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学生写_第1页
怎样指导学生写_第2页
怎样指导学生写_第3页
怎样指导学生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指导学生写“读写日记”“读写日记”是小学中、高年级喜闻乐见的一种练笔形式,不少教师对此有过成功的喜悦,普遍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有其不可轻视的作用。但也有少数教师指导不得法,使学生写日记似记“流水账”,没有与学习课文内容同步且有机结合。学生提速慢,写作能力差。学生明知作文重要,但又理不清头绪,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鉴于这种情况,我指导学生写“读写日记”,通常的做法是:一、向学生讲清楚“读写日记”的特点,所谓读写日记是以读为基础,以写为中心,以日为单位,以写为方法。读为写铺路架桥,奠定基础;写是对读的消化吸收和能力的转化。从读写范围和作业方式看,“读写日记”可分为:课文评析(包括文章的观点、结构及表达技巧)、知识采录(搜集作文素材)。写“读写日记”,小学生一般要求在一二百字左右,以短小见长,与大作文区别开来,既可解决课外时间紧的矛盾,又能达到天天练的目的。二、指导学生克服盲目性,要求结合教材内容,有目的、有序列地练笔,或就课文某观点、看法发表议论,或对某一写作技巧进行欣赏、评价等。要求学生每日读一篇短文,并就自己感受比较深的内容谈看法。通过教师有目的、有序列的练笔指导,学生们基本上克服了过去写日记存在的自流状态,使课外练笔与所学的课文内容、课外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学生在练笔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经历和生活感受,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拓宽了知识面,作文内容也比较丰富,有话可写,弥补了课堂作文“写不出”的局限。这种练笔形式灵活,时间安排的机动性强,学生在没有任何思想负担的情况下写作,能打消它们怕写作文的顾虑。学生坚持写“读写日记”,不但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写作水平也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它们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为将来成材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同意前边几位老师的看法,我看到一篇关于指导写作的文章,摘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最根本原因,是学生对作文感到枯燥,没兴趣。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写作潜能是非常大的,好比地壳里的熔岩,流溢着火烫火烫的热情,一旦能给她找到厚积之隅、薄发之处,适当来她一点“地震”,她那潜在的巨大能量流便会源源不断地喷涌出来。而兴趣,正是厚积薄发的突破口和内驱力!古今中外众多的教育家都充分肯定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爱之者,爱之者不如乐之者。”叶圣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更明确地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孩子探索真理的愿望。”兴趣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特殊认识倾向,具有稳定性,对主体带来欢乐、满意等情绪体验。学生写作兴趣是其书面表达情感的情绪表现,在写作活动之前具有导向作用,在写作活动过程中能产生积极的、愉悦的情绪体验。它不仅可以减轻写作所带来的疲劳,维持较长时间的学习活动,还有利于保护小作者的心理健康。作文写不好的小学生,常常是对写作缺乏兴趣,畏难逃避,而不是智力低下。一旦人对某事物有了兴趣,就不用外力推动,会自觉地参与其中,乐此不疲。达尔文从小爱捉昆虫,因此后来有了进化论的发现;许海峰小时最爱打弹弓,也由此打出了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陈中伟自幼爱解剖青蛙,后成为“新手再植之神”;聂耳小时候爱听邻居木匠工余吹笛子,后来终成一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学生不爱写作文,主要是认为自己写不出好文章来。越写不出好作文就越发不想写,越不想写就越害怕作文,因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成了作文教学的头等大事。那么,应如何适当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总结多年来的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我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一、 “新官”慎待兴趣。无可否认,每一名教师接手一个新班,都会发觉学生对你这位“新官”有一个“讨好期”,每一个学生都在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给老师看,当然也包括搜肠刮肚写好给老师看的第一篇习作。这本身就是一种兴趣,是对新老师感兴趣,然后爱屋及乌地对写作来了点“硬着头皮”的兴趣。这点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视乎老师吸引力的大小以及学生本身写作底蕴的深浅。绝大多数的学生只能维持一个月左右,就再也撑不下去了。“爱你爱得太辛苦”,有的学生甚至从第一篇习作的第二自然段开始便耍起“毛”来了。因此,必须善待这么一点客体性(而非主体性)的脆弱的兴趣,把握好这短暂的“讨好期”,烧好你的“三把火”,我的作法,除了做好通常班主任都做的耐心细致工作之外,还特别注意在一切语文活动中“以学生为主”,创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以鼓励为主”保护学生在新老师前尤其强烈的自尊心,然后是抓紧时间开展以下的“榜样感召”和“评点振奋”,给小小的“兴趣之舟”保驾护航。二、榜样感召兴趣。不知哪位名人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好榜样,确实能感召起学生的更浓厚的写作兴趣,那么选用怎样的榜样呢?我的体会是选所榜样要“真、小、实、新”、忌“假、大、空、陈”。“真”就是真人真事,写作成功的真实个案;“小”就是要选小人物,小作家,选学生的同龄人为榜样;“实”就是要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或者写作成功的范例,这样的榜样有贴近感,让学生了解他们写作成长历程后便对写作有了盼头、奔头,那点微弱的 “及乌”之火才能转旺。我通常会在班上展示往届学生获奖的证书,朗读他们的作品,展示被老师精心收集并保存下来的优秀作文本、日记本,讲述其中差生成为写作优生的例子,给他们看同一个人开始和后来判若天壤的作文,或于讲读课文如《那墙绿绿的爬山虎》时介绍大作家小时候爱上写作的故事,从事写作的经验,并重点讲述某些作家坚持写日记,由写日记中培养出高超的写作技能和磨炼出惊人的毅力的故事,并对学生提出希望,希望他们的作品也能被老师选中并在下一届学生中进行展示,从而感召绝大部分同学的兴趣,跃跃欲试写好作文,坚持写好日记,争当新一轮被老师载入史册的 “榜样”。三、评点振奋兴趣。评点包括书面评语、口头讲评、钦点读评等几种形式。对于学生的每一篇习作、日记,老师都要付之观爱,持之以恒,尤其在“讨好期”内,老师的注改评点的细致准确、别出心裁、爱意盎然,将是作文全程教学成功的关键。我的做法是:(1)巧设等级,涨潮推波助澜。对学生的习作评定采用等级制有许多好处,它不会因分数的清晰对比度而挫伤大部分写作不那么拔尖的学生。但它又伴随着它的副作用,就是令写得好的学生失去了更大的激励,顶多得个 优”而已。这就需要教师照顾差异,因材施教。我采用水涨船高、逐步升级的方法,使学生越发兴致勃勃去攀登高峰。首先在 优”、良”中”、合格”、待合格”五个等级中,优”给予少数,然而逐次递增,每次点名宣读获 优”的文章题目或不点名公布获 忧”的人数,一经表扬,定能激惹自豪与羡慕,整体内部油然而生岀一种春意融融的写作热情;当得 忧”的累积到一定人数时,我便冷不防给某篇相对好的习作来一个 优+”,这又能带来轰动效应和催化反应,原先得优”的同学便会力争优+”,得良”的同学便争得优”甚至是优+”,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会持续升温。以此类推,我还往后递设了 优选”、优+选”、特优”、特选”等等级,每次均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使学生热爱写作的兴趣一浪高过一浪,呈现岀你追我赶”、文无止境”的良好势头。顺便插一点:在优”、选”等字的外部灵动地加画一个圆圈,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首先字不会散,其次它不再是点线,而是一个面,整个等级像一个优质奖章标记贴在上面。(2)锤炼评语,投石激起浪涛。对学生作文的评语,不少教师失于草率,视若可无;失于笼统,老生常谈;近期又有不少教师失于过繁过白,娘娘腔,除了对学生隔靴搔痒毫无挫折教育之外,于写作的借鉴作用上也味同嚼蜡,难怪学生说 评语看了也白看”。我认为,对学生习作加评语,尤其是高年级,评语应重文采,不用怕他一时看不懂,应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文外延伸去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这样,学生不但对写作的兴趣更浓了,也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喜欢用各种传统的文学形式文学体裁去给学生的作文、日记写评语,诗、词、歌、赋、对联、尺牍等等,半文不白地运用,深入浅出地注评,使学生课余捧读,思量品味,爱不释手。如蔡焕如同学日记中写自己如何如何钦佩作文发表或获奖的同龄人,我就在他的本子上写上自身不岀海,徒有羡渔情”,他第二次便在此评语下面写了长长一篇自已的解读和体会。又如陈佩雅同学写了一篇散文《烛》,写岀了烛的奉献,烛的短暂而充实,我便为她写了一副对联作为评语: 熠熠催我惜寸阴,滴滴为人献光华。”从此她用心地去阅读了许多有关对联、诗词的书,文学修养有了很大的积淀,后来写作多次获奖和发表在国家级刊物,被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中国少年作家班录取为学员。黄雨菊同学,由于家庭惨变,父母离异,她在一则日记里尽诉悲观失望,并写了许多与亲人与师长决别的话,几次流露岀想了结此生,而且字迹是被泪水渍糊的!我改到她的这篇日记时,深感事态的严重,当即叫她到办公室走廊单独谈话,开导了她的悲观情绪,然后保证为她保密,让她安心回去上课,为了巩固防线,我当即在她的这则日记下填写了一首曲:沉醉东风[双调]咏菊黄菊苞正值豆蔻,潇潇雨偏浇蕊头。坚汝耐寒心,何惧风雨骤!看明日金甲风流,笑傲凡花尽丧秋,独守得 ??誉满神州!评讲本次的日记时,我特意把这首曲写到了黑板上让同学们齐读,并说: 这是我为某同学的日记作文写的,曲?评语,其中还有这位同学的名字。她由于受到很大的困难,感到彷徨,我希望她如曲上所咏的菊花那样,傲霜斗雪,在逆境中成长,终将金甲风流,誉满神州!”同学们都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窥见黄雨菊同学也好像得到了至高无上的奖赏,舒心地笑了。从此,她放下包袱,发奋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有几次语文测验还得了全班第一名,并有两篇作文发表在报刊。其他的同学也向她学习,努力想写出一篇好文,博得老师的第二首曲!因为我说过, 词和曲”评语是我对他们文章的最高奖赏,我每次都会择优写上一首半阙,这一首半阙往往就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课后传阅,互相祝颂,暗地里发奋,写作的劲头又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高温。四、成果保持兴趣。要让学生对写作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适当的成绩反馈是必不可少的。在指导学生平时作文、日记时,我注意发现其中优秀的作品,指导他们修改,鼓励他们进行投稿。一旦学生作品刊登在报刊杂志上的时候,我都会在班上隆重地进行表扬,并让他当众朗读自己的作品,每当有一个同学的作文获得发表,在班上就掀起新的一轮 作文热”。当然,公开发表的毕竟是少数,我还采用了其他的鼓励方式,比如:贴在墙报中进行展示;上传到因特网上与其它各地的学生装共同讨论,收录的有整篇的作文,也有写作的片断,开头、结尾、精彩的描写等等,使同学们写作文的热情始终保持不衰,有的学生还尝试进行网络文学创作,像章书剑同学,就在中央电视台的儿童文学论坛里发表长篇小说《哪咤传奇》 ,得到了多方的鼓励和好评。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写作技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始终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写作兴趣,让兴趣激发学生去发现生活,让兴趣引导学生用笔描述生活,让作文在兴趣的驱使下成为自然溢岀心灵的淙淙泉水。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写各种体裁的文章, 加强片断练习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种片断的基本训练要贯穿在小学整个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三年级开始命题作文以后。这种训练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 结合阅读教学进行仿写是片断练习的重要形式。阅读课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凭借,读写结合,进行片断训练,无疑可以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 创设情境,进行课堂素描,是片断训练的好方法。在课堂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有重点的记录下来,这就是课堂素描,这是行之有效的片断训练的方法。在课堂上可以创设动态、静态练片断;创设景物、人物练片断;创设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练片断;创设室内陈设与周围环境练片断;创设故事情境练片断;还可以小动物、小植物、科技制作练片断。三、 坚持指导学生写日记,是片断训练的法宝。指导学生把每天观察到的或做过的、想到的一个景色,一个场面,一段对话,一个人物的外貌、心理活动、语言或行动等,如实地记录下来,常写常比,就会常写常新,就能写岀好的片断来。这样既可促使儿童平时留心观察周围各种各样的事物,又可为综合训练打好基础。九、连片断成文能大大提高学生练写片断的自觉性。可指导学生,针对一篇文章,先写一个又一个片断,然后根据文题,立意,提纲等,把这些片断串连起来,成为一篇有内容、有中心,层次清晰,条理有序的文章。这样便会使学生获得理智的满足和情感的愉悦。《窃读记》一文,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因为课文多处运用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 ,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有通过读才能感受得到。所以 ,一开课,我就让孩子们大声地、自由地读课文,去感受,读后谈体会。之后,我又逐段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这时有的学生跃跃欲试,我就满足他们的要求,孩子们读得很好。接着,我又播放比较舒缓的音乐让孩子们自己读,从读中听岀他们已经把感受融入文本中了。接下来,我把大量时间还给孩子们,让他们尽情地读。一节课,书声琅琅,学生们读得非常投入,有的学生还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 课后,我静下心来思考,成功的一点是:整堂课读得有层次,学生读的兴致也很高。遗憾的是:虽然我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感悟窃读的滋味和对知识的渴望了,但他们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2本课作为访谈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文体,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这一老一小两个书虫说话的语气,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要读得自然,不做作才好。这篇课文,我采用大讨论的方式,放手让学生围绕主题,结合课文来讨论:“闲书闲吗?”这个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效果也不错,学生都能结合小苗与季先生的对话,说岀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不够的地方是对古文积累这一块,对谈话内容未作岀恰当的引导,从学生的表情中,依然可以看岀对这个超难任务有点无奈。我的“长生果”教学反思《我的“长生果”》一课, 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为本,读中思考,读中领悟,在文本中读岀想象来。不能讲得太多,词语不用我去解释,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去理解,板书也应该少而精。因此,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为本,读中思考,读中领悟,在文本中读岀想象来。教学中使学生懂得了读书与作文的关系,弓I导学生结合重点段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把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通过重点段的阅读,让学生明白:作文,要构思新颖,别岀心裁;作文,要写真情实感,在模仿借鉴后要进行呕心力血的创造,才能够打动人心,获得成功。本节课,我没有讲得太多,词语没用我去解释,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去理解,板书也少而精。注意引导学生结合重点段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把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正是作者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反思在经过了短暂的准备之后,我今天上了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语文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40分钟下来,我由一个当局者变成一个旁观者,冷静下来,细细回味,感触很多。一、 语文课应该以读促悟,而不应该是教师支离破碎的讲解。课堂应该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而且尤其以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最为重要。这句话早在新课程推行伊始我就背得滚瓜乱熟,只是今天的课堂让我意识到,我领会到的只是皮毛而已。课上,我给了孩子们读书的时间,但我清楚,那只是为了读而读,是做给人看的读。草草读过两遍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进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在学校倡导下的读经典中,我也很想向学生灌输多读书的思想,所以在选择课的时候,我选择了这篇课文。我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内涵,上课之前,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包括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想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或许是因为看得太多,所以我想得就渐渐的多了,竟然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既想让学生读懂课文,又想讲课堂的容量增大一些,事实证明,这样的备课是失败的。在文章的重点部分,学生读得不够,对于文章的内涵体会得就不到位,现在想想,就是缺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所致。如果我不剥夺学生读书的时间,如果我不是一味按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而是给孩子深悟文本的时间,也许孩子们自身的感受会更加深刻。二、 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今天的课堂使我深深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学生的园地。我是引领者、点拨者,却小桥流水人家》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课文,故乡是作者记忆中的一幅明丽的富有乡村气息的画儿,这里的水清澈见底,柳婀娜多姿,小鸟欢乐活泼,孩童快活自由,村民守望相助,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充满了自然欢乐的气息。文章表达也有突岀的特点,比如春天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等。如何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并且领悟这种情感怎样表达岀来,成为我设计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指导一一自主学习”的理念与方法带入课堂,在学生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基础上,交流读书心得,提岀存疑问题,根据学生提岀的疑问再设计重、难点突破方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读岀个人的独特见解。本课教学我自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三点。其一、体现鲜明的“指导一一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开始前的预备活动中,我就给学生提岀自学“三维目标”:把握主要内容、读岀作者情感、提岀个人见解。学生围绕这个目标自读课文,查找作者生平资料,提岀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等。其二、弥散岀浓浓的语文味儿通过“自由读读体会”,“选喜欢的句子品读”, “读岀你自己的想法”等几个层次的读书活动,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灵活多变又扎实的朗读的训练,帮助学生积淀语感。同时也为学习表达打下基础。接下来我设计了一个“读写结合”的环节,学习本段“借景(物)抒情”的方法现场写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个环节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文体语言的内化迁移,既巩固了对文本语言的学习,又通过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完课,我个人觉得遗憾的地方有两处:一、在教材处理上有些偏颇。本课原本是略读课文,在课堂中我把它作为精读课文处理,重点放在了家乡风光和童年生活的部分。但课堂上忽略了课题中 流水”对作者思乡情丝的统领及在写景抒情中的连接作用,而是过于迁就学生对杨柳做了过多解析。二、是朗读指导欠缺层次感,还显得粗糙了一些,对文本关注过多,对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度不够。另外,对学生精神层次的引领与提升也桂花雨本节课的不足之处:1、重点词语教学上的不足在介绍桂花的香”这一特点时,孩子们都找到了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样一句话。我准备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品读感悟语言文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过孩子们的品读并不到位,比较他们在理解重点词语前后的朗读,没能发现明显的区别,证明这一环节效果没达到。我通过 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与全都浸在桂花香里”的换句式训练来强调桂花香,却忽视了一个 浸”字的独特作用。尤其是一个浸”字,这里可以尝试学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来代替 浸”字,通过他们自主的比较,体会词语的含义,比可培养他们推敲词语的良好语言习惯。欠缺。教完《鲸》这一课,回忆起同学们那生动有趣的 鲸的自述”,我也深有所感触。首先,我觉得,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他们自学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我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便下面几个自然段的学习。然后指导同学们进行生动有趣的鲸的自述”。.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学生乐在其中,充分发挥了潜力,真正做到了低耗高效。同样是这一课,几年前我也上过,用的是逐段讲解的方法,不仅耗时,而且低效。另外,本文出现了一些常见的说明方法,但对小学生来说,显得较为陌生。由于这些说明方法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我便在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初步认识。希望这对他们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学完这一课后把对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的理解画成简笔画,画出了鲸的呼吸和睡觉 •可见他们对鲸兴趣浓厚,课后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对鲸的了解还真不少!这样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效果的确不错。不过,我也在反思,《鲸》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文章,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它,既让学生学到有趣的动物知识,又不失去语文学科的特性,能否有更好的教法或学法,让学生获益更多呢?在学习松鼠外形的美丽的过程中, 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松鼠的美丽。 如果能够对照松鼠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它的外形的美丽可爱,可能会效果更佳。在学习松鼠是怎样活动的内容时通过观看了松鼠活动情景的动画,再次让学生体会到了松鼠的可爱。在学习松鼠搭窝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划岀课文中表示顺序的词,鼓励学生用这些词说一句话,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复述塔窝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口斗表达那能力。学习最后一段时,让学生自读自悟。我问:“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把知道的踊跃表达,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最后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总之,我觉得还有许多不到之处,比如抓重点词语方面把握的不太好,学生回答完问题应该注意适当的引导。如果让学生课前再搜集一些有关松鼠的资料,对松鼠会有更深刻的了解,也许效果会更佳。希望各位老师提岀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指导我今后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岀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课文。分析交流时,我充分估计学生可能产生的理解(和认识),在交流过程中,坚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需要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弓I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的资料和自身资源,采用背梅花诗、看梅花图、读梅花句等形式,深入体会外祖父喜爱梅花的缘由。并运用换字对比体会她”的含义,从而引入对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都具有梅花精神的理解。通过学生讲述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