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实验中学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实验中学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实验中学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实验中学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实验中学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实验中学2024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A.噬菌体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B.提取组织DNA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D.PCR呈指数扩增DNA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模板2.目前为止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是终结疫情最有力的科技武器。2021年10月福建省出台了3-11岁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实施方案。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理论上可用减毒或灭活的病毒制作疫苗 B.减毒疫苗可能诱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记忆B细胞能够识别疫苗并产生抗体 D.病毒变异可能会影响疫苗的预防效果3.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由于免疫系统过度活化而形成淋巴因子风暴,引起器官损伤而出现高烧、呼吸窘迫和多器官衰竭等症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皮肤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B.记忆细胞可产生抗体清除外来抗原C.对重症患者需抑制T细胞的过度活化D.患者症状的出现与下丘脑和脑干有关4.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短,原因是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D.初生演替很容易发展到乔木阶段,次生演替很难发展到乔木阶段5.脑科学,狭义的讲就是神经科学,是为了了解神经系统内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细胞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在中枢功能控制系统内的整合作用而进行的研究。广义的定义是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还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等。脑科学已经成为21世纪最吸引人的领域之一。下图是人大脑皮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为大脑的左半球,逻辑思维主要由此半球负责B.大脑皮层S区损伤的患者能用面部表情和手势与人交流,但不能听懂话C.聋哑人相互交流时,需大脑皮层视觉中枢、H区、躯体运动中枢参与调节D.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越大,相应部位躯体越大6.研究人员发现甲.乙两种植物可进行种间杂交(不同种生物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两种植物均含有14条染色体,但是两种植物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两种植物的花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图所示。研究人员进--步对得到的大量杂种植株X研究后发现,植株X能开花,且A1、A2控制红色素的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低温处理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B.植株X有3种表现型,其中红色个体与白色个体所占比例相同C.植株X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D.植株Y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形成28个四分体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一种带有包囊膜的RNA病毒。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其包囊膜上的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分子结合,随后包囊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衣壳与遗传物质进入细胞内,完成感染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人的免疫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2019-nCoV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中的黏膜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_____道防线。(2)愈后患者短期内不容易再次被2019-nCoV感染,原因是体内产生了__________细胞。(3)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B细胞,能___________,增强机体的免疫力。(4)多次注射恢复期康复病人的血浆有助于某些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但是某些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或以后出现了皮肤荨麻疹、气管痉挛、呕吐等症状,医生判断其出现了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基础知识填空:(1)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大脑皮层除了具有感知外部世界和控制机体的___活动的功能外,还具有语言、____、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3)过敏反应的特点有:_____,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______和个体差异。

(4)脱落酸的生理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逐级递减。(6)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或_______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9.(10分)下图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操作示意图。(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上图C、E步骤都加入蒸馏水,但其目的不同,分别是_____和______________。(3)上图A步骤中的酒精必须是经过_____________的才能使用,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4)为鉴定A中所得到的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DNA,可用浓NaCl溶液溶解后滴加_______试剂,混合均匀后沸水浴,如果出现________则证明该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DNA。10.(10分)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来源于_______。(2)生产者、植食性动物同化的总能量分别是___________kJ·m-2·y-1、______________________kJ·m-2·y-1。(3)生产者→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假设能量全部来自生产者,按照理论上最高的传递效率,肉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增加100kJ,则需要的生产者同化量增加________________kJ。(5)图中肉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图中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代表的能量之中。11.(15分)请回答下列与人体剧烈运动时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_____。(2)运动过程中,血糖会由于大量消耗而降低,该过程中血糖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此时机体主要通过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来维持血糖相对稳定,胰高血糖素通过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来使血糖升高。(3)运动过程中肌肉细胞会产生乳酸,但内环境的pH值没有太大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4)在剧烈运动后建议不能因口渴而大量饮水,若大量饮水,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使血浆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若饮水过量,可能会引发肌肉抽搐、痉挛等症状,从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变化的角度简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5)适度锻炼可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人的免疫系统不仅可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即具有防卫功能,而且对于机体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及癌变的细胞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功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1、噬菌体属于侵染细菌的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缺乏自主代谢机制,它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宿主细胞。2、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此外,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3、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4、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另外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详解】A、噬菌体属于病毒,它没有细胞结构,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它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宿主细胞,故噬菌体增殖必须在活细菌中才能进行,A正确;B、提取DNA利用了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和DNA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进行,B正确;C、细胞壁属于全透性的,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D、PCR呈指数扩增DNA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的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使得形成的子代DNA约为2n,D正确。故选C。2、C【解析】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等方法制成的制剂。接种后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抗体与记忆细胞。【详解】A、减毒或灭活的病毒含有相应的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制作疫苗,A正确;B、减毒疫苗含有相应的抗原,可以诱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正确;C、记忆B细胞能够识别疫苗,但不能产生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C错误;D、病毒变异后,会改变其抗原特性,影响疫苗的预防效果,D正确。故选C。3、B【解析】1、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是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详解】A、皮肤、黏膜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A正确;B、记忆细胞可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清除外来抗原,B错误;C、对重症患者需抑制T细胞的过度活化,避免产生过多的淋巴因子而引起器官损伤,C正确;D、患者出现高烧、呼吸窘迫等症状,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和脑干的呼吸中枢有关,D正确。故选B。4、C【解析】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沙丘、冰川泥和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错误;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内都存在竞争现象,B错误;C、通常情况下,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原因就是发生次生演替时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C正确;D、只要环境气候条件允许,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能发展到乔木阶段,D错误。故选C。5、A【解析】大脑皮层有许多高级中枢,控制着脊髓等内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还有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和人类的语言有关,受损后会出现相应的病症,短期记忆和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详解】A、大脑左半球有管理语言思维功能,因此此图为大脑的左半球,逻辑思维主要由此半球负责,A正确;B、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损伤后出现运动性失语症,这类患者能用面部表情和手势与人交流,但不能讲话,B错误;C、聋哑人听不到,相互交流时,无H区参与,必须有躯体运动中枢协调指挥躯体运动完成手势动作,要利用视觉中枢看见手势形成视觉;要有语言中枢(V区)理解手语的含义,才能实现聋哑人之间用手语交谈,因此参与中枢有大脑皮层视觉中枢、V区、躯体运动中枢,C错误;D、大脑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即运动越精细复杂的器官,其大脑皮层代表区的面积越大,D错误。故选A。6、D【解析】据图分析,植株X不可育,说明甲、乙两种植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低温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植株Y是可育的。【详解】A、低温处理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平均分配进两个子细胞,从而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B、植株X有A1A2、A1a2、A2a1、a1a24种基因型,A1、A2控制红色素的效果相同,A1A2表现为红色,A1a2、A2a1表现为粉红色,a1a2表现为白色,所以植株X有3种表现型,其中红色个体与白色个体所占比例均为1/4,B正确;C、植株X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正确;D、植株X细胞中含有14条染色体,植株Y细胞中含有14对同源染色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形成14个四分体,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免疫器官②.免疫细胞③.免疫活性物质④.一(2)记忆(B和T)(3)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4)①.康复者血浆中含有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②.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解析】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2、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小问1详解】人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2019-nCoV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中的黏膜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小问2详解】愈后患者短期内不容易再次被2019-nCoV感染,患者体内已发生了特异性免疫,体内产生了记忆(B和T)细胞。【小问3详解】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同的抗原时,该免疫过程属于二次免疫,相应的记忆B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小问4详解】康复者血浆中含有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多次注射能帮助某些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过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点睛】本题以“2019-nCoV”为载体,主要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与掌握基础知识,能够结合背景材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8、①.神经-体液-免疫②.反射③.学习④.发作迅速⑤.遗传倾向⑥.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⑦.单向流动⑧.保持⑨.恢复【解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反应的特点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详解】(1)对稳态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位于人脑表层的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大脑皮层除了具有感知外部世界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的功能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3)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过敏反应的特点有: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4)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分布: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生理功能为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5)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6)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9、(1).C→B→E→D→A(2).加速细胞的破裂(3).降低NaCl溶液的浓度,使DNA析出(4).充分预冷(5).提取含杂质较少(或较纯净)的DNA(6).二苯胺(7).蓝色【解析】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原理是:①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选择适当浓度的盐溶液可以将DNA溶解或析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②DNA不容易酒精溶液,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可以溶解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蛋白质和DNA进一步分离;③DNA对于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不能水解DNA,蛋白质不能耐受较高温度,DNA能耐受较高温度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但是对DNA没有影响;④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呈现蓝色。【详解】(1)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步骤是:加入蒸馏水,破碎细胞→过滤,获取含DNA的滤液→去除滤液中杂质→DNA的析出→鉴定。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B→E→D→A。(2)C步骤加入蒸馏水是为了让鸡血细胞吸水,加速细胞的破裂,让其DNA从细胞内出来;DNA在0.14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最低,E步骤加入蒸馏水是为了降低NaCl溶液的浓度,使DNA析出。(3)A步骤是析出较纯净的DNA,去除杂质蛋白,所用酒精必须经过充分预冷的才能使用。(4)DNA遇二苯胺变蓝,滴加二苯胺试剂后沸水浴,如果出现蓝色则证明该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DNA。【点睛】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及要求”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10、①.太阳光能和有机物输入②.1.12×105③.1.8×104④.14.3⑤.13.9⑥.2500⑦.0.5【解析】分析题图: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去向包括被植食动物同化、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四个部分;而植食动物同化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外界有机物输入,去向包括被小型肉食动物同化、呼吸消耗、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四个部分。根据题图数据,先推算出肉食性动物的同化量0.05+0.25+2.1+5.1=7.5×103kJ/m2•y-1,再推算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0.05+0.25+2.1+5.1-5+4+9+0.5=16×103kJ/m2•y-1(包括外界有机物输入的能量2kJ/m2•y),最后计算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0.05+0.25+2.1+5.1-5+4+9+0.5-2+70+23+3=110×103kJ/m2•y-1,进而计算相关传递效率。【详解】(1)该生态系统中,流入生物群落的总能量包括太阳光能和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由题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同化量为(5.1+2.1+0.25+0.05)×103kJ·m-2·y-1=7.5×103kJ·m-2·y-1,其中来自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为(7.5-5.0)×103kJ·m-2·y-1=2.5×103kJ·m-2·y-1,则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2.5+4+9+0.5+2)×103kJ·m-2·y-1=18×103kJ·m-2·y-1,其中来自生产者的同化量为(18-2)×103kJ·m-2·y-1=16×103kJ·m-2·y-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23+70+3+16)×103kJ·m-2·y-1=112×103kJ·m-2·y-1=1.12×105k·m-2·y-1,植食性动物同化量为18×103kJ·m-2·y-1=1.8×104kJ·m-2·y-1。(3)生产者→植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104÷(1.12×105)×100%≈14.3%;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18×100%≈13.9%。(4)假设能量全部来自生产者,按照理论上最高的传递效率,肉食性动物的同化量增加100kJ,则需要的生产者同化量增加100÷20%÷20%=2500(kJ)。(5)图中肉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即包含在图中数字0.5所代表的能量之中。【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中等,解答时应明确生态系统的中能量的去向,准确的计算能量的传递效率。11、(1)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媒介(2)①.氧化分解/细胞呼吸供能②.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