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x-历史教案_第1页
《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x-历史教案_第2页
《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x-历史教案_第3页
《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x-历史教案_第4页
《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x-历史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革命复习教案【课标要求】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考情直播】考题序号考察内容2017全国文综Ⅰ33工业革命2016全国文综Ⅱ33工业革命带来环境污染2016全国文综Ⅲ3319世纪60年代美国铁路轨距建设2015全国文综Ⅱ32工业革命2015全国文综Ⅱ42近现代科技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进程。理解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工业革命各项成就间的关系。(2)识记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及其影响。理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说明工业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同学阅读教材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2)通过理解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的关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曲折性,进而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机遇与挑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工业革命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难点: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过程】一、工业革命定义: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二、背景(学生归纳,教师补充点拨)(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政府鼓励支持(专利法)(2)条件eq\a\vs4\al(\x(海外扩张))eq\x(资金)eq\x(圈地运动)eq\x(市场)eq\x(劳动力)eq\x(手工工场)eq\x(技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三、概况(学生根据教材归纳,教师引导)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2、结束标志: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3、新兴部门:纺织业、铁路业领先;机器制造业、煤炭业、铁路运输业4、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良蒸汽机意义:a、人类从此进入“蒸汽时代”b、工厂集中在城市进行生产c、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变化)5、交通工具:蒸汽火车、汽轮(加强洲际联系)6、动力:蒸汽动力(蒸汽机)7、能源:煤炭(环境污染问题)8、生产组织:工厂(中小企业)a、集中生产b、机器生产c、有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四.影响(通过课件展示相关材料逐一重点分析)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生产组织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生活方式工业城市形成,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阶级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社会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意识①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②马克思主义诞生,独立工人运动兴起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过渡:通过真题训练导出工业革命产生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大、价值观变化、城市化问题等。接着再通过材料解说。(2016年全国新课标2卷文综历史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五、热点链接(26分)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材料二: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材料三:……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才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全力推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叫做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民主)制度社会转变等。……——郑杭生《中国与西方社会转型的显著的不同点》请回答: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5分)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中国却“难以启动”的原因。这种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