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氯酸钾产生的氧气多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2.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由图可得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发生改变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C.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3.2015年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物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B.该物质属于氧化物C.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D.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4.庆祝建国70周年的下列活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焰火表演 B.灯光秀 C.战旗飘扬 D.气球升空5.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O2═2X+2H2O.则X的化学式为()A.S B.SO2 C.Ag2S D.SO36.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 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7.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①表示的是稀有气体元素C.③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D.②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8.下列对过滤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C.为加快过滤,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D.玻璃棒要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比较MnO2和Fe2O3对双氧水分解的效果B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探究分子运动A.A B.B C.C D.D10.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你认为合理的是()A.小麦秸秆就地焚烧还田 B.生活废弃物分类放入垃圾箱C.用洁净的凉开水饲养金鱼 D.大量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钒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x=_____。(2)钒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其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___(“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_____价的_____(填离子符号)离子。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提取出抗疟特效药青蒿素,从而获得了塔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知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请回答:(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2)青蒿素中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计算出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写出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解释现象。(1)两份质量相等的碳酸钙与相同的稀盐酸反应,粉末状的比块状的反应的速率快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但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氧化碳能燃烧_____________。(用分子观点)(3)用汽油和洗洁精都能洗涤油垢,他们的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14.从微粒的观点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填写具体粒子,下同)变化,______________不变。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空气及其成分探究:(1)图Ⅰ用于粗略研究空气的组成,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2)拉瓦锡用图Ⅱ所示装置研究了空气的组成。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连续加热,得到了红色氧化汞粉末,同时钟罩内的汞液面上升。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3)某学习小组用图Ⅲ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有水进入了集气瓶。(问题)实验操作正确,但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猜想)镁除了与氧气反应外,还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X)发生了反应。对该气体提出猜想:猜想1:只是二氧化碳猜想2:只是氮气猜想3:氮气和二氧化碳等(资料)镁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能在氮气燃烧生成氮化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①经讨论一致认为猜想1不正确,理由是_____;②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结论)猜想3正确(4)(改进实验)小明同学利用如图4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因导管产生的误差忽略不计):Ⅰ打开止水夹a、b,向集气瓶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使盛有白磷的燃烧匙在水面上方,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Ⅱ关闭止水夹a,用强光照射引燃白磷。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至液面不再变化,测得量筒内水的体积是根据实验记录、,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式是_____。16.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提出猜想]猜想一:气体成分含有_____,猜想二:气体成分含有_____,(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向所取得气体中加入_____。_____。有二氧化碳(3)测定氧气含量。[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C,白磷的着火点为40°C。[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反思与评价]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_____,b.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大家经讨论后一直认为方案_____(选填“一“或“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原因是_____。c.经过A.B两组同学将收到的气体尽管都用比较准确的方案实验,但A的误差较大,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题分析】

A、根据图像可知,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故A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氯酸钾产生的氧气多,故B正确;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故C错误;D、根据图像可知,反应时间较长的是氯酸钾,故D错误。故选B。2、B【解题分析】

A、从微观角度研究化学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图中显示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发生改变,选项A不正确;B、从图中可知,在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反应物分子中所含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了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选项B正确;C、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分子的个数也发生了变化,选项C不正确;D、图中显示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选项D不正确。故选B。3、B【解题分析】

A、由化学式可得,其含有C、H、O三种元素,选项A正确;B、氧化物为二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而青蒿素含有三种元素,选项B不正确;C、由化学式可得,一个该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即含有42个原子,选项C正确;D、C、H、O三种元素都为非金属元素,该物质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因此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选项D正确。故选B。4、A【解题分析】

A、焰火表演,焰火是物质燃烧生成新物质,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灯光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战旗飘扬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气球升空是因为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5、C【解题分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硫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故选:C。6、C【解题分析】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能带g,故错误;B、硼的汉字结构含有石字旁,故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C、由图可知,硼原子的原子序数是5,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核电荷数是5,故正确;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故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故错误。故选C。7、C【解题分析】

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②和④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在①中核内质子数=8,为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粒子③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粒子④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粒子②的质子数是12,属于镁元素,是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8、C【解题分析】

A、过滤时,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体飞溅,A正确。B、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的边缘,防止液体漫过漏斗边缘,B正确。C、为加快过滤,要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搅拌液体,C错误。D、玻璃棒要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防止戳破滤纸,D正确。故选:C。

9、D【解题分析】

A、B、根据对照实验中单一变量的原则进行分析;C、根据木炭燃烧会有气体生成进行分析;D、根据碱性物质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进行分析。【题目详解】A、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同,不能比较MnO2和Fe2O3对双氧水分解的效果,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由于一个实验组中利用了二氧化锰,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因此不能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对实验产生影响,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该过程中中间烧杯中的液体变红色,是因为浓氨水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中间烧杯中时,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大烧杯外设置有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察对实验设计的能力,熟练掌握对照实验的作用以及单一变量的含义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此外,选项C考察了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该实验要求集气瓶内的物质燃烧不能生成气体,把握这一点即可顺利解决该选项。10、B【解题分析】

A、秸秆焚烧会造成环境污染,故不合理;B、生活废弃物应该分类放入垃圾箱,故合理;C、凉开水中氧气较少,不利于饲养金鱼,故不合理;D、为提高作物产量,应合理使用化肥。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32金属50.94失去+2V2+【解题分析】

(1)由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钒原子的质子数为23;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23=x+8+11+2,x=2。(2)钒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V2+.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该反应的化合价为+2价。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28215:2228.4%【解题分析】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12+22×1+5×16=282;(2)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15:22,故填:15:22;(3)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28.4%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加快分子构成不同汽油可用溶解,洗洁精利用乳化【解题分析】

(1)质量相等的碳酸钙,粉末状的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比块状的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大,所以粉末状的比块状的反应的速率快,故填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加快。(2)虽然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而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原子,两种物质的分子的结构不同,所以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故填分子构成不同。(3)汽油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所以汽油洗涤油污的原理是溶解,而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够乳化油污,将大油滴乳化成小油滴分散到水中,故填汽油可用溶解,洗洁精利用乳化。14、氧化汞分子氧原子、汞原子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解题分析】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过程中氧化汞分子发生了变化;汞原子和氧原子不变;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不变,进行重新组合。点睛: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原子不变。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汞+氧气氧化汞()空气中二氧化碳只占空气体积的镁+二氧化碳氧化镁和碳()【解题分析】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题目详解】(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