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研究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实施以经济为重点的发展战略,成功实施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加至2009年的335353亿元。然而,在我国经济总量突飞猛进的同时,区域间的经济差距状况却不容乐观,特别是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刘易斯指出:“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进程中最具有政治意义的方面。”(P.38)我国党和领导人也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区域间收入差距越来越显著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政府、学界以及普通大众的广泛关注。可以说,如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地区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成为21世纪中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中国的区域差距特别是区域收入差距,既可以在理论上为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和转轨经济学提供自然实验,又有助于我们认识造成不同经济体之间经济绩效差异的原因;同时又可以从现实的角度度量中国的地区差距并找出造成差距的真正原因,透彻理解各种因素对地区差距形成的作用机制,是客观评价改革的成果与问题的必要内容,也是选择并实施切实有效的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P.60-81)对分析我国的“地区差距扩大”问题,统筹区域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期望本文中的一些结论能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所帮助。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对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尤其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趋势和收敛性研究以及对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形成和变化原因的分析,国内外都已积累了大量文献。不同学者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分歧。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角度、分析方法、指标的选取、观察的地域单位和时段等方面不同。(一)关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Tsui(1991)发现,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中央政府作出了再分配方面的种种努力,其缩小地区差别的实际效果却并不明显。(P.1-21)Li等(1998)的文章则采用AugmentedSolow-Swan模型来分析1978—1995年的数据,他们的结果证实了条件收敛假说。他们估计条件收敛速度高达每年4.75%。同时,他们注意到1990年以后收入的差距扩大了。他们认为,经济改革促进了各省分别朝着稳态水平收敛,却扩大了不同省份稳态水平的差距;但由于存在着绝对收敛,所以即使各省稳态差距扩大,总的来说也出现了收敛现象。(P.117-132)Lee(1995)(P.99-118)、Dayal-Gulati和Husain(2000)的研究都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他们都强调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是由于不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差异导致的。Jian等(1996)的文章对1978-1993年期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地区收入差距来源于沿海与内陆的收入差距拉大,而不是沿海内部、内陆内部的差距扩大。他们认为这是由于中央政府给予沿海的特殊优惠政策造成的。Chen和Fleisher(1996)针对同期数据采用附加的Solow增长模型进行分析,也将中国地区差距的原因归结为中央政府的地区倾斜政策或地理因素,认为中央政府对东部地区的优先投资是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的根源,同时中西部不利的地理条件也限制了这些地区的发展。(P.141-164)(二)世纪20年代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思想我国国内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且多集中于定量研究,对中国地区差异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差距的现状、变动趋势、成因,并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的对策和措施。魏后凯等(1997)采用人均GNP指标分析了1952年以来三大地带差异的变化,结果表明:1952-1965年三大地带差距趋于缩小,而1965年后逐步扩大,1978年后呈迅速扩大趋势。省际差距在1978-1990年间则是缩小的。(P.63-67)魏后凯、刘楷(1994)预测了1993-2010年中国三大地带的经济增长仍将呈现出不平衡的增长格局。(P.28-36)陆大道等(1995)和胡鞍钢等(1997)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差异在1978年以前不断扩大,1978年以后则逐渐减小,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差异再次增大。(P.23-25)覃成林(1997)认为,在1978-1992年间,省际经济的绝对差异总体一直呈扩大趋势,90年代后迅速扩大,而相对差异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90年代后则有扩大势头。(P.82-86)周国富(2001)对我国地区差距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我国地区差距从建国初期到2000年,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之间的差距,基本呈“倒U”型变化,其中,上个世纪70年代末是它们共同的转折点。我国地区差距拉大的趋势主要反映在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上。(P.41)林毅夫、蔡昉、李周(1998)从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角度来考察中国经济转型时期(1978-1995年)的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结果表明,从地带内、地带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来看,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起着主导作用。此外,反映省际差距变化的基尼系数相对稳定,在1978-1985年间,基尼系数缓慢下降;1985-1995年间,缓慢上升。(P.3-10)江小娟、李辉(2005)认为影响地区间实际生活水平差异的因素包括居民名义收入和地区间价格水平差异两个方面。通过对我国36个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价格调整,发现城市间真实生活水平的差异小于用货币收入表示的名义收入差距。(P.11-18)董先安(2004)对解释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地区收入差距演变的各种假说进行了归纳、分析与检验,同时提出并检验了2个主要假说和关于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前期的4个推论。认为人力资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产业结构、城乡差距、产权结构和地理区位对经济增长与收敛具有显著影响。(P.48-59)张阿玲、黄伟、张晓华(2005)从区域间产业相互交流合作的经贸关系角度出发,得出由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对外区较敏感的产业不尽相同,从而使欠发达地区逐渐丧失了培植和发展真正能振兴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的能力。(P.109-125)许召元、李善同(2006)对1990-2004年全国30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面板数据进行回归,通过对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解,他们认为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差别、受教育水平、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城市化水平等可以促使地区差距不断扩大;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投资、劳动力流动放宽限制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等因素可以促使地区差距逐步减小。(P.106-116)近年来开始有学者从新经济地理学这一新的角度来分析地区差距问题。Hu(2002)建立了一个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产业集聚与区域差距的关联。(P.311-338)李国平、范红忠(2003)也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生产集中、人口分布和中国地区差距之间的关系。(P.79-86)范剑勇(2004)强调在厂商水平的报酬递增的外部性,即因果循环论,来描述地区差距形成的机制。(P.24-32)林理升、王晔倩(2006)以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流动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的产业集聚现象及由此产生的地区差距困境。(P.115-125)金煜、陈钊、陆铭(2006)使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讨论了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等因素对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的影响。(P.79-89)三、新经济走廊的理论基础及其对区域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本文要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指导下,研究我国的地区实际收入水平差距问题,因此,先介绍一下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核心思想及其对区域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一)空间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把空间要素纳入到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并通过研究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和机制来分析探讨经济增长。以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1977)(P.297-308)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为基础,借鉴国际贸易理伦,利用萨缪尔森(1954)(P.264-289)的冰山交易技术,克鲁格曼(1991)(P.483-499)把空间概念引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开山之作,即核心—边缘模型,简称CP模型。此后,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研究空间经济现象,在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他们把空间问题的研究模型化,并对之做出各种可能的扩充和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经济增长的非连续性和非单调性,并以这种非连续过程解释区际经济发展差异。新经济地理学强调区域经济是这种具有非连续性和突发性的“块状经济”,而这与新古典的具有连续性和单调性的“平滑经济”是完全不同的。虽然承认外生的自然条件和要素禀赋的空间差异是经济活动空间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新经济地理学寻找的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以及这些内生力量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空间差异的问题。新经济地理学通过运输成本,把空间要素纳入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二)新经济地理学区域收入差异的理论分析1.名义收入ew在产业集中较小区域的分配是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系统最产业的空间分布对称时,两个区域的名义收入相等,实际收入也相等。由于某种外生冲击,产业的对称分布被打破时,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开始发生变化。当所有产业(资本)都集中在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时,整个经济系统的名义收入(P.363-365)为Ew=Lw+ρ,但总名义收入在地区间的分配是完全不同的。产业(资本)聚集区不仅获得劳动报酬,同时也获得资本报酬,而无产业(资本)聚集的区域由于没有产业份额,只获得劳动报酬。产业聚集区的名义收入多于无产业聚集区的名义收入,产业份额的不同造成了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上的绝对差距。2.产业聚集区域的贸易成本显著降低当产业分布为非对称分布时两区域的价格指数也是不同的。由于假定两个区域消费者的偏好相同,而且制造业部门生产的都是异质的最终消费品,因此当企业大量聚集在某一区域时,区内提供的最终消费品种类较多,从区外输入的消费品的种类较少,因而可以节省大量的贸易成本,这必然降低生活成本。即如果企业从南部向北部转移,则会降低北部的价格指数P,提高南部的价格指数P*。这说明产业聚集区的人均实际收入增加,产业迁出区域的人均实际收入减少。所以,只要sn>1/2,也就是产业聚集区的产业份额大于1/2,则产业聚集区的实际收入水平高于产业迁出区域的实际收入水平。3.如何确定保持区际分配上的绝对差异由前面两点就可以把因产业份额的不同而导致的名义国民收入的区际绝对差异和因产业份额的不同而导致的价格指数的差异综合起来考虑。只要产业聚集区的产业份额大于1/2,则必然存在名义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上的绝对差异;同理,只要产业聚集区的产业份额大于1/2,则产业聚集区的价格指数小于产业迁出区域的价格指数,因而存在由价格指数的不同而导致的实际收入的相对差异。这样,就可以得出国民收入的产业份额分配律,(P.178)即国民收入的区际分配取决于各区域所拥有的产业(资本)份额,拥有的产业份额越大,所分得的国民收入也就越多;拥有的产业份额越小,所分得的国民收入也就越少。同一个区域资本所有者和劳动力所有者之间实际收入水平的差异不会发生变化。四、地区分布现状本文对地区的划分按两个标准进行。一是以省级行政区域(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来分析我国省际收入差距。二是把全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1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黑龙江、吉林、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8省区;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四川、西藏、新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12省区。其中,由于西藏由于数据缺失未包含在内,另外,重庆于1997年成为直辖市,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将重庆的数据合并在四川的数据里。由于四川、重庆同属于西部地区,因此这一处理不影响地区差距的测算。(一)地区均gdp的年际变化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中国从一个封闭落后的穷国变成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大国。收入来源于经济发展,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取决于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从纵向比较来看,各地经济在开放政策的推动下都获得了长足发展,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人均GDP持续增长;但从横向比较来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间的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图4.1可看出,改革开放初期,各地区的人均产出水平都比较低且比较平均,地区间差距不大。从1980年至2007年,三大地区的人均GDP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其中东部地区人均GDP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部与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一直是人均GDP最低的地区。图4.2给出了从1978至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以及全国的人均GDP比值情况。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地区收入差距就业已存在。以1978年数据为例,东、中、西部地区与全国人均GDP之比为1:0.64:0.54:0.75。其后除了在1992年间由于我国全面推进市场化进程,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与东部比值稍有上升外,一直到2007年间,其与东部人均GDP的比值总体趋势是不断下降的。再来看一看这期间各区域的人均实际收入水平情况。表4.1列出了在以1990年为不变价格的前提下,我国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实际收入排名情况。从中可以看到,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上海市与排名最低的贵州省绝对差距为6898.11元,相对差距将近6倍。并且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2007年人均收入水平排名在前十位的省份中有九个属于东部地区,而排名后十位的省份中八个属于西部地区。可见高比例的富裕地区在向东部地带集中,而贫穷地区也正在向西部地区聚集,在我国地区差距已表现为各地区间的“共贫”或“共富”特点,形成了“富人俱乐部”和“贫穷俱乐部”(P.16)。这一点也可以从下面的分析中得到证实。从较为直观的人均实际GDP和人均实际收入数据中可以看出,到2007年,我国地区差距现状不容乐观,已经达到了令我们不得不警惕的程度。(二)区域收入水平差异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区域产业份额、贸易自由度、对制造业产品的消费支出份额是造成区域收入水平差距的重要因素。下面就来比较我国在这三个因素方面的区域差距状况。1.产业份额比重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的产业主要是指加工制造业,因此可以用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来表示产业份额。从图4.3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占全国的比重远远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从1978年至今一直超过全国的一半,并且总体趋势在不断上升,中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在缓慢下降,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则一直是最低的。2.交通运输、通信邮电业的产出贸易自由度表示交易的难易程度,它取决于运输成本和交易费用的大小。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比较合适的变量应该是地区之间的贸易量相对其他各个地区到该地区之间的距离的加权平均。但是,由于在我国的统计数据中没有区域间的交易量的衡量指标,本文中采用各省的交通运输以及通信邮电业的产值占全国交通运输以及通信邮电业的产值的比重来代替。这虽然是一个间接的替代变量,但是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必然伴随着一个地区的交通运输以及通信邮电业的发达,这两者之间是正相关的。由于统计数据的可得性的限制,以交通运输以及通信邮电业的产值比重来表示贸易自由度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从图4.4可以看出,同产业份额类似,我国东部地区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占全国的比重也一直高居一半以上,远远超过中部与西部地区,并且从1978年一直到2004年东部这一比重都在不断上升,近三年略有下降。3.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影响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强调地区居民对制造业产品的消费支出对当地福利水平的影响:如果欠发达地区居民对制造业产品的消费支出份额很大,整个经济系统的经济增长率的提高所带来的动态效应才会大于由于产业份额较小造成的静态效应,从而才会提高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对制造业产品的消费支出份额可以用1减去恩格尔系数来代替。图4.5列出了东、中、西部地区一共8个代表省市对制造业产品的消费支出份额。从中可以看出,这8个省市对制造业产品的消费支出份额都在逐年提高,但东部地区省份的支出份额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省份。五、在中国,地区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一)量表内容分析本文采用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本文设定的模型如下:方程(5.1)中,下标i和t分别代表第i个省份和第t年,εit为残差。(1)被解释变量RINCit为人均实际收入水平,本文用各个省市的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来表示。因为人均GDP主要侧重于从产出角度衡量区域收入水平,而用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能更好地表示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2)解释变量INSit为产业份额,因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中的产业主要是指加工制造业,所以本文用各个省市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国比重来表示。(3)解释变量TRSit为贸易自由度,前面提到,由于在我国的统计数据中没有区域间的交易量的衡量指标,本文中采用各省市的交通运输以及通信邮电业的产值占全国交通运输以及通信邮电业的产值的比重来代替。这虽然是一个间接的替代变量,但是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必然伴随着一个地区的交通运输以及通信邮电业的发达,这两者之间是正相关的。(P.49)(4)解释变量MASit为对制造业产品的消费支出份额,文中用1减去各个省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来表示。(5)GOVPit、MKTit和OPENit为控制变量,由于影响区域人均实际收入水平的因素很多,因此有必要对一些主要变量进行控制来增强模型的解释力度。其中GOVPit为政府力量,用各省市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表示,以衡量用财政政策改善区域实际收入水平的效果;MKTit为市场化程度,由于经济成分的市场化改革集中体现在工业领域,因此用非国有工业总产值与全部工业总产值之比来反映市场化水平;OPENit为各省市出口值占全国出口值的比重,用以衡量一省的经济开放程度对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上述变量均取自然对数,这样既可以消除一定的异方差,同时估计出来的系数也可以表示弹性。人均收入是用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加权计算得到的城乡人均收入,个别省份缺失的数据就用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来作为权重计算。为消除物价变动因素的影响,城镇和农村的人均收入分别以1990年的消费物价指数(CPI)进行了平减。本文对全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估计,其中西藏由于数据不全没有计算在内,重庆由于1997年划为直辖市,将其数据并入四川。样本区间为1985年至2007年,其中1985-2004年数据根据《新中国五十五周年统计资料汇编》整理计算得到,2005-2007年数据根据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得到。所有的数据操作均在Eviews5.1软件上完成。(二)模型中变量的说明通过ADF检验序列是否含有单位根。从表5.1可看出,本模型中,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出口值占GDP比重是非平稳序列,取了一阶差分后即为无单位根的平稳序列。模型中其它变量均为平稳序列。利用Hausman统计量可以检验应该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如表5.2所示,同时由Hausman检测的P值可以看出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三)模型的基本结论1.产业份额对城乡居民分配的影响由表5.2可看出,在东、中、西部地区回归结果中,产业份额对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弹性均为正值,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地区产业份额与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呈同向变化。通过对东、中、西部三地区系数值的比较发现中部与西部地区弹性要高于东部,这说明在中西部地区较低的产业份额阻碍了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预期相一致。在没有绝对的专业化分工基础上,产业聚集区的名义收入多于非产业聚集区的名义收入,产业份额的不同会造成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上的绝对差距。同时,产业聚集区的价格指数会因大量贸易成本的节省而小于非产业聚集区的价格指数,因而存在由价格指数的不同而导致的实际收入的相对差异。由此可以得出国民收入的产业份额分配律,即国民收入的区际分配取决于各区域拥有的产业份额,拥有的产业份额越大,所分得的国民收入也越大;拥有的产业份额越小,所分得的国民收入也就越小。2.新经济经济地形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回归结果中,贸易自由度对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弹性均为正值,系数在5%水平上通过检验,表明贸易自由度与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同向变化。通过比较三大地区系数值发现,西部弹性最高。这表明西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限制,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事业不发达,大大阻碍了经济发展,正是因为此,一旦西部的运输通信条件得到改善,其与外界的贸易自由度会明显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会得到提高。新经济地理学引入萨缪尔森的“冰山”交易技术,认为区际的贸易自由度越大,区际间在运输成本方面的花费也会明显减少,于是地区内的产品价格指数也较低,从而能够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同时要注意的是,如果贸易自由度很大,会促使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流动,从而进一步减少生产要素流出地区的产业份额,其结果又会导致该地区实际收入水平的进一步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教育培训机构师资培训合作合同
- 2024年度直播带货合作分成协议
- 船舶制造行业人才招聘服务合同二零二四
- 2024年度市场营销与策划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塑胶制品喷漆承包合同
- 常州2024年度火灾报警系统安装与维护合同
- 第六章2024年度影视制作与发行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瓶盖模具购销合同说明书(2024版)
- 二零二四年度技术开发合同:人工智能语音助手研发与推广合作协议
- 2024年度货物买卖合同with售后服务与质保条款
- Unit 5 Fun clubs section B project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英语试题 含解析
- 实验室设备安装调试及技术支持方案
- 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
- 2024年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合作协议
- 生物-江西省稳派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调研测试试题和答案
- 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3J916-1 住宅排气道(一)
- 想象作文课件
- 2022年反洗钱阶段考试试题库
- 贵州省2023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