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专业实践能力-临终护理_第1页
初级护师-专业实践能力-临终护理_第2页
初级护师-专业实践能力-临终护理_第3页
初级护师-专业实践能力-临终护理_第4页
初级护师-专业实践能力-临终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级护师-专业实践能力-临终护理[单选题]1.临终病人最后出现的心理反应期是A.忧郁期B.否认期C.协议期D.愤怒期E.接受期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临终病人心理反应过(江南博哥)程按顺序分为五个阶段:1)否认期注意坦诚沟通,不要轻易揭露病人的防卫机制。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经常陪伴病人,使他感受到护士的关怀。2)愤怒期尽量让病人表达其愤怒,宣泄内心的不快,理解病人的痛苦,进行安抚和疏导,注意保护其自尊心。3)协议期护士应主动关心病人,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4)忧郁期加强安全保护。5)接受期是临终的最后阶段。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尊重其选择.继续陪伴病人,应与病人沟通,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单选题]2.目前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是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D.脑出现不可逆的死亡E.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D.脑出现不可逆的死亡。就是脑死亡,是医学界对死亡的判断依据。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的标准”知识点[单选题]3.尸温降至与环境温度相同大约需要的时间是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36小时E.48小时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尸体温度逐渐降低称尸冷,大约24小时左右,尸温与环境温度相同。掌握“专业实践能力-尸体现象(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知识点[单选题]4.临床死亡期的特征是A.循环衰竭B.呼吸衰竭C.各种反射消失D.神志不清E.肌张力丧失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死亡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即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1)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这时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时间长短不一。2)临床死亡又称躯体死亡或个体死亡。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一般持续5~6分钟,及时采用有效的急救措施仍有复苏的可能。肌细胞仍有微弱的代谢活动,故还可以有微弱的肌张力(维持肌张力也需消耗能量的)。此时肌张力降低,但不会完全消失。3)生物学死亡又称全脑死亡、细胞死亡或分子死亡。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整个机体已不能复活。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等尸体腐败等。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单选题]5.濒死病人的临床表现是A.呼吸加深加快B.脉搏消失C.反射性反应消失D.血压降低E.瞳孔散大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功能处于抑制状态,肌张力消失,呼吸急促困难,出现潮式呼吸,脉搏不规则、快而弱,血压降低或测不到。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单选题]6.临床死亡期特征,错误的是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D.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E.组织细胞新陈代谢停止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临床死亡期,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层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微弱而短暂的代谢活动。此期一般持续5~6分钟,超过这个时限,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但在低温条件下,尤其是头部降温,脑耗氧降低时,临床死亡期可延长达1小时或更久。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单选题]7.尸体护理时,需将尸体放平并头下垫一软枕,其目的是A.保持良好姿势B.避免头面部淤血变色C.防止鼻腔内容物流出D.防止下颌骨脱位E.便于实施尸体护理操作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将尸体放平、仰卧,双臂放在身体的两侧,头下放置一个枕头,是为了防止其面部淤血。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后的尸体护理”知识点[单选题]8.不属于濒死期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的是A.皮肤苍白B.心音低而无力C.四肢冰冷D.脉搏呈洪脉E.血压下降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濒死期循环衰竭的病人不会出现此种脉相。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单选题]9.生物学死亡期的特征是A.呼吸停止B.心跳停止C.身体温度接近室温D.各种反射消失E.意识不清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生物学死亡期此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这时整个神经系统以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尸冷(死后开始出现,24小时与室温接近)、尸斑(死后2~4小时出现)、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展到全身,12~16小时展至高峰)、尸体腐败(死后24小时出现)等现象。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单选题]10.护理濒死病人时,不正确的措施是A.撤去各种治疗性的管道B.每天口腔护理2~3次C.提供单独的病室并保持安静D.选择最有效的止痛药物E.用湿纱布盖于张口呼吸者的口部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濒死期的持续时间可随病人肌体状况及死亡原因而异,猝死等病人可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此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此期撤去治疗管道是不正确的。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单选题]11.为濒死期患者所做的护理是A.撤去各种治疗性管道B.摆好身体姿势C.塞身体孔道D.进行治疗E.劝其家属离开病室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濒死期患者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应继续进行抢救治疗。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单选题]12.临床死亡期,延髓处于极度A.兴奋状态B.去大脑强直状态C.去皮质状态D.抑制状态E.兴奋与抑制交替状态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在临床死亡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质下,延髓处于抑制状态。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单选题]13.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人1976年在英国创办了世界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他是A.罗斯B.费尔斯特C.桑得斯D.霍克E.黄天中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桑得斯博士于1976年在英国创办了第一所临终关怀医院。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关怀的概念、发展和研究对象”知识点[单选题]14.临终患者感知觉改变的表现有A.大便失禁B.视觉减退至消失C.小便失禁D.肢体软弱无力E.嘴微张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临终患者感知觉的表现为:视觉逐渐减退到视力消失。听觉常是人体最后消失的一个感觉。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单选题]15.尸体护理是对临终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A.关键环节B.最后步骤C.—种方法D.—种手段E.人道主义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死亡后护理的重点是尸体护理,尸体护理是对临终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最后步骤。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后的尸体护理”知识点[单选题]16.临终关怀是A.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间B.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C.照顾患者的生活D.安慰患者家属E.使其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临终关怀的理念在于提高临终阶段生命质量。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关怀的概念、发展和研究对象”知识点[单选题]17.脑死亡标准是A.无感受性及反应性B.无运动、无呼吸C.无反射D.脑电波平坦E.以上全是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美国哈佛大学提出的脑死亡标准是:1.无感受性及反应性;2.无运动、无呼吸;3.无反射;4.脑电波平坦。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的标准”知识点[单选题]18.脑死亡的标准需除外以下哪项内容的影响A.无感受性及反应性。B.无运动、无呼吸C.体温低于32℃D.脑电波平坦E.无反射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脑死亡需要排除体温低于32℃及中枢神经抑制剂的影响,即可作出脑死亡的诊断。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的标准”知识点[单选题]19.死亡过程分期的最后一期是A.心理死亡期B.濒死期C.脑死亡期D.生物学死亡期E.临床死亡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死亡不是生命的骤然结束,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一般分为三期: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单选题]20.对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有A.置肢体于功能位B.帮助患者刷牙C.检验生化指标D.减轻疼痛E.帮助其行走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患者在临终状态下护士对其进行的护理措施是多方面的:促进舒适、营养支持、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呼吸功能、减轻感知觉刺激、减轻疼痛等。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单选题]21.死亡10小时后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A.0.1℃B.0.3℃C.0.5℃D.1℃E.1.2℃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一般死后10小时内尸温下降速度约为每小时1℃,10小时后为每小时0.5℃。掌握“专业实践能力-尸体现象(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知识点[单选题]22.关于濒死与死亡的定义描述错误的是A.病人已经接受治疗性和姑息性的治疗B.濒死期生命不可逆C.濒死时病情加速恶化D.濒死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E.死亡是指个体生命功能的永久终止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濒死即临终。指病人已经接受治疗性和姑息性的治疗后,虽然意识清楚,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因此濒死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濒死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濒死与死亡的定义”知识点[单选题]23.尸僵发展至高峰所需时间为A.1~3小时B.3~4小时C.4~6小时D.12~16小时E.24小时后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尸僵一般在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发展到全身,12~16小时发展至高峰,24小时尸僵开始减弱,肌肉逐渐变软,称尸僵缓解。掌握“专业实践能力-尸体现象(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知识点[单选题]24.尸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A.颜面部B.枕后及颌下C.右下腹D.会阴区E.足底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尸绿是尸体腐败时出现的色斑,一般在死后24小时先在右下腹出现,逐渐扩展至全腹最后波及全身。掌握“专业实践能力-尸体现象(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知识点[单选题]25.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在哪里成立A.北京B.上海C.天津D.南京E.福州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1988年7月我国天津医学院在美籍华人黄天中博士的资助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关怀的概念、发展和研究对象”知识点[单选题]26.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诞生地是A.北京B.上海C.天津D.南京E.沈阳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1988年10月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关怀的概念、发展和研究对象”知识点[单选题]27.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于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70年代E.20世纪80年代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关怀的概念、发展和研究对象”知识点[单选题]28.临终病人最后消失的一个感觉是A.视觉B.嗅觉C.触觉D.听觉E.痛觉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听觉常常是人体最后消失的一个感觉。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单选题]29.临终病人皮肤苍白、湿冷,给予热水袋保暖时,水温不宜超过A.30℃B.40℃C.50℃D.60℃E.70℃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病人四肢冰冷不适时,应加强保暖,必要时给予热水袋,但水温不宜超过50℃。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单选题]30.临近死亡的体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脉搏快而弱、不规则或测不出B.血压降低或测不出C.可出现痰鸣音及鼾声呼吸D.猝死病人呼吸先停止,随后心搏停止E.脸部外观改变呈希氏面容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猝死病人常心跳先停止。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单选题]31.临终患者最早出现的心理反应期是A.否认期B.愤怒期C.协议期D.抑郁期E.接受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将面临死亡,其心理反应是“不,这不会是我,那不是真的!”为最早出现的心理反应。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单选题]32.濒死期患者临终阶段的心理反应,一般排列顺序为A.否认期、抑郁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B.否认期、协议期、愤怒期、接受期、抑郁期C.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接受期D.抑郁期、愤怒期、否认期、协议期、接受期E.抑郁期、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接受期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心理学家罗斯博士提出临终病人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单选题]33.对已做好死亡准备的患者,护士应A.加强生活护理,让其平静地离开人间B.加强与患者的语言沟通和交流C.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D.劝慰患者不必过度悲伤E.准备进行尸体护理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患者濒临死亡,各方面机能下降,不应该加强语言的交流。尚未死亡,不应准备尸体护理。正确答案选择A。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单选题]34.尸体护理评估的内容不包括A.死者的疾病诊断B.死者的身体清洁程度C.死者家属对死亡者的态度D.尸体的创口和引流情况E.家属为死者准备的物品情况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尸体护理时评估:1)病人诊断、治疗、抢救过程、死亡原因及时间。2)尸体清洁程度、有无伤口、引流管等。3)死者家属对死亡者的态度。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后的尸体护理”知识点[单选题]35.患者死亡后,护士撤去一切治疗用物是为了A.结束治疗B.防止尸体僵硬水肿C.防止资源浪费D.便于护理尸体E.防止医用垃圾带出医院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撤去一切治疗用物,便于尸体护理。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后的尸体护理”知识点[单选题]36.进行尸体护理,下列做法不妥的是A.置尸体去枕平卧B.装上活动义齿C.必要时用绷带托扶下颌D.有伤口者要更换敷料E.各孔道用棉花填塞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将床放平,使尸体仰卧,头下置一枕头,防止面部淤血变色。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后的尸体护理”知识点[单选题]37.对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要点是A.满足家属照顾病人的需要B.鼓励家属表达感情C.指导家属对病人的生活照料D.满足家属本身的生理需求E.以上全是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对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要点此外还包括协助维持家庭的完整性。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家属及丧亲者护理”知识点[单选题]38.临终关怀的理念是A.以治疗为主B.以护理为主C.以对症为主的照料D.以治愈为主的治疗E.关怀患者的生活和意愿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临终关怀将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料,提供临终病人适度地、姑息性治疗,控制症状,解除痛苦,消除焦虑、恐惧,获得心理、社会支持,使其得到最后安宁。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和理念”知识点[单选题]39.在临床死亡期,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的时限是A.大于1分钟B.大于2~3分钟C.大于3~4分钟D.大于5~6分钟E.大于8分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临床死亡期一般持续5~6分钟,超过这个时限,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掌握“专业实践能力-尸体现象(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知识点[单选题]40.丧亲者的心理反应不包含的阶段是A.震惊与不相信B.觉察C.忧郁D.恢复期E.释怀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忧郁期是临终患者的心理分期。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家属及丧亲者护理”知识点[单选题]41.关于影响丧亲者调适的因素不正确的描述是A.死者为配偶关系,家人调适困难B.慢性死亡病例,家人易产生自责、内疚心理C.死者的年龄越轻,家人越易增加内疚和罪恶感D.家属存在宗教信仰、宠物等且能满足其需要则较易调整哀伤期E.失去亲人后生活改变越大,越难调适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急性死亡病例,由于家人对突发事件毫无思想准备,易产生自责、内疚心理;慢性死亡病例,家人已有预期性心理准备,则较容易调适。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家属及丧亲者护理”知识点[单选题]42.丧亲者的心理反应阶段持续时间不定,一般约需A.半年B.1年C.1.5年D.2年E.>2年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心理反应阶段持续时间不定,丧偶可能需2年或更久,一般约需1年左右时间。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家属及丧亲者护理”知识点[单选题]43.患者,女,28岁。其母因突发心肌梗死死亡。几天后带着悲痛的情绪着手处理后事准备丧礼。根据安格尔理论,此患者的心理反应阶段处于A.觉察B.释怀C.恢复期D.震惊E.不相信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家属带着悲痛的情绪着手处理死者的后事,准备丧礼,属于丧亲者心理反应中的恢复期表现。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家属及丧亲者护理”知识点[单选题]44.临床上进行尸体护理的依据是A.医生做出死亡诊断后B.呼吸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D.心脏停搏E.意识丧失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尸体护理是在确认病人死亡,医生开具死亡诊断书后尽快进行。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后的尸体护理”知识点[单选题]45.实施尸体护理的时间为A.患者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B.患者脑死亡时立即进行C.家属要求时进行D.医生下达死亡诊断书时进行E.患者安葬时进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尸体护理是在确认病人死亡,医生开具死亡诊断书后尽快进行,既可防止尸体僵硬,也可避免对其他病人的不良影响。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后的尸体护理”知识点[单选题]46.患者意识丧失、各种反射逐渐消失、肌张力消失、心跳减弱、呼吸微弱、根据这些征象,医学上应诊断为A.临床死亡期B.濒死期C.否认期D.生物学死亡期E.接受期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极度衰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处于深度抑制状态,表现意识模糊或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肌张力减退或消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潮式呼吸及间断呼吸。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濒死与死亡的定义”知识点[单选题]47.临终患者最早出现的心理反应期一般是A.否认期B.协议期C.愤怒期D.接受期E.忧郁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第一期为否认期。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单选题]48.患者沈某,男,68岁,诊断尿毒症,其表现为神志不清,肌张力消失,心音低钝,脉搏细弱,血压80/40mmHg,呈间断呼吸,判断病人此时处于A.濒死期B.临床死亡期C.生物学死亡期D.生理学死亡期E.脑死亡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极度衰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处于深度抑制状态,表现意识模糊或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肌张力减退或消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潮式呼吸及间断呼吸。濒死期的持续时间可随病人肌体状况及死亡原因而异,猝死等病人可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此期生命处于可逆阶段,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可复苏;反之,则进入临床死亡期。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单选题]49.患者魏某,女,60岁,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但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和护理,此时的心理反应是A.接受期B.忧郁期C.协议期D.愤怒期E.否认期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协议期的病人对治疗是积极的,试图通过与他人合作及友善的态度来改变命运,延长生命;护理人员应当给予指导和关心,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以减轻痛苦,控制症状;病人的协议行为可能是私下进行的,护理人员在交谈中,应鼓励病人说出内心的感受,尊重病人的信仰,积极引导,减轻压力。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单选题]50.患者彭某,女,65岁,肝癌晚期,感到不久于人世,十分悲哀,情绪低落,此时心理反应为A.否认期B.愤怒期C.协议期D.忧郁期E.接受期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忧郁期:当病人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协商无法阻止死亡来临,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好吧,那就是我”,出现悲伤、退缩、情绪低落、沉默、哭泣等反应,要求与亲朋好友见面,希望由他喜爱的人陪伴照顾。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单选题]51.患者,女性,64岁。胰腺癌广泛转移,病情日趋恶化。为其提供的临终护理,其主要目的不包括A.让患者得到全面身心照顾B.维护患者的尊严和权利C.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D.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E.使患者平静地接受死亡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临终护理并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故这项不是主要目的。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和理念”知识点[单选题]52.患者男,58岁,脏器衰竭住院治疗,经多日治疗无效后,医师已向其家属下病危通知书,今日查房时医师发现患者已不像前几日般挣扎,变得平静,根据临终病人心理变化判断其目前最可能处于A.接受期B.抑郁期C.协议期D.愤怒期E.否认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接受期是临终的最后阶段。在一切的努力、挣扎之后,病人变得平静,产生“好吧,既然是我,那就去面对吧”的心理,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病人喜欢独处,睡眠时间增加,情感减退,静等死亡的到来。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单选题]53.男,66岁,车祸撞伤脑部,出现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脑电波消失,无自主呼吸。病人的表现应属于A.濒死期B.临床死亡期C.生物学死亡期D.疾病晚期E.脑死亡期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临床死亡期的主要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质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和功能丧失状态。表现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该病人应属于临床死亡期。掌握“专业实践能力-死亡过程的分期”知识点[单选题]54.患者,男性,43岁。因颈部肿块来院就诊,经检查后确诊为晚期鼻咽癌。患者对该诊断难以相信,多次去其它医院检查确认。该患者此时的心理反应期属于A.否认期B.愤怒期C.协议期D.抑郁期E.接受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病人得知自己病重将面临死亡,其心理反应是“不,这不会是我,那不是真的!”以此极力否认、拒绝接受事实,他们怀着侥幸的心情四处求医,希望是误诊。这些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它可减少不良信息对病人的刺激,以使病人躲避现时的压迫感,有较多的时间来调整自己,面对死亡。这段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大部分病人能很快停止否认,而有些人甚至会持续地否认直至死亡。掌握“专业实践能力-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知识点[单选题]55.患者,男,48岁,车祸后ICU治疗多日,今日出现深度昏迷,对强烈刺激完全无反应,无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脑电波平坦,判断其为A.休克B.脑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