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动物学:第十四章 爬行纲_第1页
药用动物学:第十四章 爬行纲_第2页
药用动物学:第十四章 爬行纲_第3页
药用动物学:第十四章 爬行纲_第4页
药用动物学:第十四章 爬行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爬行纲爬行动物的发生、发展与演化爬行动物是由古代两栖类动物进化而来,在中生代得到发展,其中侏罗纪时期,被称为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也称恐龙时代。“龙行天下”,统治着陆地、天空和海洋约1.6亿年,就如同人类今天在地球的地位一样。最大的肉食性恐龙:身长20米,重量30吨。最大的植食性恐龙:身长可达62米,重180吨。相关链接:中国的“恐龙之乡”

在中国,除了台湾和福建两地之外,恐龙遗迹已经被证实遍存于各省(区、市)。

日前国内得到学术界和民间认可的“恐龙之乡”有:云南禄丰盆地、新番盆地、新疆阿拉善戈壁、四川自贡盆地、陕甘宁清阳湖、山东莱阳、安徽南部西山盆地、内蒙古二连浩特、广东河源、广东南山、山西天镇、辽宁西部、浙江天台山、河南西峡、河南内乡、广西扶绥、四川旺苍、黑龙江嘉荫、山东诸城、江苏常州等。若非中生代末期发生的重大自然灾难,几乎不可能让恐龙退出地球,更没有机会出现能够替代它的物种。(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未明,一般认为可能与彗星撞击地球引起气候剧变有关)。

但爬行动物非完全灭绝,侏罗纪时代,有一部分飞上了蓝天的恐龙,身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进化成为现代鸟的祖先—始祖鸟,部分小型爬行动物也躲过了那场浩劫,存活至现在,如茂密丛林中的伪装高手变色龙,栖息在卧室墙壁、天花板上的壁虎,令人胆寒的蛇、蜥蜴和鳄鱼,行动迟缓的乌龟等等。两栖类动物虽然能在陆地生活,但还未能彻底摆脱水的束缚,并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1.呼吸问题:需要皮肤或鳃辅助。2.保水问题:陆上生活,体内水分蒸发。

3.繁殖问题:繁殖发育过程在水中完成。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

第一节爬行纲的主要特征爬行动物如何解决呼吸、保水、繁殖等问题?1.呼吸爬行动物的肺较两栖类发达,气管分支复杂,使呼吸的表面积增大。并首次出现了胸廓和肋间肌,能够进行胸腹式呼吸,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增强了,更加适应陆地生活。2.保水1)爬行动物的皮肤由角质鳞片或骨板构成,干燥,缺乏腺体,虽然没有呼吸功能,但对防止体内水份的蒸发却有重要作用,如鳄鱼、蜥蜴、蛇等。

2)爬行动物尿液的主要成分为尿酸,是比尿素相对不溶于水的物质,对于减少体内失水有重要作用。3)爬行动物的膀胱、泄殖腔、大肠都有重吸收水分的功能。很多爬行动物还有盐腺。通过盐腺排出体内多余的盐分借以保持体液的渗透平衡。人为什么不能喝海水,会越喝越渴?3.繁殖:——卵生胚胎在羊膜卵中发育,有绒毛膜、卵膜、羊膜三层胚膜包围胚胎。石灰质外壳能防止卵内的水分蒸发,避免机械损伤,同时也能透气。卵内有卵黄囊,提供营养。羊膜腔中充满着羊水,胚胎浸在羊水中,通过尿囊泄胚胎所产生的代谢废物,尿囊还有毛细血管,可作为胚胎的呼吸器官。意义:

羊膜卵的出现,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飞跃,卵在陆地上靠阳光就能孵化出来,彻底地摆脱了水的束缚,为动物向陆地各种不同栖息地的纵深分布创造了条件,也是中生代爬行动物能够统治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羊膜卵的动物:爬行类、鸟类、卵生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的一些重要特征:一、外形:蜥蜴型:体分界清楚,尾长,四肢发达。

蛇型:体长圆柱形,分界不明,缺四肢。

龟鳖型:背腹扁平,包于甲壳中,四肢短。

二、骨骼系统1.头骨的特点:(1)次生腭:

把口腔的前部分成上、下两层。上层通鼻腔,成为嗅觉与呼吸的通道;下层为固定口腔,成为进食的门户,呼吸与进食互不影响。(2)颞窝:头颅的两侧面,眼眶后面的凹陷,骨块消失,形成的1-2个孔洞(俗称太阳穴)。是咬肌着生的部位。可增大咬肌附着面积,增强咀嚼能力。颞窝是爬行类动物头骨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一般有三种类型:无颞窝类:龟鳖类。合颞窝类:

头骨每侧有1个颞窝(共2个),哺乳类动物属于此类。双颞窝类:

头骨每侧有2个颞窝(4个),大多数现代爬行类,如蜥蜴、蛇、鳄和鸟类属于此类。2.脊柱进一步分化1)进化出第二颈椎(枢椎),头部可左右转动,灵活性增加。2)由胸椎、胸骨、肋骨围成胸廓,保护内脏,增强肺呼吸功能。3)由髂骨、坐骨、耻骨围成骨盆。第1颈椎:寰椎,与枕骨通过寰枕关节连接,控制颈部屈伸,即点头与仰头。第2颈椎:枢椎,与寰椎构成寰枢关节,控制颈部左右旋转,也就是向两侧转头。两栖类只进化出寰椎,因此头部只能上下活动,还不能左右转动。3.四肢骨骼的结构和运动特点(1)典型的五趾型附肢,趾(指)端有爪。(2)四肢骨与中轴骨呈横向直角关系,身体不能抬离地面,只能爬行。三、消化系统1.口腔腺:唇腺、腭腺、舌腺、舌下腺、毒腺。2.齿端生齿:牙齿着生颌骨顶面。低等种类喙头蜥。侧生齿:牙齿着生在颌骨的内侧缘。蜥蜴和蛇类。槽生齿(最牢固)牙齿着生在颌骨的齿槽中。如鳄鱼。3.舌肌肉质,蛇的舌尖分叉,经常伸出口外,把外界化学性刺激传送到口腔顶壁的锄鼻器,变色龙的舌很长,能迅速射出,粘捕昆虫。4.盲肠:草食性爬行动物尤其发达。

四、循环系统1.心脏:心脏由一静脉窦、二心房、二心室组成,但心室并没有完全分隔,故仍属于不完善的双循环。只有少数高等种类,如鳄的心室已完全分隔。成为较完善的双循环体系。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爬行类比两栖类具有更发达的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

大脑表面开始出现由灰质构成的大脑皮质。脑神经12对。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2.感觉器官:

(1)听觉:多数爬行动物具有鼓膜。当声音在空气中,水中或地下传播时,鼓膜能觉察这种振动,这种振动会延着一根细小的骨头传入内耳,在此声音信息又被传送到大脑。蛇没有鼓膜,因此听不到空气中传播的声音,但是在中耳和内耳之间有一个小骨头(耳柱骨)。声音会沿着耳柱骨传入内耳,因此能察觉到地上传播的声音。(2)嗅觉:蛇和蜥蜴口腔顶部具有犁鼻器,是一种辅助嗅觉的感觉器官。(3)视觉:大多数爬行动物具有能够活动的上下眼睑,可以闭和,但蛇没有,因此蛇从来不闭眼睛。

眼睑

蛇眼

爬行动物眼球睫状肌的伸缩能够改变水晶体的凸度和水晶体与视网膜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调节视力。因此爬行动物能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较准确地捕食或避敌。(4)红外线感受器:蝮蛇、响尾蛇眼鼻之间的颊窝。蟒蛇上颌前缘的唇窝。

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红外线热作用越强,而蛇对红外线的敏感度非常高,只要有动物通过蛇的感应范围,即使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蛇也能准确地判断出发热物体的位置,反应速度不超过35ms。这对蛇的捕食、避敌以及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都有重要作用。(视频)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一些高热电系数的材料设计制作出了响尾蛇导弹、红外线检测器和自动引导系统等应用于现代工业和国防。(仿生技术)六、生殖系统阴茎:雄性龟鳖类和鳄类的交配器官。半阴茎:雄性蜥蜴类和蛇类的成对交配器官。位于泄殖腔内,可充血膨大而伸出。

第二节爬行纲的分类目前全世界已知爬行动物约5700种,我国约有315种。大多数是营陆栖生活,少数营水栖生活。主要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我国多分布于南方各省。

分为喙头目、龟鳖目、有鳞目和鳄目,主要药用动物集中在龟鳖目和有鳞目。喙头目:喙头蜥喙头蜥在动物学上有“活化石”之称,这是因为它们出现在二叠纪和三叠纪,具有许多类似古代爬行动物的特征,是爬行动物中最古老的类群之一。喙头蜥并不属于蜥蜴,只是体形像蜥蜴,成体头部前端像鸟喙,口内无齿,因此又称喙头蜥。正因为喙头蜥只生活在新西兰的几个小岛上,与世隔绝,才使得它们进化的非常缓慢,几个世纪以来都没怎么变样。一、龟鳌目:

龟科、棱皮龟科、海龟科、鳖科、平胸龟科特征:具有坚硬的背甲与腹甲,头、颈、四肢和尾可不同程度的缩进甲壳内。寿命长达数十年至上百年。龟的寿命究竟有多长呢?1984年在河南省南阳市展出一只乌龟,据科学家研究测定,龟龄已达1050岁。美国一动物园有一只15世纪的乌龟,至今已然存活。科学家们认为,龟是一种用来研究人类长寿秘密的良好动物模型。如果能够揭开龟长寿的奥秘,对研究人类的健康长寿将有很大的启示。探索龟长寿的秘密已经成为动物学家、医学家们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从龟的生活习性、生理机能等方面进行研究,例如:1.龟多以青草、野果和仙人掌等植物为食。2.龟壳坚硬,使头、腹、四肢和尾都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能屈能伸。3.龟一年要睡上10个月左右,这样,新陈代谢就显得更为缓慢,能量消耗极少。黄缘闭壳龟乌龟平胸龟黄缘闭壳龟平胸龟龟科

象龟:以腿粗像象脚而得名。分布于非洲、美洲、亚洲及若干位于大洋洲的岛屿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龟,体长1.4米,重250公斤。绿毛龟2.

(科)

背面7条纵棱,腹甲有5条纵棱。

3.海龟科四肢、头、颈不能缩入壳内。海龟海龟产卵

出壳

在西沙群岛繁殖,夜间挖坑产卵覆沙后脊返回海洋。

玳瑁

(海龟科)

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黄色花纹。甲片入药可平肝定惊;清热解毒。其中有名的治疗急风中恶的玳瑁丸就由玳瑁、安息香、朱砂、雄黄、琥珀、麝香、龙脑等组成。

玳瑁的角质板可制眼镜框或装饰品,用玳瑁做眼镜框不仅可满足美学上的需求,而且由于它和人的皮肤接触紧密,出汗的时候不会很滑,不会引起皮肤过敏,硬度保证眼镜常年不会变形。4.鳖科

蜥蜴亚目①鬣蜥科:二、有鳞目斑飞蜥壁虎②壁虎科:有鳞目——蜥蜴亚目蛤蚧③石龙子科:有鳞目——蜥蜴亚目中国石龙子蓝尾石龙子④蜥蜴科:丽斑麻蜥、山地麻蜥、密点麻蜥等有鳞目——蜥蜴亚目

丽斑麻蜥

密点麻蜥细蛇蜥

⑤蛇蜥科:有鳞目——蜥蜴亚目①游蛇科:有鳞目——蛇亚目乌梢蛇以热带分布最多。国内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区。全球现有蛇类约2500种,药用价值大的有游蛇科、眼镜蛇科、蝰蛇科和海蛇科。百花锦蛇枕纹锦蛇银环蛇有鳞目——蛇亚目②眼镜蛇科:金环蛇金环蛇是广西梧州有名的特产“三蛇酒”的原料之一(眼镜蛇、金环蛇、过树榕蛇。前两种蛇是剧毒蛇,后一种是无毒蛇)。三蛇酒治风湿麻痹,手足瘫痪,疮疡肿痛等。眼镜蛇

(剧毒蛇)有鳞目——蛇亚目③蝰蛇科蝮蛇长吻海蛇④海蛇科有鳞目——蛇亚目青环海蛇神经毒类毒蛇常见的爬行动物药用种类有龟、鳖、蛤蚧、蛇等。其中蛤蚧、龟板、鳖甲等都是名贵的传统中药。研究证实,从爬行动物体内能提取很多具有抗菌、抑癌、镇静、镇痛等生理活性的成分。如蛇毒,已被制成注射剂和抗蛇毒血清、a一糜蛋白酶等特效药,用于治疗胃癌等所致的剧烈疼痛和蛇咬伤,取得满意疗效。

第三节爬行纲药用动物举要一、蛤蚧又名大壁虎、仙蟾,台湾称为大守宫。栖息在悬崖石壁洞穴、树洞中及房舍屋顶等处,以昆虫为食,雌雄成对生活,因其叫声而得名(雄性-“蛤”声;雌性-“蚧”声)。1.外部形态:全身略呈扁长圆形,头部呈扁三角形,吻凸、圆。眼大,突出,无眼睑,瞳孔纵置,口内有许多细小的牙齿。皮肤密被鳞片。有黑褐、灰褐、灰青等颜色,并有成行或不成行的黄色、红色或黑色圆形斑点。背部具粒状疣粒,前后两侧各有1对附肢,尾部细长,呈鞭状。有白色环纹。遇险时尾易自断,断后能再生。后肢比前肢发达,但不能支起身体,只能爬行。前后肢均有膨大的五指趾,指趾间具蹼。末端有小爪。每个指趾底部都有皱褶皮瓣,能吸附峭壁。故蛤蚧能在光滑的墙壁或悬岩上自由地爬行。

野生蛤蚧主要分布在印度、中印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国内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台湾、云南、江西、福建等地,以广西最多,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人工养殖。近年来在药用动物调查中发现蛤蚧有极明显的地理差异。产自我国广西、广东和云南、越南、中缅接壤地区的蛤蚧体型较细、体色较深、色斑较杂,习称为黑点蛤蚧或广西蛤蚧;而东南亚地区出产的蛤蚧则体型粗壮、体重较大、体色较浅,具有醒目的红色斑点,习称为红点蛤蚧或泰国蛤蚧,红点蛤蚧在市场上售价仅为黑点蛤蚧的一半。因为中医界及民间均认为红点蛤蚧药力较弱,滋阴壮阳及平喘功效不如黑点蛤蚧。

2.蛤蚧的药材采集与加工:野生蛤蚧的捕捉一般以蛤蚧叫声为指引,寻其藏身之处。(1)光照:用灯火照射,蛤蚧见光立即不动(2)引触:用小竹竿扎紧,伸向石缝或大树间洞中引触,乘其来咬,迅速拉出。将蛤蚧身体及四肢顺直,然后用温火烤干,将大小相同的两只合成一对(一般是雌雄各1只),扎好即成“对蛤蚧”。

宋《开宝本草》中有“蛤蚧药力在尾,尾不全者无效”的记载。即认为蛤蚧的药效主要集中在其尾部,而且蛤蚧的尾易断,能够再生力,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人为的使其断尾、再生,可增加蛤蚧尾的产量。因此目前中医药和药品收购部门都很重视蛤蚧尾的价值。有些地方仅以尾入药,可见蛤蚧贵在其尾,断了尾不够67mm长的蛤蚧,一般不能供外贸出口,内销也要降价。3.药用:纳气平喘、补肺益肾,助阳益精。1)纳气平喘:

《本草纲目》记载,此品“口含少许,奔走不喘”,四十年代初,北京名医施今墨去山城重庆应诊。有一天,施先生乘滑竿出诊,见那轿工抬着人爬山越岭,竟不见气喘,使他惊讶不已。就问其原因,那轿工从口中吐出一样东西来,先生一看,竟是蛤蚧尾。临床上蛤蚧主要用于治疗肾阳虚和肺阴虚所致的慢性咳喘(虚喘),使用时可配百部、紫菀、五味子或配贝母、桑白皮、杏仁等。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蛤蚧定喘丸、人参蛤蚧散食疗:蛤蚧粥以干蛤蚧为原料时,去头、足、鳞片及竹片,切成小块,洗净后,加水、米酒、盐,用小火煨烂,然后加米熬粥,粥熟后撒入葱花、胡椒粉搅匀即成。2)补肾助阳:实验证明,蛤蚧的乙醇提取液具有雄激素样的作用,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并使正常雌鼠的子宫及卵巢重量增加。因此常用“蛤蚧酒”来治疗阳痿、腰膝无力等。二、中华鳖:俗称团鱼、甲鱼、水鱼。1.形态:体躯扁平,呈椭圆形,头部略呈三角形。眼小,脖颈细长,呈圆筒状,伸缩自如,背甲暗绿色或黄褐色。有咬物不放,入水即松的特点。

2.食用与药用鳖的头、甲、骨、肉、卵、胆、脂肪均可入药。也是营养丰富的美食。1)裙边:甲鱼背甲边缘厚实的结缔组织,可做成“红烧裙边”、“鲍鱼裙边”等美味菜肴。2)鳖肉:

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滋阴壮阳);对贫血、体质虚弱等多种病患有辅助疗效。鳖的背甲——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癓瘕等。以鳖、龙眼肉、枸杞子、薏苡仁、大枣、银耳、蜂蜜等为原料还可以制成保健品鳖精,具有滋阴补血、润肺养胃、健脑强身、安神除烦等功能。1993年,伴随着中国体坛“马家军”的成长和崛起,“鳖精”这种“神奇”的东西风靡了整个中国。人们趋之若鹜,仿佛喝了“鳖精”后就能像“马家军”的运动员一样健步如飞了。短短几个月间,中国冒出了数百个“鳖精”品牌,从口服液到冲剂,从药品到食品,都跟“鳖”挂上了“亲戚”关系,甚至出现了用一只鳖生产出一卡车鳖精,而鳖居然还活着的奇闻,所谓的鳖精只不过是加了兴奋剂的糖水而已。三、蛇类蛇是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共有3,000多种蛇类。毒蛇有600多种。我国的蛇类有200余种,毒蛇60余种。蛇头、蛇眼、蛇蜕、蛇胆、蛇肝、蛇膏、蛇毒等均可入药。蛇肉:营养价值高,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有增强脑细胞活力的谷氨酸,还有能够解除人体疲劳的天门冬氨酸等营养成分,是脑力劳动者的良好食物。蛇肉中所含有的钙、镁等元素,是以蛋白质融合形式存在的,因而更便于人体吸收利用,补气血,强筋骨、通经络、祛风除疾、美容养颜,滋养肌肤。广东人更善食蛇。

龙虎斗是广东传统名菜之一,以狸猫、毒蛇为之(蛇为龙、猫为虎),风味尤为特殊,以秋冬食之最佳。

蛇蜕:

又名蛇皮、蛇壳,是蛇蜕下的皮膜,具有祛风定惊、杀虫、退翳消肿、清热解毒的功能。蛇胆:

祛风、清热、化痰、明目,以蛇胆汁、川贝母、杏仁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蛇胆川贝液”,是目前临床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的止咳祛痰良药,治疗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引起喘咳、胸闷气促等症。蛇毒:

是毒蛇从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液体,主要成份是毒性蛋白质、酶类和毒素等。此外,还含有一些小分子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类、核苷、生物胺类及金属离子等。不同蛇毒的毒性、药理及毒理作用各具特点。1.血液循环毒素:如蝰蛇、腹蛇、竹叶青、五步蛇等。它造成被咬伤处迅速肿胀、发硬、流血不止,剧痛,皮肤呈紫黑色坏死,经6-8小时可扩散全身。2.神经毒素:如金环蛇、银环蛇等。咬伤后,局部症状不明显,流血少,红肿热病轻微。但是数小时内可出现急剧的全身症状。3.混合毒素:眼镜蛇和眼镜王蛇等,局部伤口红肿,发热,有痛感,可能出现坏死。既有神经症状,又有血循环毒素造成的损害,最后,死于窒息或心力衰竭。4.细胞毒素海蛇咬人无疼痛感,其毒性发作约在咬伤后30分钟或3小时,容易使人麻痹大意。中毒后最先感到的是肌肉无力、酸痛,眼睑下垂,颈部强直,有点类似破伤风的症状,同时心脏和肾脏也会受到严重损伤。被咬伤的人可能在几小时至几天内死亡。蛇毒的应用:1.抗凝作用从五步蛇毒中提取研制的蝮蛇抗酸酶、去纤维酶,用于临床治疗血管闭塞性疾病取得满意效果,降血脂,扩张血管,减少血中血栓素含量,使血管平滑肌舒张,是理想的抗凝溶栓制剂。2.止血作用从蝰蛇中提到的一种促凝成分,应用于多种出血性疾病。3.镇痛作用从眼睛蛇毒中研制成功”克痛灵”,临床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取得独特的镇痛效果,“复方克痛宁”在治疗神经性疼痛,癌痛和戒毒方面显示出了很好的疗效,且无成瘾性,临床用于代替吗啡治疗癌症晚期的疼痛。4.制备特效药抗蛇毒血清中国抗蛇毒血清的研制始于30年代,已先后研制成功了精制抗蝮蛇,五步蛇,银环蛇,眼镜蛇毒等血清。口服药品:蛇药片,对蝎子,蜈蚣和蛇等毒虫咬伤很有效。蛇毒是目前国际药材市场上十分昂贵的珍奇药材。1盎司(相当于28.35克)美洲蛇毒液价值28万美元,我国特产五步蛇毒液的出口价格是黄金出口价格的50多倍,目前干蛇毒价值出口价每克达1465美元。(一)乌梢蛇(无毒蛇)1.形态:体长2m左右。背部中央有黄色鳞片,外侧是黑色鳞片。

背鳞前段为16行,后段为14行,是我国蛇类中背鳞唯一具偶数行的种类。其他蛇背鳞均为奇数。2.药用以去内脏的干燥全体供药用,药材呈圆盘状,质硬,气腥,味淡。味甘,性平,无毒,归肺、脾、肝经。食用乌蛇酒、乌蛇汤可祛风、活络、定惊。(二)银环蛇(毒蛇)1.形态:头椭圆形,背面具黑白相间的环纹,黑色环纹比白色环纹宽。腹面白色。2.药用银环蛇成体供药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干制入药,称“金钱白花蛇”,有去风湿、定惊搐的功效,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疥癣和梅毒等症。银环蛇胆可治小儿高烧引起的抽搐。

(三)尖吻蝮蛇(剧毒蛇)

体长1-2m,头呈三角形,背黑褐色,有灰白色的方形斑块,称“方胜纹”。头腹及喉部有黑褐色斑点,称“念珠斑”。尾尖有一枚鳞片,刺尖长,称“佛指甲”。方胜纹念珠斑佛指甲尖吻蝮蛇又名五步蛇,毒性很强,在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曾记录:永州(湖北、湖南、贵州等)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意思是永州山间生长一种奇异的毒蛇,黑色的身子有着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