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树栽培研究与应用进展_第1页
贵州茶树栽培研究与应用进展_第2页
贵州茶树栽培研究与应用进展_第3页
贵州茶树栽培研究与应用进展_第4页
贵州茶树栽培研究与应用进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茶树栽培研究与应用进展

贵州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由于经济和文化的滞后,茶叶分布分散,产量低。贵州茶树栽培的研究始于1939年9月贵州湄潭实验茶场(以下简称茶场)的成立(现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的前身),该茶场成为我国最早建立的茶叶科研机构之一。建场以来,在茶树移栽、老茶园改造、茶园遮荫覆盖、叶插繁殖、茶树育种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3方面的研究成果:一是茶树品种资源的征集与比较研究,对全国茶树栽培品种的类型、分布及其主要特征进行初步的调查总结;在贵州务川发现野生大树茶,对贵州地方茶树品种资源进行普查并培育了无性系优良品种;二是对湄潭茶园病虫害的普查及各类害虫生活史的研究;三是在茶树条植、密植免耕快速高产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及推广,为土壤培肥和生态茶园的建设等做出了重要贡献。1茶树新种和物种组成1940年9月,茶场的科研人员进行了贵州乃至全国最早的茶树品种调查分类,在务川发现了野生乔木大叶茶。同年,茶场主持了全国茶树品种征集与鉴定,共整理出湄潭苔茶、务川大树茶等17个品种,汇编入《全国茶树品种志》。1941年,项目组对湄潭、凤岗、务川、德江4县的茶树品种继续调查,整理出黔北地方茶树品种10大类型:野生乔木大树茶、半乔木大叶大丛茶、灌木大叶茶、团叶茶、长叶茶、苔茶、小叶茶、柳叶茶、鸡嘴茶、兔耳茶。20世纪50年代,茶场开展了应用选择法进行有性选种,后改为无性选种。1966年选育出黔湄101、黔湄303、黔湄412、黔湄419、黔湄502等第1批无性系新品种;1967年选育出黔湄601、黔湄701,并成功引进了福鼎大白茶,后者成为贵州茶树栽培从20世纪至今的主栽品种。1963~1965年贵州省茶叶土产公司对普安县普白林场、雷山县永乐区、从江县西山翠坪公社进行野生茶资源调查发现四球茶和秃房茶2个新种,是贵州最早发现的茶树新种。贵州茶区分布广,品种资源十分丰富,至少有35个地方群体品种类型,划分为5个茶树品种生态区系:以仁怀、桐梓为代表的黔北大娄山茶区;以湄潭苔茶为代表的乌江中游茶区;以镇远、石阡为代表的武陵山茶区;以都匀、贵定中叶茶为代表的苗岭茶区;以安顺、平坝竹叶青茶为代表的黔中高原茶区。20世纪80年代开始着重对贵州野生大茶树进行较系统的调查,经过对24个县市的考察,认可并开发利用的有普白大树茶、贞丰坡柳茶、望谟八步茶、从江大树茶。1987年7月9日,野生大茶树课题组在普安、晴隆发现茶籽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等专业机构认证为新生代早第三纪四球茶茶籽化石,由此推测,贵州是茶树原产地组成之一。迄今在贵州大娄山脉及苗岭南麓还有不少野生的乔木大茶树。2良种示范和试验研究基本情况20世纪40年代,茶场进行了扦插繁殖试验,总结出以短穗、夏插、新土为佳的快繁方法;50年代从广东、云南、浙江等地引进良种推广种植;60年代末,贵州省桐梓县红光村的茶农在专家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发展茶叶生产,成功的栽培技术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现在贵州的乡镇茶场,绝大多数是60年代建立起来的;80年代开始,对新品种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1981年在贵州省农业厅及贵州省科委的资助下进行良种示范试验;1984年研究成功适应贵州气候条件、生长快、成本低的繁殖方法;1985年,在贵州省经委的支持下,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进行重点开发;1989年项目验收时,累计繁育茶树优质茶苗逾1200万株,在湄潭县建立母本生产示范园106.67hm2,向省内外推广达400万株,承担了1988年、1997年2次全国良种区域性试验,详细记载各品种在湄潭的适应性,尤其是茶场的新品种推广到四川省荣昌县后,建立繁殖场,在该县推广达133.33hm2以上,并向邻近县市辐射,取得了广泛的良种示范作用。20世纪末,在有关专家的支持下,在贵州省范围内建有晴隆、新蒲、核桃坝3个良种场,累计推广良种1亿株以上,相继推广到云南、四川、广东、广西、陕西等省。3致力于茶树栽培管理的科研工作茶场早期对茶籽贮藏、浸水、选种、播种时间、深度、直播、移栽、苗圃防旱、茶园遮荫等作了探索,后来对影响茶籽发芽因子、茶苗移栽时期、幼苗苗床等进行了试验研究。20世纪50年代,贵州省茶试站研究室开展了衰老茶园改造、茶树系统修剪、合理采摘、生产实践的总结,引进与推广茶园条栽技术、密植速成茶园的早期探索,茶树肥料、根外追肥、茶园绿肥试验和茶区土壤情况调查等工作。60年代,在广泛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立题开展了茶树综合丰产技术研究,创造了常规茶园产干茶3750kg/hm2的高产成绩,探索出了高产的规律和配套技术,对贵州乃至全国早期的茶叶科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70年代,贵州茶树栽培研究进入新时期,开展了密植免耕快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研究成果迅速在全国茶区推广并引起强烈反响,对我国茶树栽培技术的改进有重大贡献。密植免耕茶园比常规茶园提早2~3年投产,达到头年种、2年采、3~4年达高产的良好效果。1978年获贵州科学技术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984年被国家科委列入农村适用技术项目在全国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0年代,冯绍隆率领的项目组在密植免耕成果的基础上为提高光能和地力利用率开展了茶树组合密植研究。组合密植法是茶树密植免耕法的改进和发展,弥补了密植免耕茶园不能深耕补施有机肥的缺陷。采用组合与交换重组对茶树生理机能进行周期性的有效调节,提高光能利用率,同时对茶园土壤进行周期性的交换改良,使土壤理化性质实现全园平衡,以提高土地利用率。1989年该项目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90年代及以后的研究包括茶树个体与群体关系的人工调节、茶树喷施阿斯匹林、茶树喷施光呼吸抑制剂、抽技修剪、密植免耕栽培技术规范、茶果间作、皋芦茶引种栽培及资源考察、贵州天然富硒茶考察、茶树人工生态群落、贵州茶树根际固氮微生物等项目,并取得一系列成果。4主要研究进展茶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土壤及培肥的试验研究,包括大面积茶园开垦测量规划、茶园土壤调查、绿肥种植、土壤覆盖、冬季防冻、茶树根外追肥、农家肥和化肥施用等。发现幼茶行间种绿肥、覆盖均有良好防冻效果,尤以间作密植绿肥效果为佳,提出了高产茶园土壤条件的具体指标,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了有益参考和指导。70年代,进行了九二○在茶树上的应用、茶园土壤及茶树叶面固氮菌的分离培养、密植免耕对土壤的影响、双行茶园土壤增肥技术、农村低产茶园改造、对湄潭地区黄壤高产茶园土壤条件的调查等土肥研究工作,于1978~1981年完成的农村低产茶园改造综合技术示范(以改土为中心)和1975~1981年完成的双行茶园免耕撒肥法分别获得1981年和1983年农业厅科技成果三等奖。80年代开展了茶园土壤有机质自然平衡作用、茶园蓬心土壤肥力效应等研究。同时还开展了湄潭兴隆公社茶场低产变高产综合农业技术、茶树喷施稀土、茶园施用复合肥、茶树叶面综合营养剂、茶园自生食用菌、贵州茶园主要土类肥力诊断及优化施肥、生物沸石有机肥、茶园非梯化种植等试验研究,相继取得成功,其中有较大影响的研究项目如下:一是农村低产茶园改造综合技术示范。由吴子铭、孙继海等以湄潭流河渡公社茶场为点,采用“深耕、补密、增肥、稳水”8字综合改造方案,以改土为中心进行全面改造,3年全场产干茶由原58.5kg/hm2提高到810.0kg/hm2,改造第1年亏损5115元,第2、3年盈余12576元,起到了快速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良好示范效果。二是茶园土壤有机质自然平衡作用研究。在湄潭自然条件下,以茶树落叶作为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除具有省工、节资、快速、量大的特点外,还具有物理覆盖作用,能改善土壤水热条件,且有养分含量高,碳氮比小,分解转化快,有利于茶树地上、地下部生长等许多优点。三是茶园蓬心土壤肥力效应研究。吴子铭、孙继海等人围绕密植免耕开展茶园土肥研究,结果表明,茶园蓬心土壤具有土壤肥力稳定提高、抗逆力强、管理及用工成本低、茶树稳产高产等优点,比不具蓬心土壤的茶园增产1~3成。提出改变种植方式,建立蓬心土壤,利用茶树自肥作用快速培肥土壤的新观点,在国内茶树土肥研究方面独树一帜。茶园土壤有机质自然平衡作用研究、茶园蓬心土壤肥力效应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达到国内同行的领先水平,分别获得1987年、1990年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茶树病虫害防治贵州茶树病虫害的研究最早是从茶场的刘淦芝博士对湄潭茶树病虫害进行调查开始的,统计出茶树害虫64种和部分病害。常见害虫有紫霞茶蚜、茶摆头、背袋虫、负球茶军配、紫衣茶盒花、三星茶象、红颈茶天牛7种,并于1941年在中国《农报》刊出《湄潭茶树害虫初步调查》,是贵州茶树害虫调查的最早报导。20世纪50年代初对茶毛虫开展土农药收集利用,末期茶小绿叶蝉为害严重,用六六六和块状二二三对水300倍虽可控制其为害,长期施用却伤害天敌,使茶牡蛎盾蚧失去天敌而猖獗成灾。从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茶树保护的重心转移到对害虫和天敌资源调查、鉴定与天敌的保护利用上来。贵州有茶树害虫230种,病害30余种,害虫天敌324种。对茶叶生产威胁较大的茶小绿叶蝉、茶牡蛎盾蚧、常春藤蚧、茶毛虫、云尺蛾、茶梢蛾、茶实象甲等17种害虫及茶饼病、茶白星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1964年夏怀恩等在湖南《茶叶通讯》上发表《谈茶树害虫的综合防治》,率先提出茶树生物防治的主张。20世纪80~90年代中期,主要对茶小绿叶蝉测报技术和茶园复合生态进行研究。对草甘藤防除茶园杂草、害虫病毒资源调查及利用、茶白星病防治以及对侧多食跗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云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茶尺蠖、赤眼蜂、黄短步虫甲、茶棍蓟马等进行调查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6人工生态群落综合效益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在茶园生态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贵州天然富硒茶资源考察项目组在冯绍隆的带领下,在中科院地化所和贵州省地矿局地质所的密切配合下,历时4年,遍及9个地(州、市)、26个县(区)、72个茶场,采集了82个茶样、32个土样进行分析,得到1602个检测数据,发现硒茶资源的分布地域与规律,弄清了含硒量及富硒茶之间的关系,该项目1996年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四等奖。开发了品质优异的“夜郎”牌天然富硒茶。为充分利用茶园的立体空间,对茶树人工生态群落综合效益进行了研究。在开阳县双流茶场、红花岗区忠庄茶场、余庆县狮山茶场等处建立了生态茶园观测点,重点研究群落的不同处理对茶园生态产生的影响,已筛选出理想的立体种植模式:“经济林木—茶树—自生食用菌”。其中,茶果间作群落效益研究获1996年贵州省农业厅科技成果二等奖。皋芦茶引种栽培及贵州资源考察项目首次报道了贵州皋芦茶资源状况,该茶仅在贵州省丹寨县发现,已不足20株,濒临灭绝。该项目1997年通过由贵州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获当年贵州省农业厅科技成果二等奖。在茶园垦植、水土保持及综合效益研究方面,孙继海等人历时数年,提出坡地茶园种植不宜开梯,建议采用非梯化种植等高布置茶行方式,对稳定茶园小气候、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害虫天敌种类、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叶品质、节省人力物力、防止水土流失等有积极效果。茶园施稀土的应用研究获得了厅级二等奖。此外,还进行了以下课题的研究并取得相应成果:茶树叶面综合营养剂研制、游龙茶创制、武陵春研制、生物沸石有机肥肥效试验、贵州富硒粮油食品资源调查、茶园自生食用菌的分离培养、茶树树冠群体结构标准等。目前,正在开展的项目有优化茶叶自然品质的栽培技术研究(贵州省基金资助)、贵州皋芦茶资源调查及繁殖技术研究、茶园根际固N、P、K有益微生物的群落研究、贵州茶树根际固氮微生物分离及培养研究(贵州省农业厅资助)、茶树人工补硒研究、茶园土壤物理性状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提早春季名优茶开采期的综合配套技术研究等。7研究品种、技术与伦理针对贵州茶树栽培的现状确定未来的研究方向。贵州现有1/2茶园已经老化或半老化,有1/3是20世纪60、70年代建设的,产量低且抵抗力、土壤质量均下降。贵州茶树栽培品种单一,目前制作名优茶过分依赖福鼎大白茶,作为山区,贵州茶园小生境复杂多样,福鼎大白茶并不是贵州所有茶叶产区最适合的品种,需要优良的茶树品种,为此,要加快优良品种的选育,方法如下:一是加快地方优良品种的提纯复壮,使之尽快成为各不同主要茶区的主栽品种,逐步改变依赖福鼎大白茶制作名优茶的现状;二是通过全国茶树良种试验,筛选、引进适合贵州种植的优良品种;三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根据茶树的生长规律,采用田间自然鉴定和室内人工鉴定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茶树抗病虫性鉴定,加强对优质(高香)、高产、具特异成分(儿茶素、茶氨酸等)和高抗(抗旱、抗寒、抗病虫害)品种的选育,供发展有机茶园使用;四是开发早、中、晚新品种,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