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毕节大方县德育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用轻质细线悬挂个均质小球靠在光滑墙上,如将绳子缩短,则绳的拉力T和墙所受到的压力N的变化情况是()A.T、N均不变 B.T变小、N变大C.T、N均增大 D.T、N均减小2、如图所示,在上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的物块和质量为的小球,且,开始时物块,小车小球一起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现让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则A.由于物块将向前与小球相碰B.由于,物块的惯性大,在小车上小球相对物块向左运动C.由于,物块的惯性大,在小车上小物块相对球向右运动D.物块的质量大惯性也大,但在小车上小球相对物块仍静止3、物体m恰好沿静止的斜面匀速下滑,现用力F作用在m上,力F过m的重心,且方向竖直向下,则()A.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减小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不变C.物体将不能沿斜面匀速下滑D.物体仍保持匀速下滑4、高中物理开始学习矢量,矢量的方向尤为重要。下图中静止物体A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大 B.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6、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A.速度 B.加速度C.质量 D.合外力7、如图所示,物体P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则A.P向下滑动 B.P静止不动C.P所受的合外力增大 D.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8、下列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当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都静止时,它们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才相等B.静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静摩擦力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相互平衡D.对物块施加水平恒力,使它在粗糙地面上匀加速前进,物块与地面间的一对摩擦力大小相等9、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B.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C.t1时刻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D.t1时刻,乙车速度等于甲车速度10、如图所示,在大小为F的水平向左的恒力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下列关于斜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FN= B.FN=C.FN=G+F D.FN=11、如图中甲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与物体位移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为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D.物体与弹簧分离瞬间的速度大小为12、如图所示,在一次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用悬索救起伤员.直升机和伤员以相同水平速度匀速运动的同时,悬索将伤员吊起,在某一段时间内,二者之间的距离l与时间t的关系为式中l表示伤员到直升起的距离,H表示开始计时时伤员与直升机的距离,b是一常数,t表示伤员上升的时间,不计伤员和绳索受到的空气阻力.这段时间内从地面上观察,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悬索始终保持竖直 B.伤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伤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伤员的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如图所示,质量为的小球以的速度沿光清水平面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后以的速度沿同、直线反弹,设初速度方向为正,小球在这内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墙对小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____,墙对小球做的功为____.14、如图所示,在倾倾角θ=37°,质量M=10kg的粗糙斜面体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的木块置于斜面顶端,木块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0.5,木块从斜面顶端加速下滑,(计算时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下滑过程中木块所受摩擦力f;(2)木块下滑过程中,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N;15、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在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作用力和质量”三个物理量的关系时,我们用实验研究了小车“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作用力的关系”;又研究了“在作用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是()A.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B.控制变量法C.等效替代法D.类比法(2)打点计时器是力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实验室有两种打点计时器,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决定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则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计时器。(3)本实验中,小车的质量为M,沙与沙桶的总质量为m,则在实验中必须满足M_________m。(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4)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分别标明0、l、2、3、4……,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1与2两点间距离,2与3两点间距离,3与4两点间的距离,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三.计算题(22分)16、(12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平直的高速公路边,当车上的交警发现从他旁边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交警立刻发动警车(不计反应时间),并以2m/s2的加速度追赶货车,警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30m/s。求:(1)警车达到最大速度需要的时间;(2)当警车与货车速度相等时,警车的位移。17、(10分)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建立物理模型法(2)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那么图乙中的F与F’的两个力中,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C【解析】对球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到T和N的表达式,分析角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球对线的拉力T、对墙的压力N的变化情况【详解】对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细线与墙壁的夹角为α;则由几何关系可得:T=,N=mgtanα;细线长度缩短,则α增大,cosα减小,tanα减小;T、N都增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2、D【解析】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由于小车上表面光滑,小车对物块和小球水平方向没有作用力,由于惯性,两者相对于地面都静止,所以物块和小球不会相碰,故A错误;m1>m2,物块的惯性大,但在小车上小球相对物块静止,故BC错误;物块的质量大惯性也大,但由于惯性,物块和小球保持原来静止状态,在小车上小球相对物块仍静止,故D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3、D【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分析F对物体受力的影响,并可得出各力的变化及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详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将重力分解,如图所示:在不加F时,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可知:mgsinα=μmgcosα;即有:sinα=μcosα①加上压力F时,同理将F分解,则有:x轴:FX=f-(mg+F)sinθ…②y轴:FN=(mg+F)cosθ…③又f=μFN=μ(mg+F)cosθ…④则FX=μ(F+mg)cosθ-(mg+F)sinθ…⑤由③得知,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增大了.由④得知,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增大了.故AB错误;因sinθ=μcosθ,虽然支持力和摩擦力均变大,由⑤得知,物体沿斜面方向的合力仍然为零,故物体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中因为F与重力同向,也可以理解为物体的重力增大,由①看出,此式与重力无关,也与F无关,物体仍然匀速下滑4、C【解析】A.该图中重力方向应该竖直向下,选项A错误;B.该图中F2的方向应该指向圆心,选项B错误;C.该图中两球接触,但是无弹力,则球A只受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选项C正确;D.图中球A还受到墙面水平向右的支持力作用,选项D错误;故选C。5、D【解析】ABD.加速度定义为,它与物体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大小都没有关系,故A、B错误,D正确;C.加速或减速的物体都由加速度,C错误;故选D。6、C【解析】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详解】质量是惯性大小唯一量度,则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故选C.7、BD【解析】对P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N=Mgcosθ;f=Mgsinθf≤μN;故μ≥tanθ;由于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相当于增大物体P重力,故P静止不动,故A错误,B正确;物体P保持静止,合力为零,故C错误;由于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相当于增大物体P重力,故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故D正确;故选BD【点睛】本题关键是对物体受力分析,求解出支持力和静摩擦力表达式;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相当于增大物体P重力8、BD【解析】A.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A错误;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静摩擦力的反作用力一定是静摩擦力,B正确;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研究对象是不同的物体,与平衡无关,C错误;D.地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和物块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正确。故选BD。9、BC【解析】A.甲、乙两车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t1时间内两车具有相同的位移,t1时刻两车相遇,故A错误;B.x—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开始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在前乙在后,在t1时刻两车相遇,故乙从后面追上甲车,故B正确;CD.x—t图像斜率表示速度,即t1时刻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故C正确,D错误。10、AB【解析】对物体A受力分析,用合成法求解出斜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进一步得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详解】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推力F、重力G、支持力N,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推力和重力的合力应该与支持力等值、反向、共线,结合几何关系,有F=Gtanα;N=,N=;将推力和重力正交分解,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Gsinα=Fcosα;N=Fsinα+Gcosα;故选AB【点睛】对于共点力平衡问题可以用合成法求解,也可以用分解法求解,还可以用正交分解法求解11、AB【解析】A、刚开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和弹力二力平衡,有;当x=0时,有即,当x=4时,有即,解得故A正确;B、根据解得,故B正确;C、结合图像可知物体上升4cm时脱离弹簧,即一开始弹簧被压缩了4cm,根据解得,故C错误;D、根据解得故D错误;故选AB12、ACD【解析】直升机和伤员之间的距离以变化,知伤员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伤员实际的运动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详解】A.由可知伤员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是加速度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恒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只受两个力的作用,所以悬索的拉力大于伤员的重力,因此悬索始终保持竖直,所以A正确;BCD.伤员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伤员的运动,相对直升机做加速度不变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地面看,就是类平抛运动,故CD正确,B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伤员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通过运动的合成进行求解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①.500m/s2②.50N③.-0.25J【解析】根据小球的初末速度和时间,结合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小球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墙对小球的平均作用力;根据动能定理求解墙对小球做的功.【详解】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小球的加速度为:,负号表示方向,即加速度的方向向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墙对小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ma=50N;根据动能定理可得墙对小球做的功:.14、(1)8N(2)117.6N【解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情况分析:重力mg、支持力N和滑动摩擦力f.如图所示:在垂直斜面上:mgcos37°-N=0摩擦力为:代入数据解得受摩擦力:(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N1=Ncos37°+fsin37°+Mg=117.6N15、①.B②.乙③.远大于④.0.60【解析】(1)[1]研究“在作用力一定情况下,加速度和质量之间的关系”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选B。(2)[2]某实验小组决定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则应选用图中的乙计时器。(3)[3]沙和沙桶加速下滑,处于失重状态,其对细线的拉力小于重力。设拉力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