽瞍的朝见,表现出局促不安的样子。孔子说:"在那种时候,真危险啊,天下危险之极!对于道德高尚的人来说,父亲的确不能再把舜当儿子看待,而君主诚然不该再把瞽瞍当臣子看待。””我认为:“孔子本就不懂什么孝敬父母、敬爱兄长之道。照他的说法来看,难道道德高尚的人,在朝廷就不能做君主的臣子,到家来就不能做父亲的儿子吗?做父亲的希望有贤明的儿子的原因,是家人贫穷时他能使家人富足,父亲痛苦时他能使父亲高兴;做君主的之所以希望有贤能的臣下,是因为国家混乱时他能够加以治理,君主卑下时他能够加以尊常。现在,有了贤子却不管父亲,那么父亲居家是痛苦的;有了贤臣却不管君主,那么君主的权位是危险的。既然如此,那么父亲有贤子、君主有贤臣倒恰好成为祸害罢了,哪里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所谓忠臣,应该不使君主处于危境;所谓孝子,应该不违背父母。现在,舜靠着贤能夺取了君主的国家,而商汤、周武靠着道义放逐、杀害了他们各自的君主,他们都是依靠贤能来危害君主的人,但天下人却认为他们贤能。”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二月甲子,上御丹凤门,大赦天下。自贞元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昧爽已前,大辟已下,罪无轻重,常赦所不原者,咸赦原之。诸色人中,有才行兼茂,明于理体者;经术精深,可为师法者;达于吏理,可使从政者;宜委常参官各举所知。其在外者长吏精加访择具名闻奏仍优礼发遣。旧事:宫中有要市外物,令官吏主之,与人为市,随给其直。贞元末,以宦者为使,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百人于两市并要闹坊,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即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其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百钱物买人直数千钱物,仍索进奉门户并脚价钱。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上初登位,禁之。至大赦,又明禁。贞元末,五坊小儿张捕鸟雀于闾里,皆为暴横以取钱物。至有张罗网于门,不许人出入者。或有张井上者,使不得汲水,近之辄曰:“汝惊供奉鸟雀。”痛殴之。出钱物求谢,乃去。或相聚饮食于肆,醉饱而去,卖者或不知,就索其直,多被殴骂。或时留蛇一囊为质,曰:“此蛇所以致鸟雀而捕之者,今留付汝,幸善饲之,勿令饥渴。”卖者愧谢求哀,乃携而去。上在春宫时则知其弊,常欲奏禁之。至即位,遂推而行之,人情大悦。(节选自《顺宗实录》,有删改)材料二: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下》)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其在外A者B长吏C精加访D择E具名F闻奏G仍优礼发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子,干支之一,排序为第一。古代干支可以纪年、月、日,在这里用来纪日。B.两市,是指唐朝长安城中东市、西市的合称,“市”是中国古代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C.五坊,是唐代设立的饲养皇帝鹰犬的机构,“小儿”因其年轻而称之为“小儿”。D.人情,指人心,与《报任安书》中“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的“人情”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顺宗重视选拔官员,他要求官员大力举荐人才,尤其举荐那些德才兼备、精通学问、善于理事的人。B.五坊小儿把罗网张在人家门前或者水井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被百姓痛打,只好出钱道歉。C.顺宗很早就知道五坊小儿强取豪夺的事情,他登基之后,就废除了相关事务,这一举动受到百姓欢迎。D.居住在泰山旁边的妇人虽然惨遭虎患,但是拒绝离开,是因为苛政带来的危害比老虎带来的还要大。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宫中有要市外物,令官吏主之,与人为市,随给其直。(2)此蛇所以致鸟雀而捕之者,今留付汝,幸善饲之,勿令饥渴。14.材料二说“苛政猛于虎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宫市”这一苛政有哪些危害。(3分)【答案】10.BEG【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者”是一个判断句,A处不能断开,B处需断开。“长吏”是“精加访”的主语,C处不能断开;“择”的主语也是“长吏”,D处不能断开;“长吏精加访择”是一个完整句子,E处需断开。“具名闻奏”的意思是“把他们的名字全部列出来上奏给皇帝”,是一个完整句子,F处不能断开,G处需断开。1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括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五坊小儿”是对五坊人员的蔑称。因其仗势虐人,百姓恶之,故称“五坊小儿”。12.B【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因此被百姓痛打,只好出钱道歉”说法不对。根据“近之辄曰:汝惊供奉鸟雀。'痛殴之。出钱物求谢”,这里被打的是百姓,出钱道歉的也是百姓。13.【答案】(1)如果宫中有需要购买外面的东西,就让相关官员负责这些事情,和老百姓做买卖,随意给物品出价。(关键词“市”“主”“直”各1分,大意1分。大意从宽,关键词从严。关键词中出现错别字,该关键词不给分)(2)这些蛇是用来捕捉鸟雀而捕来的蛇,现在留下来给你,希望你好好饲养,不要让它们饿着渴着了。(关键词“所以”“留付”“善”各1分,大意1分。大意从宽,关键词从严。关键词中出现错别字,该关键词不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市:买。主:掌管。直:价值、价钱。(2)所以:用来······的东西。留付:留下。善:好好地。14.【答案】①滋生腐败,宦官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②危害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③危害朝廷的公信力,老百姓不再相信朝廷。(3分。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二月甲子日,皇上到丹凤门,大赦天下。从贞元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黎明以前,大辟罪名以下,罪无论轻重,以前赦免时没有赦免的,(这次)全部赦免。所有人中,有德才兼备,明白治政体要的;学术精深,可为传授学问和技艺的;通达为政之道的,可以让他们从政做官的;应当让朝廷官员举荐自己所了解的。那些在外边的,相关官员应当精心寻访选择人才·把他们的名字全部列出来上奏给皇帝,朝廷优待礼遇并授予他们官职。依照以前的习惯:如果官中有需要购买外面的东西,就让相关官员负责这些事情,和老百姓做买卖,随意给物品出价。贞元末年,皇上命令宦官负责出外买东西,这些宦官趁机用很低的价格来买市场上的物品,渐渐地越来越比不上货品本来的估价。贞元末年的时候,这些宦官买东西时甚至不出示公文,皇上设立了一个叫作“白望”的组织,大约有几百人。这些人在京城的东、西两市和繁华的闹市区,一旦相中了某件货品,就说自己是负责“宫市”(即皇上派出来买东西)的人,马上就要掏钱买东西,这些人身份真假没有人知道,但没有人敢问他们到底是什么身份。他们跟卖东西的人讨价还价时,价值几千文的东西,用差不多百文钱就买走了,(卖东西的人)甚至还要被索要进宫门的钱和运费。(有的老百姓)来集市上卖点东西,甚至有空手而归的。谏官和监察御史们多次上书向皇上提意见,但皇上并没有采纳。顺宗皇帝刚刚即位,就废止了这种做法。后来大赦天下的时候,又明令禁止了所谓“宫市”的行为。贞元末年,五坊小儿在乡里张开罗网捕捉乌雀,做些残暴蛮横的事,来夺取百姓的财物。甚至有把罗网张在人家门前不许人进出的。有的把罗网张在水井上,不让人来打水,谁要是接近,他们就说:“你惊吓了供奉的鸟雀。”于是痛打百姓一顿。(这些百姓)拿出财物来道歉,(他们)才离开。有时聚集在饭店里大吃大喝,酒足饭饱后就离开,有的店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前去要酒饭钱,多半被殴打辱骂。有时(他们)会留一袋蛇作抵押,说:“这些蛇是用来捕捉鸟雀而捕来的蛇,现在留下来给你,希望你好好饲养,不要让它们饿着渴着了。”店家害怕得罪,请求可怜可怜他,(五坊小儿)才带着蛇离开。皇上在东宫做太子时,就知道这些事的害处,经常想要上奏请求来禁止这些事。到了登基以后,就推行禁止这件事的措施,百姓们非常高兴。材料二: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道:“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几件伤心事似的。”(妇人)就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年轻人要记住这件事,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节选自《礼记·大学》)材料二:台湾,海外一巨岛,广袤千里,物产之利无所不有。隋大业中,虎贵将陈棱一至澎湖,东向望洋而返。元置巡司于澎湖,明初废之。嘉靖中,海贼林道干遁入台湾,寻为琉球所逐。天启中,日本逐琉球而踞之。崇祯中,闽地大旱,(郑)芝龙请于巡抚熊文灿,以舶徙饥民数万至台湾,人给三金、一牛,使垦岛荒。鸿荒甫辟土膏坟盈一岁三熟漳州之人赴之如归。荷兰红毛夷遭风泊台湾,乞于日本,以台湾为互市地。市久之,荷兰先筑安平城,旋筑赤嵌城。筑炮台,沈夹板于鹿耳门之港口,置揆一王守之。有荷兰通事何斌者,南安人;为揆一王主会计,负帑二十万。惧发觉,走厦门谒成功曰:“台湾,公家之故土也;沃野千里,鸡笼(基隆)、淡水硝磺有焉。横绝天海,肆通外国。耕种可以足食,兴贩铜铁可以足用,霸王之区也。"成功览其地图,叹曰:"此亦海外之扶余也!"集僚佐议之不决,惟马信、杨朝栋然之。初,三月二十七日,成功自澎湖开船,下令曰:“视吾鹚首所向。”四月一日天明,成功至台湾外沙线,各船络绎至鹿耳门线外。此港甚浅,大船从无出入,故荷兰不防之。成功焚香祝曰:"成功受先帝眷顾,寸土未得,孤岛危居;今冒波涛,辟不服之区。天如佑我,假我潮水,行我舟师。"竹篙视之,则加涨丈余。三日,陈泽扎营北线尾,守台湾城揆一王遣头目拔鬼仔率兵数百前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26 鉴赏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含答案)
- 展望中考发言稿
- 业务经理发言稿简短
- 结婚上宾发言稿
- 单位聚会发言稿
- 社区居民如何参与食品安全保障
- 电能质量管理在现代化办公环境中的应用
- 教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 毕业生个人实习报告
- 行政部门年终工作总结
- 道路标线施工技术规程(已执行)
- 律师事务所主任在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稿
- 给排水管道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
- 《傻子上学》台词
-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课堂PPT)
-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化学分析方案
- 《数学趣味活动》PPT课件.ppt
- 铜冶炼渣选铜尾矿还原焙烧—磁选回收铁工艺研究
- 交接班制度.ppt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奖学金考试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