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预习案 无答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预习案 无答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预习案 无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单元概览】本单元主要是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与文艺事业开展经历的曲折前进的历程。【会考内容】3.5.1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开展的主要成就。3.5.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制定。3.5.3我国教育开展的史实;“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单元课题】◎◎◎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开展☆☆☆【自主预习】1、核科学方面的成就:1964年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打破美、苏的_______垄断;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九十年代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__核电站。2、60年初,中国_________导弹试验成功,1964年中国________制造的__________试验成功。3、_______年中国第一颗__________“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4、1992年中国开始实施__________工程战略,________年10月神州5号飞船载着宇航员_________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__________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5、1973年__________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__________,2019年,袁隆平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__〞,杂交水稻的创造不仅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解决中国人民的________问题,也有利于解决________饥饿问题。6、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________________〞。7、1965年,人工合成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的全合成。8、__________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百花齐放〞是指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开展;“百家争鸣〞是指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9、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老舍的话剧??,郭沫假设的历史剧??,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出色作品。特别是电影艺术出现了“_______〞。10、“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坚持“二为〞方向,即要为效劳,为效劳。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走向世界。11、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12、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人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制定新中国的。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开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形成比拟完整的体系。13、年,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90年代把开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开展战略。14、新时期开展教育的措施:①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__________,__________,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②大力普及__________教育。③20世纪90年代,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开展,国家着手实施开展高等教育的“〞方案,启动“希望工程〞④帮助西部和__________地区开展教育。【知识结构】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开展【自学检测】〔会考说明例题〕P64–P65101.右图反映的是1964年我国的一项重大科技成就。这一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C.成功试验导弹核武器D.成功发送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02.右图人物是我国研究杂交水稻技术的开创者,他是A.钱学森B.侯德榜C.钱三强D.袁隆平10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开展的地位,表现在A.开展识字教育 B.恢复高考制度C.通过?义务教育法?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104.“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四大D.十五大105.流行语往往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以下流行语与时代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义务教育、希望工程——新中国成立初期B.放卫星、赶英超美——“文革〞时期C.上山下乡、样板戏——大跃进时期D.经济特区、互联网——改革开放时期〔会考说明例题〕P94–P95131.教育的变革反映了社会的变化。请根据材料及所学答复以下问题。?论语?中提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礼之用,和为贵。〞〔1〕材料中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孔子将这些主张作为其私学的教育内容,目的何在?孔子首创私学,对当时社会具有怎样的影响?京师同文馆学生京师同文馆学生〔2〕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教育变革,并综合说明这些教育变革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作用。1965年,全国的高等学校有434所,是1947年的1.1倍。十年动乱,国家至少少培养100万大学毕业生。1977年全国有570多万考生参加了高等院校招生考试,这是迄今为止世界考试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经过1977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的招生考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