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票据无因性的信用分析
一、本票的有效证明由于预算分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理论讨论似乎从未停止过。实践中,票据关系是否无因,的确也困扰着法律工作者。曾有律师与笔者讨论一个案件:原告向银行申请本票,以被告为收款人。被告已经实际地请求银行付款,即实现了他的票据权利。现原告声称,本票的收款人之所以为被告,是因为原告委托被告将这笔款项作为房款支付给案外人(该案外人在被告作为中间人的情况下将房屋卖给了原告,故案外人与原告之间存在房屋买卖合同关系)。但是,被告并没有将本票款项作为房款支付给案外人,原告起诉要求被告返还所得本票款项。假如原告声称成立,被告是否具有票据权利?在理论上就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票据关系成立,因为票据具有无因性,票据关系的成立脱离原因关系,本案中,被告成为本票的收款人是原告的真实意思表示;而且票据是文义性票据,从票据的外观文字被告就是合法的收款人,享有票据权利,原告无权要求返还票据款项。二是票据虽然是无因票据,但是在直接当事人之间,票据关系的成立需要有真实的原因关系,否则票据关系不成立。依此,本案中原告被告不存在真实的交易关系,票据关系就无法成立,被告不享有票据权利,原告的请求应该得到法院的支持。原告被告的票据关系到底是否成立?票据关系在直接当事人之间是否需要有因?票据的文义性是否应该被无限制地夸大?这是本文力图解决的问题。二、票据预约关系的前提是共同关系票据法的文义性,主要是指票据的权利义务关系,只能通过票据的文义记载加以确定。换言之,票据行为的内容及效力范围,都是由票据上所记载的文义构成并加以决定,即使票据记载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甚至出现错误,也不允许票据关系人以票据以外的证明方法来变更或补充其票据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这个原则,绝对地排除任何口头表述对票据所做出的补充性说明。票据文义所表明的权利义务是唯一有效的票据权利义务,票据行为的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仅以票据的外在表示为准则,“票据行为不以其他事实或证据探求票据关系人的所谓的真实意思表示,依次变更或推翻原票据记载所作出的框定”1。我国《票据法》明确规定票据效力依其文义的原则,其第4条第1款规定:“票据出票人制作票据,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并按照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同时该条第3款进一步规定:“其他票据债务人在票据上签章的,按照票据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这两款规定,支持了立法上以文义确定票据效力的原则。票据法为什么要确立文义性原则?票据签发是一个专业的过程,如果票据出票人是单位,票据填写一般由该单位财务工作人员完成。根据票据出票记载的要求,我们将票据法的这些规范归为技术性规范,包括金额大小写一致的要求。在票据签发之前,出票人和收款人之间往往会有一个前提行为,即约定由票据代替支付或是偿还债务等,约定票据的金额、付款日期等事项,这些事项是票据行为人的真实意思,这个约定就是票据基础关系中的票据预约关系。但是,正如我们之前所述,票据预约关系其实可以忽视,因为票据行为一旦成立,预约的内容转为票据的形式记载。即使记载的内容可能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票据责任仍然按照票据记载的内容承担责任。专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也存在疏忽大意的可能,谁该为此负责?疏忽大意之人。这一点完全不同于普通民事行为。在一般民事行为或是合同中,意思表示不真实或者重大误解可以成为民事行为、合同可变更或可撤销的理由。在票据这里,行为人不可以预约关系来纠正票据上的错误记载。票据如果流转出去,它所记载的内容传达的是没有错误的真实信息,如果行为人可以因为预约关系和记载不一致而否定票据记载的真实性,那么每一个接收票据的人都可能怀疑票据记载的真实性,谁还有信心去接收一张存疑的票据?票据还会是信用工具吗?何况票据记载,从某种程度说仅是一些没有情感色彩的、纯粹代表事实的客观性记载,本来就不太可能引起歧义。通俗地讲,金额本身就一是一、二是二的,收款人出票人等记载都是白纸黑字的,再以票据之外的理由否定票据白纸黑字所代表的文义,这层关系不仅复杂而且不可靠。票据的有效,先是说那是一张票据,不是一张没有任何价值的纸,不能因为原因关系的无效而否定票据的效力;然后是说,票据的记载是有效的。凡是符合票据法规范的票据记载,都没有理由可以否定它的效力。票据通过出票、背书、承兑、保证等,建立的是一种复合式的合同关系,存在有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上千个合同,流通性越强,流通越多,票据所产生的合同结构越是复杂。如果每一个预约都对票据记载产生影响,票据根本无法完成那么多流通环节。所有在票据上记载的人,都必须先相信那是一张票据,然后相信它具有其记载的效力。惟有这样,大家所看到才会是同一张票据,而不管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票据的价值仅在于票据本身。如果因为预约关系产生纠纷,根据民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来主张权利、解决纠纷即可。因此,确立票据文义性原则的目的是出于相信票据是有效的,从而促进票据的顺畅流通。当票据形式存疑时,文义性原则作为解释原则被我国票据法所承认,目的是为了票据流通。而票据的文义,指的是什么时候的文义记载?当票据被变造之时,法律对变造前后的记载该如何认定?票据变造,包括对票据金额、票据到期日等票据签章之外的记载的变造,实践中以对票据金额变造为多见。被变造金额的票据在流转过程中就面临了这样的困境:变造之前签章的人所看到的是比如是10万元金额的票据,其签章的真实意思是为10万元票据金额承担责任;而变造之后金额为110万元,那么变造之后签章之人所见为110万元,其签章的真实意思是为110万元票据金额承担责任。此时,当持票人要求变造之前的签章人承担110万元的票据责任,法律该表现怎样的态度?《票据法》第14条第3款表明:“票据上其他记载事项2被变造的,在变造之前签章的人,对原记载事项负责;在变造之后签章的人,对变造之后的记载事项负责;不能辨别是在票据被变造之前或者之后签章的,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依此可见,文义性原则所指的文义,指的是每一个签章之人所看到的票据上的记载,不管票据以后将面临怎样被变造的风险,签章之人的责任仅在于自己所见的票据的记载。这就是票据的文义的涵义。诚然,我们尊重最后的善意持票人所持票据的记载事项当得到权利保障,哪怕该记载曾经被变造;但是,票据法同样尊重的是每一个签章之人仅为所见之记载负责的事实。要做到这一点,仍然需要票据以外的事实加以证明,至少变造之前的签章之人要用基础关系加以证明。即使无法证明,法律的态度倾向于对变造之前的记载的保护,因为“不能辨别是在票据被变造之前或者之后签章的,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令人疑惑的是,变造本身是一个非法的行为,变造的记载是一个非法的记载,票据法何以去保护获得非法记载的善意持票人按非法记载获得票据权利?理由当然只有一个,票据不可以随意说无效,票据在出票时有效,它已经是一张票据,就不可以轻易说它不再是一张票据,哪怕是非法记载也不导致票据无效,如同错误的记载仍然是票据权利义务的依据一样。为了让所有在流通中善意人的权利得到保护,保护善意人对票据外观的信赖,一张被变造的票据其记载就分裂为变造之前和变造之后。让每一个签章为自己所见的记载负责是符合民法关于真实意思的原理的,这样票据的流通就得到了最大的保障。意思自治的基本理念是保障和鼓励人们依照自己的意志参与市场交易,强调在经济行为中尊重当事人的自由选择,让当事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形成合理的预期。3因此,答案在于票据的效力,为了票据的流通。法的价值在于这种规范体系为人所重视、珍视的性状、属性和作用。票据法的价值在于保障票据权利的“确实”和助长票据流通的“迅速”。票据的文义性集中体现了这一价值内涵。4总之,票据行为的文义性首先关注的是效率,即票据的流通、商业交易的达成、票据作为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其次关注的是公平,即对票据受让人一方信赖利益的保护,对经济活动中信息弱势一方的保护。票据行为文义性的彰显,推动了票据制度的进步,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5以票据为媒介的商业交易以信用为本,一诺千金,加之票据流通性大,几经辗转,除票据上连续背书的签章人外,其他人很可能互不相识,如允许某一票据义务人以票据记载与其真实意思表示不符而撤销该法律行为,那就是一扣脱节切断了整个交易链条,撒了满地“珍珠”。这不是商法的风格。商法不会因小的公平而牺牲大的效率。6依经济学的理论,票据交易的畅通和效率,才能保证票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果没有票据文义性原则,确定票据的内容和效力就要增加成本。当票据当事人对票据内容和效力发生争议时,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增加了其服务成本,那么其收益就会减少,银行自然会减少或放弃提供票据相关业务。如果为维持收益而提高服务价格,票据使用者的成本提高,收益减少,他们就极可能放弃或减少使用票据而使用其他的替代品。对一般的票据关系当事人而言,也同样存在成本和收益的问题。票据流通成本的提高,以及票据的不确定性会导致部分商事主体放弃或减少对票据的使用。票据行为文义性制度,使票据的内容和效力能直接、迅速、有效地确定,使服务成本和使用成本在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限度内,从而有利于票据关系的当事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达到票据资源的有效利用。总而言之,只要票据记载在形式上合法,文义性原则保证票据记载内容之有效,使得票据值得信赖而促进流通,提高效率。因此,从这些分析看,前述之案中被告似乎享有票据权利。三、票据损害是否必须取得真实的条款规定的问题说票据无因并不是说票据产生没有原因,而是说票据一旦签发,其所产生的票据关系,即独立于其赖以产生的票据原因关系。在票据的流转过程中,作为善意的第三人,接受票据时,无需去过问和注重票据产生的原因。票据签发的原因可能是违法的,但票据仍然是有效的。无因是为了保证善意持票人的票据效力免受票据原因的影响。“只有票据法律关系与票据基础关系互相独立,作为基础关系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才能不影响独立存在的票据关系的效力。”7在票据的流转过程中,作为第三人,接受票据时,无需去过问和注重票据产生的原因。惟其如此,票据才得以成为强度流通证券。8通过确立无因性原则,可以使人们乐于接受票据;人们乐于接受票据,就会利用票据的种种功效,加速物资有序流动,促进贸易发展,也就助长了票据的流通,从而发挥票据的效用,最终达到实现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目标。这也正是票据法理论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的最终目的。各国票据规则,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票据制度还是英美法系国家的票据制度均将票据关系与原因关系人为地割裂,票据行为不以原因关系为基础,确定了票据的无因性。9《日本票据法》第17条规定:“汇票之受票人,不得以对出票人或其他持票人前乎之关系为理由而以抗辩对抗持票人。但持票人知晓对其债务人有损害而其得票据者,不在此限。”《日本支票法》第22条规定也作了类似规定。《德国汇票法》第17条、《德国支票法》第22条、《日内瓦汇票本票统一公约》第17条、《日内瓦支票统一公约》第22条、《英国票据法》第38条都有此类规定。此类规定表明了票据抗辩切断(割断)规则以及票据的无因性。票据原因关系的无效、被撤销不影响票据的效力。这就是票据的无因性。签章者承担责任,是无因性原则的核心体现。票据行为人的签章一是表明了其对票据行为,即债权债务关系成立的真实意思表示,票据签章是票据行为的核心,也是行为人对该行为的确认,签章使得票据关系脱离原因关系而独立存在。签章,真实的签章,是签章者对票据负责的惟一证据和原因,脱离了票据赖以产生的基础关系,任何真实签章者都不得以原因关系抗辩,除非直接相对人之间。但是,无因性作为票据法的解释原则,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如果无因性绝对化,将违背最基本的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民事法律行为成立一般要求具备几个要件,即行为人合格、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和形式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10《票据法》第10条第1款:“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第2款:“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即应当给付票据双方当事人认可的相对应的代价。”许多学者认为这一条否定了票据的无因性。本人认为所谓票据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是针对直接当事人而言的,任何票据关系的成立一定是有因的,只是在票据行为生效之后的票据关系脱离原因基础关系而独立存在。在票据行为完成之时,我们判断其行为是否在法律上生效,同样要看该行为是否具备生效要件。行为人要求有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关于是否为真实意思,我们从行为人真实签章的外观进行判断。而票据行为要件之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主要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学者对第10条的质疑,主要原因是对形式的绝对遵从和对内容合法的忽视,认为只要票据行为形式符合法律规范,就不能因为内容之不合法而否定其效力。史尚宽先生在这个问题上也有详细论述,他认为关于法律行为之内容之有效要件主要包括内容之确定、内容之可能、内容之合法、社会内容之妥当性等。1而票据行为虽为要式行为,同样要考量行为内容之有效性。票据形式为不具备法定形式,行为不成立。“然如将不法之动机依法定方式于法律行为中表示时,其法律行为有反社会性,应为无效。开票人为使票据受领人取得赌本,而开发期票,以其旨意记载于票上时,因票据行为有绝对的法定内容之法律行为,虽不妨其期票本身之有效成立,然开票人所为开发之意思表示,有反社会性,依民法第72条之规定为无效。然此事在票据上甚为明白,开票人对于任何人不负票据上之责任。然票据本身为有效,其于期票上为背书者,依票据行为独立之原则,对于该票之取得人,应负票据上之责任。”11这番阐述清楚地表明,一个票据行为的合法,有赖于票据行为人之间的基础关系内容合法。当然因为票据的特殊性,哪怕一个票据行为因为基础关系而无效,其结果并不影响其他票据行为的效力,每一个票据行为都是独立的。票据权利人除对直接关系人之外,可以要求所有真实签章者承担法律责任。这也是签章与原因的重合与分离。在直接关系人之间,签章与基础关系之间应该是重合的、一致的。而对于其他票据权利人,签章与基础关系是分离的。要求行为人之于票据取得和签发支付对价,仅仅指的是原因关系的真实。有人因此将此理解为对价是票据有效与否的一个要件,这是一个误会。“票据法强调对对价的必要性,其着眼点在于票据‘取得’,而‘取得’仅是票据流转中的其中一个环节,并不概括创造票据权利义务关系的票据签发,因此没有理由将取得无效与票据无效等同起来。”12否定第10条意味着否定诚实信用原则。无因性原则的贯彻是否意味着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否定?两者之间为什么要存在矛盾?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重要原则之一。现代民法以诚实信用为权利行使之基本原则。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规则,它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格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李开国教授也说,诚信原则是道德的法律化,诚信原则的立法目的,在于反对一切非道德的、不正当的行为,维护市民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和安全。1诚信原则适用于“一切权利的行使和一切义务的履行”1。《民法通则》第4条确定了涵盖全部民事关系的诚信原则,意味着第4条规定的诚信不仅要贯穿合同关系领域,而且要贯穿物权关系甚至亲属、继承关系领域。1那么,票据行为至少不能被排除在民事行为之外,票据法律关系当属民事法律关系之一种,遵从诚实信用原则并无例外的理由。纯然从票据法律关系的特征来看,遵从诚实信用原则也是必然。票据是市场经济运转的产物,它从产生开始就是信用工具,此之信用有二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持有票据的人都因为真实的交易获得票据,这是票据法律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因工受伤调岗申请书范文(12篇)
- 虚拟实验室应用拓展-洞察分析
- 网络监测平台-洞察分析
- 文化资本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洞察分析
- 引用计数与虚拟机性能分析-洞察分析
- 药物研发可视化-洞察分析
- 文档管理与知识管理融合-洞察分析
- 物联网在智慧邮务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虚拟现实印染设计体验-洞察分析
- 勤俭节约的先进事迹(5篇)
- 光缆项目创业计划书
- 昂立教育拟资产租赁所涉及的位于徐汇区龙耀路175号部分办公房地产年租金市场价值资产评估报告
- 工业管道安装工艺标准
- QBT 2667.1-2004 埋地通信用多孔一体塑料管材 第1部分硬聚氯乙烯(PVC-U)多 孔 一 体 管 材
- 宫颈机能不全和宫颈缝扎术课件
- 医疗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制度
- 湖南省基本概况
- 通信原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潍坊学院
- 承包商安全资质审核管理规定模板
- 24春国家开放大学《建筑测量》形考任务实验1-6参考答案
- 高宝故障代码-中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