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流传的考古学观察_第1页
《墨子》流传的考古学观察_第2页
《墨子》流传的考古学观察_第3页
《墨子》流传的考古学观察_第4页
《墨子》流传的考古学观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墨子》流传的考古学观察

《墨子》是墨子的一部重要经典。它由墨子及其弟子和墨家后学撰成,大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在以后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墨家学说由于不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由“天下显学”渐次沦为民间私学,汉代中期则完全退出了官方讲坛,以至后世治墨者寥若晨星。这对《墨子》的流传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考察《墨子》主要版本的传承关系,此书堪称屡遭变故,备受磨难。从现在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墨子》在其流传中,有以下九种版本存在明确的传承关系:一、刘向《完善经史》的藏书即《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墨子》71篇。战国时儒墨并称为“世之显学”,墨家弟子遍布华夏各诸侯国,《墨子》一书的传播是十分广泛的。然在秦汉时期,墨学在遭到沉重的打击后迅速地衰落下去。秦始皇焚书坑儒,烧百家语,即包括《墨子》;项羽劫掠咸阳,大火三月不熄,皇家图书焚烧殆尽;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墨家也在罢黜之列。从《史记》极其简单尚且不肯定地记载来看,司马迁并未读《墨子》一书。这说明《墨子》在西汉中期的流传已不广泛,而且已经遭到相当程度的损毁。1尽管如此,可以肯定地说,直到西汉末年,皇家藏书还较好地保存了《墨子》。汉河平三年(前26年),成帝“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刘向奉诏领校“秘书”,每校完一书,即作一篇目录和提要,“录而奏之”于成帝。刘向把已校书籍加以分类,编成《别录》;后来刘歆子承父业,继续“领校秘书”,将《别录》“撮其指要,著为《七略》”;今《七略》的主要内容通过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得到完整的保存。刘向、刘歆在《别录》和《七略》中共著录《墨子》71篇。墨学专家栾调甫、谭家健先生认为,刘向著录的《墨子》71篇底本,因其计数单位为“篇”,故该种《墨子》就是“汉秘府所藏的竹书本,为先秦旧书,其字皆古文(指用先秦大篆刻写—作者注)”。其主要理由是:汉代的竹书、帛书并行,篇卷并称,“‘篇’指‘竹书’,‘卷’指‘帛书’,”二者分明,不可混淆。又据《说文解字》,“著于简牍者也,谓之篇”;编,“次简也,以丝次第竹简而排列之,曰编。”可知“篇”、“编”原指竹简、木牍一类的古书。考古代的竹书之简,“长古尺二尺四寸,广不逮一寸。每简一行字……约在三十五字至四十字之间。”竹简的这种规制,已得到地下考古的证实。先秦竹书本《墨子》早已不传,然从建国后地下考古成果仍可以确切地证实这种古书的存在。据李学勤先生《墨子佚文研究》,年代属于战国中期的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中,就有十几支《墨子》残简,其中两支分别刻有21字和15字。经识读,其内容是:“申徒狄曰:周之灵圭出于土,楚之明月出蚌蜃,五象出于河泽。和氏之璧,夜光之珠,三棘六异,此诸侯所谓良宝也。”又据罗福颐考证,在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的四千多支竹简中,其中有一支所刻的文字“与《墨子·号令》相同”,其他几支文辞“与(《墨子》)谈攻守者相似”。二、《孔子》卷子目即刘向、刘歆父子在校勘竹书本《墨子》时用隶书抄录的副本。《汉书》记载,刘向奉诏领校“秘书”,每校完一书,即作一篇目录和提要,“录而奏之”。然后比照竹简原文用隶书转写于缣素之上,是为“秘书之副”。因此,从刘向开始,《墨子》才有隶书写本;又因为是抄录到缣素(丝织品)上面,才有分卷之目。《墨子》卷书本起源于西汉刘向校书无疑,以《道藏》本《墨子》为证:《耕柱》中的“夏后开”即“夏后启”;“开”为汉避景帝庙讳“启”之代字,而东汉仅避本朝皇帝庙讳,故“开”当为西汉刘向抄录“秘副”时所改。据《汉书·艺文志》,刘向父子校录的卷书本《墨子》共71篇,18卷(含目录一卷)。东汉后期,高诱在为《吕氏春秋》作注时,参阅了卷书本《墨子》,作了“墨子名翟,鲁人也,著书七十篇”的记载。东汉末年,董卓挟持献帝移都长安,火烧洛阳,皇家藏书损毁甚多。西晋初年,荀勖奉诏整理秘府图书,撰成《新簿》,记载图书29945卷,其中就有卷书本《墨子》。后经“惠怀之乱(八王之乱),其书略尽,后虽鸠集,淆乱已甚”。到东晋初年,“著作郎李充,始加删整”,皇家图书只剩下3014卷。由于《墨子》中《节葬》、《明鬼》、《非儒》失前半,《节用》、《非命》两卷均脱后半,遂改原18卷为16卷,其中仍有目录1卷。西汉卷书本《墨子》今已不存。三、“观其书末”,《经》“各附其章”西汉卷书本《墨子》的副本,由汉成帝赐给外戚班游,班游传给侄子班彪、侄孙班固,至东汉中期流传到民间。此时卷书本《墨子》所包含的《经》、《经说》由于一直无人识读,故而两部分前后互不连属,到魏晋时才开始分章,前后联系起来。《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写作体裁,它用极简练的语言概括表达某一思想,然后在《经说》中加以解释。《经》文字简单,少者仅三个字,最多不超过二十几个字;《经说》文字稍多,或引申说明《经》意,或补充新意。《经》每有一条,《经说》即有一条相应的解释。考《墨子》的《经》和《经说》两部分,都很符合该类写作体裁的规定;然刘向父子抄录的卷书本《墨子》,《经》和《经说》两部分却是混杂在一起,在当时无人解读的情况下,完全看不出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魏晋之时,政治黑暗,玄学盛行,人们崇尚清谈,辩术受到推崇。《墨子》中的《经上》、《经下》部分,因其包含了丰富的辩学知识,尤受士子青睐。晋人鲁胜2喜读《墨经》,多有创获,在自著《墨辩注》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引说就经”、“各附其章”的观点,即在每一条《经》后,都要找出与之相关的一条《经说》附着其后。他用此法解读《墨经》,开辟了《墨经》研究的正确途径,并把《墨经》分为《经上》和《经说上》、《经下》和《经说下》等各章。这就是魏晋分章本的由来。其时,张湛、司马彪据《墨子》注《庄子》、《孙子》3,庾仲容作《墨子钞》4,可知当时仍有一些学者关注《墨子》。然而魏晋分章本《墨子》如何传至隋唐,现已无从查考。栾调甫先生认为,魏晋时道士“左慈郑君之徒皆传《墨子五行变化记》,且收《墨子》入《道藏》”,“《墨子》卒赖道家而获存。”就是说,《道藏》保存了魏晋分章本《墨子》。因其持之有故,可存一说。四、唐本1卷目录7隋唐本《墨子》应为写本,当无疑问。我国自西汉发明纸张,到南北朝时纸本书几乎代替了竹书和帛书,隋唐时纸本书达到极盛。例如敦煌文献中就发现了大量的唐写本。《隋书·经籍志》著录《墨子》本书15卷,目录1卷,共16卷5。即为东晋以后南北两朝流传之本,很可能为元魏旧书6。《唐书·经籍志》依据东晋重集本6著录《墨子》15卷,然未著录原有的1卷目录7。唐本到底有无目录,已很难确定。但唐本以后,凡全本都作15卷,《目录》1卷从此不再传世。唐本仅有三种,即(1)《墨子注》,3卷本,今亡佚,乐壹著,公元617年成书。郑樵《通志·艺文略》著录称:“又三卷,乐台(应为乐壹,乐台误——作者注)著,唐志不载,当考。”3卷本所载内容不详,疑即(宋)《中兴馆阁书目》所称三卷十三篇本。(2)唐大臣魏征作《墨子治要》,成书于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仅节录《所染》、《法仪》、《七患》、《辞过》、《尚贤》、《非命》、《贵义》7篇,皆属于安邦治国的论述。据台湾严灵峰先生《墨子知见书目》,此书今犹存。(3)《墨子意林》16卷,唐大理评事马总(字会元)“以庾抄(即庾仲容《墨子钞》——作者注)增损裁择为此书”。虽云16卷,其实并没有分卷分篇,只是在各篇中随意摘引了几句,长者摘引十几句,短者摘引二三句,勉强凑成一书,显得随意粗疏,凌乱不堪,有的句子还有传抄失误。此书已失传。五、《子集》类目录宋刊本今只见著录,不见本书,皆已失传。但考察今存道藏《墨子》,仍可以证明宋本存在的事实,如《鲁问》篇“匡其邪而入其善”一句,空缺“匡”字,注曰:“太祖庙讳上字”。知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匡”而空缺。宋刊本至少曾有过两种版本:15卷本和3卷本。北宋景ue3d7中崇文院所藏《崇文总目》著录《墨子》15卷。南宋初年,晁公武(著《郡斋读书志》)、李涛(他也曾为《墨子》作过校注)都云所见旧本15卷,而未言及目录一卷,可知《目录》一卷已不载于《墨子》。南宋高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陈裌撰《中兴馆阁书目》,记载《墨子》“自《亲士》至《杂守》为七十一篇,”,“亡《节用》、《节葬》、《明鬼》、《非乐》、《非儒》等九篇,”以及目录1篇,实存61篇。其后王应麟《玉海》、明初宋濂《诸子辩》,依据《中兴馆阁书目》作了相同的记载。《中兴馆阁书目》又云:“一本自《亲士》至《上(尚)同》凡十三篇。”此书应为《墨子》全书首三卷不全本。据载三卷本虽文字讹脱错乱甚多,然其源出自宋以前古卷本,尚未经宋人篡改,可据以校15卷本,有一定校勘价值。六、唐写《子集》本明道藏本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仍完整保存的《墨子》版本,也是明以后各家版本的直接祖本,因而十分珍贵。《道藏》即道教经典著作总汇。据唐宋金元都曾刊刻过《道藏》的史实,以及《墨子》仍保留了唐写宋刻的痕迹,可以肯定,在唐代以前,这种道教大典即已收录了《墨子》。明《道藏》本《墨子》,即梵夹本8,由张宇初⑩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奉敕校刻。该本在《道藏》沛字号,共53篇,较南宋《中兴馆阁书目》所载又缺8篇。因目录1卷唐以后即亡佚,故缺篇目无从质证。从本书《鲁问》篇“匡其邪”缺“匡”字,以及注云“太祖庙讳上字”(避赵匡胤讳),知系据宋本校刻。由于《道藏》本刊刻者忠实于原著,一字不易,从而使《道藏》本成为后世最重要的《墨子》校勘依据。该本原藏北京白云观,今藏北京市文物局。七、北魏《道藏》本简称《嘉靖本有二:一是壬子活字本(即蓝印本),陆稳9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3年)据明《道藏》本刻印10。共15卷,每页22行,每行22字,卷末有“嘉靖三十一岁次壬子夏季之吉芝城铜版活字”一行,知即蓝印本。该本原藏聊城杨氏海源阁,后归姑苏潘博山,今存国家图书馆。二是癸丑唐刻本。唐尧臣11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4年)据陆稳壬子活字本刊刻,15卷,每页16行,每行17字。因唐本校刻精工,故备受后世刊刻家重视,清《四部丛刊》即选用此本。此本今存国家图书馆。据台湾版本目录学家严灵峰《墨子知见书目》记载,明代二百多年间刊刻《墨子》达28种之多,而《道藏》本以后的刻本,大多依据嘉靖本。嘉靖本以后较好的刻本还有:(1)茅坤万历九年(公元1580年)刊行《墨子》,共6卷,每页9行,每行20字。全文无批点、注释,文前有韩愈《读墨子》、陆稳《序》,文末有沈祖培亲笔题跋。此本今存江西省图书馆和温州市图书馆。另有童思泉涵春楼刊本,今藏国家图书馆;日本国有宝历年间刻茅坤本,时当乾隆二十二年。(2)郎兆玉12刻本,书名题为《郎完白先生重订墨子全集》,共15卷,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刊行,系据嘉靖壬子活字本校刻。该本有一定校勘价值,如《经说上》53,《道藏》本与唐尧臣本皆作“捷与狂之同长也”,误;郎本改“捷”作“楗”则不误。郎本今存上海图书馆。八、明代刊刻本毕沅13以《道藏》本为底本,辅以唐尧臣本,互校而成《墨子注》,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刊行,共16卷。文前有自叙并附《墨子篇目考》,文末有当世喜好研读《墨子》的孙星衍所作后叙。《墨子》15卷本自宋李涛校时,已脱误甚多,明代刊本又因循宋本,未加校雠。到毕沅《墨子注》出,书始可粗读,“则今日墨学复闻于世者,不可不推毕氏为首功”;然“毕校之好以意改原书”,致其疏漏,在所难免。据张希宇撰《山东省志·墨子志》,后世刊刻经训堂本《墨子》达26种之多;又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名索引》,经训堂本《墨子》在国内完整保存了16种刊刻本,其中最重要的是:王念孙批校本,今存上海图书馆;黄丕烈批校本,今存山东省图书馆;顾广圻批校本,今存杭州图书馆;孙怡让批校本,今存北京大学图书馆。九、《限制》国本的承担此本有二:一为光绪乙未(公元1895年)活字本,现仅存1卷,残卷存于孙怡让家乡浙江瑞安县玉海楼;二为宣统庚戌(公元1910年)重订本。今行于世者即重订本。该本系作者孜孜不倦三十年,集录清代毕沅、王念孙、顾千里、苏时学、洪颐宣、俞樾、戴望、张惠言、杨保彝等十数家之说加以考证校注而成,其完备堪称历代《墨子》校注之最。梁启超认为,仲容(即孙诒让)“诸法并用,识胆皆绝伦,故能成此不朽之作”,并盛赞“盖自此书出,然后《墨子》人人可读,现代墨学之复活,全由此书导之。”庚戌本《墨子间诂》今存上海图书馆。综上所述,《墨子》在其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尽管历经坎坷,然其版本传承关系还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