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发展_第1页
中国制造业发展_第2页
中国制造业发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世界范围看,制造业始终是发达国家经济实力的脊梁。制造业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决定了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世界上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中,80%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3个国家——美、日、德,其制造业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竞争力最强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制造业迅速崛起。

一、中国制造业的现实发展

(一)制造业全球增长最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发展,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199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巴西,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首,进入了世界制造业10强,位居第八;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达7.0%,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在世界10强中居第四位;2004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提高至10%,排名超过德国,上升至世界第三位。据联合国统计署和工发组织计算,1993年—199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而同时期发展中国家只有5.4%;1998年—2003年我国制造业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然高达年均9.4%。

(二)制造业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总出口的5%,其中制造业产品占九成。2003年进出口额更达8512.1亿美元,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进口4128.4亿美元,十余年来一直保持贸易顺差。2004年和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连续突破一万亿美元,现在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通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中国在不少重要工业产品方面已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生产大国,中国现在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处于世界第一位,囊括了家电制造业、通讯设备、纺织、医药等十多个行业。

(三)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高

随着外商投资的产业链延伸和配套规模不断扩大,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逐步增多。中国的部分行业已开始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标准或引进外国技术、资金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竞争能力提高。外商投资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近年来中国一些地区“既做鞋子又做芯片”已经取得了成功。珠江三角洲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承接IT产业的转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制造业国际转移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出现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就制造业领域而言,呈现出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此轮产业转移伴随着新的产业分工方式的出现——产业链纵向的高度分工化,即加工、组装、制造等相对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环节由发达国家转移出去,形成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布局其产业链,加工、组装、制造等环节与研发、设计、品牌等环节空间分离的格局;二是具有一定基础和比较优势的低成本发展中国家,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加工、制造等环节,有了参与新一轮全球分工的机会。

多年来,发达国家纷纷向中国实行产业梯度转移,主要是瞄准了中国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优势。到目前为止,世界500强跨国企业中有400多家即80%已进入中国,39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投资项目2000多个。在一波波的产业转移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动向:继一些跨国企业的生产中心自九十年代向中国大陆转移以后,不少研发机构也开始在大陆设立,像微软、英特尔、朗讯等世界级大公司在大陆设置研发中心,同时跨国公司在大陆采购力度进一步加大,IBM、惠普、通用电气、柯达等跨国公司都在大陆成立了采购中心。

三、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路径

(一)努力做好传统制造业

大力发展传统制造业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战略重点。中国在现阶段还离不开传统制造业的发展:中国13亿人口的生活资料离不开传统制造业,人们完成基本的生产活动离不开传统制造业;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几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其中大部分都是从事低附加值的制造业生产;中国拥有传统制造业产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生产技术和产品价格优势。从工业基础、吸纳就业以及政府资源总体配置的角度观察,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当务之急是继续努力做好附加值低的制造业,确保自身的竞争优势。

(二)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目前,世界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刻的战略调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够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达国家尽力参与并抢占各产业中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同时将低技术与低附加值环节转移给处于发展阶梯较低的其他国家,从而完成产业价值链的分离和转移,以确保效益和收益最大化。美国、日本、欧盟日益成为牢牢控制技术和销售两个利润高端的“脑力国家“,而韩国、台湾、中国大陆等东南亚国家日益成为提供生产要素、加工制造商品、承受环境污染的“体力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间竞争的加剧,如果我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限制在较低层次,就会丧失长远的竞争能力,劳动力优势也很难维持。因此不仅要充分利用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也要利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实现高科技产业的突破,发展高科技产业。

四、对策建议

(一)对传统制造业作出政策和资金倾斜

中国的制造业,正是凭借着超大规模国家的市场优势、低成本生产要素和生产能力等综合成本优势,逐渐形成了加工、组装环节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入了国际产业分工的大循环之中。进入WTO以后,产品的出口环境会日趋完善,为此我国政府要对传统制造业制定相关政策、给出适当资金倾斜,鼓励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在传统制造业产品的出口信贷、出口退税和保险等方面制订鼓励优惠的政策;在大力推动企业跨国经营、扩大产品出口的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在国外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持续吸引资金进入,争取形成传统制造业的规模效应,为今后扩充和升级产业结构打下基础并创造条件。

(二)循序渐进地向自主创新的模式转变

无论是一个企业和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发展,才能成大器,但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制造业始终没有摆脱“引进消化型”的技术创新模式。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要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使自主开发的技术和产品所占比重逐步提高,适时把握机遇并创造条件,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投入、重点突破一些高新技术的前沿领域,并以此为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