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略论犯罪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一、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未成年罪犯是罪犯中的一种。传统的分类标准是根据年龄进行分类。事实上,根据未成年人处于特殊年龄阶段下所具备的人格发展特征,从犯罪人心理矫治的角度考虑,可以将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种独特的犯罪人类型。在参考1992年至2002年共11年的《河北省人民法院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情况统计表》,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等统计数据的分析,有助于科学、准确、及时地认识未成年人犯罪现象,并在考察、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基础上,发现和探究其深层的犯罪心理成因,进而从心理矫治的角度制定有的放矢的咨询目标及对策。1992年至2002年的十一年间,河北省公安机关共查获18岁以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作案成员44385人,占全部刑事案件作案成员的8.8%,占青少年刑事案件作案成员的20%。在河北省法院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判决有罪的,1998年是1008件,1999年是1211件,2000年是1243件,2001年是1321件,2002年是1627件。1999年比1998年增长了16.26%;2000年比1998年增长了18.9%;2001年比1998年增长了23.7%;2002年比1998年增长了38.0%。未成年犯罪人被定罪判刑数量的增多,说明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未成年人群体中蕴涵着越来越严重的犯罪倾向。未成年犯罪人与成年犯罪人不同,其思想、性格和行为模式均未定型,可塑性较大,未成年人正处于成长发育、接受学习教育阶段,其人格尚未形成,在对未成年犯罪人执行刑罚期间应着重于教育,从心理矫治的角度矫正其人格,帮助其完成社会化过程。统计数据显示的未成年人犯罪率在万分之五左右,基本与我国全国总人口的犯罪率持平,但实际上,14至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只对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九类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承担责任,而16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则远远高于万分之五的水平,大约在万分之八到九以上。未成年人犯罪率近年来同全国人口犯罪率一样持续上扬,丝毫没有降低的趋势,未成年人犯罪高发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不可轻视的重大社会问题。从未成年犯罪人的文化特征来看,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最多,占到全部违法犯罪97%以上,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1993年最低的95%逐年上升到1999年的99%,高中和大学程度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逐年下降,由1993年的5%降到了1999年的1%。据统计,在未成年违法犯罪成员中,农民最多,占全部未成年违法犯罪作案成员的41.7%,其他依次是在校学生占37.3%,闲散人员占14.3%,工人占2.4%,个体工商业者占0.7%,干部占0.45%。从未成年犯罪人的违法经历来看,97.7%属于初犯和偶犯,只有极少数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和治安拘留。由于未成年犯罪人大多过早涉足社会,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和负性事件,但学识水平浅,认知能力低下,心理上处于成熟与幼稚、独立与依赖、驱动与盲从等剧烈的矛盾冲突中,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为模式和人格的发展完善,甚至影响到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从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来看,未成年人犯重罪的比率高,近年来一直维持在60%至70%左右。其原因之一是未成年人的犯罪类型容易导致犯重罪。据统计,未成年人犯罪类型主要包括暴力型犯罪、团伙型犯罪、物欲型犯罪。未成年人之所以采取暴力的方式作案,常常是因为受影视媒体、同伙等犯罪亚文化的影响而习得,同时也不象成年人那样具备利用智力、职务、诈骗、复杂技巧犯罪的能力,只会使用暴力这一最为原始的手段进行犯罪;未成年人之所以采取团伙型的方式作案,是因为未成年人处于独特的心理年龄,普遍存在着一种“从众心理”,团伙犯罪则可以将风险和责任分散,相互暗示相互模仿敢于冲杀敢于下手;未成年人之所以采取物欲型的犯罪方式作案,是因为未成年人尚不具备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实力,但追求玩乐相互攀比的心态较成年人更强,未成年人刚步入社会容易被不良的价值观所误导,从而不择手段偷盗、抢劫财物。二、影响社会的因素人格的形成具有两大基础,其一是遗传生物基础,包括基因遗传、人脑、内分泌、激素、个体体质等的影响;其二是社会基础,包括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引导等。人格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体与环境不断作用而形成各种心理特征的社会化过程。(一)人格发展的阶段性弗洛伊德根据其对病态人格进行的研究,最早提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并构建了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三级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构建了当前人格发展学说的基础,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不断将人格的发展(成长)理论科学化和系统化。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综合了文化和社会的因素。他认为在人格的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埃里克森将每个人的人格成长过程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所谓各阶段特定的人格发展任务,是指个体在各发展阶段上应当形成相应的人格特质,且经过了这一发展阶段其在这一方面的人格特质就基本定型,以后将难以改变,并依次进入下一组人格特质的发展阶段。人格发展中各项任务完成的成功与不成功是两个极端,靠近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靠近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人格特质,每个人的人格特质都处于两极之间的某一点上(或者用维度进行衡量)。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论”中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中,我们分析处于青少年期(12至25岁)的第五阶段和第六阶段的人格发展特征,会发现在人格发展的第五阶段中(12至18岁),女孩约从11岁男孩约从1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弗洛伊德认为青春期是一个骚动的时期,一方面,个体要从父母的从属关系中分离出来,情感上是痛苦的;另一方面,性的冲动开始产生,容易导致抵触情绪和情感波动。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驱力(性欲力)的增加是破坏性的,新的社会冲突和要求也促使青年变得困扰和混乱。因此,在心理上形成了“自我统合”,而防止“统合危机”乃是这一阶段的任务。所谓“自我统合”,是指个体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环境的整合和适应:“统合危机”是指内部心理活动和外部环境的不平衡及不稳定。埃里克森认为,成功的“自我统合”应完成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人格才能得到健全的发展。这七个方面是:(1)自我肯定对冷漠无情;(2)成就预期对工作瘫痪;(3)角色试验对消极认同;(4)性别认同对性别混乱;(5)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6)领导的极化对权威混乱;(7)思想的极化对观念混乱。换言之,在12至18岁中,个体的人格特质在以上七个方面便得以形成,在每组对立的人格特质中个体都会偏向于积极一方或消极一方,从而形成个体的人格特质。在人格发展的第六阶段(18至25岁),是个体从“暴风骤雨”的青春期逐步走向一个相对平静、相对成熟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人格特质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并融入社会。但由于寻找配偶与寻找工作包含着的诸多限制以及偶然因素,所以也孕育着生活的孤独感和窘迫感。从人格的社会性角度来看,个体在这个阶段最为明显的特征是人生观(包括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观)的确立。第五阶段形成的人格特质在此阶段趋于稳定和成熟,日后将难以改变。(二)从网络暴力看未成年人的社会化现状首先,未成年犯罪人社会化不完全导致人格缺陷。某省未成年犯管教所1999-2004年经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反映出有近四成以上的未成年犯罪人存在人格问题。18周岁之前的人格上的严重问题称之为品性障碍,18周岁之后称为人格障碍。品性障碍和人格障碍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在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14至18周岁是个体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学的研究表明,14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其人格特质经历这一阶段后将发生巨大改变。这一阶段形成的犯罪人格具有临时性,较为容易矫正。模仿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社会生活的重复行为和现象,都是因模仿而引起,犯罪行为也是模仿而来的。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大众传媒中暴力为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模仿”提供了几乎所有可以想象的行为样式和象征符号。未成年人把大众传媒暴力角色作为榜样来学习,造成社会化障碍,形成犯罪人格倾向,促使其形成犯罪人格。其次,传媒暴力影响未成年人的社会认知心理,进而形成错误的认知结构和认知信念。未成年人的自尊心不断增强,但思维仍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容易偏激,容易摇摆不定,激情在处理事情中常常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调查显示:65.7%未成年人表示自己经常通过电影、电视、网络游戏等接触暴力镜头。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自我实现性预言”的概念,认为最初对状态的错误理解而形成的一种错误的社会态度,可能导致真的变成了现实。“虚拟环境的环境化”是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控制下人的生存状态的一种特征。传媒所营造的现实环境,尤其是一些未成年人从传媒暴力中吸取了一些错误观念,认为暴力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手段。建立暴力是真实的,它的侵犯行为也是正常的、合法的,这时未成年人尚未从影视情境中解脱出来,即由所谓“艺术”的真实回到现实生活的真实中来。对这些未成年犯罪人来说,在认知和情感体验方面,更偏向于吉登斯所说“现实倒置”。最后,未成年人价值取向严重偏离主流价值观念,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人格理论的研究表明,个体的人格特质在出生后的18年内基本形成,在18至25岁进入成人前期后逐步进入稳定期,此后将难以改变。其中12至18岁即人格发展的第五阶段是人格形成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教育的作用即是在个体人格发展的各阶段中,发展积极的人格特质,避免消极人格特质的形成。据美国犯罪部门的抽样调查,65%的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直接受到传媒不良信息的影响。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是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大众传媒为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媒介效果理论之一“免除抑制论”认为电视暴力降低了人们对侵犯他人行为的抑制,成为未成年人解决问题的一种可以接受的方式。三、对个体人格的发展“心理健康十标准”第10条标准明确指出:心理健康要求“在不违背生活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犯罪是违背社会规范满足个人私欲的行为,是心理不健康的具体表现。心理矫治通过心理测量了解未成年犯罪人的心理实际情况,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来消除未成年犯罪人的情绪障碍、人格缺陷、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未成年犯罪人社会化的适应能力。本文主要从未成年犯罪人人格矫正角度分析认知疗法在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矫治中,在改善未成年犯罪人的情绪障碍、个性偏激、不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运用的一些思考。日本刑法学家团藤重光所主张的“人格责任论”,即包括行为责任和人格形成责任。就未成年人而言,其人格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尚不需对自己的人格形成过程承担全部的责任,因而往往能成为减免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理由。认知治疗是由A.贝克创立的体系,它强调信念系统和思维在决定行为和感觉中的重要性。贝克受过精神分析训练,他把自己对自动思想的观察和弗洛伊德的“前意识”概念作了比较。他认为人们在如何对自己说话、如何自我调节中形成了自己的内在交流体系。在内在交流体系中,人们构成一组信念,通过这些信念,人们构成了自己的规则和标准,即图式,是一种决定了经验如何被个体知觉和解释的想法。贝克注意到来访者通过夸张消极的方面而歪曲了观察,构成了消极认知转换。例如“我什么事都做不好”、“我没有希望了”等,这些信念都是过度概括、夸张和抽象化的例子。尽管认知治疗理论主要来源于观察,但认知治疗家特别关注思想对个体人格的影响。尽管他们不认为认知过程是心理障碍的原因,但是认知过程是一个显著的部分。个体没有觉察的自动的思维在人格发展中起的作用更大。凯利的人格建构理论也探索了人格发展中认知的作用。在描述基本的人格建构时,凯利说:“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受他预期事件的方式所确定”。凯利相信人有一个人格建构的系统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例如:“聪明——愚笨”是一个人格建构,我们用这个框架来评判自己和朋友。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建构世界,有人用其他的建构。但凯利的人格建构和贝克的图式概念很相似,都是描述个体的信念系统方式,都强调改变信念对改变行为的重要。首先,识别和辨认未成年犯罪人不合理的认知结构,从认知结构上进行改变。认知治疗家认为个体的信念在儿童期开始形成,在一生中发展。早期儿童经验引起了对自己和世界的基本的信念。一般情况下,儿童经验得到父母的支持,带来如“我很可爱”、“我有价值”的信念,这些儿童到成年后对自己有积极的自我概念。而那些未成年犯罪人由于在人格形成的阶段,没有完成自我的统合性,导致了自我角色的混乱,形成了“我不行”、“我很差”等消极信念,这些信念会成为个体的基本的消极信念图式。通过认知疗法,在咨询师的帮助下,使未成年犯罪人觉知自己的消极信念图式,帮助未成年人澄清在童年早期从他人那里学到的不合理信念。由于未成年犯罪人对生活经验的错误解释,通过自我暗示与自我重复的主动强化过程,形成了他们歪曲的认知结构并支配他们功能失调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导致人际关系和行为模式异常,影响他们的人格的社会化发展,从而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其次,在未成年犯罪人的认知结构中建立合理的认知信念,进行认知重组,形成新的认知图式。弗里曼进一步描述图式,认为每个图式有一个强的情绪因子,它和信念系统有关;在图式中,个体持有每个图式的时间不同;图式往往是在别人那里得到的,这个人越重要,这个图式也就越重要;图式的细节和弥散程度体现在人的思想中;图式有行为成分,它决定了个体如何根据信念而行动。图式不仅有认知的成分,也有情感和行为的成分。在运用认知疗法过程中,治疗师强调认知图式的发展变化,要帮助未成年犯罪人识别那些消极的认知核心图式,使他们摆脱这些消极的思维习惯,并用更适合的思维方式代替它。弗里曼使用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总结了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危机图式。例如“埃里克森的第一个阶段是信任对不信任阶段,一个信任的图式是“我可以信赖别人”,“有人在这里帮助我”。而一个不信任的图式会引起如“我不能信任任何人”,“别人会忽视我的愿望”等。再次,针对未成年犯罪人在情绪上的粗野、不合作、无法克制的暴怒而引发的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等,使未成年犯罪人学习一些控制情绪的技能,改变在情境中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拉运垃圾合同范例
- 聘请单位报账员合同模板
- 网汽车租赁合同模板
- 私活接单合同范例
- 美缝劳动合同范例
- 网店买卖服务合同模板
- 英国合同范本
- 鱼池合伙合同范本
- 合作开发合同2024年度人工智能合作开发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项目管理咨询与外包合同
- 辽宁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
- 运输组织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北京交通大学
- DB∕T29-297-2021 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 阴滋病的课题:拉开攻破的序幕
- 幼儿园幼儿发展评价表93195
- (高清版)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15
-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PPT课件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华成英(课堂PPT)
- 集装箱内装仓库仓储最新协议
- 三七灰土施工工艺设计
- 灌砂筒与标准砂标定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