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语的深度濒危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634ce59efd450a442c389df12a4f1cf/2634ce59efd450a442c389df12a4f1cf1.gif)
![土家语的深度濒危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634ce59efd450a442c389df12a4f1cf/2634ce59efd450a442c389df12a4f1cf2.gif)
![土家语的深度濒危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634ce59efd450a442c389df12a4f1cf/2634ce59efd450a442c389df12a4f1cf3.gif)
![土家语的深度濒危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634ce59efd450a442c389df12a4f1cf/2634ce59efd450a442c389df12a4f1cf4.gif)
![土家语的深度濒危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634ce59efd450a442c389df12a4f1cf/2634ce59efd450a442c389df12a4f1c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家语的深度濒危
土家族生活在湖南、湖北、重庆和贵州四省(市)边缘,使用共同语言。即地方语言。这是有别于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语言的一种独特语言,这种语言属于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但是,由于长期受到汉文化的浸润,特别是自从清雍正年间在土家族地区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汉族语言文化对土家族语言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以及当代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多元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土家族语言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群体在急剧缩小,如今,只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保靖、永顺、古丈等县境内的偏僻的土家山寨还有不超过5万人在使用土家语,这与一个拥有800余万人口的少数民族是极不相称的,土家语已经成为了一种深度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因此,如何抢救和保护这种深度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旨在对土家族语言文化作一简要概述。一保护方式和并无所不在的“乡土语”1950年9月28日,一位来自湘西永顺县名叫田心桃的姑娘作为苗族代表随中南区少数民族国庆观礼团来到了首都北京。在北京,她和其他个民族代表一起受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和宴请。当时的中南区少数民族国庆观礼团团长潘琪在向毛主席和周总理介绍田心桃代表时说:“这是田心桃同志,外祖母是苗族,祖父母是土家人,她讲的土家语与其他民族语不同。”这大概是新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耳边第一次听到“土家人”和“土家语”一词。随后在北京的日子里,这位以湘西苗族代表身份参加国庆观礼活动的年轻姑娘却逢人便说:“我不是苗族,我是毕兹卡(土家族),我说的语言与苗族和其他民族都不同。”她强烈要求党和政府尽早确认土家族为一个单一民族。田心桃这位年轻姑娘的呼声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随后,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派著名民族学家、语言学家杨成志、罗常培等请她用土家语讲述录音,田心桃那纯正而流利的土家语使在长的所有语言学专家既惊讶又兴奋,罗常培教授听后兴奋地说:“田代表,你发音准确、清晰”,并当场断定,田心桃所说的这种语言既不同于苗语,也不同于汉语和其他任何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一种特殊语言。从1953年开始,中央派出了汪明瑀、潘光旦、严学窘、王静如等一大批著名民族学家、语言学家深入到湖南湘西地区进行土家族民族识别调查,其中,潘光旦教授写成的长达近15万字的《湘西北“土家”与古代巴人》、王静如教授写成的4万余字的《关于湘西土家语言的初步意见》、汪明瑀教授写成了1万余字的《湘西土家概况》。特别王静如教授的《关于湘西土家语言的初步意见》一文以深厚的语言学理论和令人信服的推理彻底否定了当时湖南省委极少数人认为“土家语言是湖南、广东一带的一种方言”的主观而荒谬的观点,从而奠定了中央确定土家族为一个单一民族的坚实理论基础。1956年9月,时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周小舟在听了调查组录制的土家语录音后,十分果断地说:“其他情况不要讲了,就凭这种语言,土家是少数民族,上报中央。”1957年1月3日,中共中央统战部代表党中央发出文件,正式确认土家为一个单一民族,从此,土家族成为了新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为什么周小舟书记如此肯定地说“就凭这种语言,土家是少数民族”呢?因为罗常培、杨成志、严学窘、潘光旦、王静如等一批著名民族学家、语言学家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后,一致都认为:“湘西土家语是土家人自己独特的语言。他们称自己的语言为“比兹”,这个语言不同于汉语,更不是汉语的方言;也不是苗瑶语族的语言(包括和土家邻居的湘西苗及仡佬);又不是侗傣语族的语言(包括和土家较远居的布依)。湘西土家语乃是在汉藏语系中属于藏缅语族,比较接近彝语的语言,甚至可以说是彝语支内的一个独立语言。”土家族也的确自古就有自己民族的语言,自称其为“pi35tsi55sa21(毕兹萨)”,即“土家语”。土家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1)。古代土家人不通汉语,完全以土家语作为日常的交际工具。虽然古代土家语的使用情况在汉文献中很少记载,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土家族的民间传说、古代留下的地名、人名中能窥见一斑。在土家族地区留存的用土家语命名的地名可谓比比皆是,仅叶德书、向熙勤所著的《中国土家语地名考订》一书就收录了1640多个土家语地名。在湖南土家族民间世代传承的“梯玛神歌”、“舍巴日”、“毛古斯”、“哭嫁歌”、“咚咚喹”等史诗、传说和民族音乐舞蹈中也保留了大量的土家族语言信息,可以说土家族语言就是土家族文化的基本载体。如“梯玛”(thi53ma55)就是“敬神的人”,“舍巴日”(se53pa53i55)就是“跳摆手”或“摆手舞(小摆手),共中在“梯玛”唱词、“摆手歌”“哭嫁歌”中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土家语的词汇,如“梯玛”法事的第二场叫“服司妥(xu21si35tho53)”就是古代土家语,即“还愿”之意,而“马”、“骡子”等在现代土家语中就借用了汉语的称呼,而在“梯玛”唱词中却有相对应的土家语(马叫“mu53”、骡子叫“ke21”);“摆手歌”中的“补所”(pu53so53)是指“哥哥”,而现代土爱语则称为“阿阔”(a35kho53),而“倮很第盖”(lo53x53ti35kai35)一词就根本找不到相对应的现代土家语词汇(有学者只好将其译为“英雄故事”);在“哭嫁歌”中也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土家语亲属称谓,如称“爷爷”、“奶奶”分别为“母斯阿巴”(mu53si53a21pa53)、“母斯阿涅”(mu53si53a21ie53),而现代土家语则分别称为“帕铺”(pha21phu55)、“阿玛”(a55ma53),“妹妹”称为“阿惹来”(a55e55lai55),而现代土家语则称为“冗”(u53),等等;在“摆手舞”、“毛古斯”舞蹈中,大量的舞蹈语汇也都是土家语。土家族古代历史上的许多人名也多是用土家语称呼。如祖传说中的土家族祖先“八部大神”就都是土家语称呼:他们分别叫“au55tshau21xo21se53(敖朝河舍)”、“i55thi53lau53(西梯佬)”、“li53tu53(里都”)、“su53tu53(苏都)”、“la55u55mi53(那乌米)”、“lo53tshi55e53xu35su53e53tsho35(拢此也夫苏耶冲)”、“i55xo55lau53(西呵佬”、“te21e53xu35e53la35xei55le21e55(借耶夫耶那黑列耶)”等都是有名无姓的土家语称呼;《摆手歌》中的“me21tie21pa53(墨贴巴)”(即“天老爷”)、“lo53tie21pa53(糯贴巴)”(即“人老爷”);《毛古斯》中的“o35pi53tie21(沃必爹)”(即“私生子”)等也都是用土家语命名的。土司时期也仅少数土司、土官略懂汉语,日常交际仍一土家语为主,正如[清]乾隆《永顺县志》所说:“土人言语呢喃难辨”。且很多土司的姓名也用土家语称呼,如永顺土司鼻祖彭士愁土家语就叫“me21tie21su35(墨贴送)”(即“天大的官”),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姓名以土家语称呼者更是随处可见,如永顺宣慰司的“彭福石冲”,南渭州土司“彭始主俾”、“彭惹即送”、“慨主俾”、驴迟洞长官司的“向达迪”、“向尔莫踵”、“向麦帖送”,田家洞长官司的“田麦依送”、“向麦和送”、“向麦答送”,保靖宣慰司的“彭药哈俾”、“彭南木杵”,两江口长官司的“彭莫古送”、“彭大虫可宜”等等。可见,从上古时期直至清代前期“改土归流”以前,湖南土家族地区一直是用土家语作为最主要的交际工具的。清雍正年间在湖南土家族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后,清政府在湖南土家族地区“宪檄开义馆,选师儒,勤训迪,兼谕各乡随时导引。一切语言必照内地,并旧时陋习尽微微革除。”随着“改土归流”后湖南土家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商业和交通的不断发展,土家语使用的频率也在逐渐减少,土家人“能道官音者十有五六”了。据20世纪50年代汪明瑀教授《湘西土家概况》一文记载:“土家自称为“比兹卡”,他们分布在湖南的西北、湖北的西南、四川的东南(今属重庆市———笔者注)和贵州的东北———湘、鄂、川(今属渝———笔者注)、黔四省接界的区域内。人口估计约三十余万。在这个区域内,有百分之八十的土家是聚居在湖南湘西苗族自治区境内,人口约有二十四万以上。”据当时学者的不完全统计,聚居在湘西境内的大约有超过20万土家人还能熟练地操土家语。因此,土家语也成为了当时确认土家族为一个单一民族的重要依据。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时光,至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土家族人口已猛增至802.81万人。但是,与土家族人口迅猛增长形成极大反差的是,土家族语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五十多年间,随着外来多元文化的不断渗透和影响,族际交往和族际通婚的日益频繁,土家语作为一种弱势语言消亡的速度更为加快。如今已只有龙山、永顺、保靖、古丈、泸溪等县境内的几十个乡镇村寨还有不足5万人可以使用或懂得土家语了,且多半是一些年过半百的老人还会操土家语,青年人和小孩使用和懂得土家语的已是少得可怜了。而湖北、重庆、贵州等省(市)境内的土家人已基本不会讲土家语了。因此,许多语言学家已将土家语列为深度濒危语言的范畴。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绘的“世界濒危语言分布图”中也将土家语列为了“Severelyendangeredlanguage(严重濒临灭绝的语言)”。据叶德书先生研究,在湖南土家族地区操土家语的人群可以分为沿用型(即本民族内部或与外人接触都沿用土家语作为交际工具)、兼用型(即土家语和汉语兼用)和转用型(即在交通发达,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乡镇的土家人都转用了汉语,但仍使用一部分土家语单词和保留了大量的土家语地名)三种类型。土家族语言的基本特征是有声调;无复辅音,复合元音较多,辅音韵尾较少;词汇以复音词为主;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谓”结构或“主———宾———谓”结构;名词和领格代词定语在被修饰语之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家语在被修饰语之后;指示代词位于修饰的名词之前。郦土家族语言分为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境内,语言分歧不大,各地均能通话。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泸溪县潭溪乡境内的十几个村寨,其语音、词汇与北部方言差别较大,彼此之间不能通话。一般而言,土家语的南、北两个方言,分别以龙山苗儿滩镇星火村和泸溪县潭溪乡且己村为标准音点。土家语无论北部方言还是南部方言都主要由语音、词汇和语法三部分组成。(一)土家机构词类及语法形式湘西土家语北部方言的语音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内容,声母共有21个:p、ph、m、t、th、l、k、kh、、x、、、h、、、ts、tsh、s、z、j、w。韵母有23个:a、o、e、i、u、ia、ie、ua、uai、ai、ei、ui、au、iau、5u、iu、an、ian、uan、en、in、un、u;有4个声调:高平(55)、低降(21)、高降(53)、中升(35)。土家语音节结构有声母+韵母+声调:如tshu53(房子)、ie35(手)和韵母+声调:如o53(蛇)、u35或au35(黄牛)两种形式。土家语词汇丰富,构词灵活多样,按照词的语言形式不同,可分为单音节词如me35(天)、li53(地)等、双音节词如su21su21(月亮)、tie53xe53(豆腐)、等和多音节词如pan35lie55i55(葡萄)、hin21hin21o35si21(蝉)等。按照词的结构形式不同,又可把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种,其中单纯词又有单音节单纯词如lo53(人)、tshe21(水)、等和多音节单纯词如pan35lie55i55(豆腐)、pan35lie35i55(葡萄)等;合成词又有复合式如ie35i21(手脚)、hie21pha35(犁耙)、li53ka53(挖土)、u35i21(牛草)、等;附加式如a35ta55(姐姐)、o21pi35(小背笼)、za21pi35(鸡儿)、lo53pa53tie53(男人们)、u35kha53ma53(守牛的人)等;重叠式如i53la35i53la35(锋利)、o35khi53tai21tai21(黑漆漆)等及四字格如i55kho53su55kho53(走去走来)、ki35li21ke21li21(讲这讲那)等多种组合关系。从词义看,土家语词义有单义词如li35(老虎)和多义词如35i55一词就作“修”、“铲”、“打”、“搞”等多种解释;有同音词如o35可作“蛇”、“背”解和同义词如“a21xo53”和“xan35lan21”都作“那样”解,还有反义词如ak35ka53(稀)—la35(密)、u53(轻)—tu53(重)等。同时,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土家族与汉族间经济文化交往的密切,在词语方面也大量借用了汉语,可分为早期和近期借词,借入方式有半借如tshi55thu53(读书)、全借如iau21than21(学堂)等形式,特别是一些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科技等方面的名词术语,几乎完全借用汉词。土家语语法包括词类和句子两个方面。土家语词类根据意义和语法特点可分为两类十种。实词类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各种词类在句中的用法有些与汉语相似,有些却独具土家语特色。在土家语中,名词可用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亦可用形容词和数量词修饰,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后。名词后附加te55、hi55、la55等表示复数,表“们”(人称)、“群”、“些”(动物或事物)之意;加pa53或a55pa53表示阳性,加li21ka21表阴性。名词中的方位词一般作状语,位于名词或代词之后,如:ko35a35tha55lie53(他在我后面)。名词中的时间词在句中一般作状语,位于谓语前或句首。土家语的动词主要作谓语。不及物动词作谓语,位于主语之后;及物动词作谓语,则与其它宾语所表示的支配关系一律是宾动式。动词能与副词组合,受副词修饰。动词后加助词xu21(快要、将要)表示将行体,加助词la55(正在)、lu55(已经)表示进行体,加助词lu21(了)表示完成体。能愿动词如“tai53i21”(能够、会)、to21(应该)在句中位于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意愿和可能,能愿动词除与动词、副词组合外,一般不与其他词类组合。土家语的形容词主要作定语,亦可作谓语和状语,形容词作定语一般在所修饰的名词后面。形容词的比较级用“a55+形容词lie55的形式表示,会有“更”的意思,这时的逻辑重音在a55上面。形容词的最高级有三种表示方式:一是形容词叠用(一般不重叠)当中介以衬音助词le55,这时逻辑重音在le55上面,有“最”的意思;二是形容词后用i55thai35来表示“最”的意思,三是形容词后附迭音接尾,反映形容词性质的很高程度。土家语的数量词可作补语和状语。土家语中无独立的数词类和量词类,表基数的只有十个音节,即la55(一)、lie55(二)、so55(三)、e55(四)、u55(五)、o21(六)、lie21(七)、ie21(八)、ke55(九)、xei35(十)。这十个音节只是表基数的词素,单独使用无意义,只有同表量的词素组合成词,才能表示数量,如o21pu55(六个)、ke55pu55(九个)等。表量的词素也有名量和动量之分,表名量的有lau53用以限制修饰有生命,如lo53lau53(一个人);pu55用以限制修饰无生命,如pe55le55i53la55pu55(一个梨子);tsi55用以限制修饰细长物体,如mu53la35tsi55(一根竹子);zu53只能限制修饰成双成对的物体,如pu53tsi55la55u53(一双筷子)等,表名量的词用在所修饰的中心词之后。表动量的词素主要有hie55(遍、次)mu55(顿、餐)、tu55(下)等,一般用在所修饰的中心词之前。土家语计数量的方式很特别,从1到10轮番计数,循环反复,周而复始,因而土家语中无“10”以上的表数词素。“10”以上的数目字均借用汉语汉词,“百”、“千”、“万”更没有。土家语的代词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三类。人称代词可作主语、宾语和定语,且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如a35(我)———an35i53(我们),i35(你)———se35(你们),ko35(他)———kei55tse55(他们);单复数都用第一、二、三人称,如a35(我)、i35(你)、ko35(他);an35i53(我们)、se35(你们)、kei55tse55(他们)。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和状语。指示代词有近指和远指之分,如ke21(这里)———en55ke53(那里),疑问代词有表示人a53se21(谁)或事物hie53i21(什么)、时间kai53iu55(多久)、数量kai53(多少)、性质、状态、方式和程度的。土家语的副词作状语,主要限制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一般位于中心词前,也有少数放在中心词之后。土家语的副词不多,多借用汉语副词,土家语原有副词有表示程度tai35(最、很、非常)、范围xu35i55(全部、都、一概)、时间mo55mo21(刚刚)、mu35lan21(现在)、in53to21(经常)、否定tai35(没有)、肯定ie35(有)等语气的副词。土家语中的介词较少,多借用汉语介词,主要用事与名词、代词等构成介词词组充当句子成分。土家语中的介词有lie55(从)、po55(往、到)表示起止的方向或地点,lie55用在动词、代词后面,po55用在名词、代词后面。土家语的连词较少,主要是连接词、词组和句子,表示并列关系的有ie21(和)、to55(同、和)等,表示选择关系有me55(或者)等。有时表并列的连词ie21可省略,借助副词xu35、i35、ta53、xa21来表示。土家语的助词有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和时态助词三类。结构助词有ie35(的)、mo21(地)、i21(得)、ko35(被)等。语气助词一般位于句尾,少数在句中。表示陈述语气的助词有liau53(了)lo55(了);表示祈使语气的助词有pa21(吧)、man53(嘛)等;表示疑问语气的助词有pa35(吧)、xo55(吗)、man53(吗)等。时态助词有po21(着)、liau53(了)、po21la21(过)等。土家语的感叹词一般独立于句子之外,表示各种感情,有an21ie21(哎呀)、ie55xe55(咦)、an21an55(唉)、o21xo35(哦)、me55e55(天呀)等等。此外,据陈康先生研究,土家语北部方言又可分为两个土语区:龙山土语和保靖土语。二者的主要差别在语音上,但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都有明显的对应关系。首先,在声母中,龙山土语部分p与保靖土语的部分对应,如:龙山土语的“pu55tsi55(筷子)”就与保靖土语的“mu55tsi21(筷子)”相对应。其次,在韵母中,龙山土语的an与保靖土语的a对应,如:龙山土语的“mu35lan53(现在)”就与保靖土语的“mu35la21(现在)”对应;龙山土语的o与保靖土语的u对应,如:龙山土语的“kha21mo21(树)”与保靖土语的“kha21mu35(树)”对应。再次,在声调中,双音节词中龙山土语的高平(55)、高平(55)与保靖土语的高平(55)、低降(21)对应,如龙山土语的“pi35thiau55(平坝)”、“la55pe55(萝卜)”就与保靖土语的“pi35thiau21(平坝)”、“la55pe21(萝卜)”对应;双音节词中龙山土语的低降(21)、低降(21)与保靖土语的低降(21)、中升(35)对应,如龙山土语的“a21pa21(石头)、“phu21i21(昨天)”与保靖土语的“a21pa35(石头)、“phu21i35(昨天)”都有对应关系。(二)土壤音调的差异土家语南部方言区,主要分布在泸溪县潭溪乡的下都、铺竹、波洛寨、且己、下且己、大波流、小零溪、梨木寨、土麻寨等十多个村寨。但在日常生活中男女老幼都能以土家语流利交流的,只有铺竹、波洛寨和下都三个村寨。其余村寨基本上只有中老年人仍在使用,年轻人及儿童已基本不会讲了。因此,实际上操土家语南部方言的只有2000余人了。土家语南、北部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南部方言的声母有26个(李敬忠先生认为有29个),比北部方言的21个要多出5个,即p、ph、b、m、w、ts、tsh、dz、、t、th、d、i、、h、d、、j、l(n)、k、kh、g、x、、。韵母有30个,其中单元音韵母6个(y、i、a、o、u、),复元音韵母13个(yi、ye、ie、ia、io、iu、iau、ou、ai、au、ui、ua、e),半鼻音韵母9个(yin、yan、in、ian、ien、an、、in、uin、uan),鼻音尾韵母2个(o、io),有4个声调,即高平(55)、中升(35)、中平(33)、低降(21)。但李敬忠先生认为还有一个低升(13)调。土家语南北方言语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南部方言有浊塞音声母b、d、g,浊塞擦音声母dz、d,唇齿擦音f和撮口韵,而北部方言中则不存在;第二,北部方言中鼻化韵母较多,而南部方言中则较少;第三,南、北两种方言在语音上存在对应关系,如声母北部方言的p、t、k、ts、t分别与南部方言的b、d、g、dz、d对应,韵母a与o,u与w等对应;第四,声调上有细微差别,北部方言有个高降调53,而南部方言有个中平调33。土家语南、北方言的词汇差别也较大。一般而言,操北部方言的人数较多,故保留本民词语也就较多,而南部方言操用人数较少,保留本民族语词也相对较少。吉首大学叶德书、彭秀模等先生曾就南部方言收集了2615个词汇,选出了1500个常用词进行对比,其中相同、相近或有语音对应关系的同源词占45.5%。有的是声、韵、调完全相同,如“火”南北部方言都叫“mi55”,“你”都叫“i35”,“买”都叫“phu55”等等;有的声、韵相同,如“竹”都叫“mu55”,“呕吐”都叫“phi35”等;有的则是声韵有对应关系,如“萝卜”北部方言叫“la55pe53”,南部方言叫“la33be33”,“船”北部方言叫“pu35”,南部方言叫“bu21”,“先”北部方言叫“ta35pie21”,南部方言叫“ta35bie33”等;但也有些词则完全非同源词,如“石头”北部方言叫“a21pa21”,而南部方言则叫“lm35”,“地”北部方言叫“li53”,而南部方言则叫“mu21tshie35”,“水牛”北部方言叫“uan35”,而南部方言则叫“si35”等。土家语北部方言与南部方言在语法上则比较一致,但仍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北部方言的动词有“体”的语法范畴,而南部方言中则没有;北部方言形容词只有多音节的才有重迭形式,而单音节词则都不重迭,而南部方言不论单音节或多音节都有重迭,单音节重迭用AA式,如“mie21lo35lo35wu21”(天黑漆漆的)。这些都反映了土家语南北方言的差异。二乡土文化中的书写符号土家族现今却没有与自己相对应的文字,一般都采用汉文记事。但并不能就以此断定土家族从来就无文字,也并不能说明土家族历史上就从来没有进行过创造自己民族文字的尝试。巴蜀史研究专家童恩正先生曾根据川渝地区(古代巴蜀之区)出土的器物上刻有的符号断定为巴蜀文字,但是否就可以认为是古代土家族先民的一种文字符号,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历史文献中也有关于湘鄂渝黔边古代人群存在着与汉语完全不通的语言的记载,如《随书·地理志》记载:荆州诸郡“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其僻处山谷者,则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颇与巴、渝同俗。”但这些语言因为都没有相应的文字书写符号,因此这些人群的语言究竟是什么形态无从考证。直到清代雍正年间在土家族地区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后,中央王朝派遣大量汉人“流官”进入土家族地区任职,他们对这种“呢喃难辨”的“土人言语”也只有用汉字记录下来。如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湖南永顺县首任知县李瑾撰修了第一部《永顺县志》,李氏在书中将当地土家族称为“土人”,并在卷四“风土·习俗·语言”中用汉字记录了144个土家语词和词组,如“土人称天曰墨,地曰理,土亦曰理,人曰那上声,日曰砚,月曰舒舒,云曰爱浪翁,莽曰所帕,风曰热署,大雨曰墨者,细雨曰墨者喧,下雪曰舒舒者,大山曰卡科,小山曰卡科鼻,水曰辙,河曰受,路曰喇,池曰熊节,田曰细烈格,火曰米,烧水曰米那上声,岩曰什体各落,烘火曰土鸟,热曰古,冷曰撒,树曰卡木,柴曰卡物,竹曰猛,花曰卡帕,吃酒曰热胡,吃茶曰腊辙胡,吃饭曰只架,行曰喇儿,坐曰猛背,官曰夸……”随后,清乾隆、道光年间湖南溆浦人严如煜所著《苗防备览》卷九《风俗(下)·永保土人风俗》中也记录了湘西永顺、保靖一带得140个土家语词汇,因为是汉人用汉语记录土家语,因此,存在着记音欠准确之处甚多。此外,在土家族地区木匠这一行业中通行着一种奇特的书写符号,当地木匠将这种书写符号称为“鲁班字”。其奇特之处在于:(一)这种书写符号不是用笔(包括毛笔、钢笔、铅笔、粉笔等)书写,而是木匠用墨签(用竹片做成,用于在木材上画墨)蘸上墨盒里的墨汁书写;(二)这种符号不是书写在纸张上,而是用墨签十分流利地竖行草书在建筑用的木材上;(三)书写讲究规则,凡土家族木匠皆能书写和读懂,即使不识汉字的木匠亦不例外,而其他人无论汉文程度多高也无法书写或识其一字;(四)这种书写符号只在土家族木匠行业中通用,一般不传外人。可见,土家族民间的能工巧匠也曾创造对本行业通用的书写符号。三问题的提出:乡土语的浚废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语言是其最鲜明的民族特征之一。因为语言既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载体,还是一个民族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人文符码。正如我国著名民族学家林耀华所说:语言“是维系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则更为直接地指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一个民族无论如何不能舍弃的,那就是它的语言。因为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是它的灵魂之所在。通过一种语言,一个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只有在其语言中才能完整地铸刻下来,所以,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物性,若不从语言入手势必会徒劳无功。”可见,一种民族语言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语言,那么这个民族也就会失去自己的“生命(呼吸)”和“灵魂”。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族语言一旦消亡,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到了消失的边缘了。因此,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民族语言应当竭尽全力去保护它,尽量不让其消失或延缓其消失。土家族是一个世居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的少数民族,土家族由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统计时的524755人发展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时的8028133人,36年间土家族人口增加了7503378人。从1964年到1990年,土家族人口的年均增长率都在9%以上,远远超过同期的汉族年均增长率,即使从1990年至2000年,土家族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也都在4%以上。当然,这样的人口增长速度不可能用自然增长来解释,而是要从社会增长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土家族民族成分恢复”去解释。而与土家族人口急剧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土家语使用人口的不断减少。据徐世旋研究,土家语在1900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椴树蜂王浆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体育(健美操)》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中医药大学《生物及医药用高分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酒店辞职申请书怎么
- 塑胶衣架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束腰提臀减肥燃脂裤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智能配电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北财经大学《文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综合媒介与材料表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设计欣赏与批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单元知识结构图(排球)
- 船舶轮机英语_专业用语
- 羊水栓塞的处理)
- 初中英语考试答题卡(可编辑WORD版)
- 风光高压变频器用户手册最新2011-11-17
- 基层法律服务所设立登记表
- 第四代建筑悬挑阳台脚手架施工
- 三相四线及三相三线错误接线向量图研究分析及更正
- 线务员之歌(电信线务员朗诵词)
- (完整版)fluent炉膛仿真教程文档
-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及限值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