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_第1页
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_第2页
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_第3页
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_第4页
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

一、“人肉搜索”的界定“人类搜索”来自猫童网络社区。2001年,社区建立了“猎人奖励系统”。通过网络社区交流平台,信息收集者提出了问题,然后通过手动搜索给出问题,并获得了一定数量的虚拟货币。早期搜索的对象多是音乐、歌曲、图片,到了后期,由于信息搜集者增多,信息来源更广泛,搜索效率更高,网民逐渐利用“人肉搜索”开始调查个人的背景身份或探求公众事件的真相。2001年“陈自瑶事件”是“人肉搜索”对个人身份调查的标志性事件。“人肉搜索”从进入公众视野起就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其概念、特点及如何规制都是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人肉搜索”为社会带来的积极意义和负面效果都十分突出,并且还引发了诸多法律问题,因此只有对“人肉搜索”及其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探索出有效的引导、规制之路,这也使得对“人肉搜索”的研究显得更加必要、紧迫。二、“人类搜索”的定义(一)“人肉搜索”的含义使用“人肉搜索”这一名词是与用百度、google等网络搜索引擎的“机器搜索”相区别,其涵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理解,“人肉搜索”是一种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多种渠道,由信息征集者提出问题,信息搜集者提供解答的一种人工参与的搜索机制,因此“百度知道”,新浪“爱问”都可称之为广义的“人肉搜索”。狭义理解,是把搜索对象限定为特定事件中的个人,通过多种渠道调查取得个人信息并公布在网络平台上供人知晓、讨论的行为。现今人们提到的多是狭义的“人肉搜索”,本文也将其限定在狭义概念的范围内。(二)“人类搜索”的特点1.“人肉搜索”的信息搜集“人肉搜索”主体范围广泛,主要包括四方:信息征集者,信息搜集者,网络交流平台提供者和论坛参与者。每一次“人肉搜索”都是由信息征集者发出征集要求,信息搜集者根据要求,通过搜集、调查信息而作答,论坛参与者多为一般网民,主要对事件本身发表评论。“人肉搜索”中各方主体都做出了独立的行为,因此人肉搜索是由多方主体组成的复合行为。2.“人肉搜索”的传播力人肉搜索在网络社区平台进行,知名的社区往往具有很高的点击率,因而“人肉搜索”对事件的传播力极强。2006年“铜须门事件”、2007年“3377事件”都将私人事件公开,从而引发网民对当事人的信息调查和道德挞伐。3.收集和发布他人信息是“人类搜索”的主要功能在众多“人肉搜索”的知名案例中,无不涉及对个人信息的公开。网上关于人肉搜索的征集帖多是问询个人信息,公布个人信息成为其最主要的功能。4.实生活中当事人实施后果行为特定事件当事人被搜索后,网民往往出于个人情感而在现实生活中对当事人实施后续行为。如广受关注的“姜岩王菲案”,信息搜集者将王菲及家人的信息公布于网络,导致王菲本人和父母在现实生活中多次被恐吓、骚扰和辱骂。5.为公民提供了新的言论自由平台“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搜索机制,在社会上的影响巨大。它不仅为公民提供了一个新的言论自由的平台,拓展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也无可避免的涉及公开个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等。三、“人类搜索”产生的主要法律问题(一)限制网络言论自由的适用范围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网民利用“人肉搜索”,探求社会事件的真相,行使网络上的监督权,并就事件及当事人发表评论,充分行使了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这些网络平台允许网民间交流和争论,允许不同意见存在,为言论自由提供了崭新的平台。而网络言论自由与传统言论自由不同之处在于,由于网络社区的匿名制,网民无须对自己言论负责,现今涉及“人肉搜索”的案件中,对当事人谩骂、诽谤、夸大事实、虚假信息时有出现,这些的言论在互联网助力下传播非常迅速,很难有效管理,一旦言论涉及侵权,找出侵权责任人难度很大。某种意义上,人肉搜索也为言论自由滥用提供了空间。任何自由都应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我国《宪法》第51条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就是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因此,在网络上不得发布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人格尊严的言论,发布上述言论的网民一旦被确认身份,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由于网络匿名性、分散性的特点,对网络言论自由限定的效果十分有限。2006年韩国国会针对日益严重的网络言论自由滥用通过了《促进利用信息通信网及个人信息保护有关法律修正案》,规定日点击量超过10万名的门户网站在其网络社区必须采取实名制会员注册,但是目前看来,短期内效果并不理想,污辱、诽谤的网络言论并未大幅度的减少。(二)“肉搜索”侵犯纠纷的违法行为1.学界对于隐私权的界定“人肉搜索”无法避免涉及对公民人格权利的侵犯,其中主要表现在对当事人隐私权的侵犯。如擅自将他人的婚姻状况、性生活进行公布,或将他人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未经许可擅自披露。这些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对事件当事人造成了身心伤害。对于隐私权的定义,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给出明确解释,但在1988年《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0条以及1993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均规定:“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受理。”使得对隐私的保护初见成文法条文。由于立法不明确,学界对隐私权的界限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普遍认为隐私权是一种自然人私生活不公开权,而权利主体对于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隐私是否公开以及何种程度上的公开具有决定权。它包括个人信息的保密、个人生活不受干扰和个人私事决定的自由三方面。该观点认为,当个人信息未经权利人许可而被他人纰漏,其隐私权则受到侵犯。另有观点认为,个人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与人格尊严有直接关系的个人信息,如裸照、性生活、生理缺陷等按照一般社会观点不被广为人知的个人信息,这种信息一旦被他人披露,会对他人人格尊严造成损害,故应构成侵犯隐私权;第二种个人信息则是与人格尊严没有直接关系的个人信息,如电话号码、家庭地址、工作单位等,这种信息本身用于交流,一旦披露对个人人格尊严不造成损害,因此不构成侵犯隐私权,而是利用个人信息实施其他后续行为造成侵权。由于法律上对隐私权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界定,而学界在隐私权的界定和范围上又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因此给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大困难。2.“人肉搜索”的私权内容在“人肉搜索”引发的责任认定问题上,由于“人肉搜索”涉及的主题众多,如何对各方主体进行责任认定,存在着较大分歧:(1)由于网络分散性、匿名性的特点,对于在“人肉搜索”中擅自披露他人隐私或对他人进行诽谤和侮辱的信息搜集者和论坛参与者,很难确定其身份;(2)信息的征集者作为发起人直接引起了一次“人肉搜索”,但信息征集者并未参与发布侵权信息,对于信息征集者是否承担侵权责任学界还存在争论;(3)“人肉搜索”侵权案件中,网络平台提供者提供的只是一个交流平台,并未直接参与侵权行为,因此对于网络平台提供者是否承担侵权责任也说法不一。四、人肉搜索的规制“人肉搜索”自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其尖锐的两面性就受到广泛关注,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引发了如何规制人肉搜索的大讨论。笔者研究过程中,针对各界对人肉搜索的看法、观点,对“人肉搜索”及相关法律问题有如下思考与建议:(一)侵权法上的保护“人肉搜索”不可避免的涉及对他人人格权利的侵犯,有学者认为,国家现今对“人肉搜索”的管理仍处于法律空白,应及时加强立法予以规制。笔者认为,“人肉搜索”作为一种网络社区互动搜索机制,并不是一个新的法律问题,侵犯他人人格权利的案件在人肉搜索出现以前就已经发生,“人肉搜索”只是呈现出网络环境下的匿名性、分散性的特点。在“人肉搜索”中,公民的言论自由和监督权的行使在网络平台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若将人肉搜索“入罪”,则完全抹杀了人肉搜索的正面意义。现有的立法框架实际上已经将人肉搜索导致的侵权行为涵盖:《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侵犯他人人格权利的需承担侵权责任,《刑法》第246条规定对侮辱罪、诽谤罪的具体刑罚,而对于利用人肉搜索公布的个人信息对当事人进行骚扰的,我国也有《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规制。新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七)》第7条则对非法提供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予以法律规制。《侵权责任法(草案)》也对人肉搜索中网站要承担的侵权责任予以规定。在既有的法律框架下,对“人肉搜索”的法律规制处于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没有必要为其设置罪名。(二)对网络侵权思想的出加强对网络言论自由滥用的管理,既要要求网络平台提供者及时对网民的发言严格予以审查,对涉及侵权的言论不予发表或及时删除。同时,对于网络侵权言论的发布者,身份一经确认,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此外,要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各个网络社区要完善自身的社区规范,从而从根本上杜绝网络侵权言论的诞生。(三)允许他人知晓笔者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对自己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信息所享有的一种人格权,未经许可他人不得随意披露、公开。将个人信息按照是否侵犯公民人格尊严分类固然无可厚非,对于将与人格尊严有直接关系的个人信息进行披露确实构成侵犯他人隐私权。但是对于公布与人格尊严无关的信息不构成侵犯隐私权值得商榷,因为即便是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这种平常用以交流的个人信息,也是权利主体通过许可在特定范围允许他人知晓的。如印制有个人信息的名片,是权利主体自愿在一定范围内发放,如向其商业伙伴、亲友发放,实际有一种明示或暗示的许可在内,而在这个范围以外权利主体则不希望他人知晓,一旦有人将其个人信息向权利人同意范围以外公布,则应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司法实践中,对于用于交流的个人信息的使用、披露是否构成侵犯隐私权行为,应视行为人对这些信息的取得方式、披露方式、披露范围、披露目的以及披露后果等因素综合认定。以“人肉搜索”的方式进行披露,无论从披露方式、披露范围、披露目的还是披露后果分析,都构成侵犯他人隐私权。对于隐私权界限的认定,笔者认为:(1)擅自在互联网披露、发布涉及他人人格尊严的个人信息,如裸照、性史、生理缺陷等属于构成侵犯隐私权;(2)未经他人许可,擅自披露他人与人格尊严无关的个人信息,并可预见到披露信息对权利人造成损害的,构成侵犯隐私权。(四)被搜索对象与“人肉搜索”各方主体的法律关系对“人肉搜索”侵权案件的责任认定首先要确定被搜索对象与“人肉搜索”各方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在认定“人肉搜索”的侵权责任时,除了要认定基本事实,还应根据不同的主体来分析确定。(1)信息收集者和论坛参与者在“人肉搜索”中擅自披露他人隐私或对他人进行诽谤和侮辱的责任人,一旦明确其身份,适用民法中的过错责任原则,应当追究其侵权责任。(2)共同过失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信息的征集者作为发起人直接引起了一次“人肉搜索”,有的征集者甚至以“网络通缉令”的形式要求信息搜集者找出当事人信息,甚至号召其他论坛参与者在现实生活中对其进行攻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两人以上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权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在确定信息征集者的侵权责任时,笔者认同杨立新教授的观点,即对于信息征集者是否承担侵权责任,应当视具体情况作区分认定,对于明知或者预见到自己征集信息的行为会对他人的隐私权或名誉权造成侵犯,仍然发布“搜索令”的应当对本次人肉搜索所造成的最终后果承担侵权责任。对于无法预见到搜索行为会对他人人格权利会造成侵犯的,由直接责任人承担侵权责任,发起人无需承担侵权责任。(3)删除和修改侵权信息的义务网络平台提供者作为信息平台提供方,有义务保证他人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应具有事后审查、对侵权信息予以删除的职责。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及《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中均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向上网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并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合法。任何人不得在电子公告服务系统中发布含有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信息。电子公告服务提供者发现其电子公告服务系统中出现明显属于上述信息内容的,应当立即删除,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报告。”现实操作中,若只要发现侵权信息就追究网站的法律责任是不妥的:侵权信息并非网络平台提供者自己上传,而面对如此众多信息搜集者公布的海量信息,完全苛求网站一一审查、鉴别信息违法与否,然后一一予以删除也不现实。对于网络平台提供者是否承担连带责任,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当网络平台提供者明知其社区上发布的信息已对他人人格权利造成侵犯,造成重大影响,或权利人由于自己的人格权利受到侵犯,向网站发出了删除侵权信息的请求仍不予删除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及时履行了删除义务的,网络平台提供者不应承担侵权责任。正在审议的《侵权责任法(草案)二次审议稿》34条也明文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受害人有权向网络服务提供者发出要求删除、屏蔽侵权内容的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得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失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五)“人肉搜索”的立法困境我国目前对于隐私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