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概论学习指导书_第1页
高铁概论学习指导书_第2页
高铁概论学习指导书_第3页
高铁概论学习指导书_第4页
高铁概论学习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铁道运输专业高铁概论课程学习指导书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铁道运输(客货运)专业的专业课,是为了追踪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趋势、反映铁路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而开设的一门新课程。主要介绍高速铁路的发展趋势和进展、基础设施和活动设备、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和磁悬浮高速铁路相关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达到了解高速铁路线路组成;高速铁路供电、高铁信号与通信系统;高速铁路动车组;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及磁悬浮铁路的基本知识。本课程自学课时36节,考试形式:闭卷二、自学指导(一)阅读教材《高速铁路概论》《第一章绪论》1、泛读:第一章第二节第5页至第8页第一章第三节第8页至第16页2、精读:第一章第一节第1页至第5页3、知识点精析重点:高速铁路的概念了解:高速铁路的形式;了解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经济特点;了解我国高速铁路的现状。(二)阅读教材《高速铁路概论》《第二章高速铁路线路》1、泛读:第二章第一节第17页至第18页;第二章第三节第32页至第35页;第二章第四节第38页至第46页;第二章第五节第51页至第52页;第二章第六节第56页至第59页。2、精读:第二章第二节第18页至第23页;第二章第三节第23页至第31页;第二章第四节第35页至第38页;第二章第五节第46页至第51页;第二章第六节第52页至第56页。3、知识点精析重点:高速铁路对线路平面、纵断面的要求;高速铁路对轨道的要求;对路基的要求;及对桥梁的要求;对隧道的要求。了解:高速铁路线路的特征;高速铁路轨道结构;高速铁路路基的结构和特点;高速铁路桥梁的构造和特点;高速铁路隧道的构造和特点。(三)阅读教材《高速铁路概论》《第三章高速铁路供电》1、泛读:第三章第一节第63页至第67页;第三章第二节第77页至第84页;第三章第三节第85页至第86页;2、精读:第三章第一节第60页至第62页;第三章第二节第73页至第77页。3、知识点精析重点:高速铁路线路供电系统的组成;高速铁路的供电方式;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基本结构。难点: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基本结构。(四)阅读教材《高速铁路概论》《第四章高速铁路信号与通信》1、泛读:第四章第一节第89页至第96页;第104页至第111页第四章第二节第115页至第123页。2、精读:第四章第一节第87页至第88页;第96页至第103页第四章第二节第111页至第114页。3、知识点精析重点: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高速铁路列控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高速铁路计算机连锁系统的安全冗余结构及类型。难点:高速铁路计算机连锁系统的安全冗余结构及类型。了解:高速铁路通信系统的技术要求。(五)阅读教材《高速铁路概论》《第五章高速铁路动车组》1、泛读:第五章第四节第152页至第154页;第五章第五节第164页至第174页;第五章第六节第174页至第180页。2、精读:第五章第一节第124页至第130页;第五章第二节第130页至第141页;第五章第四节第154页至第164页。3、知识点精析重点:动车组的概念及分类;摆式动车组、高速动车组及CRH动车组的主要技术特点。难点:CRH系列动车组转向架与连接装置的基本情况;CRH系列动车组的牵引传动系统与制动系统。了解:动车组车体及车内设施的基本情况;CRH系列动车组转向架与连接装置的基本情况;CRH系列动车组的牵引传动系统与制动系统;(六)阅读教材《高速铁路概论》《第六章高速铁路动车组驾驶》1、泛读:第六章第181页至第202页2、精读:无3、知识点精析了解:动车组两头车内均设有一个司机室。(七)阅读教材《高速铁路概论》《第七章高速铁路运输组织》1、泛读:第七章第三节第210页至第214页;第七章第五节第223页至第230页;2、精读:第七章第一节第203页至第204页;第七章第二节第204页至第208页;第七章第三节第208页至第210页;第215页至第216页;第七章第四节第216页至第223页。3、知识点精析重点:高速铁路车站的类型;高速铁路乘务运用计划。难点: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及车站作业和服务的特点。了解: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流程及模式;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及其特点;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及车站作业和服务的特点。(八)阅读教材《高速铁路概论》《第八章磁悬浮铁路》1、泛读:第八章第二节第236页至第244页;第八章第三节第244页至第251页;第八章第四节第251页至第255页;2、精读:第八章第一节第232页至第236页。3、知识点精析重点:磁悬浮铁路的概念。了解:磁悬浮铁路的主要特点。三、自学进度学习内容及自学进度表时间核心学习内容(章节)学时作业备注9月第一章绪论39月第二章高速铁路线路4第一次作业2小时10月第三章高速铁路供电310月第四章高速铁路信号与通信4第二次作业2小时11月第五章高速铁路动车组511月第六章高速铁路动车驾驶2第三次作业2小时12月第七章高速铁路运输组织512月第八章磁悬浮铁路2第四次作业2小时合计(36学时)288四、作业(一)第一次作业填空题:1、高速铁路是一个具有专业性又具有国际性和时代性的概念,当今世界上,铁路速度分档规定为:时速在____________称为准高速或快速,时速在____________称为高速。高速铁路按列车动力配置方式可分为动力集中型和________________。3、高速铁路按列车的转向架形式可分为铰接式和________________。4、我国高速铁路网需要形成“_______________”八个高速客运主通道。5、高速铁路轨道的性,要求其空间线路曲线尽可能的平滑,即线路平纵断面的变化尽可能平缓。6、动车组走行线最大坡度不应大于。7、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主要类型有有砟轨道和。8、无砟轨道是由、道岔、扣件和轨下基础组成。9、是连接钢轨和轨枕使之形成轨排的部件。10、高速铁路路基主要由、路基防护和加固建筑物、路基排水设备三部分组成。1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克服空气动力学效应采取的一个有效手段是隧道横断面积。判断题:1、日本的高速列车,属于动力分散型、独立式转向架。()2、德国的ICE高速列车,属于动力分散型、独立式转向架。()3、法国的TGV高速列车主要是摆式列车。()4、当今铁路速度分档规定:时速在400km以上称为特高速。()5、英国APT模式既不修建新线,也不对即有线进行大量改造,主要采用由摆式车体的车辆组成的动车组。()6、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安全性好、能耗低、污染轻等优势。()7、列车高速度、高密度、高安全性和高舒适性的运行,要求高速铁路线路具有高平顺性、高稳定性等特征。()8、我国高速铁路主要采用有砟轨道。()9、高速铁路路基控制变形是轨下系统(路基)设计的关键。()10、高速铁路桥梁所占比例大、高架长桥多,所以高速铁路桥梁跨度都很大。()1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必须考虑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12、为减小微气压波的影响,可采取在隧道口设置缓冲段的措施。()简答题:1、高速铁路对轨道有哪些要求?2、高速铁路对路基有哪些要求?(二)第二次作业填空题:1、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主要由牵引变电所和组成。2、我国电气化铁路均采用供电方式。3、高速铁路采用架空式接触网,主要由、支持装置、定位装置、等部分组成。4、接触悬挂的种类较多,根据其结构不同分成简单接触悬挂和接触悬挂两大类。5、高速铁路采用完成闭塞功能。6、高速铁路采用列控系统以作为行车凭证。7、CTCS-2级列控系统由地面设备及两大部分组成,共同完成列车运行控制得功能。8、为保证计算机联锁的高安全性,计算机联锁系统均采用的方法。9、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应具有和高效率性。10、高速铁路信号专用通信系统主要包括区段数据通信、及无线数据通信系统。判断题:1、世界各地的高速铁路几乎都采用电能为牵引动力()2、单边供电方式是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供电时,每一个供电臂的接触网可从两端的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3、牵引变电所的设备通常分为两类,一类为不接触高电压的一次电气设备,另一类为接触高电压的二次电气设备。()4、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采用的是简单接触悬挂。()5、高速铁路采用列控系统完成闭塞功能,以车载信号作为行车凭证()6、高速铁路采用列控系统完成闭塞功能,以速度信号代替色灯信号,向司机提供速度命令。()7、高速铁路采用列控系统完成闭塞功能,车载信号设备直接控制列车减速或停车。()8、人机界面只能够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列车的运行速度、允许速度。()9、列控系统不包括开机自检和动态检查功能。()10、列控系统具备防止列车超速运行和防止列车溜逸的功能。()11、列控系统的测速环节不具有轮径修正能力。()简答题:1、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采用何种接触悬挂?为什么?2、简述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组成。3、简述列控系统的基本功能。4、如今,我国计算机联锁采用何种冗余结构?(三)第三次作业填空题:1、动车组亦称,它是自带动力、固定编组、两端均可操作驾驶、穿梭运行的旅客列车。2、动车组按照配置动力类型的不同分为内燃动车组和。3、高速电力动车组有两种牵引动力的分布方式,一种叫一种叫动力集中。4、中国铁路高速动车组简称。5、高速列车防火系统设计原则中的原则,就是防止措施的最终手段要以实现旅客的安全转移为目的。6、CRH1动车组每组动车组由动车和三辆拖车组成,安装有十个动力转向架和六个拖车转向架。7、高速动车组的连接装置通常包括、电气与风管连接器、缓冲器及风挡装置等。8、CRH2动车组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采用控制,由动车的电制动及各车的空气制动构成。判断题:1、动车组按照配置动力类型的不同分为内燃动车组和电力动车组,高速动车组大部分采用内燃动车组的形式。()2、高速电力动车组有两种牵引动力的分布方式,其中动力集中动车组是当今世界高速动车组技术发展的方向。()3、摆式动车组车体可以随运行时所通过的线路曲线半径和两列车速度的变化作相应的侧向摆动,使作用在车体的离心力与其重力的分力达到平衡状态。()4、中国铁路高速动车组是时速200km以上,动力分散形式的电动车组。()5、对于高速动车组来说,列车头形应实现良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6、对动车组的车体有一定的密封与隔声要求。()7、动车组的防火安全设计首先车辆使用耐火材料,其次车门车窗都应有应急装置,并且有火灾预测和灭火装置。()8、高速动车组的厕所采用直接排放的方式。()9、CRH3动车组采用两轴无摇枕转向架,构架采用H形焊接结构。转向架基本结构只能满足每小时200km的运行速度要求。()10、动车组两头车内均设有一个司机室,两个司机室设置布置均相同。()11、动车组一个司机室要配置两个司机。()简答题:1、高速转向架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2、我国CRH系列动车组牵引系统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四)第四次作业填空题:1、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一般流程,首先要通过正确分析、预测旅客运输市场需求。2、是指高速铁路是采取既有线改造还是新建等。3、我国武广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采用。4、高速铁路车站根据技术专业性质不同可以分为越行站、、始发终到站、枢纽站。5、高速铁路车站根据技术专业性质不同可以分为越行站、中间站、始发终到站、。6、动力车乘务员的值乘制度有和轮乘制两种。7、乘务计划主要分乘务日计划和。8、高速列车乘务员包括和列车乘务员。。9、磁悬浮铁路上运行的列车是利用来使整个列车悬浮在导轨上,并靠进行导向,利用直线电机将电能直接转换为推动力来推进列车前进。判断题:1、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是指高速铁路是客运专线还是客货混用。()2、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是指高速铁路采取全高速旅客列车运行还是高、中速旅客列车共线运行。()3、列车运行方案是指高速铁路是采取既有线改造还是新建等()4、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是从客流到老车流的组织方案,它以客运量为基础,以客流性质、特点和规律为依据。()5、中国的国情和客运专线网络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客运专线的列车开行方案必然是本先高速旅客列车和跨线中速旅客列车的共线运行。()6、高速铁路车站作业非常复杂,车站工作组织难度很高。()7、高速铁路车站列车停站时间短,所以要求行包、邮件的作业要迅速。()8、由于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靠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接触地面,因此,其阻力较小。()9、磁悬浮列车运行时噪声较大且易造成废气污染。()10、磁悬浮铁路速度快、能耗低、安全好、维修少、噪音小、无污染、起停快、爬坡强、能效高、投资大。()简答题:1、动力车乘务员的值乘制度有哪几种?有何区别?2、简述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的组成。五、作业参考答案(一)第一次作业填空题:1、160~200km;200~4002、动力分散型3、独立式4、四纵四横5、高平顺6、35‰7、无砟轨道8、钢轨9、扣件10、路基本体11、加大判断题:1、对2、错3、错4、对5、对6、对7、对8、错9、对10、错11、对12、对简答题:1、高速铁路对轨道有哪些要求?答:稳定的轨道结构;平顺的运行表面;良好的轨道弹性;可靠的轨道部件;便利的养护维修。2、高速铁路对路基有哪些要求?答:路基要达到高速铁路轨道对平顺性的要求;必须满足高速铁路对工后沉降的要求;必须严格控制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必须严格控制路基的初始不平顺。(二)第二次作业填空题:1、接触网2、单边3、支柱与基础;接触悬挂4、链形5、列控系统6、车载信号7、车载设备8、冗余设计9、高可靠性10、区间通信判断题:1、对2、错3、错4、错5、对6、对7、对8、错9、错10、对11、错简答题:1、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采用何种接触悬挂?为什么?答:我国高速铁路采用简单链型悬挂。主要原因是满足弓网受流质量和接触线使用寿命的前提下结构简单,便于施工、运营,且符合我国一贯采用简单链型悬挂的国情。2、简述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组成。答: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是一套完整的行车安全制式,主要由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计算机连锁系统、行车指挥系统和代用信号设备、专用通信设备等组成。3、简述列控系统的基本功能。答:列控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