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对小儿发热的效果观察_第1页
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对小儿发热的效果观察_第2页
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对小儿发热的效果观察_第3页
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对小儿发热的效果观察_第4页
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对小儿发热的效果观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对小儿发热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家庭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小儿发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发热患儿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5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儿实施家庭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观察及对比两组的疗效与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小儿发热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推广。【关键词】:小儿发热;家庭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效果发热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往往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严重并发症,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严重时还会对儿童的脑部发育造成影响[1]。本文观察分析了家庭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小儿发热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发热患儿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55例。其中,研究组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7个月-11岁,平均年龄(6.04±1.07)岁。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8个月-10岁,平均年龄(6.08±1.14)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儿实施家庭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因大部分家属对患儿的发热原因往往不够了解,故护理小组人员应为患儿提供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详细告知家属发热的发生原因、病理机制与治疗措施等相关知识,以提高患儿家属对发热相关知识的了解。护理小组人员还应加强与患儿家属的交流、沟通,根据家属的心理情绪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以有效减轻患儿家属的负面情绪。②家庭参与干预。护理人员可让患儿的家属协同参与到患儿的护理工作中来,指导患儿家属合理观察患儿的病情,且给予患儿充分的安慰,为患儿提供科学合理的生活干预,同时帮助护理人员及时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一旦发现不适症状则及时通知护理人员或临床医师,以便及时进行处理。③出院指导。在患儿接受治疗后即将出院之前,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属掌握合理的体温检测方法、物理降温方法、疾病防治方法及小儿发热评估方法,叮嘱患儿注意慎用退热药物,且使患儿家属详细掌握发热的相关预防措施与发热出现时的急诊信号,同时叮嘱家属待患儿出院之后应为患儿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保持合理的营养搭配。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痊愈为患儿体温及实验室指标完全恢复,没有出现反复或上升情况;显效为患儿体温基本恢复,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没有出现反复或上升情况;有效为患儿体温显著降低,实验室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为患儿的体温与实验室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或出现恶化。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3个等级,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基本满意率之和。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如表1所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研究组5536(65.45)15(27.27)3(5.45)1(1.82)54(98.18)对照组5525(45.45)17(30.91)5(9.09)8(14.55)47(85.45)2.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如表2所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组别例数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研究组5541(74.55)14(25.45)0(0)55(100.00)对照组5530(54.55)16(29.09)9(16.36)46(83.64)3讨论发热是儿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其主要是指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因各种因素造成机体温度调节中枢障碍,使患儿的体温高于正常范围。该疾病好发于6个月~3岁的儿童人群,主要由感染性疾病与非感染性疾病引发,其中感染性疾病是导致儿童不明原因发热的主要原因,例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约占发热性疾病患儿总数的50%以上[2]。相关调查可见,大多数发热患儿家属对患儿的预防、治疗及护理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均相对较差,例如少数家属发现患儿发热后胡乱凭经验用药,或虽然应用了温水擦拭等方法进行降温,但是具体的注意事项与操作措施掌握程度均较差,从而严重影响了患儿的降温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通过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家属掌握适当的护理与治疗知识,以便于在患儿治疗时及时配合医护人员的相关操作,从而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综上所述,家庭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小儿发热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杨丽青.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促进小儿发热康复中的作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1):3971-397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