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八年使团赴华访问_第1页
乾隆五十八年使团赴华访问_第2页
乾隆五十八年使团赴华访问_第3页
乾隆五十八年使团赴华访问_第4页
乾隆五十八年使团赴华访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乾隆五十八年使团赴华访问

一英使英团的英使200年前,清朝乾隆58年(1793年),这是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英国国王乔治二世(1738-1820)派了一位伟大的特使,用麦克纳乔治(1737-1806)的书籍和礼物访问了中国,并在发烧宫(1711-1799)发表了讲话,宣布两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英国政府对这次访华特别重视,由权臣国务大臣敦达斯(HenryDundas,1742—1811)策划,使团成员皆由精干人材组成。正使马戛尔尼伯爵为有声望的外交家、国王的至亲,曾出使俄国(1764—1767),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1780—1786),学识渊博,当选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副使兼使团秘书斯当东爵士(SirGeorgeLeonardStaunton,1737—1801)也是外交家,牛津大学名誉法学博士、皇家科学院院士,1782及1784年两度出使印度,堪称饱学之士。使团旗舰“雄狮”号舰长高厄爵士(SirErasmusGower),具有丰富航海经验。御林军中校本松(Benson)任特使卫队指挥官。使团重要成员中,还有东印度公司代表培林(HenryBaring,1740—1816),后封为爵士并任公司总裁;使团内科医生、精通化学的吉兰博士(Dr.Gillan),机械学家兼装卸科学仪器的指挥丁维提博士(Dr.Dinwiddie),科学家兼杂物总管巴罗(JohnBarrow,1764—1848),后被封为爵士。还有特使侍从多马斯当东(GeorgeThomasStaunton,1781—1839),他是副使斯当东爵士之子,后任东印度公司驻华大班(1798—1817),亦被封为爵士;小斯当东随行教师哈特纳(Huttner),为博学的德裔英籍学者,兼任使团的拉丁语翻译。使团成员总共一百余人,于1792年9月26日组成船队从朴茨茅斯港启程,1793年6月到澳门。7月航至浙江舟山,由中国海员领航,8月登陆大沽,经天津至北京。9月赴热河行宫谒见乾隆帝,再重返北京。1793年10月离京南下,11月沿运河至杭州,再经江西至广东。1794年3月离华,9月6日使团回到朴茨茅斯港。这次出使活动前后持续两年,在华停留七个月,经历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江西等省城乡,会见了各地官员、学者及各界人士。关于这次英使出访活动,中英双方史料都有记载,而以英国史料所载最为详细,尤其使团副使斯当东爵士所著《英王派遣使节谒见中国皇帝之实录》(AnAuthenticAccountofanEmbassyfromtheKingofGreatBritaintotheEmperorofChina,Zvols,London,1797)、使团成员巴罗爵士的《中国游记》(TravelsinChina,London,1806)及安德逊(A.Anderson)的《英使访华录》(NarrativeofaBritishEmbassytoChina,London,1795)三书,是研究使团活动的重要原始材料。上述第一部书根据使团文件写成,为日记体裁,有叶笃义先生的汉译本,题为《英使谒见乾隆纪实》,196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毫无疑问,英国派出其第一个访华使团,有明显的商业背景。率先完成产业革命的英国,工商业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已跃居欧洲头等强国,正准备将其触角伸向世界各地。英国于18世纪将亚洲的印度沦为殖民地后,一直通过其官私合营的东印度公司(EastIndiaCompany)大力开展对华贸易。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来华通商的各国商船中,有71%的船来自英国,英国对华贸易额已超过所有其余国家的总和,成为中国的头号贸易伙伴。但双边贸易中,英国依赖中国货的程度甚于中国对洋货之需。乾隆帝1793年9月致英王信内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事实上,英国广大顾客确是争相购买中国茶叶、丝绢、瓷器、白铜等,而中国却很少有人急需英国毛尼、棉布、玻璃等,结果双边贸易造成中国大量出超。只茶叶一项,1780—1790年便有近一亿银元从英国流入中土。东印度公司要打开英国货在华市场、减少巨额贸易逆差,是资助这次通使的主要目的。然而英国使节在谈判中按国务大臣敦达斯事先规定的方案,向中方提出许多无理要求,有损中国主权。乾隆时代的大清帝国仍保有足够强盛的国力,岂容外国欺之。具有丰富政治经验的乾隆皇帝对英使以礼相迎,用礼貌方式逐款驳斥并拒绝英方要求,又将使节以礼送走,体现这位老练政治家高明的外交艺术和王者风范。英使虽费尽心机,然一无所获,其上司敦达斯原盘算在华所得一切,皆以失败告终。但也不能说使团完全空手而归,他们除带回乾隆玺书、礼物外,还在中国内地一些省份作了现场考察,与中国人进行面对面交谈,加深对这个东方大国的全面了解,在中英两国之间开展了史无前例的科学文化交流,这种交流对双方都是有益处的。英国使团在中国获得不少书籍及有关科学技术信息,还有巧妙的工具仪器样品和欧洲少见的植物标本等,带回本国后,大可派上用场。这正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对中国而言,这个庞大使团的到来,有助于了解过去不大熟悉的英吉利各方面情况,尤其他们带来了反映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成果的最新仪器、机器、工业产品和科学技术,使中国人开启新的思维,扩充眼界。过去欧洲大陆各国耶稣会士只以天文、历算作为在华立足的阶梯,实际目标是传教。英伦三岛外交使团这次来华,则以各门科学技术及其成果作为推销其商品的手段,实际目标是通商。与耶稣会士不同,英使团不受宗教意识限制,只要能展示其产品质量精良并以科学力量提高本国威望,他们什么都肯介绍与出售,例如所带礼物中包括演示太阳系各行星运动的大型天象仪、英国科学家牛顿发明并经改进的巨型反射望远镜、造成真空的抽气机、能熔金属的高效聚焦镜、远程照明灯、毛瑟枪、连珠枪、高级花尼等,都是伦敦、曼彻斯特、设菲尔德等地著名厂家的最新设计的产品。耶稣会士是绝不会将这些东西带到中国的。英使还介绍西洋借热气球使人升空、为残疾人安装活动假肢、手术治愈白内障失明以及在电学方面的最新发现等。使团成员在各地与中国人接触中,就各种科技问题进行广泛交谈。实现中英之间科学直接对话,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活动的内容之一。这是因为正使与副使都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有渊博学识和深湛科学素养,使团其他成员也受过科学训练,有些还获得过博士学位。将科学家派往中国从事外交工作,一度是英国的传统作法。副使斯当东已意识到,虽然英国在工业和科学上走在中国前面,但对中国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等特定部门要虚心学习。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使团成员在各地注意考察中国工农业技术并敏锐地将其与欧洲对比,凡有可取者必详记之,且绘出图形或索取样品,以便为其本国所用。他们所以如此,乃因中国是发展科学的老牌国家,在中世纪漫长时期内遥遥领先于世界,而且传统中国科学技术对近代科学在西方的兴起作过重大贡献,甚至在18世纪,某些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部门仍保有优势,为西方所欠缺,并非样样都不如洋人。下面列举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一情况。二英国的使者被带回欧洲的中国科技成果1.龙骨车和乌油使团对在中国各地农村所见的精耕细作和充分利用每块土地的作法,留有深刻印象,并反复称道,认为英国本土面积虽小,却不像中国这样充分发挥地力。他们在中国没有看到休耕地,中国人通过不断施肥、改良土壤的方法,一茬接一茬地种植,而且实行间种、套种。保证作物获得足够水分,是农民关心的首要问题之一,而中国引水灌溉是自成系统的。1793年11月,使团行经浙江舟山时,注意到龙骨水车是一种先进引水农具,这种水车分为脚踏水车、牛转水车及手动水车三种。斯当东写道:“我们又看到更巧妙、更有效的方法,这就是他们的水车,与英国军舰上所用的改良链式唧筒主要不同之处,在英国是圆柱形,在中国是方的。”在介绍脚踏水车构造时,又进一步写道:“中国水车是方底槽,当中用木板隔成两段,把同木槽内一样大小的方扁木片安在链子上。槽两端安两个转轴或轮子,链子在上面绕过。安在链子上的方木片通过转轴转动,把相当于空木槽那样容积的水带上来,因此名为举扬器。”除这段文字说明外,还附有水车结构图。此水车可排除地上积水,亦可将水从一个池塘移向另个池塘,或河湖之水引到高处。“另一种方法是把一头水牛或别的牲口驾在一个大的横卧式轮子上。通过齿轴把轮子连在转轴上,转动举扬器。”此即牛转水车。“另一种方法是把转轴和曲柄,像普通轮形磨石那样,安在水车的轴端,由人用手推。这种办法在中国很普遍。很多农民都有这种非常易于携带的简单工具。”龙骨水车是中国人的发明,17世纪末英国海军仿制中国船上的龙骨水车,用于排除军舰底部的积水,至18世纪,英国军舰仍然如此。龙骨车又由荷兰人霍克盖斯特(A.E.vanBraamHouckgeest)引入美国,证明很实用。美国技术家埃文斯(OliverEvans,1735—1819)于18世纪将龙骨水车的链式转送原理用于面粉厂中,导致近代谷物升降机的制造。龙骨水车引入西方后,基本结构没变,只是水斗由方形改为圆筒形。甚至在1938年美国重新从中国引入龙骨水车后,在犹他州大盐湖(GreatSaltLake,Utah)用于提取盐卤。英国使团发现中国灌田用龙骨水车很适于英国农民,因而详加介绍,将其结构以图绘出,意在如法仿制。应当说,龙骨水车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6?)所著《天工开物》(1637)一书中曾绘图说明,其所提供的插图与英使团成员所绘之图相当一致。2.乌桕油蜡烛欧洲人用鲸脂制蜡烛供夜间照明之用,但这种蜡不够坚固,而且燃起来有种怪味。用蜂腊经漂白后制白蜡烛,点起来不冒烟,比鲸蜡好些,但产量少,成本高。1793年3月,英国使团路经苏州府时,望见大片桑树林,间种有一些产蜡油的树,这种树的果实,即瑞典生物学家林耐(CarlvonLine,1707—1778)在《自然体系》(SystemNaturae,1735)中所指的大戟科植物乌桕(Sapiumsebiferun)的子实。“中国人从其中吸取植物油,用来作蜡烛。从外形上看,这种果实有些似长春藤的浆果。成熟之后,荚自动裂开,分为三瓣掉落,露出相同数目的核仁来。每一颗核仁带着一个花梗,由一层雪白的肉形物质包围着,同紫红颜色的树叶相配,非常好看。把核子外面的肉形物质取下来用沸水煮,就产出植物油。用它作蜡烛比用动物油作的更坚固而且没有怪气味。……这种蜡烛外面一般染一层红色。烛心是由各种不同东西作的。放在灯笼内的蜡烛烛心是由石棉作的,可在火里燃烧而不消耗。有时也用一种艾属作烛心,这种艾也可以作火绒。蜡烛尾上安一块易燃的木头,顶端戳成管形,用来安在烛台的铁针上当作凹框。节约成性的中国人作出这种烛台……可以使蜡烛燃尽而不致有一丝浪费。”显而易见,用乌桕油作蜡烛是中国人的一项发明,《天工开物》亦曾详述制乌桕油烛的方法,且绘图说明,还指出制蜡烛以竹筒为模。桕蜡烛除有上述优点外,还有个好处是历经寒暑都不会变质。英国使节还注意到“产蜡油的树已经移植到美国卡罗来纳州(Carolina),成长得也很好”。但英国却没有乌桕树,因此使团内的植物学家在苏州一带采集了乌桕树的植物标本及种子,以便移植到英国或英属殖民地,用中国方法提取油脂并制蜡烛,以取代鲸蜡。3.蓼蓝等植物染料18世纪时英国每年从中国进口大量生丝,再在国内织成绢,染色后作成衣料。为使衣料颜色鲜艳而坚牢,通常用中国所产的植物染料染色。例如染蓝用印度出产的蓝靛,英国本土很少种植植物染料,因此1793年9月使团在从北京去长城的路上发现田里种植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tinctorium)时喜出望外,斯当东爵士就此写道:“其中一块土地生长着,从作物的整齐匀称来看,似乎是蓼科植物,非常引起我们的注意。中国人说,把这种植物叶子按照靛蓝植物叶子一样浸化,也可以产生同靛蓝一样的蓝色染料。北京的气候不能生长木蓝属植物,因此试验种植这种植物来作代替品。据说此地还种植了另一种植物,它的芽和嫩叶可以制出绿色染料。”按中国生长的可提供蓝靛的植物有十字花科的茶蓝或菘蓝(Isatistinctoria)、蓼科的蓼蓝、爵床科的马蓝或山蓝(Strobilanthesflaccidifolius)和豆科的吴蓝或木蓝(Indigoferatinctoria)等。其中蓼蓝为中国原产,而为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所无,于是使团中一位植物园工作者在北直隶(今河北)采得蓼蓝植物标本及种子,准备带回试种。而英使所见可染成绿色的植物染料,应当是木贼科的问荆(Equisetumarvense),其茎、叶可染绿色。问荆的植物标本及子实也为使团中植物学家所采集。(英使访华录汉译本将问荆误为“向荆”,当是排版之误。)英使在谈到中国人所用红色染料时指出:“他们不用洋红,能从一种红花属植物制造出最好的红色。栎子壳可以制造黑色染料。”此处所说红色染料即中国常见的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tinrius),其花含红色素染料,这种植物在欧洲还很少种植。而所说染黑植物应是壳斗科懈属植物懈木(Querecusdentata),其树皮所含单宁(鞣质)与铁盐媒染剂可染成黑色。当时欧洲所用染红植物为茜草科的茜草(Bubiacordifolia)根,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染料,后传入意大利,17世纪时法国大量种植。现在英使又从中国华北取回另一种红色染料红花、黑色染料槲木及黄色染料槐花的植物标本与子实。他们不但在田里看到正在种植的这些植物,还了解其性能,这样,带回英国后有心人就可引种并采用新式染料染丝了。染料色调包括蓝、红、绿、黑、黄等色。前述英使引入欧洲的中国原产植物蓼蓝、红花、槐花,在《天工开物》中均有介绍,而1838年由法国汉学家儒莲(StanislasJulien,1799—1873)将其中有关部分译成法文,题为《中国人提取蓼蓝染料所用的方法》引起欧洲人的普遍注意。4.制造新树的景观盆景是用木本、草本植物及水、石等经艺术加工而种植或布置在盆中,使之成为自然景物缩影的一种陈设品,有树桩盆景及山水盆景等,也有兼蓄虫、鱼者。盆景是集科学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中国的发明,它看上去宛如立体的绘画。清人刘銮(1801—1860在世)《五石瓠》云:“今人以盆景间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制而约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虫鱼,概称盆景。元人谓之‘些子景’。”1793年7月英国使团途经浙江舟山时,被引至官府,使团副使写道:“大厅内还有一种东西引起我们的注意。桌子上摆着好几盆矮小的松树、橡树和桔子树,都结有果实。没有一株超过二尺高,但看上去都显得非常苍老。盆子里的土上点缀了几堆小石头,同这些矮树相比,可以称为岩石了。在这些盆景中并故意在树上弄出一些蜂窝孔,加上一些绿苔,使它老气横秋。中国人非常喜欢这种东西,在一些大房子里面常常摆有各种标本。制造盆景是园丁技术的一部分,是中国人的创造。把生长在大地上的东西缩小成为可以摆在桌面上的小盆景,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天生万物,它们的大小和成熟期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但通过他们的技术,不让这些小树长大,却仍然能叫它同大树一样开花结果。”经向中国人询问后,接下记述盆景技术:“制造盆景的方法据说是这样的:把一块泥土涂在树干的上半部,紧靠在分枝的下边。然后用粗麻布或棉布把这块泥土包圈起来,经常在下面浇水使其滋润。这样经过一年的时间以后,大树干就会发出许多细枝须根到这块泥土当中。以后非常仔细地把这块树干连同它上面的分枝和下面的须根从大树上切下来移植到另一块泥土里面。在这块新的泥土中,里面的须根就变成新树的树根,上面的分枝就是新树的树梗了。这样的手术并不损害这种植物原来的生长机能。大树上的分枝能开花结果,把它同大树分割,没有本茎的支持,仍然能开花结果。把新树分枝顶上的幼芽完全剪掉,这样一方面防止这个分枝过长,同时促成在它边上长出幼芽和小分枝。随主人的嗜好,可以用线把这些小分枝弯曲成任何形状。假如愿意把这棵小树作成苍老凋谢的样子,就在它上面涂一些糖浆,吸引蚂蚁到上面去吃糖,这样就可以把新树皮咬成和老树一样。园丁在制造盆景时每人有各自的窍门,各守秘密,但总的原则不外上述。一切依靠技巧和耐心,帮助自然生育,而不是违反和戕贼自然界。”因而英使将这种新奇事物详细向本国作了报道。5.个体通过种植,持续生产黄棉据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1596)卷三十六、徐光启(1562—1633)《农政全书》(1638)卷三十五及陈淏子(1612—1691?)《花镜》(1688)卷六记载,中国所产棉花大多数呈白色,但有少数棉发生变异,其棉花呈紫色、黄色,纺成纱后颜色仍相当坚牢而无需再染。清代乾隆年间,江南省(今江苏)将变种棉培育成稳定品种,使之不断生出黄色棉花。1793年10月,英国使节从山东至江苏省时看到这种棉花后写道:“这里生产一种特殊品种的棉花,欧洲人称这种棉花所织的布为‘南京布’。一般棉花包着种子的纤维是白色的,但以南京为省会的江南省的棉花纤维同它所织出来的布都是黄色的。这种棉花的颜色以及它的优等质量完全由于此地的特殊土壤所造成,把它的种子移植到其他地方,虽然气候同南京差不多,但产出的棉花质量差得多。”尽管如此,使团随行植物学家还是将长出黄色棉花的草棉标本及子实带回国内,想碰碰运气,看这种棉移植于不同气候和土壤后,是否还能结出黄色棉花。英国人这样作了,但试种后效果不佳,“虽然气候同南京差不多,但产生的棉花质量差得多”,就是说,移植后的棉花,其棉花颜色不正或纤维质量欠佳。但他们从中国事例中,悟出一种新的科学思想:锦葵科草棉(Gossypiumherbaceum)通过变异能长出异乎寻常的黄色棉花,再借人工选择育出异常变种,能使之代代遗传下去。这正是生物进化论原理的具体运用,正如达尔文所说,在19世纪以前中国人早就在饲养家畜和种植植物时在这方面付诸实践了。6.英使团的扬谷主张和新农村风车为使谷实与糠秕分离,东西方都利用二者重量上的差异用簸箕和扬锨作为加工工具。后一种疗法是将脱粒后堆在一起的谷实与糠秕用木锨扔向空中,自动下落时借风力可将较轻的糠秕吹至一边,较重的谷粒落在地上。这种方法虽然效果较好,但太费人力,劳动生产率不高,而且要在户外场地上和有风的日子才能进行。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中国人用风扬原理发明了先进的风扇车。它由车架、外壳、风扇、入料斗及调节门等构成。操作时,以手摇动曲柄使风扇转动吹风,打开调节门让谷粒及夹杂物慢慢落下。在下落过程中,轻杂物被吹出车外,落下的谷粒由出粮口排出。风扇车何时发明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至迟在西汉(前1世纪)已出现了。史游(前63—前8在世)《急就篇》有“碓硙扇舂簸扬”之句,颜师古(581—645)就此注曰:“扇,扇车也。,扇车之道也。字或作,随之言坠也。言既扇之,且令坠下也。舂则簸之、扬之,所以除糠秕也。”1969年河南济源县泗涧沟第8及第24号西汉墓中出土陶制风扇车,则为此提供实物证据。1793年8月,英使团在北京东面的通州看到中国农民收割粮食作物的情景时写道:“现在正值通州收割季节,我们看到这里农民们打禾所用的工具同欧洲的一样。根据东方作者的著作,他们也有时用牲畜践踏禾捆来压脱谷粒。中国人有时也用滚子压谷粒。压谷的地方在硬沙土地上。他们的扬谷工具同欧洲的也很相似。据说这是在本世纪传到欧洲的,可能这些都是中国人的发明。”此处所说中国北方的扬谷工具,实即指风扇车,其所以与欧洲的相似,是因为中国风扇车在1700—1720年间由荷兰海员带到欧洲,同时瑞典人从华南进口某些样品,而截至1720年某些风扇车又从中国由耶稣会士带回法国。因此英国使节说风扇车在18世纪传到欧洲,而且是中国人的发明,这是完全正确的。通过使团的介绍,风扇车会在英国农村更多地推广,它生产效率高、省力、结构简单,而且可在室内操作,自然还可将它运到田里。后来欧洲工程师对中国风扇车略加改进,又将它与打谷机联用,是大农业生产的基本农具之一。顺便说,1793年10月使团离北京往天津途中,在白河沿岸看到耕地的中国铁犁时,写道:“中国人永远不让地荒着,靠构造最简单的犁就足够了。土质很松的地方,不需要用牛,人就可以犁地。因为没有草皮要翻,犁头上不需用犁刀。犁头把土犁成一个曲线,犁头后面的弯形铁片(犁壁)就可以把土翻上来了。犁头这一部分有时是铁作的,多半是木头作的,因为它的硬度,中国人称它为铁木。”。这种中国犁比欧洲同样的犁先进而灵巧,可一举实现松土、锄草和起垄,17世纪初由荷兰水手传入荷兰,后又传入英国。铁犁、风扇车和耧车(多管条播机)这些中国传统农具传入欧洲后,对推动欧洲农业革命和农业近代化起了关键作用。7.双动4风箱压封我们对农业方面的发明已谈了不少,该转向工业了,首先谈冶铁用双动活塞风箱。1793年9月,使团副使斯当东爵士写道:“北京附近在去热河的路上,看到一些熔铁炉,引起我们的注意。欧洲锻工所使用的鼓风器是直放的。为便于鼓风,鼓风器制造得相当笨重,拉开时须用很大力气。中国的风箱是平放的,部件重量对推和拉既不起阻力也不起助力,因此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力非常均匀,不致一时太过。中国风箱是个大匣子形状,上安一活门,拉时里面产生真空。风箱对面有一开口,由舌门管制,空气即由此开口冲进来。同理,推时,借助人的推力把空气从开口推挤出去。有时在风箱内安一活塞代替活门。空气在活塞和风箱两端之间来回压缩,把风送出去。这种双动风箱或永续风箱和单动风箱使用同样的力气,但作用加倍。我们很难用文字把它形容尽致。为了更好地研究它的构造,我们要了一个模型带回英国。”这种风箱操作省力,效率加倍,且保证连续不停地供风,从而能大大提高炉温。据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Needham)研究,在《演禽斗数三世相书》(1280)书内插图中绘有风箱,因此这种双动活塞风箱至迟在宋代已处于实用阶段,而且正好用于熔铁鼓风,因为在上述最古老的插图中风箱为打铁工所用。虽然中国风箱在16世纪后半叶已传入欧洲大陆,但没有怎样推广,至17世纪时欧洲仍流行手风琴式的皮囊鼓风机。1716年法国人德拉伊尔(J.N.delaHire)将中国的双动活塞风箱工作原理用于制造提取液体的泵。在英国,从英使所述口气看,引入中国活塞风箱的时间较晚,但当他们1794年9月将中国风箱样品带回国后,肯定会迅速推广。双动活塞风箱的引入为英国以及整个欧洲钢铁工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还刺激此后机械及动力工业突飞猛进,为产业革命推波助澜。8.西方项目用锌金属锌是中国人从炉甘石中首先制得的,因而锌的有用合金也是中国的发明。锌铜合金黄铜及锌镍合金白铜在18世纪时由中国向欧洲大量出口,用以制造各种器具。白铜有银白光泽,而黄铜金光闪闪,黄铜、白铜制品作为金银器具的理想代用品很受欧洲人喜欢。他们一直想仿制并作了很多分析化验,以期找到其配方及制造秘诀,但苦无要领。探求白铜制造方法是很多欧洲人的宿愿。明代的《天工开物》虽有记载,但18世纪时还没有译成欧洲语。1793年11月,在英国使团快要结束访华活动时,使团中精通化学的内科医生吉兰博士终于得到制造金属锌及其合金的方法。英使访华录写道:“中国的白铜质地精细,很像银,经过细磨可以制造许多仿银用具。经过精确的分析化验,中国白铜里面包含有铜、锌、少量的银、铁和镍。锌是从炉甘石(calamine)提炼出的,其制取方法是把含锌的矿石(ZnCO3)研成粉末,同炭末混在一起放在罐内,下面以小火烧之。锌就像一层烟雾似地跑上来,然后使其通过蒸馏器,凝结在水中。这种矿石稍微含一点铁,但不像欧洲同样矿石(异极矿)含有铝和砷。欧洲矿石的这些杂质,使它作出器皿来没有中国白铜作的那样精巧。吉兰大夫在广州听说,中国的工匠用高温把铜烧红,然后打成极薄的薄片,火的热度有时高到把铜几乎烧成流质。把这个烧红的薄铜片放在锌的蒸升器上。蒸升器下面用旺火烧,锌的烟雾升发上来,深透到铜片内部,与铜片牢固结合起来。将来再用高热熔化它时,锌也不会因热而变为粉末,锌和铜永远不会分散。这种锌和铜合金作成之后,使之慢慢冷却,最后其质地精细,颜色光泽远远超过欧洲方法所制造者。”此处所述中国人制锌方法及白铜成分,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中国古代一般将铜与含镍的砒矿石一起熔炼以制造白铜,将铜与炉甘石共炼以制造黄铜,有时也将铜与锌直接烧炼以制黄铜。此处吉兰博士介绍了铜与锌直接炼成黄铜的方法。英、德两国在炼制锌与锌合金方面领先欧洲,与其从中国获得更多科学信息有关,英国访华使团的记载对欧洲人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信息。9.船舱间隔不能保证适用中国在造船方面的一项重要发明是防水密封隔舱,即将船舱分割成若干密闭的间隔。当船在海洋或江湖上行驶时,如果船身某部位受损,则漏水只限于一个隔舱内,船照样可前进。如船身只有一个船舱,则一处漏水会使全船沉没。密封隔舱是保障安全航行的有力措施。1793年7月,当英国使团途经天津时,使团中机械学家丁维提博士(Dr.Tinwiddie)考察了中国船的构造,根据他的考察,副使写道:“中国各地的船,所有船舱都是分成间隔的。可能他们的经验认为这样分开更方便。不同商人的货物分别装在不同间隔内。一个间隔由于某种原因漏进水来,不致流到其他间隔去损坏别人的货物。此外,假如船体某部分撞到岩石上打出漏洞流进水来,水可以限制在一个间隔内,不致到处漫流,这样船就不易下沉。此外,一个商人的货物分装在几个间隔内,一个间隔漏进水来,他还可以保存其他间隔的货物。欧洲商船的船舱从来不隔成间隔。除了不合习惯的原因而外,重新改装需要一笔经费并且还不能保证适用,另一个反对的理由就是这样分开将要减少舱内货物的装载量,而且也将无法载运体积巨大的物件。但这些缺点同整个船只,包括全体乘客和货物的安全比较起来,究竟还是属于次要的。无论如何,反对间隔开来的原因对于军舰来说是完全不适用的,因为军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装载大量货物的。”果然,在英使访华两年后(1795),英国造船专家本瑟姆爵士(SirSamuelBentham,1757—1831)应英国海军大臣的要求,按照中国船的模式设计并指挥制造了六艘具有防水密封隔舱的帆船军舰。此人长期担任英国海军部总工程师及总造船师,1782年到中国学习造船技术。他一度建议将皇家海军现有舰只按中国船方式改造,遭到反对,理由是耗费一笔资金,不一定保证适用。1795年英国使团访华后,安德逊的《英使访华录》出版,其中发表了机械专家丁维提博士对中国船结构的考察报告及评估,才使海军大臣下定决心接受本瑟姆工程师的意见,干脆重新建造中国式的密封舱战舰,从那以后不但在英国而且在全世界的商船和军舰都采用了防水密封船舱的设计和建造。欧洲人按中国方式改变了流行已久的习惯,是在付出生命、财产损失的代价后实现的,在远洋航行中安全毕竟是压倒一切的头等要素。丁维提还介绍说,他所看到的三十多艘中国驳船,每只船载重量为200吨,虽不算大,但“船舱由二寸厚木板隔成十二个间隔”。他还指出,船缝内填塞由石灰作成的粘合物,使其不透水。“据丁维提博士说,这种粘合物包括石灰、[桐]油和一些竹的碎屑。英国的灰泥中搀加头发,中国用竹的碎屑,作用是一样的”。但石灰、桐油和竹屑结合起来非常牢固,而且不易燃烧,这就胜过欧洲人用的粘合物。欧洲粘合物含沥青、焦油和兽脂,颇为易燃,中国粘合物虽含桐油,但仍保持不燃性。这也值得造船师本瑟姆和同时代其他欧洲技术专家在船舶建造中予以认真考虑。10.中国通过盘盘作为一种特殊设计的保证指南针是中国发明的,文艺复兴前夕传到欧洲,为航海、探险及地理发现提供有力工具。中国磁学知识也对欧洲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但经过科学革命和产业革命后,欧洲磁罗盘有时仍不及中国的好,他们还要从中国继续借鉴。1793年7月,英国使团从浙江北行到黄海海面时,由两名中国领航员领航,每人都自备一小的航海罗盘。中国海员有时不用海图,而是将附近海岬等画在葫芦面上,更便携带。“葫芦是圆的,有些近似地球。这样的表达方法有时也可能作出正确的估计”。使团中的科学家巴罗对中国罗盘作了仔细研究,并将其与欧洲罗盘作了对比。根据他的报告,副使斯当东爵士写道:“中国人航海普遍都使用罗盘,上面的磁针只有一根线那样粗细,不过一寸长。磁针悬摆得非常玄妙,稍微移动一下罗盘盒子,它就要跟着向东或向西摆动。其实,一个精确罗盘的磁针应当永远固定地指向一个方向,无论怎样摆动它的盒子。中国罗盘的准确性是通过一种特殊设计而保证的。巴罗先生作了如下的观察:‘在磁针的中心安放一块小铜薄片,将铜片边沿铆钉在一个口朝下的半球形铜杯上。罗盘盒是软木质的,当中凹空,里面竖起一个钢质枢轴通到上面铜杯。口朝下的铜杯就形成这个钢枢轴的插座,插座和枢轴相遇的部分磨得极为光滑,使其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擦。铜杯的重量加上其比较大的边沿,可以在任何地方保持罗盘的重心。罗盘的凹空部分是圆形的,大小刚足以容纳磁针、铜杯和枢轴。凹空面上是一透明的滑石,可以防止磁针受到外力影响,同时非常清楚地使人看到磁针的摆动方向。中国短小的磁针比欧洲长大的磁针在测量地平线倾斜角度时更为精确。欧洲罗盘的一头须比另一头重许多,藉以抵消磁性吸力。磁性吸力各地不同,欧洲磁针只在罗盘制造地点才能指出最正确的方向。中国短小磁针由于上述特殊设计,悬吊点以下的重量足以抵消地球各处不同倾斜的磁性吸力,因此永远不会从其正确的地平线上倾斜。”巴罗又指出,中国航海罗盘四寸直径,面上有几条同心圆线,并介绍刻度及汉字的意义。他说,欧洲人认为磁针指向北极,中国人认为受到南方吸引,把罗盘标记放在南极,定名为“指南针”或“司南”。英使访华录还写道:“康熙帝(1661—1722在位)也了解磁针并不永远指向正北或正南。磁针的偏差角度各国不一律,甚至在同一地点也并不永远都一律。”总之,通过中西罗盘对比,英使团中的科学家认为甚至在18世纪末,中国航海罗盘也比欧洲的优越,值得欧洲效法。对中国罗盘结构的详细描述,足以使有心人依法复制了。11.大诉讼—盒子灯焰火17世纪时英国科学家培根(FrancisBacon,1565—1626)在《新工具》(NovumOrganum,1620)中谈到纸、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巨大意义,但不知其发明于何处。至18世纪,欧洲不少人仍对这四大发明的起源模糊不清或持错误观点。英国使团访华后,对这个问题有了清晰的正确看法。1793年9月17日他们在热河行宫应邀参加庆祝乾隆帝生日的万寿大典后,副使写道:“歌舞表演之后,继之是焰火。即使焰火在白天放,效果也还是非常好。许多设计都是英国人从来未见过的。一个大盒子悬挂在空中,从盒中突然掉下许多纸灯。在盒子里这些纸灯是折着的,掉出之后就自动张开,而里面突然燃起色泽非常漂亮的火焰。我们简直看不出纸灯是怎样突然出现的,以及没有通过外面的点燃,它们又是怎样亮起来的。大盒子里一层层地掉出各种各样的景象,发出各种不同的光亮,似乎中国人有随意把火包裹起来的本领。大盒子每边各有几个小盒子,里面也各自放出不同的景象和不同的火焰。这些火彩像发光的铜色,像电光一样随风动荡。焰火的最末一场是伟大壮观的火山爆发。所有以上表演俱在皇帝大幄前面的露天草地上举行。”这里指的是中国发明的大型成架烟火——盒子灯,欧洲人会作较简单的焰火在节日演放,但从来不会作像盒子灯这样复杂的大型多功能焰火。康熙帝曾当俄国使团的面演放过中国复杂烟火,现在乾隆帝又下令当英国使团面演放同类烟火,使欧洲人大开眼界,看到中国在火药和平利用方面取得的成果。使团副使因而写道:“照这样看,中国人发明火药和印刷远在欧洲人之前,这是原不足怪的。首先从火药看,凡盛产火药主要原料之一硝石的地方,其迅速燃烧的性质很容易被人发现,加以试验与研究,从而制造出强烈的炸药。”中国自然环境产生大量硝石,因此火药知识可追溯到古代。“从中国的古史事例看,他们把火药应用到各个方面。他们在建设上用火药轰炸岩石,排除障碍,在文化娱乐上用火药制造各种焰火。有时他们也用在战争上炸断敌人后路。”从而全面介绍了中国人在不同领域内应用火药取得的成果。接下,英国使节认为“中国人的火器不懂得用强固的金属管子,在这一点上欧洲人占先了”。这种意见今天看来需要修正,因为1970年7月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现存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状火器,此铜火铳制于元世祖至元年间,不会晚于1290年,约制于1288年。欧洲最早的金属管铳炮,年代都在14世纪以后,在这一点上还是中国人占先。12.为什么要创作印刷术1793年9月,英国使团在北京停留时,副使斯当东谈到印刷术时写道:“印刷在欧洲发生很大影响,其作用是把文件印成很多份。这在一个社会有很多读者的时候才感到它的需要。当然印刷的发明反过来也能增加读者的人数。但是当中国社会由于其他原因而发展到拥有大量有文化的识字阶层时,这种印刷术自然会发明出来。它简单地在木板上刻出许多汉字,用墨汁涂在木板上,然后将白纸向板上按之,就印出黑字了。纸也是个重要的天才发明,时间更早……中国的情况使它很早就产生大量的读书人。世界其他各国古代,一个人的勇敢善战,或者偶尔结合一点口才,是取得地位和财富的条件,文学只是供人娱乐的。但在中国,只有研读政治、历史、伦理和文学,才是争取地位和荣誉的唯一出路。在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里,广大中上层社会人士需要大批书籍,因而促成中国在很早时代就发明了印刷术。中国纸薄而脆,不能两面印字。每块雕板一般印两页纸的字。印好字后,每张纸叠成双页,空白面叠在里面。折叠的地方作为书口,同欧洲装订书籍方法不同,在单张地方装订成册。书印好后,将雕板保存起来,并在书的序言里把雕板保存在什么地方记下来,以便重印第二版。有些欧洲人认为中国人的雕板不如活字板好。但中国汉字与欧洲拼音字母不同,有巨大数量的字,活字板很难用得上。排字工可非常容易分别二十四个字母并找到每个字母字模的地方,一眼望得很清,如同钢琴家弹钢琴一样,眼不用看而手就可按到每个音符的键,他们用不着看手就找到每个字母字模。假如音键成千上万,那就谁也无法很快找到每个键了。汉字有八万个,因此活字板是行不通的。”在另一处我们读到:“在中国没有一种植物是完全没有用的。他们用荨麻纤维可以织布,用大麻纤维、稻草和树皮可以造纸。”“在中国有六十种不同的竹,其用途可能也不下六十种。它可作陆地和水上建筑材料,可作成许多家具,还可以造纸。”此处正确地谈到为什么印刷术发明于中国、中国传统印刷及书籍装订方法、为什么雕板适合中国而活字板适合欧洲这些问题之后,谈到中国造纸以麻类、稻草、树皮及竹类为原料,对欧洲技术界而言是重要信息。因为欧洲各国在12世纪以来一直只以破布的麻纤维一种原料造纸,随着纸产量的增大,破布供应量至18世纪时已感不足,造纸界在考虑如何寻找其他原料代替破布。中国自古即以多种原料造纸,用纸量虽居世界之首位,从未产生过原料危机。英使关于中国造纸多种原料的报道,为欧洲摆脱造纸原料危机提供了新的思路。13.加项目的法律依据1793年8月,英国使团从天津赴北京途中看到白河两岸公路上往来车辆时,斯当东爵士写道:“曾德昭(AlvaredeSemedo,1585—1658)先生在他写的《中国通史》(RelatiodemagramonarchiaSinarumouHistoireuniverselledelaChine,1645)中说,中国人最初多用马车,在16世纪初马车由中国传至意大利。”至18世纪英使来华时,其所携四轮大马车车轮上已安上弹簧,由于这一改进,车行时更感舒适。曾德昭为葡萄牙耶稣会士,1613年来华,1620年由谢务录易名为曾德昭。接下,英使谈到中国发明的帆车及英国诗人弥尔顿(JohnMilton,1608—1674)于《失去的天堂》(ParadiseLost,1665)中的诗句时写道:“中国人在车上使用帆的习惯现在还部分地保留着。这种办法大概在白河沿岸更荒凉的地方才用得着。英国诗人弥尔顿的著作中有这样两行诗:‘中国荒凉处,帆车陆上行。’这种车是竹制单轮手推车,在没有风的时候,一人在车前面拉,经常是驾在车上拉,另一人在后面把车驾稳,并向前推。在顺风的时候,车上加一帆,可省去前面拉车的人。帆为席制,挂在两根木棍之间,安装在车的前面。这个简单的设计只在车走顺风时才用得着。这可能是在推车人找不到伙伴或不愿意找伙伴来分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发明的。”帆车将船帆原理用在陆地车上,结合两种动力来源于一体,是新思维的产物。帆车于17世纪由中国传入欧洲,荷兰数学家及工程师斯泰芬(SimonStevin,1548—1620)受中国思想影响,1600年将帆加在马车上,时速达30英里。英使介绍的帆车是本来意义上的帆车,而独轮手推车也是中国的发明,后于文艺复兴时传入欧洲。此后,荷兰人霍克盖斯特(A.E.vanBraamHouckgeest)在《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团晋见乾隆帝纪实》(AnAuthenticAccountoftheEmbassyoftheDutchEast-IndiaCompanytotheCourtoftheEmperorofChinaintheYears1794and1795)一书(1798)插图中绘出了加帆手推车的插图。将水面运输船上的帆加在陆上或冰上运输工具上,这一中国构思激发了好几代欧洲人的创作灵感,因为这个构思特别奇特。14.金纸金纸包金纸纸中国制造的金箔作为器物与服装的装饰品,一直为欧洲人所欣赏,但他们却造不出像中国金箔那样的东西。因此伦敦的铜铁匠伊兹(Eades)特意随使团来华,以期学到这一工艺,不料1793年8月快要到北京时逝世于通州。使团副使就此写道:“死者是很有技巧的铜铁工技匠,伯明翰人,在伦敦工作,能维持相当好的生活。使节团准备出发时,他听说北京手工业技术很发达,有些欧洲人不知道的手艺,其中包括能作出闪亮而永不退色的金、银箔片,至少比欧洲人作的更能维持长久。他很希望学会这种技术以使其家庭生活得更好……他已经是中年以上的人,体质很弱,但宁愿冒风浪之苦,缩短自己的生命,以期能学会这门手艺带回去传给他的后代。他请求参加使团来华,得到许可。”自1793年6月他到达中国后,在从广州到天津的路上总找机会了解金银箔片制造方法并收集样品,可能他已达到自己目的,只因早逝而未将中国绝活传给后代。但1793年12月使团归国途经广州时再次看到打制金箔的中国技匠,副使因此写道:“中国的技匠把黄金打成金箔,粘在纸上,在鼎里或香炉里烧,有时也用来为神像装金。刺绣的人有时用金线作绣品。在广州有些小饰物是用黄金作的,但中国人不用它,而是当作东方装饰品卖给欧洲人。”使团其他成员也会探得金箔制法的,其实方法并不复杂,只要求掌握操作技巧。据宋应星计算,每七分(2.61克)黄金可打成一平方寸的金箔一千片,将其贴在器物表面,可覆盖长宽三尺的面积。制造金箔时,先用槌将金打成薄片,包在乌金纸内,再挥槌细打。乌金纸为竹纸,产于苏州、杭州。用豆油点灯,将灯周围封闭,只留针眼大的通气孔,用灯烟将纸熏黑,即成乌金纸。每张纸打金箔五十槌,金在乌金纸内打成金箔后,先将芒硝鞣制的猫皮绷紧成小方形皮板,将香灰撒在皮面上,再将乌金纸里面包的金箔覆盖在皮板上,用钝刀画出一平方寸的方格。这时操作者口中暂停呼吸、手持轻棍用唾液粘湿金箔,将其挑起并夹在小纸之中。以金箔装饰器物,先以熟漆铺底,再将金箔粘贴上。用鞣过的羊皮拉紧至薄,将金箔贴在上面,可剪裁供服饰用,显出辉煌金色。金箔所贴物件破旧不用时,将箔片刮下并以火烧之,金质残存于灰内,滴几滴菜籽油,金质又聚积在一起,洗净后再熔炼,一点都不损失。综上所述,英国使团除将欧洲科学技术成果带到中国外,还将中国科学技术成果带回到欧洲,中国送给欧洲的科学礼物至少有四十项属于大大小小的发明,此处所列举的不过是一些实例而已。英国使团带回去的中国科学技术发明,有些在这以前已传入欧洲,经英使重加介绍或解释,引起欧洲人的重新注意或对中国的发明有了新的认识。例如龙骨水车、风扇车、双动活塞风箱、帆车、航海罗盘等,虽早就在欧洲大陆部分国家加以仿制和应用,但在18世纪时中国这类器物仍比欧洲先进,经英使访华成员对结构及性能的详细介绍,使欧洲人知道这些器物的细节,再经仿制并改进后,就可缩小与中国原件的差距,甚或超过之。双动活塞风箱实物运回英国后,一下子就可装备各炼铁厂。中国精巧的航海罗盘原理一旦被英国科学仪器厂采用,他们就可将现有远洋船上的笨重罗盘更新换代。英国厂家看到龙骨水车结构图后,会激起他们的一系列技术灵感,扩大这种机器的应用范围。使团带回去的中国科技术发明,还有些是在此以前欧洲很少出现或虽偶有引入但未曾推广的,经使团的详细介绍,使欧洲人及时引进这些成果并付诸实际生产。例如种植乌桕树并以乌桕油制蜡烛的技术、盆景技术、有色棉花、造船中防水密封隔舱的设计、金箔技术以及关于冶炼金属锌及锌合金的技术、多种造纸原料的引入,某些中国产植物染料也属于这类情况。英国作为商业国家,有一支庞大的船队航行于世界各地,如果商船和军舰加上防水密封隔舱,就会大大提高其安全性与可靠性。英使访华后对这一设计鼎力推荐,结束了关于是否值得引入中国这个发明的争论,海军大臣下令按中国模式建造军舰,在欧洲带了个头。此后,这一设计逐步成为通用模式。多种原料造纸的中国技术思想最先在英、法两国生根,结果使英、法所产的纸得以倾销其他国家,获得很大经济效益,虽然这发生于英使访华以后较长一段时期,但思想源头确来自中国。英国产锌领先于欧洲,锌合金制品虽仍不及中国,总比别的欧陆国家好,英国因此可减少从中国进口锌所付出的银币,不能不说与他们掌握中国技术有关。使臣从中国带回的传统科技成果可以说是他们访华的重大成果。这些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首先使英国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军工业由此获益。本文所举事例证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与18世纪后半叶完成科学革命及产业革命的英国和欧洲工农业能够结合起来,并一度为实现西方近代化服务。西方近代化是个过程,其近代大工业和大农业是逐阶段从传统工农业演变而来,因而可以实现与中国传统技术嫁接,在18世纪时尤其如此。最后要谈的是,1793年由马戛尔尼访华所展开的中英科学交流和对话中,英方人员多是通晓科学技术的人,而且学科较全,事先有思想准备,中方则多为有文化的文武官员,较少有科学家登场。因之在对话中,大部分是英人向中国人发问有关中国科学技术问题,中国人很少向英人提出有关西方近代科学技术问题,收获最多的是英国一方。中国官员没有科学情报意识,没有利用这个好机会把西方最新科技成果更多引入中土,使洋为中用。乾隆皇帝接待英使时在外交上打了胜仗,但没有他祖父康熙大帝那样的科学素养和科学兴趣,只喜欢书画和音乐,使团带来那么多珍贵科学仪器,他只当玩意儿看了表演后一放了之,没有让这些仪器发挥应有作用,结果中国错过了这个向西方学习近代科学的机会。这都是历史教训。如果乾隆帝像俄国的彼得大帝那样,肯于虚心向西方学习本国不足之处,中国在这次交流中得益会更多。当乾隆夸口“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时,流露出无知的傲慢,那时中国缺乏的是近代科学,而这正是“西夷”所擅长的。三英使团的成员我们要谈的还有,马戛尔尼使团之所以能与中国人对话,关键是有赖于通晓汉语及西方语的翻译,使团班子定下后,下一步决定性人选就是译员。但当时在英国全国找不到一个懂汉语的人,在广州临时物色人又不适当,他们只懂点葡萄牙文及英文,只够贸易之用,不能翻译其他内容,再说,广州方言在北京也无人听懂。找到去过中国、懂汉语又返回的欧洲人,他们又不想再作远行。只好从旅欧学习的中国人中间物色人选,1792年1月,英使团秘书斯当东来到巴黎,没有遇到适当人选,于是从法国赶往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在英国驻该处使节哈密尔顿(SirWilliamHamilton,1730—1803)帮助下,在意大利耶稣会士马国贤(MatheoRipa,1682—1745)创办的那不勒斯中华书院(ColleghodeiCinesi)的中国留学生中物色到两个年青人。1792年5月斯当东将他们带回伦敦。这两个中国人精通拉丁语及意大利语,而正使马戛尔尼也懂这两种欧洲语。斯当东在英使访华实录中屡次提到这两个译员,例如他说:“这两个中国人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