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全球化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_第1页
两次全球化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_第2页
两次全球化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_第3页
两次全球化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_第4页
两次全球化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次全球化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从鸦片战争到全国解放,中国经济的总体形势是什么?中国经济已经发展了100多年?或者陷入停滞?它的趋势是什么?如果它在上升,它的增长率会提高吗?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相应历史时期相比,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如果这100多年的经济发展史被划分为几个阶段,哪个阶段的发展速度越快,这是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这些问题最初由活跃的中国现代经济研究人员,甚至普通中国现代经济读者所首次接受。不幸的是,中国出版的几本关于现代中国经济的书籍和作品都找不到。对于这些重大的问题,笔者自然无法在一篇文章中作出全面的分析,本文只是希图通过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最容易引起争议的一个阶段、也是笔者认为传统观念偏离历史实际最严重的一个阶段、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20-1936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计量分析,以及这一阶段与其前后相衔接两个阶段(1887-1920年,1936-1949年)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为回答上述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一点线索。三十余年来,我国的经济史研究由于受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影响,只把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情况作为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忽视甚至完全抛弃了对生产力增长的研究。又由于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论述的片面理解,也忽视了对流通、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导致在各种经济史教材中,都按照所有制关系将中国经济分割为几大块:即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地主经济等。至于这一百余年间中国经济总的发展状况如何,却没有整体的分析。有鉴于此,本文在叙述方法上,拟采用从宏观到微观、从一般到个别的序列结构,在竭尽一切可能找到的资料基础上,力图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中国经济发展作全面的考察。一、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在过去国内出版的中国近代经济史著述中,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中国经济状况虽然缺乏总体上的分析,但对各种经济成份及其相互作用的看法大致是这样的:即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国民党上台后,迅速膨胀着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到抗战前已经垄断了金融业,并进而通过金融业掌握了工矿交通部门中的某些行业;在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下,民族工业一天比一天走下坡路,陷入萧条和危机,处于破产和半破产的境遇;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村经济日趋凋蔽。总之,这些论述给人的印象是:这一时期的中国经济即便不是趋向衰落,也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种持续停滞的观点,在国外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学者中,一度也是颇为流行的。但是从笔者接触到的各种统计资料看,抗战前的1936年却是旧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高峰。许多亲身经过那一时期生活的人的印象和回忆,也都认为抗战前的经济状况在旧中国相比之下,是最好的时期,这就不能不使人对上述经济史著作中的结论产生怀疑。从六十年代末期开始,国外已有一些学者对上述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计算,论证这一时期中国的近代工矿交通事业有相当迅速的增长。近几年来国内也陆续有文章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陷于破产、半破产的说法提出批评。吴承明先生在论述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以后,认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921-1936年,“是中国资本主义范围扩大的时期,或资本主义化的时期。”并指出过去论者的观点,“恐怕多数是过于悲观了。”此外,对南京政府一些经济政策的评价,以及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对金融和工矿交通事业的垄断问题,也有人对传统的说法提出质疑。但迄今为止还没见到有人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作总体上的研究和评价。为了从宏观上把握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速度,并与前后各时期进行比较,我们选择1887年、1920年、1936年和1949年四个点,分别计算其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等三种指标(表1一表3):表1到表3中的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还可以图示如下:从表1一表3可以看出,通常用来衡量经济发展的三项主要指标:工农业总产值由1920年的229.98亿元(1936年币值,下同),增加为1936年的306.12亿元,年平均递增1.80%;国民收入由202.37亿元,增加为258.01亿元,年平均递增1.53%;人均国民收入由45.99元增加为57.34元,年平均递增1.39%。三项指标都在抗战前的1936年达到旧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这些事实说明,过去经济史著述中那种认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经济就日趋衰落甚至破产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其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上述三项指标,以1949年与1936年比较,都大幅度下降。年平均增长率,工农业总产值为-3.74%,国民收入为-2.35%,人均国民收入为-3.73%。三十年代末期和四十年代初期,日、中双方为了加强各自的军事力量,都致力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电力、煤、铁、钢、原油、水泥、酸碱以及其它一些矿产品的产量,在1942年前后达到了旧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国民经济中占有更大比重的农业和轻工业,抗战期间从全国范围看,基本上是一种衰落的趋势。抗战胜利后的1946-1947年,虽然程度不等地有所好转,但并未能恢复到1936年的最高水平。旋即由于内战的全面爆发,使国民经济再一次遭到严重的破坏。因而1936-1949年这一阶段的经济状况,实际上是旧中国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显然无法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920-1936年相比。作为表1一表3中第一阶段的1887-1920年,正是中国近代工业产生后,经历其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时期。帝国主义在旧中国大量投资,也恰在这一阶段当中。过去的经济史论著中,虽然不曾有人从总的经济情况出发,认为这一阶段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但从对各种经济成份分析得出的结论,却往往给人以这样的印象。表1一表3所援引的数字以及以此为基础所作的计算显示,这种印象是不正确的。1887-1920年期间,无论是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还是人均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都明显地低于其后的1920-1936年期间。通过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的鸦片战争,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各国虽然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其侵略方式,仍然停留在以暴力掠夺为主的阶段。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起码是到了七十年代才开始发生变化。这是由于1840年后的近三十年时间里,外来的机制品并未能真正打开中国市场。只是随着英国国内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显著增长;苏伊士运河开凿后商路大为缩短;海底电缆的修通加速了信息的传递;以及从中国取得更多的特权和便利,大大增强了英国工业品的竞争能力,才使中国传统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分解,并以此为条件,中国的近代工业——先是官办的,而后是民办的——开始产生。因而严格说来,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应当是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本文的计量分析以八十年代中期作为起点,既是考虑数据取得的可能,也是从上述的基本观点出发。如果按照传统的说法,以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的起点,在其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传统的经济结构基本上还没有变化,近代工业形成的生产能力也十分有限,再加上其间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期太平天国革命过程中起义者和清政府的镇压所造成的破坏,经济的损失一度是相当严重的,死亡人数估计为1千万人至3千万人。直至八十年代,荒弃土地才重新开垦,经济基本恢复正常。因而,即便是在没有计量分析的情况下,也不难判断,前述三项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在这四十余年间将低于其后的1887-1920年期间,当然更不及1920-1936年期间。上述的比较研究说明:两次大战之间的1920-1936年时期,虽然经历了战后一度的经济萧条和1931-1935年的市场危机,但中国经济从总体上看,确有较大的发展,经济实力扩大,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在国家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化的道路上取得长足的进步。二、近代生产取代旧产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国经济之所以有较快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工矿交通业,特别是其中的近代生产部分有迅速的增长。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的中国传统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在这一时期中取得较为显著的进展。1920年到1936年期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加将近一倍,年平均递增4.06%(以净值计算为3.98%)。其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由占24.58%,提高到占34.92%。而同一时期内农业总产值增加不到15%,年平均增长仅为0.87%,其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也由75.42%下降为65.08%。中国农村这一时期虽有排灌、牵引、脱粒等农机具以及化肥的使用,但系凤毛麟角,故农业生产可谓全系旧式生产,近代生产可以略而不计。而工业则不然,其中既有采用动力的机器大工业,又有传统的旧式手工业,所以表4的分类统计尚不能准确反映近代生产与旧式生产在这一时期的变动趋势,为说明这种趋势,特编制表5。1920年到1936年期间我国工矿交通业中的近代生产总值增加了1.79倍还要多,年增长率达6.63%(如按净值计算为6.33%),但其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仍然是很有限的,只占12。86%。下面再让我们分别看看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中,近代生产和旧式生产消长的情况。1920-1936年期间,我国城乡手工业虽然仍有相当的发展,但其在全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则由80.20%下降为68.96%,而近代工业总产值这十六年中增加近2倍,年增长率达7.03%(如按净值计算为7.11%)。其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亦由19.8%上升为31.04%。与之相伴随的是中国工厂所使用的动力数在这期间也增加了2倍多。这一时期,在一些工矿业中,近代生产取代旧式生产的趋势十分明显:如1920年时我国机械开采的煤炭产量为14,130,543吨,到1936年时增加为33,793,930吨,增加了近1.4倍。其在总产量中的比重占到84.7%,而土法开采的煤炭产量却减少了100余万吨,在全部产量中的比重亦下降为只有15.3%。同期,机械开采的铁矿砂增加近1.2倍,在全部生产中的比重达到87%,而土法开采的铁矿砂,无论是相对比重还是绝对量都下降了。新式冶铁产量的比重达到82.7%,而土法冶铁的产量在这期间却减少了30,000吨,其在全部生铁产量中的比重则亦下降为只占17.3%。这些数字说明,由于旧式生产被排斥,一部分转而采用机械和动力,以及新式厂矿的建立,到抗战前,在多数重工业部门中,近代生产已处于绝对优势。1920-1936年期间,交通运输业中的近代生产部分也较旧式运输有更快的增长,到1936年时,在我国全部运输业中,属于新式生产的部分已占到一半以上。中国所有的轮船1920年为158,150吨,到1936年时增加为576,875吨,十六年间增加2.6倍。在激烈的竞争中,轮运代替帆运的过程在加速进行。以川江航运为例,1919年时帆运所占的比例还在一半以上,但到1926年时已全部为轮运所代替。再如长江中下游的淮盐运输,向以帆运为主,正是在这一时期,轮运以不可阻挡之势排挤了旧式运输。两次大战之间是旧中国历史上年平均修筑铁路最多的时期,据统计,1919一1937年间共筑铁路10,274.56公里,平均每年筑路540.77公里,多于前后的其它时期(见表8)。货运量则由1920年的89亿吨公里增加为1936年的178亿吨公里。新式交通的迅速增长更突出的表现还在于,公路运输和民用航空事业正是在这一时期从无到有的发展壮大。1921年时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还只有736英里,到1935年时已峻工的公路总长达59,900英里,十五年间增加80余倍。我国第一家民用航空公司始建于1929年,到1935年时三家航空公司设立了十条通达全国的航线,通航里程超过1,680,000英里。过去的经济史著作中,在回避这一时期近代工矿交通事业迅速增长事实的同时,还断言其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变化也是畸形的,如果仅就中国的私人资本而言,这种分析或有一定根据(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落后于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民族资本在电力、交通、原材料和机械制造业等方面无大建树),但如果将外国资本和国家资本合并进来一起加以考察,情况则大不尽然。从下表可以看出,作为生产资料的后四种生产这一时期的增长速度都高于消费品生产的增长速度。尤其是电力工业,十五年间发电量增长为原来的十三倍,年率达18.65%。其次是黑色金属工业,增加为1921年的三倍半,年率达8.83%。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冶炼业的基础十分薄弱,这一时期虽有较快的增长(主要是在日本控制下的东北),但其在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仍大大低于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相应时期的水平。此外由于起点过低而未列入表中的水泥和原油的生产,这一时期也有十分可观的增长。消费品生产在此期间虽增加了1.2倍,但在全部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却由44.1%下降为30.7%。欧美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重工业发展快于轻工业的现象,中国也同样存在。我国工业结构这一时期的变化基本上是正常的。当然还需要说明的是,表9中未能计入的机械制造业——无论为中国资本还是为外国资本所经营——这一时期均无显著进步可言,不能不说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一个薄弱的环节。1920-1936年期间,运输业大约以一倍于工农业生产的速度增长,特别是铁路、公路、轮船、航空等近代交通设备发展更快,运输能力的扩大与其它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是协调的,对国内商品交换和进出口贸易起了促进的作用。两次大战间中国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1920年时进口商品中居第一位和第二位的是棉布和棉纱,进口额总共达247百万关两,约占全部进口值的1/3。由于棉纺织业的发展,到抗战前的1936年棉布和棉纱的进口额合计只有1千万关两,不足1920年进口额的1/24,其在全部进口值中的比重也下降到只占1.7%。为满足国内工厂需要,原棉进口增加,1931年最多时近470万担。与之相并行的是棉纱出口的增长,1920年时还只有7万担,相当该年进口棉纱的1/19,从1928年起出口超过进口,1931年最多达61.8万担,较1920年增长近八倍。棉布出口在1928年达到高峰,价值1千6百余万关两。第一次大战以后,特别是从二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棉纱逐步打开东南亚市场,进而又开辟了近东、非洲和中南美一些国家的市场。1931年后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棉纱布的出口都有所下降。两次大战之间,近代采煤业以年率高于5%的速度增长,到抗战前,煤炭进口已很有限,在市场上所占的比重只有2%左右。而出口则由1916-1920年年平均160余万吨,增加为1936年的近430万吨。适应近代工业和运输业迅速增长的需求,1920-1936年期间,机器、生铁、钢、其它建筑五金、化学产品、工业用染料和颜料、交通器材、液体燃料等生产资料的进口值显著增长,据统计,进口货物中生产资料的比重由28.5%上升为44.5%,消费资料的比重则由71.5%下降为55.5%。与此同时,出口商品中制成品的绝对值和相对比重都有增加,而某些原材料由于国内工厂加工能力的扩大,出口额相对下降。由于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影响,这一时期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也有轻微的变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全部耕地中的比重下降,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增加,产值随之亦发生相应的消长。按照珀金斯的统计数字,这一时期粮食作物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75%下降为70%,经济作物产值的比重却由17%上升为21%。西方各国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生产增长最快的时期,如美国1874-1890年期间年率为5.2%,英国1851-1873年期间为3.3%,德国1891-1900年期间为4.8%,法国1901-191年期间为3.3%,以我国这一时期工业增长率4.06%(按净值计算为3.98%)与之比较,可谓不相上下,只是日本情况特殊,1874-1890年期间年增长率达12.1%,1891-1900年期间更高达14.3%,大大高于我国两次大战之间的工业增长速度。农业情况则不同,我国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值年增长率只有0.87%。而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上农业生产增长最快的时期,如美国1870-1900年期间年增长率为3.01%,法国1870-1890年期间为3.18%,日本1878-1900年期间为3.29%。都明显高于我国。综上所述,确乎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920-1936年,中国工矿交通业中的近代生产有了迅速的增长,在向工业化社会过渡的进程中,经济结构开始发生激烈的变化。但由于农村中仍然全系旧式生产,工矿交通业中新式生产部分在全部国民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过只有12.86%,因而从总体上看,传统的生产方式尚未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直至抗战前,中国仍然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家。三、培养了农村社会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数量以上我们从生产力的量和质、国民经济结构等方面,考察了两次大战之间中国经济的为展情况,本节将进而探讨这一时期生产关系的变化。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时期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劳动生产物商品形态的普遍化。列宁在研究俄国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时,首先注意的是其产品卷入市场经济的过程。可以说,农村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据吴承明等同志计算,1894-1919年的二十五年间,我国农村几种主要农产品的商品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增加了43.4%,年平均增长1.45%。而1919一1936年期间农产品商品化的速度加快,由217,171.9万元增加为450,000万元,商品率达到30%,十七年间增长了1.07倍,年率近5%。1952年我国农村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为563,200万元(1936年币值),1936-1952这十六年间年均增长只有1.41%,而且1952年数字中包括了1936年未计入的林、牧、副、渔等商品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其商品率虽为30%略多一些,但实际上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较1936年是下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近代化虽然这个时期没有什么成绩可言,但在经营地主、富农和农垦公司经济中的雇工经营,则从本世纪初开始就有较为显著的进展,到1936年我国农业中资本主义经营的比重约为10%左右,其后有所下降,1949年时约占8.5%。因此,无论就农村中商品经济的发展,还是就资本主义雇工经营的扩大而言,都是在抗日战争前达到旧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更具重要性的还是在工矿交通事业方面。1920年时我国工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包括近代工矿业和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土窑业)的产值为24.79亿元,到1936年时增加为62.67亿元,年均增长5.97%,其在全部工农业生产中的比重则由43.9%上升为58.6%。运输业中属资本主义经营的部分到1936年时亦已超过一半以上。说明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扩大,在工矿交通业中已占居优势,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化较前节讨论的生产近代化,取得更大幅度的进展。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笔者认为也是在抗战前达到了旧中国经济史上的最高峰。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我国工矿交通业的资产较战前虽略有增加,但生产却处于萎缩凋蔽的境遇,到1949年时资本主义生产总值折合1936年币值只有43.12亿元,比战前降低了31%还要多。虽然由于国民经济中非资本主义性质生产遭到的破坏更严重,以致资本主义生产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相对比重反而由20.47%上升为23.1%,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认为1949年时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比1936年还要高。我国工矿交通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是由外国资本企业、中国国家资本企业和私人资本企业等三部分构成。综合起来看,他们在这一时期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分别加以考察,其各自的增长速度并不相同,相对比重在本文讨论的这一时期首尾亦有很大的变化,这一问题笔者初步研究的结果与传统的结论多相径庭,现分述如下:1.中国资本企业产出的产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列强各国取第了在中国办厂的合法权利。在其后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掀起了帝国主义在华投资的高潮,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外国资本在我国近代工矿交通业中明显地居于垄断和支配的地位,但从1913年以后,特别是1920年以后,其发展的势头如何,与中国资本企业比较,其地位有无变化?为弄清这一问题请看下表。从上表可以看到,在近代工矿交通业中,外资企业产值十六年间仅增加0.86倍,年平均增长率为3.9%,其相对比重由55.2%下降为36.8%。而同期中国资本企业产值增加了2.95倍,年增长率达9%,大大高于外资企业,其相对比重亦由44.8%上升为63.2%。如果以包括近代工矿交通业、工场手工业和土窑等在内的全部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产值与外资企业比较,则前者大约为后者的四倍。所以无论是在全部资本主义生产中,还是仅就近代生产而言,中国资本企业都占有明显的优势。1920-1936年期间,在不少行业中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的生产较外资企业有更快的增长,其在全部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亦有程度不等的上升。笔者认为外人在华直接投资、乃至企业经营的黄金时代是在本世纪初的十余年间,这一时期其盈利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转化为积累,用于本业或在华的业外再投资。其后十余年间,除一部分外资企业在我国的政治动乱中趋向衰落外,多数仍获利甚丰,但大部分利润都汇回母国去了。1914-1930年期间,外人汇入中国的企业投资每年平均为7,360万元,而同期每年平均汇出的利润却高达13,880万元。特别是1930年以后,除日本在东北的投资增加但因性质不同另当别论外,其它各国在华的企业投资基本上是一种撤出的趋势。据吴承明先生的估算,外国在华的企业资本1936年比1930年减少了30%还要多。另据郑友揆先生的统计,丄930-1936年期间外资企业的利润和外人在华新企业的投资也都趋向下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复杂的,涉及旧中国投资环境变动的系统分析,兹事体大,拟另文详论。2.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在辩明这一时期中外产业资本生产的消长情况以后,还需进一步分析中国资本所有企业中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这两个不同组成部分各自的变化趋势和增长速度如何、以及他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发生了有重大意义的变动。以上两表中1920年的国家资本是指北洋政府所办企业,随着创办和经理人政治上的失势,在二十年代多数转化为私人资本,只有少数在1927年后为南京政府所接管,成为国民党政府官办企业的一部分。这一时期,就中国产业资本(包括近代工业、矿业和交通业)的范围而论,国家所有部分由占38.7%下降为24.8%,私人资本的比重由61.3%上升为75.2%;单就工业资本的范围而论,国营企业所占比重下降就更多,由占40.1%减少为15.0%,而且其资产的绝对值也减少了,与此同时,私人资本却以年率8.17%的高速度增加,十六年内资产净值增加了2.5倍,在中国工业资本中的比重由59.9%上升为85.0%。这说明,在国家对工矿交通的控制方面,抗战前的国民党政府不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北京政府,所以尚无垄断的基础可言。至于四十年代以后国家资本的膨胀,系为特殊的战争环境所促成,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1920-1936年期间,在中国的三种资本主义成份中,增长最快的是私人资本,或通常所说的民族资本。到1936年时它在我国近代生产中已占居优势,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