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及问题分析研究论文设计_第1页
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及问题分析研究论文设计_第2页
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及问题分析研究论文设计_第3页
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及问题分析研究论文设计_第4页
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及问题分析研究论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绿色金融的缘起(一)绿色金融概述1.绿色金融的概念纵观其发展目的,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从参与主体的维度来看,绿色金融的参与者既有制定政策的政府部门,又有主要发展的金融机构,还有落实发展政策的企业。在2016年八月末,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已经颁布了促进金融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律条例,其中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含义,即为积极相应国家绿色、环保、低碳的号召,国家金融保险机构制定的多元、有序的金融服务及其产品。2.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首先,绿色金融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就要求有关金融部门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将于环境有关的风险和成本,算进日常财务管理,在生产活动中注意环境保护,不做对环境有污染的产业活动,并有政策支持,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次,在我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中,不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促进经济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绿色金融能够处理已经被污染的环境。绿色金融对于环境,可以通过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避免牺牲环境发展经济,习总书记曾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增加资产,企业和环境都应该走可持续的发展的道路;绿色金融作为新的金融发展工具,为企业见解融资提供有效资质,尤其对于企业初期发展阶段,若避免负债高、利润低的难题,银行对企业的审批变快,企业更容易拿到资金周转最后,我国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的历史进程,这就向中国乃至世界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我国发展绿色金融是在本阶段的必然选择,我国政府部门在2016年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但还有待于在上传下达中进一步落实,同时制度也需要通过发展逐步完善。在新时期,我国的经济金融行业也需要向绿色转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将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淘汰,有些产能过剩的产业,需要把这一部门过剩的资本,转化为对环保有利的资金,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鼓励企业开展环保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改善结构,促进转型,把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同时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分享绿色发展经验和设施,进行产业整合,同时国家政策已经明确给出,为环保意识强化,并进行绿色发展的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提供便利。银行对这类企业的贷款利率较低,企业就有相对充足的资本,投入到自主创新中,改革科学技术,优化产品工艺流程,使用无污染的成本低的新型材料,通过绿色生产实现绿色金融。同时将环保资本列入到企业运行中,考虑到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并适应影响,制定合理的措施发挥长处,补齐短板,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自然环境和企业可持续绿色发展。(二)理论基础1.增长极限理论“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外国学者佩鲁在1955年提出的,他认为增长极并不是独体存在的,而是与区域内的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作为推进型增长单元,推进型企业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通过不同渠道的扩散作用,形成影响经济整体发展的不同增长点。布代维尔作为佩鲁的学生在1966年将地理化因素引入增长极概念当中,为了对区域研究的层次更加清晰,他将区域细分成三种类型:计划区域、匀质区域以及极化区域。其中极化区域具有较强的现实研究价值,一般情况下,研究区域中的各部分具有很强的依存关系,且在地理空间上表现为连续异质地域。2.低碳经济理论随着温室效应的出现和人们对温室气体的逐渐了解和溯源,早在21世纪初世界各国就对低碳发展有一定的认识,英国在2003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白皮书中说,经济的发展形势应该通过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理念和方式实现绿色化,所以低碳经济这一词汇就应运而生。它本质上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比如二氧化碳等的排放,用耗能和污染都减小的方式,进行经济生产。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已经从整体上制定了三个措施:第一个就是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发展,比如在许多高校和企业的研究所已经展开对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的研究和应用,并大力创新,从企业生产的源头避免或减少温室气体出现;其次,对于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利用新型捕捉、储存技术,减少大气中已经有的温室气体;最对生活生产的过程中产生温室气体的设备进行科技创新,例如创新环保材料和设备,以节约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汽车等,并调整产业结构,使生产生活低碳化。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我过现阶段的重要环节,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是很大的,并且也促进我过产业升级,优化产业机构的过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我国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甘肃省的绿色金融服务,通过绿色贷款和绿色保险等措施,进行低碳发展,为绿色产业铺平道路,并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问题,以实现全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二、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最近几十年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是世界上有目共睹的,但在发展中,不免以环境污染为代价,比如空气污染、酸雨等现象,不利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我们已经不能走先发展在治理的老路了,后期治理环境的难度和成本都是非常大的,环境问题正在被国民提上日程。所以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并重视绿色金融的发展模式,到现在重视的程度只增不减。近年来国家公布的有关绿色金融发展的有关政策整理如下:表1国家绿色金融政策统计时间文件主要内容及意义2007央行等三部委《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用风险的意见》绿色金融在我国的真正开端2008环保部出台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绿色证券新政鼓励发展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绿色证券2012银监会《绿色信贷指引》对银行绿色信贷操作流程进行规范2014银监会《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对组织、管理、建设、风控、信息披露等进行规范2015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提出绿色金融顶层设计2016两会《“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支持绿色金融发展2016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顶层构建绿色金融发展体系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第一、绿色金融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到现在已经出台了很多相关文件,并且也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措施,使整个体系逐步完善,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道路。例如在2004年我国就在宏观调控政策中形成了带有绿色金融色彩的风险管理措施;在2007年环境保护与金融产业结合已经备受关注;在2012年明确了绿色信用贷款的相应制度,从法律上作出对绿色信贷的要求;在2015年已经初步建成了绿色金融体系。时至今日,绿色金融体系的政策措施已经基本成型。(二)绿色金融规模逐渐增加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已经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使绿色金融逐渐壮大规模可持续发展的脚步加快。2019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银行信贷余额呈上升发展态势,同比增长近16个百分点,单在2018年新增余额一万多亿元,并公布在这一年的绿色债券发行量和现存总量,发展十分可观。并有相关专家预测,在未来的五年,绿色金融的发展空间巨大,绿色融资需求加大,会在14-30万亿元间,平均年融资最低也在3万亿元,并且预测再过十年绿色融资需求量在123.4万亿元左右。(三)绿色金融产品逐渐丰富发展到现在,不仅产品总量大,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发展。其中污染问题、治理问题、清洁能源使用,提升能源效率已经覆盖到各个领域,虽然没形成统一的系统,但大致划分了绿色金融产品类别:环保产业指数产品、环保节能融资产品、碳金融产品。放眼于整个市场,金融机构的规模不同,并且差异悬殊,也产生或多或少的环保效果,但我国的绿色金融具有庞大的市场,设计的领域在逐步扩大,对自然和经济的发展十分可观。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一)规范不健全,标准不统一目前,我国现有的绿色金融规范尚未完全建立,标准不统一,增加了金融机构业务管理的难度和成本,限制了绿色金融产品的衔接与流通,阻碍了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从发展绿色证券的维度来看,国内当前并未制定标准化的信息披露规范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标准,使信息披露和外部人员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难度大大增加。对于社会责任等非财务绩效信息,绝大多数的A股上市公司并未按照标准化的规定进行信息披露,在与利益相关方定期沟通方面,并未充分发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纽带作用。从绿色基金的维度来看,国内当前并未构建起完善的投资绩效评价体系,使绿色基金退出机制的建立受到制约。国家及各地区并没有健全有关绿色基金的相关扶持机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兴趣。绿色金融的发展需要具体化投资标准的统一,但是在市场运行中却并未制定标准来引领绿色金融产品发展。例如,对于绿色证券的方面,国内制定了两种不同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标准,包括发展改革委施行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以及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颁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两大标准中并未统一绿色项目的定义。比如,新能源项目范畴中,《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不包含核电项目,而《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则将核电包含在清洁能源类项目中。在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标准制定方面,国内当前仍推行差异化标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并未将“施行国际标准或惯例的境外项目”、“节能环保服务类项目”划归于绿色贷款统计项目下。(二)“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受到抑制在环境权益金融发展过程中,碳排放权交易处于引领地位,国内十分重视对该领域的发展。然而目前,碳市场在国内金融领域的发展未别全面拓展,发展较为迟缓,能够进行交易的碳排放权限制着低成本减排的效果发挥。国内在碳交易市场化发展阶段,并未产生规模化的交易数量,碳融资的数额也处于偏低水平,因为我国对这方面的发展比较迟缓,还没有落到实处的政策支持,具体的措施还在进一步地确定之中,并未全面的市场化运作市场的碳金融产品交易订单不多,甚至没有交易。市场运作的碳金融产品打出了“国内首个、首单”的宣传旗号,从而引起关注,但是大多数的碳金融创新产品也只能维持在“首单”的局面,很难全面化运作。当前,我国的碳市场已经达到了12亿吨的年配额总量,是第二阶段欧盟6成的年配额总量。我国的碳市场成交额在2018年末达到了5.5亿吨。2018年,欧盟23.2亿吨的碳市场交易总量,虽然为历史最低,然而却是我国的好几倍。虽然我国在碳金融方面的市场交易额与欧盟相比差的很多,但我国期货与欧盟市场只相差了十分之一,所以我国也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支持,由专业期货交易导致的市场化期货交易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批准,但是国内的7个试点碳交易所并未获得认可化的期货交易资格。表12019年七个试点碳交易市场的配额分配与线上交易情况统计地区配额分配量(亿吨)总交易额(万元)平均成交份(元/吨)北京0.4525563.3877.08天津1.554.5213.05上海2.511233.8239.66湖北2.412517.7432.84广东4.6526774.7822.8深圳0.291194.7919.39重庆1.1758.8410.04从上表可以看出,2019年七个试点碳市场共分配配额11.66亿吨;完成线上配额交易量2187万吨,达成交易额7.73亿元;成交均价为35.39元/吨。配额分配总量和配额线上成交总量较2018年有所减少,但成交总额和成交均价有所提升。在国内的碳交易市场碳金融衍生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巨大,并且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非标准产品,并且只能现货交易。学术界认为国内碳市场发展不力的根源是不合理的配额分配方式和缺少上位法,并且受制于碳排放权及其金融化的认识误差。国内当前普遍缺少碳排放权金融属性的关注,更侧重于其商品属性,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使碳市场成为一种行政手段,而不能全方位的市场化运作,影响了碳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三)激励机制不到位公共产品中包含了“绿色”,需要通过构建健全的激励机制,使金融机构开展绿色投资、企业实现绿色发展获得强有力的支持。但是,国内当前并未制定高效的推动绿色金融纵深发展的激励机制。例如,绿色信贷的发展过程中,并未得到有关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激励机制的有力支持,制约了金融机构高效扶持节能环保企业及项目的发展以及绿色信贷规模的有序扩大。(四)约束机制不完善国内当前继续采取有力措施用以完善绿色金融约束体系机制。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就要明确环境污染责任,其保险也是绿色保险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国内在该领域的发展效果并不佳。尽管在《环境保护法》中已经明确纳入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然而在没有健全法律法规的制约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很难发挥实效。国内当前对于环境污染主体的侵权责任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再加上环境侵权行为的执法力度不强,企业从排污过程中所获得的收益远远高惩罚成本,使得排污企业仍然放肆的继续实施排污行为,宁愿接受行政处罚,也不远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进行投资。综上,国内当前有关绿色金融的法律规定并未体系化、系统化,仍处于分散化发展阶段。四、促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一)健全绿色金融的基础性标准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构建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和绿色金融标准。1.制定绿色信贷标准。通过逐步构建起健全的绿色信贷标准,打消社会各界对于“洗绿”等行为的疑虑,使银行间的绿色信贷统计制度有效统一化,就必须制定标准化的绿色信贷标准,并通过第三方评估认证的方式,提升其可信度和认可度。原银监会虽然已经制定了规范化的绿色信贷统计标准和统计制度,然而其仍处于市场化试用的过程中,在缺少有效制约的情况下,各市场主体的执行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因此,社会组织(NGO)、媒体等社会各方力量应该融入到绿色信贷行业发展中,提升市场化监督效率,使绿色信贷统计制度的强制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健全绿色保险标准。各部门应相应国家号召,从已经办法的政策入手,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在环境监管方面,各部门机构应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换几个指标进行测评,同时应该统一完善环境风险的评估和应对办法、事故调查、定损及责任认定制度,加快制定有关事前、事中、事后的环境风险预防、监管和处置预案,实现配套机制的完善化、规范化,确保各项法律规定加快落实实施。3.制定系统化的绿色债券标准。相关部门要对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分别制定的绿色项目认定标准,根据市场发展情况及时进行修改,使《绿色债券发行指引》、《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等文件得到统一化规定,从而使金融机构认定和管理成本大幅降低。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快落实绿色基金评价体系的制定,并施行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扶持政策,使更多的市场投资者参与到绿色基金的设立中,推动其朝着绿色产业的方向加快发展。4.完善信息披露标准。2020年底,国家证监会计划使全部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环境信息,这就要求加快制定系统化的量化指标,形成具有市场认可力的信息披露标准。除此之外,中介机构要参与到信息披露监督过程中,通过第三方加强认证和评估,及时公示不规范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打造高效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促使该行业有序发展。(二)在金融领域加大对环境权益交易的探索为了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减少耗能和排放,就出现了环境权益交易,这是一种激发外部属性内化表达的方式,可以促进企业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措施,也可以加快我国对市场化的探索历程,同样环境权益交易也需要逐步地完善和改进,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环境权益是看不见摸不到的隐性权益,他不能直接地体现出价值所在,就需要法律对其有力的控制和约束,这种权益,若作为商品是缺少社会属性的,所以法律应该是保证环境权益发展的必要手段和基础。其次,对于环境权益,他的总量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现在就应该有充足的总量来促进金融企业发展,而后要保证其逐渐稀缺的性质,来表现交易的珍贵性,就要求总量是不断收缩的,这一才能形成良好的市场交易循环,在市场收缩的过程中要控制度,既不能使市场过热,也不能引起衰退,预测风险,并加以防范,使市场在可控的有序条件下,将康蓬勃的发展。第三,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并不能下到每一个生产运营车间实地考察全面,这就要从下至上,一级级反馈,最后呈现出报告情况的直接反应就是数据。若每级报告中有数据造假的情况,谎报数据就会导致有错误的政策。同时测量数据的还有第三方机构,也要对其进行监控,防范包庇和走后门等行为。有管部门必须制定法律,以保证数据的权威和公信力不容侵犯,让国家能直接看到节能减排的完成情况,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正能量。最后,制度完善之后就道路最后的实施环节,我国碳市场的行业对这一有点政策还认识不到位,应该从上到下大规模的宣传,从机构到企业到个人,让大家对碳市场的认识水平大部分地提高,以保证其市场效力完全发挥。金融监管机构也要加入碳市场中积极对碳市场进行检测和反馈,确保促进节能减排,又能经济发展。中国到现在已经制定了很多政策,并在市场中运行,起到了初步的效果,其中不完善的地方也在逐渐改正,是我国的碳市场能健康蓬勃发展,以致到达最好的效果。(三)完善绿色金融激励机制市场调节可以逐渐解决绿色金融的发展问题,应该更多地使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引导消费群体的正确行为,使社会资金的走向更倾向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绿色行业。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制定合适的奖罚体制,其中激励是十分关键的,能通过激励正确引导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和环境发展。起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以增加收益、降低成本为主的经济激励,这是一种通过法律手段使企业获得更大利润的制度,因企业利润空间更大,就更有信心参与到绿色金融活动中;另一方面是以特殊荣誉和资格、减免责任义务、给予权利的声誉激励,它主要通过荣誉称号、资格认定等具体方式,使金融机构在市场中有良好的信誉度和口碑,增大合作几率,打响品牌知名度,让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绿色金融活动中来。这些具体有效的措施都可以防治污染,改善环境,使社会福利更为大众满意。(四)完善绿色金融的约束机制通过深入探究分析宏观金融政策,逐步构建完善的约束机制,助推绿色金融加快发展进程。相关部门要全面加强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第一、从绿色信贷的维度来看,绿色信贷要对企业有吸引力,才能提高发展兴趣相关部门在制定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相关扶持政策的前提下,还需要通过设立担保基金、给予风险补偿等方式予以正向激励。发达国家,银行在项目融资过程中一旦损坏了金融市场环境,极易承担法院起诉的风险。我国对这方面的经验还不足,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强调银行的责任意识,使银行对投资行为监管各审查,收到法律的监管和制裁,明确银行在归责标准、担责情形等方面的环境法律责任,切实提升银行的重视程度。第二、从绿色保险的维度来看,相关部门应加快健全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在2015年正式颁布施行后,率先指出企业需要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进行投资,但是仍处于建议层面。我国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草案)》已经在生态环境部部门会议上经过审议通过。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还需加快建立完善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通过严格立法、执法,规范环境责任主体的刑事和民事责任,使他们明确法律的严苛和赔偿的后果,全面增强社会的环境污染风险防控意识,从而推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从绿色证券的维度来看,相关部门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尤其在排队序列时,除了创业板、中小板、主板之外,还应该逐步构建起主营业务为新能源和绿色环保的绿色企业排队序列。作为一个重资产行业,绿色企业必须具有强大的流动性资金才能获得发展。所以,有关部门应为上市的绿色企业提供一定的便利,主动合理地降低流动资金的比例限制以及在定期偿还银行贷款中的金额、比例限制。结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绿色金融必须要更加发展,建立合理的奖罚机制,宣传碳市场的金融属性,同时将碳现货与碳期货考虑到市场中,并规范统一的交易平台,使绿色资产能够顺畅地流转,同时借助市场的作用,合理调配绿色资产,促进保值。这样绿色金融就能在国内可持续的发展,利于经济市场和节能减排。参考文献:[1]孙思语.我国绿色金融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商论,20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