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检查检测方法_第1页
学校检查检测方法_第2页
学校检查检测方法_第3页
学校检查检测方法_第4页
学校检查检测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港市学校卫生综合评价检测办法一、学校教学环境监测指标(一)人均面积(二)课桌、课椅分派符合率(双随机)(三)黑板(尺寸、反射比、破损)(四)教室采光(窗地面积比、墙面反射比、采光系数)(双随机)(五)教室照明(课桌面、黑板面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等)(双随机)(六)教室噪声(七)微小气候(一)教室人均面积1.评价原则(GB50099-)中学≥1.39㎡/每人;小学≥1.36㎡/每人。2.仪器设备: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3.检测办法(GB/T18205-)在抽样教室中测量教室面积及学生人数,分别计算各教室的人均面积。4.注意:(1)测量过程中应注意激光测距仪本身长度对测量数据的影响。(2)异型教室不能舍弃不规则边角的面积。(二)课桌、课椅分派符合率-----双随机1.评价原则(GB/T3976—《学校课桌椅功效尺寸及技术规定》)根据学生身高与课桌椅分派符合评价表对课桌椅进行评价;每人一席;课桌分派符合率≥80%;课椅分派符合率≥80%。2.仪器设备:学生身高及课桌椅型号测量尺——该尺按课桌和课椅的高度(cm),标有对应的号数,测量时可直接读出被测桌椅号,同时也可测身高(cm)。也可用普通测量尺测量学生身高及课桌椅的高度。3.检测办法(GB/T18205-)在抽样教室中,测量教室内在座学生(随机抽取不少于10名学生)身高及对应课桌椅高度;按照GB/T3976规定的课桌椅各型号的身高范畴进行评价,被测课桌椅号数在使用者身高范畴内,则分派符合。4.注意:(1)学生身高与课桌椅型号测量尺为折叠尺,使用时必须打开呈直线,不能弯曲。(2)测量学生身高时,应让学生保持对的姿势:立正,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呈60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3)课桌高度测量点:桌面近胸缘距离地面的高度。(4)课椅高度测量点:椅前缘最高点离地面的高度。(5)身高号能够是一种区间,但课桌、课椅号是就近原则读取一种号。制作不规范的课桌椅,测量时偏于哪个号就统计哪个号。例如:桌高在2号和3号之间,以2号3号中心为界,便于哪个号就统计哪个号。(6)学生应使用同号课桌椅或大桌小椅,如果使用小桌大椅,应提示,但不评价为不符合。例如:学生身高为2-3,他可使用2号桌子、2号椅子;或3号桌子、3号椅子;或2号桌子、3号椅子。如果使用3号桌子、2号椅子应提示,但不评价为不符合。(7)新原则中课桌椅型号由10个号增加到11个号,增加了“0”号课桌椅课桌椅型号桌面高cm座面高cm原则身高cm学生身高范畴cm颜色标志0号7946187.5≥180浅蓝1号7644180.0173-187蓝2号7342165~1793号7040158~1724号6738150~1645号6436143~1576号6134135~1497号5832128~1428号5530120~1349号5229113~12710号4927~119(8)原则中课桌椅分派使用规定1学校预置课桌椅时,应根据本地学生年中期至末期的身高构成比例状况,拟定多个大小型号的数量。按规定的身高范畴,计算现用课桌椅对学生身高的符合率。2课桌椅在教室里的排列,应符合GB5099的规定。3教室中矮的课桌椅前,高的在后。同号课桌与课椅相匹配。也能够在现有条件下,采用相邻两个型号大桌与小椅相匹配的办法。(三)黑板尺寸、表面状况为使学生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规定水平视角(即观察角,由学生看黑板的视线与黑板面形成的水平夹角)不不大于300。若水平视角不大于300,可使学生识别黑板字的能力减少。为满足上述规定,同时使前排学生看黑板时但是分仰头,规定教室前排课桌(前缘)至黑板应有2m或以上距离。学生看黑板时允许的垂直视角(第一排学生看黑板上缘视线与黑板面所形成的垂直夹角)不应低于450。1.评价原则(GB/T50099-)黑板的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小学不适宜不大于3.60m;(2)中学不适宜不大于4.00m。黑板的高度不应不大于1.00m。黑板下边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小学宜为0.80m~0.90m;(2)中学宜为1.00m~1.10m。无破损及眩光。2.仪器设备: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3.检测办法(GB/T18205-)使用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测量黑板的高度与宽度,黑板下边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观察黑板有无破损及眩光。黑板反射比1.评价原则(GB7793-)黑板反射比0.15~0.20。2.仪器设备:(光)照度计。3.检测办法(GB/T18205-)3.1将黑板垂直分成四等份,取三条等分线的中点为测定点。3.2选择不受直接光影响的被测表面位置,将照度计的接受器紧贴黑板选定的测定点,读取照度显示值,此时显示值为入射照度,然后将接受器的感光面对准同一测定点,逐步平移离开,待读数稳定后,读取照度计显示值,此时显示值为反射照度。注意:反射比检测仅限于“粉笔板”,白板无原则4.计算黑板反射比=反射照度(lx)/入射照度(lx)(四)教室采光-----双随机采光方向规定:宜采用南北朝向的双侧采光。教室单侧采光时,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入。检测内容:窗地比面积后墙、侧墙反射比教室采光系数检测规定:(GB/T5699-)(1)天空条件:全阴天或晴天。(2)普通选择本地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一天内照度相对稳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量。(3)操作人员应着深色衣服,并远离接受器,以避免对接受器产生遮挡和反射。(4)测量室内照度时,应熄灭人工照明。(5)测量前接受器须曝光2分钟。1.窗地比面积1.1评价原则(GB7793-、GB5099-)教室窗地面积比不应低于1:5。1.2仪器设备: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1.3.检测办法(GB/T18205-)用测量尺测量教室窗洞口面积和地板的面积,计算教室窗洞总面积为1,求出与地板面积的比例,以1比多少来表达。2.后墙、侧墙反射比2.1评价原则(GB7793-、GB5099-)教室后墙、侧墙反射比宜为0.70~0.80。2.2仪器设备: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光)照度计。2.3检测办法(GB/T18205-)选择不受光直接照射的被测墙面,将墙壁分左、中、右,取3个点,选左、右墙壁,离其相邻墙面相接10~20cm为测点,将照度计接受器感光面朝上,置于测点,测其入射照度,然后将接受器感光面对准同一被测表面的原来位置,逐步平移离开,待照度稳定后,读取反射照度。3.采光系数3.1评价原则(GB7793-、GB5099-)采光系数≥2.0%。3.2仪器设备: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光)照度计。3.3检测办法(GB/T5699-)室内照度:选择教室内光线最差的课桌面测量照度。室外照度:在测量室内照度前后各测量一次室外照度,取平均值作为室外照度值。计算:教室采光系数=室内照度(lx)/室外照度(lx)室内照度:选择教室内光线最差的课桌面测量照度。用中心布点法,将教室划分成2m×2m的矩形网格,在每个矩形网格中心点用照度计测量课桌面照度,每个测量点测量1次。单侧采光时应在距内墙1米处设测点,双侧采光时应在教室横剖面中间设测点。取室内桌面照度的最低值为室内照度值。室外照度:尽量选择全阴天时进行,选择周边无遮挡的空地作为测量点位置,距离应不不大于教学楼高度的6倍,避免阳光直射;晴天时(晴朗无云),测量室外照度时,应使用表面涂黑的遮光球或遮光板(直径为8cm)挡住直射光线,使照度计接受器刚好完全处在阴影之中,遮光球或遮光板与照度计接受器距离应不不大于0.5m,测量点位置同样应不不大于教学楼高度的6倍。在测量室内照度前后各测量一次室外照度,取平均值作为室外照度值。注意必须使用中央布点法找室内照度最低点。后墙反射比需测量墙面,不能测张贴物、黑板或衣柜。测量时测量者应低于被测表面。晴天测量室外照度必须使用遮光球。室外照度与室内照度的测量应同时进行。(五)教室照明-----双随机照明基本规定教室宜采用控照式照明灯桌间距不低于1.7m灯管排列宜采用长轴垂直于黑板面布置有黑板灯且黑板灯应平行于黑板,且均匀分布照明检测规定(GB/T5700-)(1)应在没有天然光和其它非被测光源影响下进行,白天测量时应采用厚窗帘、遮光板等方法有效遮蔽天然光。(2)现场白炽灯和卤钨灯累积燃点时间需在50小时以上,并在最少燃点15分钟后进行测量。(3)操作人员应着深色衣服,并远离接受器,以避免对接受器产生遮挡和反射。课桌面面平均照度,课桌面照度均匀度1.评价原则(GB7793-)课桌面表面平均照度≥300lx;课桌表面照度均匀度≥0.7。2.仪器设备: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光)照度计。3.检测办法(GB/T5700-)从第一排课桌前缘开始(最前排课桌的前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不适宜不大于2.2m),用中心布点法,将教室划分成2m×2m的矩形网格,在每个矩形网格中心点用照度计测量课桌面照度,每个测量点测量2~3次,取平均数作为该测点的照度。4.计算:平均照度=全部检测点照度之和/检测点数照度均匀度=最小照度/平均照度黑板表面平均照度,黑板表面照度均匀度1.评价原则(GB7793-)黑板表面平均照度≥500lx;黑板表面照度均匀度≥0.8。2.仪器设备: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光)照度计。3.检测办法:(GB/T5700-)使用钢卷尺将黑板划分0.5m×0.5m的矩形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心点用照度计测量照度,每个测定点测量2-3次,取平均数作为该测点的照度。必须在黑板上标注测点。4.计算:平均照度=全部检测点照度之和/检测点数照度均匀度=最小照度/平均照度(六)噪声1.评价原则:(GB9669-1996、GB50099-)噪声≤50dB(A);排教室相对长边距≥25m。2.仪器设备:激光测距仪或钢卷(直)尺;积分式等效声级计或普通声级计。3.检测办法:(GB/T18204.1—)测定点的选择测量条件:周边有上课班级的空教室内,开窗。测量办法噪声测量点的选择GB/T18204.1—(1)数量:室内面积局限性50㎡的设立1个测点,50㎡~200㎡的设立2个测点,200㎡以上的设立3~5个测点。(2)位置:室内1个测点的设立在中央,2个采样点的设立在室内对称点上,3个测点的设立在室内对角线四等分的3个等分点上,5个测点按梅花布点,其它的按均匀布点原则布置。(3)距离:距地面高度1m~1.5m,距离墙壁和其它重要反射面不不大于1m。测量办法GB/T18204.1—测量前使用校准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对于非周期非稳态噪声,用声级计慢挡每隔5s读取一种瞬时A声级值,持续读取若干数据。(七)室内微小气候(室温)1.评价原则(GB/T18883-、GB/T18204.13)室温16-24℃(冬季采暖)22-28℃(夏季空调)。2.仪器设备:干湿球温度计;温湿度计。3.检测办法:(GB/T17225-1998)温度计感温部分挂在教室中部距地面1m处。3.2从放置温度计开始,通过5min后进行读数。4.测定时间:(GB/T18205-)为每年冬季,普通在当年11月至下一年1月;10时和14时各测一次,取平均值作为代表值室内微小气候(二氧化碳浓度)1.评价原则(GB/T18883-、GB/T18204.24)教室内空气中CO2含量≤0.15%。2.仪器设备:二氧化碳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3.检测办法:(GB/T18204.2-公共场合卫生检查办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二氧化碳采样点的选择(GB/T18204.2-公共场合卫生检查办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1)数量:室内面积局限性50㎡的设立1个测点,50㎡~200㎡的设立2个测点,200㎡以上的设立3~5个测点。(2)位置:室内1个测点的设立在中央,2个采样点的设立在室内对称点上,3个测点的设立在室内对角线四等分的3个等分点上,5个测点按梅花布点,其它的按均匀布点原则布置。(3)距离:距地面高度1m~1.5m,距离墙壁不不大于0.5m。测点应避开通风口、通道口。二、学生宿舍人均使用面积1.检测办法:1.1《GB/T18205-学校卫生综合评价》1.2根据宿舍的不同面积、层次、朝向等抽取不同类型的寝室作为评价样本。本次监测不少于3间寝室。1.3在抽样寝室中测量寝室面积及学生人数,分别计算寝室的人均使用面积寝室人均使用面积=被测寝室面积/该寝室学生人数2.评价原则:人均使用面积≥3.0m2(《GB31177-学生宿舍卫生规定及管理规范》三、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指标及检测采样:市政供水、自备井水均采集末梢水进行检测本地有城乡集中式供水设施的学校,应使用城乡管网集中供水;城乡没有集中式供水设施的可使用自备水源供水。(教育部卫生部有关印发《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的告知(教体艺[]5号))二次供水设施和自备水源供水的用水点的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原则》(GB5749-),并获得本地卫生部门水质检查合格报告。余氯-----双随机1.检测办法:《GB/T5750.11-生活饮用水卫生原则消毒剂指标》2.采用比色法,使用余氯比色计进行现场测定,将比色杯先用水洗3次,取采样点水(mL),加入联邻甲苯胺溶液2~3滴,摇动后立刻比色3.评价原则:用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消毒游离氯≥0.05mg/L总氯≥0.05mg/L二氧化氯≥0.02mg/L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1.检测办法:根据《GB/T5750.12-生活饮用水卫生原则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2.评价原则:细菌总数不得检出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浑浊度、PH值、色度、肉眼可见物、味嗅-----双随机1.检测办法:《GB/T5750.4-生活饮用水卫生原则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2.评价原则:浑浊度≤1PH值6.5~8.5色度≤15肉眼可见物无嗅味无异臭、异味(四)二次供水或自备水源供水应注意:1.采用二次供水的学校,二次供水设施周边应保持环境整洁,有良好的排水条件;设施的材质和内壁涂料应无毒无害,不得对饮用水造成二次污染;饮用水箱或蓄水池应专用并加盖上锁,蓄水容积以不超出学校48小时用水量为宜;设施应有安装消毒器的位置,有条件的学校应设有消毒器。2.采用自备水井作为饮用水水源供水的学校,自备水源的水井选址应远离牲畜圈、校园独立式厕所及贮粪池、垃圾寄存站(池)及污水排放点等污染源,距离应在25米(30米)以上;水井应设有高于地面0.3米以上的井沿,井口加盖并上锁,有条件的学校可建设专用供水泵房。四、游泳场馆评价根据:GB9667-1996游泳场合卫生原则(一)池水细菌总数1.检测办法:《GB/T18204.9-游泳池水微生物检查办法细菌总数测定》测2.评价原则:细菌总数≤1000个/ml(二)池水大肠菌群1.检测办法:《GB/T18204.10-游泳池水微生物检查办法大肠菌群测定》2.评价原则:大肠菌群≤18个/L浑浊度检测办法:《GB/T5750.4-生活饮用水卫生原则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评价原则:浑浊度≤5度(三)余氯检测办法:《GB/T5750.11-生活饮用水卫生原则消毒剂指标》评价原则:余氯0.3-0.5mg/L(四)空气细菌数1.检测办法:《GB/T18204.1-公共场合微生物检查办法细菌总数测定》2.评价原则:空气细菌数(撞击法)≤4000CFU/m3(五)二氧化碳检测办法:《GB/T18204.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