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能否跨越_第1页
中等收入陷阱能否跨越_第2页
中等收入陷阱能否跨越_第3页
中等收入陷阱能否跨越_第4页
中等收入陷阱能否跨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等收入陷阱能否跨越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计划的建议明确表示,我们高度重视的是,我们必须把人民的保障和改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同时强调指出: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不难看出,在未来的5年中,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来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举措。因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将人和社会的发展放在科学发展的首位,通过实施民生工程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未来5年发展格局的基本导向。同时,在我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门槛的今天,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将成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大战略措施。一、dp3000中“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溯源“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最先出自于2006年的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指的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以后,便会遇到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瓶颈,出现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人力资本积累缓慢、城市化进程受阻、产业升级艰难以及金融体系脆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持续增长动力不足和社会矛盾频出,从而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经济学界普遍的看法是,人均GDP从3500美元到11000美元这个区间,是一个“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在这个关键阶段需要解决收入分配、城市化、资本账户开放、产业升级、社会服务提升等多方面问题。对于进入中等收入的国家而言,应该采取有效手段来解决上述问题。如果在关键的发展阶段出现政策性失误,可能落入经济下滑和社会停滞的“陷阱”,就很难顺利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来看,“中等收入陷阱”普遍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拉美、东欧以及亚洲一些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就曾经真实地经历过这一阶段。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是,早在20世纪便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多数至今仍徘徊在人均GDP3000~6000美元的收入水平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停滞。但需要注意的是,“中等收入陷阱”未必难以跨越。在世界经济史上,也存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功“案例”。例如东亚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通过国内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发展战略,实现经济成功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另一个成功的例子发生在东欧,并且与日韩的案例非常相似。东欧国家通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转型目标,也成功地从“中等收入陷阱”中脱身而出。然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例子并不普遍。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是停滞在中等收入水平而不能自拔。世界银行最新《东亚经济半年报》提到,2010年东亚人口至少有9/10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诸多的东南亚以及拉美等起步较早的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一些起步较早,尚未迈入中等收入门槛,或者刚刚迈入中等收入门槛的国家,例如东盟国家、中东国家、俄罗斯以及中国等也将逐步面临这一“陷阱”的困扰。2011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5000美元的新高。按照发展经济学的标准,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的区间。我国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关键性时刻”,而下一步的走向无非存在两种可能:要么像日本、韩国以及新加坡那样,采取有效措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要么就像南亚的马来西亚或者巴西等拉美国家那样,掉入这一“陷阱”,从此经济便停滞不前,徘徊在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是,当我们考察经济发展历史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所采取的战略举措都十分相似,那就是变革和转型。唯有经济体制的革新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在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后,产生足够的推力,强劲助推经济从“陷阱”中脱身成功。引以为鉴,我国也同样进入了一个需要变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要有把握地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一个关键的对策就是通过改革与转型,以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因此,我国能否成功地迈进发达国家行列,关键在于能否切实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此次的国际金融危机,也对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后危机时代,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必须以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更加注重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出中等收入的“陷阱”和“魔咒”,成功实现我国经济跨上新的台阶。“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的合乎逻辑的选择是:遵循十七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满足人民需要放在首要位置,以切实改善民生为导向,努力推进改革和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坚定地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迈进。笔者认为,我国面对上述挑战和机遇,应当高度重视和借鉴日本、韩国、新加坡的经验,即通过实施调整国内收入分配格局的战略,实现成功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我们也应当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入手,调整国内收入分配格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功实现体制转型,突破各种障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收入分配改革是切入口和变革与转型的关键。二、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温家宝总理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强调:“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出现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严重失衡的状况,这一状况的存在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从思想认识来说,是没有认识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中并没有将满足人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见物不见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将传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转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这样才能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30多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物质财富增长很快,经济实力这块蛋糕也越做越大。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在于,收入分配改革滞后于经济增长,导致居民消费率持续下滑,成为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建设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障碍。分配问题难以解决,居民收入增长赶不上GDP增长,劳动报酬增长缓慢,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较为突出的问题。第一,众多的中低收入者购买力低下,使我国国内需求长期不足,致使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出口依存度过高,过度依赖外需,也使我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第二,地区间收入分配不平衡,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中、东、西部发展失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5.16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国民收入,且其占全国的比重还在不断上升,而中、西部地区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不断扩大。第三,城乡间收入分配不均衡,差距不断拉大。目前占全国40%多一点的城镇人口获取了全国近70%的国民收入,而占全国近60%的农村人口仅获取全国30%的国民收入,收入分配明显向城镇倾斜,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第四,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据统计,占人口80%的中低收入群体只获得全国60%左右的可支配收入,而20%的高收入群体却获取了全国40%左右的可支配收入,并且高收入群体收入的比重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发展方式转变正在产生越来越明显的不利影响:一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引起消费需求的不足。按照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要小于低收入者。因此,居民收入差距越大,收入越向少数富人集中,社会总体消费倾向就越低;二是资本主导导致劳资矛盾尖锐化,带来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劳动群众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挫伤,不利于效率的提高;三是高收入群体所占的比重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四是我们一直奉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长期以来国内需求不足,而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点,在于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以后,随着经济结构发生变化,需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生产推动型向消费推动型转变。消费推动型发展必须依靠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只有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才能扭转近几年我国消费率不断走低的趋势,真正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和分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当前我国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使得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难以为继。按照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可以清楚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已出现的不合理的分配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解决当前发展中的问题,关键应从分配改革入手。解决分配失衡问题,完善分配制度,才能解除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所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只有通过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幅度提高广大劳动者和居民的收入和购买力,为扩大内需提供条件,从而充分发挥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大的优势,形成与大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强大内生动力,只有这样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收入分配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当理解为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两个方面的同时并进、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要在继续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通过收入合理分配,实现公平与公正。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实现使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选择。因此,“十二五”期间必须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及相关领域改革,尽快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是实现发展导向由经济总量向国民收入公平分配的历史性转变,构建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保障。国家“十二五”规划顺应形势的发展,以改善民生和科学发展为主题,绘制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蓝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从次分配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消费政策调整和再分配国民收入分配广义上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成果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狭义上指国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生产单位和非生产单位以及居民中的分配过程。就我国而言,它包括初次分配、再分配和最终分配。从初次分配制度对经济发展方式制约和影响的意义上看,变革初次分配制度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变革初次分配制度有利于扩大内需、缩小收入差距、改善民生。在初次分配制度的变革中,必须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给予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下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而分配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则是初次分配改革。重视初次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大幅度地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才能彻底矫正当前分配严重失衡的格局。只有增加广大劳动者的收入,缩小各领域的收入差距,才能迅速提高我国长期走低的消费力,提高大多数居民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从而使扩大内需落到实处,实现以投资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拉动为主,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从而使国民经济增长获得新的动力。同时,使更多的劳动者和居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新的经济发展动力。这就是分配关系的调整和完善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但长期以来,对初次分配领域的改革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学观点认为,分配失衡问题以及其带来的消费不足,根源在于再分配中的社会保障体系严重缺失。这种观点夸大了再分配的作用,而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因此,如果我们只看到再分配的改革,想方设法通过政府税收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实现分配的公平,忽略了问题的本质,那么,对于当前的分配问题只能起到治标不治本的作用。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本质问题在于初次分配。消费归根结底是由收入决定的,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应从提高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入手,这势必涉及初次分配领域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工资收入在我国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额过低,且增长速度低于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内需的扩大。如果以分配率(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可以看出我国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也就是说,我国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长期以来,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持续走低。据官方统计资料显示,从1997年到2007年,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由53.4%降到39.7%,这表明劳动者的工资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的份额持续下降,劳动报酬率和国家的富裕程度严重不相适应。我国工资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比例较低,这也使我国的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较低。据统计,1978年到1983年,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42.1%上升到56.5%,然而,从1983年到2005年呈持续下降态势,其中只在1993~1996年略有上升,2005年的比重为36.7%,比1983年下降了19.5个百分点。美国国民总产值的70%是劳动报酬,其他国家的分配率也普遍都在54%~65%之间,多数国家的分配率在50%左右。从1978年到2005年,与劳动报酬比重的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企业利润)占GDP的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已处于失衡状态,如果任凭这种状况继续发展,必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走低与改革开放以来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方式是分不开的。由于长期以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导向,导致我国初次分配明显向资本倾斜,使资本所得和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失衡,加剧了劳资矛盾,进而使生产潜能不能充分发挥,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工资在初次分配中份额不足,对于工资收入几乎是其全部收入的普通劳动者而言,工资只够维持其本人及其后代的简单生活,劳动者很难利用劳动报酬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因此,“十二五”期间应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不低于GDP增长速度,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确保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四、非国有制结构的总体变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我国存在的资本利润侵蚀劳动报酬,资本与劳动关系失衡,进一步挤压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从1997年到2007年,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已经从53.4%下降到39.7%,而同期企业利润则从21.23%升至31.29%。初次分配中影响收入分配公平性的核心问题是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也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根据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分配决定于生产,任何消费品的分配,都是生产条件分配的结果。生产条件的分配本身,表明了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的生产关系决定了不同的分配关系、分配方式。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配方式,是按资分配或曰按要素分配,主要是按资本分配和按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分配;而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则只能是按劳分配。现阶段我国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已由按劳分配为主逐渐转向按要素分配为主。我们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进程可以知道,这一分配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后果,就是随着私人产权的相对扩大,资本的收入份额也会相对扩大,劳动的收入份额则相对缩小,从而拉大贫富收入差距,导致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加剧,两极分化自然出现,使绝对富裕和相对贫困并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从主要工业经济指标来看,近几年,国有经济的比重逐年下降。2005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单位数量、总产值、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从业人数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分别为10.1%、33.3%、48.1%、44%和27.2%;到2009年,上述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分别为4.7%、26.7%、43.7%、26.9%和20.4%,分别下降了5.4、6.6、4.4、17.1和6.8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则相应提高。其中,私营经济的单位数量、总产值、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从业人数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45.6%、19%、12.4%、14.3%和24.5%,分别提高到2009年的58.9%、29.6%、18.5%、28%和33.7%。非国有经济发展快于国有经济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领域中,非国有经济尤其是私营经济的发展明显快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私有制经济比重还在继续上升,并向电力、铁路、邮电、航空乃至国防工业等重要部门扩展。这说明我国国民经济中目前私有制经济已经取代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已全面退出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这就严重违背了我国宪法所规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造成了所有制结构失衡。所有制结构的上述变化,必然产生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从国际上用以描述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来看,我国1985年为0.24,2000年为0.409,2008年达到0.469,2010年更是达到0.48,目前处在0.5左右,远远超过国际通用0.4的警戒线。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不仅超过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超过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甚至还超过了原苏联和东欧各国。我国的基尼系数客观上还呈上升趋势。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则有迅速向两极分化和向承受极限接近的危险。事实在警示我们:蕴藏着高度政治风险的贫富悬殊的利益分配格局,目前在我国已经形成了。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分配在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马克思的意思是:分配决定于生产,生产方式决定了分配方式。我们都知道,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是按资分配,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按资分配必然带来两极分化,按劳分配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方针。按照这样的正确方针,生产条件是多结构的,但公有制是占主体地位的。这样的分配必然要拉大差距,但是差距不会很大,肯定会在合理的限度以内。这是因为它必须受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的制约和受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的制约。但是,如果不贯彻这个正确的方针,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会被削弱、被动摇,甚至被改变,那么,上述合理的界限就必然难以保障了。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我国就不会出现两极分化。邓小平同志曾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111)只要坚持这两个主体,就能够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但现在的问题是,我国正在从“以公有制为主体”而逐渐演变成“以私有制为主体”,公有经济逐渐被削弱,使我国经济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受到威胁,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分配)逐渐被强化,逐步形成“强资本、弱劳动”格局。这就必然会使我国收入分配失衡。可以说,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就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被动摇、削弱,甚至被改变。因此,仅仅从表面现象看待当前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就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贫富差距扩大,内需不足,也无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配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所有制决定分配制,财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因此,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需要在财产权制度改革、基本生产关系和基础制度上有重大突破。需要通过强化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两者的主体地位来解决当前的分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真正有效地阻止贫富差距扩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非排斥私有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允许要素按贡献参加分配。但私有经济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按要素分配的发展是要有限度的,只能处于“为辅”的地位。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不能改变,不能让私有制取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也应该保证与之相适应的按劳分配在分配领域的主体地位。只要保持这两个主体地位,贫富差距便会回归到合理的范围内,就不会恶性发展到两极分化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当前我国的需求不足问题,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我国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否则,两极分化、社会矛盾的逐渐加剧,经济的长期停滞是难以避免的。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要从所有制角度来深层次地考虑问题。为此,应当果断地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及时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强培育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节制资本,遏制私有制经济过快发展的势头,从而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时改革分配制度,扩大按劳分配的范围,提高按劳分配的地位。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的占比,降低资本报酬的占比,纠正削弱公有制经济与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错误做法。五、从收入分配制度阐述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心在于初次分配的改革,这将关系到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目前我国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将公有制的分享经济机制引入我国的初次分配领域,对于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利益分享是指劳资双方共享收益分配的经济形式。分享经济理论认为:第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雇佣劳动制度的废除,使劳动者成为生产的主体,工资范畴不再存在,成本=c+v的范畴已经过时。第二,v的性质发生了变化,v只是按劳分配所决定的个人消费品价值,它不是资金而是收入,不进入生产补偿,所以c与v不能再结合成一个成本范畴;社会主义商品的成本价格,只能是生产资料成本价格。第三,在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获得自主联合劳动的社会性质,劳动者作为主体支配着生产资料这个客体,即活劳动支配物化劳动。这样,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都获得了自主劳动的性质,因而v和m就结合成一个新范畴,即需要价值(表现为净产值或净收入)范畴。因此,社会主义制度下自主联合劳动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商品价值构成具有新的特点,即w=c1+n(c1表示新概念成本;n表示需要价值,n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n1表示国家收入、n2表示企业收入、n3表示劳动者个人收入)(31)。把利益分享经济机制引入公有制企业的初次分配领域,具体而言,就是用净收入分成制来代替现有的工资制。所谓企业净收入,就是实现了的企业净产值,可由销售收入扣除物耗成本求得。净收入分成就是将净收入在国家、企业、职工个人3个经济利益主体之间按一定比例分享。在净收入分成制中,职工个人不再像在工资制中那样拿固定工资加奖金,而是按照事先规定的比例分享企业净收入。职工的分享所得为企业净产值与分享比例的乘积。因此,职工的分享收入是以企业净收入为基础,并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紧密联系。同时,职工收入不再由企业外部的力量所决定,而是取决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而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又与职工的劳动是否积极相关。净收入分成制不仅要求取消传统的工资制,并且要求取消利润制度,用净收入取代工资和利润。而职工的收入决定于其劳动贡献,这样就能真正使职工收入成为其劳动贡献的报酬,从而使按劳分配得以实现,并成为公有制企业内部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的初次分配方式。从而可以反过来支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由于企业净收入由国家、个人、企业三者分享,国家、企业、个人3方面就会形成一个追求净收入不断增长的利益共同体,三者唯一所希望的便是企业净收入最大化。这便对三者同时产生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增加供给的生产动力问题,而且保证了三者收入即利益的同向同步按既定比率增减变动。从而可以在企业初次分配过程中实现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挂钩,与国民收入增长同步;居民收入与GDP挂钩,随GDP的增长而同步增长。这就解决了收入分配如何实现“两挂钩两同步”的难题。在净收入分成制中,利益分享是通过各经济主体对每一边际产量的净收入分享来实现的,因而能够有效地保证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者收入按比例与企业净产值同步增长,避免了工资制中劳动和资本的紧张关系以及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从而在初次分配领域就可以有效防止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度扩大和分配失衡。净收入分成制使自主经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