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六校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B.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D.细胞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2.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j、k、1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正确的是()A.图中存在4条食物链,d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狼同化的能量可表示为c=f+i+lC.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c/a×106kJD.d和1的总和流入分解者的部分占其能量的10%-20%3.各种育种方法或技术都有其优劣之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工诱变可以定向产生有利于人们的性状B.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转移C.杂交育种难以将不同物种的优良基因集中在一起D.传统的育种方法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有限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断裂后必能导致其结构变异B.基因重组可导致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C.基因内部发生碱基对替换就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D.色盲、白化病等致病基因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5.一对夫妇生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其中男孩正常,女孩色盲。这夫妇的基因型是()A.XbY、XBXB B.XBY、XBXb C.XBY、XbXb D.XbY、XBXb6.土壤农杆菌含有一个大型的Ti质粒,在侵染植物细胞的过程中,其中的T-DNA片段转入植物的基因组。若想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取抗旱植株,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A.若用Ti质粒作为抗旱基因的载体,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应该在T-DNA片段内,且要保证复制起始点和用于转移T-DNA的基因片段不被破坏B.将重组Ti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中时,可以用钙离子处理细菌C.用含有重组Ti质粒的土壤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后,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具有抗旱基因的植物D.若能在植物细胞中检测到抗旱基因,则说明该基因工程项目获得成功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图是某两种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是________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乙是________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2)甲图中有而乙图没有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______;乙图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3)甲图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为__________(填写编号)。(4)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动力车间”是[]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养料制造车间”是[]________;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________;合成蛋白质的“机器”是[]________。8.(10分)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运动项目,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是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的精巧调控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而完成。其中“白鹤亮翅”的伸肘动作在脊髓水平上的反射弧结构如下图所示,实现伸肌的收缩和屈肌的舒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反射弧中含有4个神经元,效应器是伸肌运动神经末梢及伸肌B.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内外电位应表现为内负外正C.若神经元轴突外的Na+浓度升高,神经元产生的动作电位绝对值将增大D.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能产生和释放神经递质9.(10分)浅水湖泊养殖过程中,含N、P的无机盐含量增多,湖泊出现富营养化,驱动浅水湖泊从清水态向浑水态转换,如图1所示。科研人员进一步调查浅水湖泊从清水态向浑水态变化过程中营养化程度以及部分藻类生长状况(鱼鳞藻、脆杆藻为鱼的饵料,微囊藻是一种蓝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形成曲线如图2所示。(1)图1中该湖泊从清水态向浑水态变化过程中植物的变化是_____。图2中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____时,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与富营养化相比,贫营养化时浅水湖泊的生物多样性更_____。(2)单独培养微囊藻10天,科研人员将样液稀释100倍,再采用_____进行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如图所示,则1L样液中,微囊藻的数量是_____个。(3)科研人员对放养在该生态系统中的草鱼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养殖的草鱼除饲料外还以鱼鳞藻、脆杆藻为食),结果如表所示。(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鱼鳞藻、脆杆藻同化的能量草鱼摄入食物中的能量草鱼同化饲料中的能量草鱼粪便中的能量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草鱼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150.657.82.673.821.2①放养草鱼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_稳定性。②据表分析,草鱼粪便中的能量是_____KJ/(cm2·a)),从藻类到草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③数据表明,在少投放饵料的情况下,鱼类大量吞食浮游植物,可以减轻_____。10.(10分)请完成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问题:Ⅰ.如图是自然条件下某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模型,请回答:(1)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由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决定。(2)用该模型解释采取硬化室内地面、将粮食和其他食物储藏在安全处、养殖家鼠的天敌等措施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控制家鼠种群的数量。(3)某生态学家对某地的蝗虫种群数量特征进行研究后大胆预测:不久后蝗灾会更加严重,他得出此预测的依据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实验探究:模拟种群密度的调查示例。材料用具:绿豆一包,红豆50粒,大小烧杯各一个。方法步骤:①从一包绿豆中(数量未知)取出50粒,换上50粒红豆,然后将这包豆子放入大烧杯中,充分搅拌,使两种豆子混合均匀。②抓取豆子,每次从大烧杯中随机抓取豆子(每次一个),放入小烧杯中。依此方法,连续抓取20次。③数一下小烧杯中红豆数(假设为a粒)。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探究所模拟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该方法主要适用于_________、活动范围大的种群。(2)在实验操作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来减少实验误差。(3)纸包内绿豆总数可估算为:___________________。(用实验中数字、字母表示)11.(15分)如图表示小肠绒毛的结构,甲、乙、丙表示不同的细胞外液。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甲、乙、丙及细胞内液的组成成分,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____,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____,图中丙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的含量有关。(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图中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有两种的细胞有___,丙中水分的来源是___________(3)用图示表示甲、乙、丙三者在物质交换上的关系:__________(4)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__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_______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由腺嘌呤、核糖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其含有一个普通磷酸键和两个特殊的化学键(特殊化学键)。合成ATP的能量可以来自呼吸作用,也可以来自光合作用。【详解】A、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能产生ATP,光合作用场所在叶绿体,呼吸作用场所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正确;B、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和无氧呼吸作用都能形成ATP,故此时光合作用不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B错误;C、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阶段将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并释放氧气。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都有ATP生成,但只有第三阶段消耗氧气,C错误;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来源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D错误。故选A。2、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表示草同化的能量,b表示兔子同化的能量,c表示狼同化的能量;g、h、i是呼吸散失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详解】A、图中只有1条食物链,A错误;B、狼同化的能量可表示为c,包括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i和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f,小于f+i+l,B错误;C、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为1×106×b/a×c/b=c/a×106kJ,C正确;D、10%-20%是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分解者不占营养级,错误。故选C。3、A【解析】杂交育种育种周期长,只限于能进行有性生殖的同种生物,所以该育种方法可选择的范围有限,难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人工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盲目性较大;基因工程育种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人为地增加了生物变异的范围,可实现种间遗传物质的交换。【详解】A.人工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B.基因工程育种可以打破生殖隔离,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实现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转移,B正确;C.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难以通过杂交育种将不同物种的优良基因集中在一起,C正确;D.传统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育种周期长,且只限于能进行有性生殖的同种生物,所以该育种方法可选择的范围有限,D正确。4、B【解析】1、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2、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解】A、染色体断裂后不一定导致其结构变异,如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A错误;B、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B正确;C、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内部发生碱基对替换后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C错误;D、色盲、白化病等致病基因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D错误。故选B。5、D【解析】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孩正常,基因型为XBY;女孩色盲,基因型是XbXb,男孩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则母亲一定含有XB,女孩的两个X染色体均为Xb,其中一个来自母亲,另一个来自父亲,则父亲的基因型为XbY,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详解】根据分析,则父亲的基因型为XbY,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ABC错误。故选D。6、D【解析】农杆菌的特点是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农杆菌的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农杆菌转化过程: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从题文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详解】A、土壤农杆菌含有一个大型的Ti质粒,在侵染植物细胞的过程中,其中的T-DNA片段可转入植物的基因组,所以若用Ti质粒作为抗旱基因的载体时,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应该在T-DNA片段内,且要保证复制起始点和用于转移T-DNA的基因片段不被破坏,A正确;B、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时,需要用Ca2+处理细菌,使其成为易于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感受态,B正确;C、用含有重组Ti质粒的土壤农杆菌去感染植物细胞,使其具有抗旱基因,然后再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受体细胞培养成具有抗旱基因的植物,C正确;D、能够在植物细胞中检测到抗旱目的基因,只能说明目的基因导入成功,不能说明该基因成功表达,即不能说明该基因工程项目获得成功,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高等植物(2).动物(3).⑥叶绿体(4).⑧液泡(5).⑨中心体(6).②⑦⑧(7).⑤线粒体(8).⑥叶绿体(9).⑦内质网(10).④核糖体【解析】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是由液泡、线粒体、叶绿体、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组成的;而动物细胞是由线粒体、细胞膜、细胞核组成的,所以二者的区别就是没有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题图分析,甲细胞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①~⑧依次为细胞壁、高尔基体、核仁、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液泡。乙细胞为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结构①为细胞膜、②为高尔基体、③为细胞核、④为核糖体、⑤为线粒体、⑦为内质网、⑨为中心体。【详解】(1)图甲细胞中有细胞壁和液泡,无中心体,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乙细胞没有细胞壁,有中心体是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2)甲图中有而乙图没有的细胞器为⑥叶绿体、⑧液泡;乙图特有的细胞器是⑨中心体,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3)甲图中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为②高尔基体、⑦内质网、⑧液泡。(4)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细胞中的“动力车间”是图中的⑤;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养料制造车间”为图中的⑥;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其加工的部位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因此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内质网,图中的⑦;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图中的④。【点睛】熟知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以及二者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正确辨析图中的各个部分的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前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本题的考查点。8、C【解析】1、传出神经纤维末梢或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一起称为效应器。这种从中枢神经向周围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终止于骨骼肌或内脏的平滑肌或腺体,支配肌肉或腺体的活动。2、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详解】A、图中有4个神经元,效应器是伸肌运动神经元和屈肌运动神经元末梢以及它们支配的相应肌肉,A错误;B、兴奋传至a处时,a处产生兴奋,释放抑制性递质,此时a处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B错误;C、若组织液中的Na+浓度升高,由于动作电位是由于钠离子内流形成的,而钠离子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则此时钠离子内流的量增多,则神经元的动作电位绝对值增大,C正确;D、伸肘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产生和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从而抑制屈肌活动,D错误。故选C。9、(1)①.浮游植物逐渐增多,而沉水植物逐渐减少至消失②.中营养化③.高(2)①.血球计数板②.1.5×1011(3)①.抵抗力②.32.8③.14.9%④.水体富营养化【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2分析,浅水湖泊从清水态向浑水态变化过程,随着N、P的增加,水体富营养化逐渐增加,贫营养化时鱼鳞藻最多,中营养化时脆杆藻最多,营养化时微囊藻最多。随着营养化程度的增加,鱼鳞藻数量逐渐减少并消失于富营养化时;脆杆藻先升高后降低直至消失,其最多出现于中营养化时,消失于富营养化时;微囊藻一直在增加最后略微减少。【小问1详解】根据图1分析,与清水态浅水湖泊相比,浑水态浅水湖泊中的沉水植物没有了,而浮游植物多了很多,说明在该湖泊从清水态向浑水态变化过程中,沉水植物逐渐减少至消失了,而浮游植物逐渐增多了。已知鱼鳞藻、脆杆藻为鱼的饵料,结合图2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中营养化时,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富营养化时,脆杆藻和鱼鳞藻都最终消失了,所以与富营养化相比,贫营养化时浅水湖泊的生物多样性更高。【小问2详解】单独培养微囊藻10天,科研人员将样液稀释100倍,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根据血球计数板中的五点计算微囊藻的数量=(5+6+6+7+6)×5=150个,样液稀释100倍,血细胞计数的规格为1mm×1mm×0.1mm,因此1mL中微囊藻的数量为150×104×100=1.5×108个,故则1L样液中,微囊藻的数量是1.5×1011个。【小问3详解】①放养草鱼,物种数目增多,营养结构更复杂,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②根据表格数据分析,草鱼粪便中的能量=草鱼摄入食物中的能量-草鱼同化的能量,而草鱼同化的能量=草鱼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草鱼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因此草鱼粪便中的能量=57.8-(3.8+21.2)=32.8KJ/(cm2·a)。草鱼同化藻类中的能量=草鱼同化的能量-草鱼同化饲料中的能量=3.8+21.2-2.6=22.4KJ/(cm2·a),则藻类到草鱼的能量传递效率=草鱼同化藻类中的能量÷鱼鳞藻、脆杆藻同化的能量×100%=22.4÷150.6×100%=14.9%。③在少投放饵料的情况下,鱼类大量吞食浮游植物,可以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水体富营养化的相关知识点,弄清楚N、P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并能够解读图2中不同营养化程度时三种植物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10、(1).种群密度(2).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3).有效降低家鼠种群的K值(或环境容纳量)(4).该蝗虫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5).标记重捕法(6).活动能力强(7).随机抓取(闭眼抓取)(8).增加抓取豆粒的次数(小于50次);(不写“小于50”也给分);增加模拟的次数,重复测算,求平均值(任意答出两点即可)(9).50×20/a(1000/a)【解析】据图分析,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符合S型曲线。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K/2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K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近于等值。【详解】Ⅰ.(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2)硬化室内地面、将粮食和其他食物储藏在安全处、养殖家鼠的天敌等措施是减少家鼠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目的是降低家鼠种群的K值,以控制家鼠种群的数量。(3)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将来的变化趋势,故某生物学家对某地的蝗虫种群进行研究后的预测:不久后蝗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TR 61850-7-6:2024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for power utility automation - Part 7-6: Guideline for definition of Basic Application Profiles (BAPs) using IEC
- 2025-2030年中国镀锌层钝化剂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针织服装市场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酮洛芬肠溶胶囊行业十三五规划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艾灸养生仪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美甲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四川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时间序列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财经大学《商务智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看图填数
- 酒店项目精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小学生研学旅行展示ppt模板
-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一章
- 新概念英语第2册课文word版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微信小程序开发实战(第2版)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 重庆自然博物馆
- 收养人抚养教育被收养人能力的证明
- 施工升降机的安装步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