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遂宁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遂宁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遂宁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遂宁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遂宁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则这种变化为()图。参考答案:A2.在组成生物体的下列各组元素中,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A.C、H、O、Zn B.C、H、O、N C.N、P、S、Cu D.N、P、S、Mn参考答案:B【考点】1R:碳原子的结构特点.【分析】根据细胞内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的比例,将其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为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等,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为微量元素,如Fe、Mn、B、Zn、Mo、Cu、Cl等.【解答】解:A、Zn属于微量元素,A错误;B、C、H、O、N都属于大量元素,B正确;C、Cu属于微量元素,C错误;D、Mn属于微量元素,D错误.故选:B.3.己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扎紧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A.A

B.B

C.C

D.D参考答案:B鱼鳔内盛有20%的蔗糖溶液,而鱼鳔外是10%的蔗糖溶液,依据渗透作用原理,水分子总的渗透方向表现为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则从鳔外向鳔内,从而导致鳔外烧杯内蔗糖溶液的浓度升高,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考点定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名师点睛】20%蔗糖溶液高于10%蔗糖溶液,故10%蔗糖溶液水分会流向20%蔗糖溶液多,导致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越来越高,而鱼鳔内蔗糖溶液浓度越来越低,当二者浓度达到相等时,水分出入达到平衡,二者浓度不再变化.4.医学上用氧气驱赶蛔虫的原理是(

)A、促进有氧呼吸

B、抑制有氧呼吸C、促进无氧呼吸

D、抑制无氧呼吸参考答案:D5.下列关于自由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游离态的形态存在

B.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C.能够流动和易于蒸发

D.代谢反应介质或参与反应参考答案:B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摘除顶端,可解除顶端优势B.生长素在高浓度条件下,可作除草剂使用C.用一定浓度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可获得无子果实D.生长素的浓度越低,促进作用越强参考答案:D7.观察有丝分裂装片时,视野内观察到最多的是右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参考答案:A8.利用下列技术培养出的新个体中,一定具有两个以上亲本的遗传性状的是()A.细胞和组织培养 B.细胞融合C.花药离体培养 D.克隆技术参考答案:B【考点】RG:细胞融合的概念及方法.【分析】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培养过程的顺序是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进而形成新的植物体.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动物核移植的概念: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主要是指不同种的细胞的拆合,新个体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花药离体培养过程就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解答】解:A、细胞和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新个体体内遗传物质均来自一个亲本,A错误;B、细胞融合是由两个细胞融合到一起,融合后的细胞同时具有原来两个细胞的遗传物质,B正确;C、花药离体培养属于无性生殖,新个体体内遗传物质均来自一个亲本,C错误;D、克隆技术是指把一细胞的细胞核分离出来移植到另一个去核的卵细胞中,发育形成的新个体的基因主要来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也有少数基因来自卵细胞线粒体中的DNA,D错误.故选:B.

9.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参考答案:D10.母马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为64条;公驴体细胞中也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为62条。则母马与公驴杂交后代骡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组数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骡子是不育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两个染色体组、63条染色体、生殖隔离

B.四个染色体组、63条染色体、生殖隔离

C.两个染色体组、63条染色体、地理隔离

D.四个染色体组、63条染色体、地理隔离参考答案:A11.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用相同的限制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B.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D.导人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不一定能成功表达参考答案:B略12.某双链DNA分子的碱基中,鸟嘌吟占30%,则胸腺嘧啶占A.10% B.20% C.30% D.40%参考答案:B13.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抗体蛋白质是由细胞分泌出来时先进入③,再进入④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参考答案:D【分析】1、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组成,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之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换;2、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是淋巴,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详解】人体内环境组成是血浆、组织液、淋巴,即图中的①②③,A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存在于血浆中,B错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组织液,再进入②血浆或者①淋巴,而不进入细胞内,C错误;血浆中的氧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进入组织细胞,因此,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D正确。【点睛】对于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4.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不会发生在人体内的是A.O2中的O转移到H2O

B.C6H12O6中的C转移到CO2中C.C6H12O6中的H转移到C3H6O3中

D.H2O中的O转移到O2中

参考答案:D15.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适当放牧,可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B.在某片林地大力种植某种速生树并清除其他树种,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前者能量利用率较高D.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类型中的易地保护参考答案:B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会增加生物多样性,A正确。在某片林地大力种植某种速生树并清除其他树种,丰富度降低,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B错误。“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前者物质利用率高,能量利用率也较高,C正确。易地保护包括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还有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D正确。16.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兔的长毛和卷毛

C.猫的白毛与狗的黑毛

D.棉花的长绒和短绒参考答案:D17..如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①和⑨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B.细胞Ⅰ和细胞Ⅱ均能识别抗原C.免疫过程①~②~⑥比④~⑦要慢,免疫效应前者比后者要强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参考答案:B18.对于哺乳动物而言,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发生在 ()A.卵巢内

B.阴道内C.输卵管内

D.子宫内参考答案:C19.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如下图所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B.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C.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D.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参考答案:D20.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作用速度比体液调节迅速,作用范围也更加广泛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下丘脑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激素的受体D.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O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参考答案:A【分析】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详解】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A错误;甲状腺激素不仅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下丘脑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激素的受体,C正确;CO2是调节呼吸的一种有效生理刺激,使呼吸中枢活动加强,呼吸加深加快,进而降低血液中的CO2的浓度,D正确。故选A。21.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耗等摩尔葡萄糖,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ATP多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线粒体内膜参考答案:A22.下列不是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速度缓慢,作用时间长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参考答案:C23.右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其余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C.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参考答案:D24.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让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交配,其后代是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1︰1︰1︰1,亲代红眼果蝇的基因型

A.XWXw

B.XWXW

C.XWY

D.XwY参考答案:A2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捕食关系有助于维持群落的稳定B.引入外来物种会增加群落中物种丰富度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呈“S”型或“J”型增长D.调查校园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可用记名计算法参考答案:A具有捕食关系的种群之间由于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从而有助于维持群落中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A正确;引入外来物种如果没有天敌,会导致原来的某些物种逐渐灭绝,反而会降低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B错误;自然状态下如果环境条件不适宜或不能维持不变的情况下,种群数量既不会呈“J”型,也不会呈“S”型增长,C错误;调查校园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记名计算法的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D错误。26.用3H标记H2O,追踪光合作用中氢的转移,最有可能的途径是

A.H2O[H]C6H12O6

B.H2O[H]C3C6H12O6

C.H2O[H]C5C6H12O6D.H2O[H]C3C5C6H12O6参考答案:A27.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密闭锥形瓶中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C.IV内的种群数量先于Ⅱ内的开始下降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均相同参考答案:D【分析】当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若环境适宜种群生存,环境中的食物、空间等适宜,没有环境阻力,则初始阶段时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然后环境阻力慢慢增大,种群开始呈“S”型曲线增长,K值指的是最大环境容纳量,到达K值的时间是由环境阻力的大小决定的。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以知道:图中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Ⅳ号锥形瓶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为锥形瓶内培养液体体积最少,起始酵母菌数最多,因此最先达到K值;因为有毒物质积累,锥形瓶Ⅳ内的种群数量也最先开始下降。【详解】因为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A正确;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B正确;锥形瓶Ⅱ、Ⅳ中的培养液体积相同,但是Ⅳ内的起始酵母菌数量多,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C正确;锥形瓶I与Ⅱ、Ⅳ中的培养液体积均不同,锥形瓶I与Ⅱ、Ⅲ中的起始酵母菌的数量不同,锥形瓶Ⅱ与I、Ⅳ中的起始酵母菌数量不同,锥形瓶Ⅱ与I、Ⅲ中的培养液体积不同,因此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各不相同,D错误。

综上,本题答案为D。28.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什么传递的?A.突触

B.突触小体

C.突触前膜

D.突触后膜参考答案:A29.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B.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C.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是DNA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参考答案:C30.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D.该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参考答案:B31.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

D.胰岛素参考答案:A32.图甲表示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A植物光合速率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a点与c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依次是()A.低、基本一致

B.高、高

C.高、基本一致

D.低、高参考答案:B33.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A.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B.光能的吸收与转化C.ATP的合成与分解

D.基因的突变与重组参考答案:D34.某种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一种成分为蛋白质的毒素,

该毒素能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体对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鼠疫杆菌合成、释放该毒素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该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产生的一种淋巴因子C.该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参考答案:C35.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成分、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一定不能进行细胞呼吸B.自然界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C.细菌细胞中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参考答案:C36.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也称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指在胚胎移植前,取胚胎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筛选出健康胚胎进行移植的方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过程需要进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细胞B.体外受精后,必须经过胚胎体外培养后才能进行胚胎移植C.胚胎移植的受体从技术上来说没有必要一定是胚胎的遗传学母亲D.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成熟并不意味着大家可以随意选择和定制孩子参考答案:A37.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衣壳蛋白质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B.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C.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

D.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参考答案:A38.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支配下,通过传出神经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B.寒冷时,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少,人体产热多,以维持人体体温恒定C.通过有关神经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代谢增强,产热增加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参考答案:B【考点】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即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解答】解:A、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通过传出神经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A正确;B、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了散热,同时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是首先就是分泌增加产热增加,B错误;C、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可促进肾上腺和甲状腺分泌激素增多,增加人体代谢,使产热增多,C正确;D、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有关,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以体温调节为背景考查了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原因和非条件反射概念等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讲解时可补充炎热时维持体温恒定的方式,还可要求学生绘制出寒冷和炎热环境中调节体温的图解式模型.39.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B.核仁的大小与细胞合成蛋白质多少有关,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糖体多,核仁大C.不同细胞线粒体数量可能不同,同一细胞不同部位分布的线粒体数量也可能不同D.含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参考答案:A【考点】2E: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2D: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2G: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1、高尔基体不仅存在于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与存在于其他细胞,如植物细胞.2、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3、DNA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RNA主要存在细胞质中.【解答】解:A、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只是在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中比较发达,A错误;B、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所以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和较多的核仁,B正确;C、同一动物体不同组织细胞、同一细胞不同部位的新陈代谢强度不一定相同,所需的能量也不一定相同,因此它们所含的线粒体数量可能不同,C正确;D、核糖体中有RN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DNA和RNA,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0.当人再次感染了某种病原菌后,免疫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造血干细胞→B细胞

B.浆细胞→抗体C.T细胞→效应T细胞

D.记忆细胞→浆细胞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造血干细胞→B细胞,跟是否感染病原体没有直接联系,A项错误;浆细胞→抗体在初次免疫阶段也有进行,B项错误;T细胞→效应T细胞在初次免疫阶段也有进行,C项正确;病原菌再次侵入机体被记忆细胞识别,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使其产生大量的抗体,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

,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2)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

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3)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分析乙细胞含有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

,该细胞处于

分裂的

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参考答案:(1)DNA复制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2)乙、丙

甲(3)甲、乙

8

1:2

减数第一次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考点】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AB段表示DNA复制,BC段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DE段表示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上1个DNA;图2中甲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正在分离,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