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题目_第1页
期中复习题目_第2页
期中复习题目_第3页
期中复习题目_第4页
期中复习题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期中复习1.下列属于秦王统一六国的社会需要的是:A.久经战乱的人民渴望统一B.秦国变法较彻底,实力最强C.秦王赢政个人的雄才大略D.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地区之间联系加强2.“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秦统一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B.秦统一使人民脱离了诸侯的统治C.秦统一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D.秦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3.下列哪幅疆域图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ABCD4.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一诗中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的“秦王”完成“扫六合”的时间是A.公元3世纪B.公元2世纪C.公元前3世纪D.公元前2世纪5.《步辇图》描绘了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采用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政府B.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遍民族的巨大向心力C.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D.通过和亲的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6.导致“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最主要的政治条件是A.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B.人口大量增加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7.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风”主要指A.方向不定的风B.北方匈奴人的风俗习惯C.唐代吐蕃族的风俗习惯D.民族融合的风气8.唐太宗统治时期民族政策的突出特点是A.民族大融合,多民族国家统一B.民族政策开明C.尊重少数民族地区D.中原文化远播少数民族地区9.“贞观之治”出现对当时社会最主要的影响是A.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B.促进了民族融和C.为唐朝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D.有利于社会稳定10.台湾收复后,隶属于A.台湾府B.福建省C.浙江省D.广东省11.对康熙帝与蒙古贵族噶尔丹的战争,我们持肯定态度,主要是因为A.是掌握中央政权的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B.有利于维护内地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C.是反对少数民族进攻的自卫战争D.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2.康熙帝的行为属于维护国家主权的典型表现A.亲自东巡,了解敌情B.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迫使对方谈判C.签约时使用“中国”这一国号D.极力维护满州的统治13.康熙盛世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康熙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卓越的个人才华B.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矛盾缓和C.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对外交往D.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应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4.“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这首诗写在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B.平定“三藩叛乱”后C.收复雅克萨之后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15.康熙帝加强民族团结的史实有①南巡曲阜,崇尚儒家文化②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③尊重喇嘛教④册封达赖和班禅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6.下列清政府维护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平定三藩②抗击沙俄③三征噶尔丹④统一台湾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17.孔子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是A.分封制的崩溃B.劳动者地位的提高C.教育向民间普及D.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新旧矛盾尖锐18.“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 D.墨家19.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20.下列孔子的主张在今天看来具有消极意义的是A.“仁者,爱人。”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身也。”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1.在孔子的时代,社会上的主要文化典籍是“六经”;但后来人们习惯上只是说“五经”。后者不包括前者中的A.《诗》B.《易》C.《春秋》D.《乐》22.孔子认为,要使社会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必须A.用“礼”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B.关心和爱护老百姓的生活C.用“仁”的思想来缓和社会矛盾D.把“亲亲”的爱升华为人间普遍的爱23.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从教生涯表述不正确的是A.曾教授于马其顿帝国的建立者亚历山大B.在马其顿创立了吕克昂学园C.教学方法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的思想家D.教授学生自然科学和伦理学24.亚里士多德所倾向的民主政治应当由A.平民执政B.贵族执政C.中产阶级执政D.哲学王执政25.有人认为,亚里士多德有非常突出的科学成就,这是由他医学世家的出身决定的。这种看法A.有一定的道理B.完全正确C.完全错误D.不可置否26.亚历山大与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关系并不和谐,其表现不包括A.前者暴躁,后者严谨B.前者狂傲,后者稳重C.前者博览群书,后者不学无术D.前者征服欲强,后者平和善思27.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的工具科学是A.哲学B.逻辑学C.形而上学D.中庸之道(伦理学)28.亚里士多德的阶级属性是A.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B.代表地主阶级利益C.代表商人利益D.代表平民利益29.符合孔子对君子的要求的是①君子要将仁与礼、言与行完美统一②君子喻于义③君子要独善其身,也要兼济天下④君子忧道不忧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30.受中国儒学影响较大的亚洲国家不包括A.越南B.朝鲜C.日本D.印度31.体现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的是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D.当仁不让于师32.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经过历代的发展和损益,到明清时期已经与他原来的学说形成了巨大的差别。然而,孔子的地位却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这是因为明清时期A.文人需要孔子作为精神领袖B.统治者需要孔子学说作为统治工具C.儒家学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D.社会需要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33.封建教育以儒学为主,由此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许多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B.用思想统一巩固了政治统一C.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D.儒家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阻碍社会进步34.下列著作属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是A.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B.世界的存在与人的感觉无关C.是唯物主义思想家D.是唯心主义思想家35.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学术成就不正确的是A.建立较完整的学科体系B.大多数自然科学成就一被证明是错误的C.为后世的科研提供了一些方法论D.其伦理学成就如三段论至今被奉为权威36.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①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②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③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7.以下关于华盛顿对国家民主建设所作贡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赢得北美独立战争胜利,创立美利坚合众国B.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确认美国为总统制联邦共和国C.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D.创立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制度华盛顿担任总统时,发挥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在职期间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网罗人才,组成内阁②建立国家银行,活跃国民经济③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④创立总统否决制度⑤改善与英国的关系⑥在英法开战时,宣布“严守中立”政策⑦西进运动不断开展请回答38——40问题:38.属于直接维护国家民主制度的有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④⑦D.①③④⑦39.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的是A.②⑦B.①②⑦C.④⑦D.②③40.在外交事务中为保证国家和平的措施包含A.③⑤⑥⑦B.⑤⑥⑦C.③⑤⑥D.⑤⑥⑦41.拿破仑登上欧洲大陆霸主的宝座始于A.打败第一次反法同盟B.摧垮第三次反法同盟C.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D.决战第六次反法同盟42.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①尽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体制②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③推动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觉醒④无条件废除贵族地主的封建权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3.北美独立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A.波士顿倾茶事件;《独立宣言》B.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美英在巴黎签订和约C.来克星顿枪声;萨拉托加大捷D.来克星顿枪声;约克镇战役的胜利44.根据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不属于总统的权力是A.国家元首B.武装部队总司令C.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D.制定法律45.拿破仑在何时登上了欧洲大陆霸主的宝座A.1799年“雾月政变”后B.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后C.1810年迎娶奥地利公主后D.1804年加冕为“法兰西人的皇帝”后46.下列军事行动或措施不是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采取的是A.远征埃及B.整顿吏治,重用人才C.承认天主教为国教D.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财政47.下列关于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令”说法正确的是A.使法国的经济发展受到沉重打击B.使法国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C.这一政策与英国无关D.使荷兰丧失了海上霸权48.拿破仑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A.奥斯特里茨战役B.远征俄国C.莱比锡战役D.滑铁卢的惨败49.1815年敲响拿破仑帝国丧钟的事件是A.颁布“大陆封锁令”B.远征俄国失利C.莱比锡惨败D.滑铁卢战败50.英国参加反法同盟干涉法国大革命的主要目的是A.阻止法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B.防止法国革命蔓延到欧洲C.帮助波旁王朝复辟D.维护自己的欧洲霸主地位51.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局面,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变局”和“创举”是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王朝的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D.《临时约法》的颁布52.下列孙中山有关民族主义的主张,在今天仍具现实意义的是①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②(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③驱除鞑虏,光复我民族的国家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A.①②③B.②④C.①②D.②③53.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主要体现在约法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以法律形式否定了独裁专制的君权C.赋予国民以自由权利D.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54.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护国运动②“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制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③①④②D.②④①③55.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A.反对袁世凯独裁复辟帝制B.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C.传播民族、科学思想D.维护共和体制和《临时约法》56.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最主要体现在A.同意改组国民党B.同意以“党内合作”方式与共产党合作C.召开国民党“一大”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57.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民族资产阶级和满洲贵族的矛盾D.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58.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粹主义59.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是A.创办了革命政党B推翻了清王朝C.结束了封建帝制D.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60.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的相同点有①孙中山号召或领导②都是武装斗争③矛头指向北洋军阀④没有改变社会性质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D.②④61.与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有关的是①印度教教义②基督教教义③托尔斯泰等人著作④伊斯兰教教义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62.甘地非暴力运动矛头主要针对A.宗教冲突B.印度政府C.英国殖民统治D.印度种姓制度63.下列关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战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B.甘地的非暴力理论来源于政治斗争的经验教训。C.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开始就提出了独立的目标。D.甘地一共领导了三次大规模的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64.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提出的背景是①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论为英国的殖民地②一战后,英国在印度继续制造宗教矛盾③英国殖民当局对印度人民的反抗采用镇压和欺骗的策略④印度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65.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的事件是A.阿姆利则参案B.“食盐进军”C.1922年甘地入狱D.甘地当选为国大党主席66.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起的作用是①印度人民取得了自治权②印度人民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印度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④英国在经济上受到沉重打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67.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的事件是A.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B.阿姆利则参案C.1922年甘地入狱D.“食盐进军”68.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倡导“回到纺车去”,其实质意义是A.恢复行会式工业组织B.大力发展家庭纺织业C.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D.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69.与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比,第二次运动走向低潮的原因是A.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界限B.英国殖民者改变了统治策略C.运动达到了预期目的D.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掌握运动领导权70.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A.抵制英国恢复手工纺织B.抵制英国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C.发动群众展开抗税斗争D.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71.甘地领导的国大党在反英斗争中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

A.发展成为下层人民的政党

B.成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C.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

D.取得反英斗争的胜利72.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政治主张的根本原因是A.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B.共产国际的帮助C.中国共产党的真诚帮助D.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73.孙中山从“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客观上反映了①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强②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④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7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李白《古风》(注:六合:天地四方。天启:天生,天授。收兵铸金人:收尽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颂扬了秦始皇什么业绩?此业绩的完成意义何在?诗中刻画了秦始皇怎样的形象?请你根据诗意用三个以上的成语来形容。(2)现在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开始于何时?“收兵铸金人”表明当时冶炼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试问是哪些方面的社会因素促成了当时冶炼业的发达?材料二(在平定六国的当年,围绕着以何种体制统治前所未有的广阔国土这一问题,秦始皇和他的大臣们展开过一场讨论。)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3)材料二中秦始皇与大臣们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制度称之为什么制度?试分析此制度的利弊。(4)材料二中秦朝九卿之一的“廷尉”是主管什么部门事务的?其主管官员由皇帝任免产生,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什么特点?后李斯升任丞相,请问丞相的职责和职位特点分别是什么?试概括自秦以来以“廷尉”、“丞相”等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中央官制设置的基本原则。(5)材料二中李斯提出的“安宁之术”主要是指何术?李斯力推此术的理由是什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将此术推行全国。请问此术的推行意义何在?材料三《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贾谊《过秦论》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6)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秦修筑长城的背景、目的、方法原则、大致走向和在当时所起的主要作用。(7)秦始皇除修筑北方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外,还修筑了对知识分子的防御工程。你知道这个防御工程是什么吗?秦始皇采取此措施的目的何在?这两大防御工程有没有实现秦始皇“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理想?为什么?7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下一组材料是古代思想家关于“君”、“民”关系的言论汇编: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君之本。”(《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②“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清唐甄《潜书•明鉴》)

③“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荀子•哀公》)“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国语•楚语上》)

④“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

⑤(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荀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材料二(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卷一九八)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悠久历史传统中的哪一理念?根据材料一简述该理念的内容?(不得摘抄原文)(2)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3)材料一、材料二对你有何启示?76.关于历史上的“康乾盛世”,史学界对此基本上有两种评价:第一种是从中国古代历史的纵向发展来看,值得颂扬。第二种是从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来看,不宜夸大评价。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简述理由。7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亚里士多德材料二:“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亚里士多德材料三: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亚里士多德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二、三中亚里士多德研究的主要领域,各有什么意义?(2)如何看待亚里士多德在古代希腊文化史上的地位。7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74年4月华盛顿说:“我想我可以宣布一个事实,单独或集体地争取独立,这并不是这个大陆上的哪个政府或任何人的愿望或兴趣所在。”——《华盛顿传》材料二:1776年2月华盛顿又说:“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通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我们采取这一必然会促使我们幸福的步骤,是完全应该的。”——《华盛顿传》材料三:(按:美国独立战争后,农民的债务增加。终于导致了1786年谢司领导的农民起义,在起义被镇压后。)华盛顿说:天呀,人的行为为什么竟然这样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前些日子为了建立我们今天的制度,为了建立我们自己选择和创立的制度,我们还在流血牺牲,可是现在我们又拔出刀来,想要推翻这些制度,这件事真难以解释┅┅如无道理,就要马上运用政府的力量,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世界近代政治思想史》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华盛顿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材料三华盛顿难以解释的历史现象的实质是什么?(3)华盛顿对“以前共同奋斗,而今又反对”的这种制度认识上的缺陷在哪里?这两着斗争其实是什么性质的矛盾?(4)材料三华盛顿的立场是什么?从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上看,其阶级实质是什么?(5)应怎样理解华盛顿在上述三则材料中的活动?7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材料二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恩格斯《德国状况》材料三他把他的法典带到他征服的国家里,这部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恩格斯《德国状况》材料四法国大革命的几次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请回答:(1)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中,再次出现“革命”一词,请说明这里所说的“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2)根据材料二、三,马克思、恩格斯主要在哪个角度肯定了拿破仑?(3)根据材料四,列宁主要在哪个角度否定了拿破仑?(4)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拿破仑的论述是否矛盾?为什么?80.孙中山的思想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在转变过程中对中国社会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六年革命,而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也”中的“本”和“末”分别是指什么内容?(2)根据材料二,孙中山为了达到革命的目的,在辛亥革命前组织上有什么重大行动?思想上用什么来体现他的革命主张?(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在孙中山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1.阅读下列材料:人们对甘地的评价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他简直是“神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欺世盗名的救世主”“矫揉造作的阴谋家”,甚至斥责他为“印度封建主义不折不扣的辩护士”“帝国主义的帮凶”“群众性民主解放运动的主要叛卖者”。英国当时驻印度的总督孟巴顿则称甘地为“印度自由的建筑师”。有人指出,甘地及其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所以能够被印度国大党所接受,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甘地的做法不仅能发动群众,又能始终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而很适合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需要。甘地把“非暴力”看作最高原则,表示:“我最关心的乃是手段和它的不断应用。我知道,只要我们看重手段,则目的肯定能达到。”“如果通过暴力获得自治,不择手段屠杀英国人可以解除压迫,那我宁可不要自治而继续受人压迫。”请回答:(1)“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需要”指的是什么?(2)请对甘地、甘地主义以及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行评价。期中复习参考答案:1-5DABCB6-10DCBCB11-15DCDAB16-20DDACD21-25DABCC26-30CBAAD31-35BBDAD36-40AABAC41-45CBDDC46-50AABDB51-55CCCBD56-60DBCCA61-65CCDBA66-70DDDBB71-73CDA74.(1)颂扬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虎视眈眈、雄心勃勃、威风凛凛、气贯山河、雄才伟略、英明果断、声威赫赫、君临天下、一统天下、舍我其谁……(2)春秋农业生产中铁制农具的大量使用;兼并战争频繁,精良武器不断出现。(3)朝议利弊:大臣们议政,可以集思广益,不失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仅仅是作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而且极端的君主专制,容易使君臣悬隔,朝廷大臣无法参与议政。(4)主管司法皇帝集行政等大权于一身。职责:协助皇帝,助理万机职位特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基本原则: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5)郡县制理由:①分封制传至后世,各诸候国之间相互攻击,周天子无力禁止,导致天下大乱。②秦统一六国,割据混战局面结束,可以用公赋税重赏赐来制地方。意义: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6)背景: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目的:守藩篱,防止胡人南下。方法原则:因地形,用险制塞。大致走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作用:长城和蒙恬所率领的边防军相匹配,形成了有效的国防体系,并作为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象征留存了下来,成为当今世界七大奇迹之一。(7)焚书坑儒。目的:防止有学识素养的士人,对时政展开批评。没有。因为修筑长城和焚书坑儒是秦“暴政”的主要表现。长城修筑征发了大量的劳力,致使许多百姓家破人亡,难以生计。焚书坑儒是秦王朝以焚书和诛杀敢于议论国家政治得失、批评君主独裁的方士和儒生的暴力手段,开思想专制之先例。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在经历短促的十几年后,二世而亡。75.(1)“以民为本”(或答“民本”思想)。它包含的主要内容有:①重民(认识民众是立国的根本);②爱民(关心民众的劳苦);③养民(不要过度掠夺民众);④从民(根据民意任用贤人);⑤信民(取信于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