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北京市北京大附属中学九上化学期中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衣服晾干 B.雪糕融化 C.牛奶变酸 D.轮胎爆裂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铬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铬为非金属元素B.铬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4C.铬原子核内有24个中子D.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3.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B.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C.点燃氢气验纯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气体比较纯净D.氢气的密度比较小4.下列物质和颜色不对应的是()A.高锰酸钾:暗紫色 B.氧化汞:红色 C.胆矾:蓝色 D.液氧:无色5.甲元素一价阳离子有10个电子,乙元素与氢元素组成三核10电子的分子。则关于甲、乙、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W的说法正确的是A.W是由分子构成B.W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C.W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强烈的腐蚀性D.用托盘天平称取15.2克W,称量只需要一个5克,一个10克的砝码和游码6.现有A、B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高锰酸钾,B是高锰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A. B. C. D.7.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A.喷石灰水 B.直接喷水 C.直接放入CO2中 D.喷水后放入CO2中9.下列气体属于空气中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单质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氢气10.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常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回答问题。(1)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这些物质中均含有的元素________。(填名称)(2)干冰可以制造舞台云雾,因为干冰________是一个吸热过程,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成雾状;(3)很多膨化食品包装袋内充了氮气,因为氮气不活泼,不易与食品反应,也为了避免食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反应而变质。(4)配制食盐水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渔民常用高能钙增氧补钙,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试计算:(1)过氧化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多少;(2)多少克过氧化钙与40g碳酸钙含钙量相当?(写出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某物质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确定A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猜想一:A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猜想二:A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注意:浓硫酸可以完全吸收水分,碱石灰可以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结论﹞猜想________正确(选填“一”或“二”)﹝反思﹞物质A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写清各元素的先后顺序)14.请解释下列问题(1)加压时,100L的气体可以装进10L的钢瓶中_____(2)H2O和H2O2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同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小组对H2O2溶液制取氧气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快慢的影响。该小组采用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催化剂均为0.4g,H2O2溶液浓度均为10%20mL,在C框中连接导管和量筒,并测量相关数据,经计算后的数据如下表:催化剂种类气体产生速率(mL/s)二氧化锰3.5氧化铜4.5活性炭5.8(1)实验前用弹簧夹夹住B装置右侧橡胶管,打开①的两个活塞,向其中加水,一会儿水很难流下来。这一操作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2)为了较精确测定排出水的体积,C框内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选填“C1”或“C2”)。(3)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选填字母)进行探究。A产生相同体积氧气所需时间B产生氧气的总质量C产生氧气的总体积(4)从实验数据可知:相同条件上表中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探究二):探究H2O2溶液浓度对分解速率的影响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水浴温度控制在18℃,在250mL三颈瓶中加入MnO2均为0.5g,在恒压漏斗中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各5mL分别进行实验。数字传感器数据绘制图象如下图1、图2所示。(5)实验中,恒压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6)由图1知道:H2O2溶液分解时__________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7)由图2知道:H2O2溶液浓度越高,其分解反应速率越_______(选填“快”或“慢”),以10%H2O2溶液为例,约30S后三颈瓶内气压由高缓慢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16.小明和同学们一起过生日,大家看到浪漫的烛光,对蜡烛燃烧产生了兴趣。(提出问题)小明吹灭生日蜡烛,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猜想二: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__________;猜想三: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颗粒。(收集证据)查阅资料(1)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2)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气化;(3)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4)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与探究)在化学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展开了实验探究。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实验一: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烟是二氧化碳。猜想一成立实验二:吹灭蜡烛,立即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白烟上烧杯上没有出现_____,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物质白烟不是水蒸气猜想二不成立实验三: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蜡烛重新被点燃白烟是_______。猜想三成立(分析与解释)(1)蜡烛的主要成分是正二十二烷(),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其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2)实验最终证明白烟并不是二氧化碳,但实验一操作无误,并且确实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反思与质疑)得到正确结论以后,小明和同学们反思了实验探究过程,发现不用经过实验探究也可以排除猜想一和猜想二,理由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题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题目详解】A、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雪糕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牛奶变酸过程中乳糖变成了乳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轮胎爆裂过程中只是轮胎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B【解题分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铬,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4,表示原子序数为2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铬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4,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4,表示原子序数为2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铬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24,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3、C【解题分析】
A、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正确;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正确;C、点燃氢气验纯时,发出低微的丝丝声说明气体比较纯净,故错误;D、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故正确。故选C。4、D【解题分析】
A.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此选项正确;B.氧化汞是一种红色固体,此选项正确;C.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此选项正确;D.液氧是一种淡蓝色的液体,此选项错误。故选D。5、C【解题分析】
甲元素一价阳离子有10个电子,则钾原子的质子数为11,甲元素为钠元素;乙元素与氢元素组成三核10电子的分子,则乙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分子为水分子,乙元素为氧元素。则甲、乙、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W为氢氧化钠。【题目详解】A、由分析可知,W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取肥皂、造纸等,且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应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15.2克W,称量除了需要一个5克,一个10克的砝码和游码,还需要烧杯、药匙,不符合题意。故选C。6、C【解题分析】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无需使用催化剂,因为A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大于B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因而A产生的氧气比B多,两个反应的速率相同。
故选:C。7、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A.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现象8、D【解题分析】石灰水显碱性,遇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故A选项错误;水显中性,遇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故B选项错误;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不显酸性,遇紫色石蕊不变色,故C选项错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故D选项正确。9、C【解题分析】
A.氧气支持燃烧,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是支持燃烧的化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氮气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单质,此选项符合题意;D.氢气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单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根据气体是否支持燃烧、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10、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化学变化常伴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的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所以A项错;B.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但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但它不是单质,所以B项错;C.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故C项正确;D.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但却不是氧化物,所以D项错;考点:判断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单质的判断;物理变化的特点;氧化物的判断.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质分类的一些基本概念,解题的关键是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掌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碳升华(或气化)氧气搅拌加快盐的溶解【解题分析】
(1)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炭黑中含有碳元素;(2)干冰可以制造舞台云雾,因为干冰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成雾状;(3)很多膨化食品包装袋内充了氮气,因为氮气不活泼,不易与食品反应,也为了避免食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变质;(4)配制食盐水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食盐的溶解。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5:4(2)28.8克【解题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知过氧化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40:(16×2)=5:4;故填:5:4。(2)解:设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x=28.8g答:28.8克过氧化钙与40g碳酸钙含钙量相当。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二m(C):m(H):m(O)=12:3:16【解题分析】
浓硫酸可以完全吸收水分,浓硫酸增重2.7g,说明燃烧生成的水2.7g,碱石灰可以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碱石灰增重4.4g,说明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燃烧后生成的水中的氢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都是来自于该物质,所以物质中的氢元素质量为:,物质中的碳元素质量为:,所以物质中的氧元素为:3.1g-0.3g-1.2g=1.6g,所以猜想二正确;所以物质A中所含C、H、O元素质量比是:1.2g:0.3g:1.6g=12:3:16。【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中含有的元素,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题目中常见的类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关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14、分子间有间隔,在加压时分子的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变小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解题分析】
(1)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加压时分子的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变小,所以加压时,100L的气体可以装进10L的钢瓶中.(2)过氧化氢与水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所以过氧化氢与水的性质却相差很大.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检查装置气密性C1A活性炭平衡压强,使过氧化氢溶液顺利下滴放出快30s反应结束,放热停止,随着装置冷却,三颈瓶内气压由高缓慢降低【解题分析】
(1)制取气体的实验,连接好装置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前用弹簧夹夹住B装置右侧橡胶管,打开①的两个活塞,向其中加水,一会儿水很难流下来。这一操作步骤的目的是检查装置气密性。(2)为了较精确测定排出水的体积,C框内应选用的装置为C1,防止因为导气管浸入水中而有误差。(3)为了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该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进行探究,故选A。(4)上表中相同条件下,活性炭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故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好的是活性炭。(5)实验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平行高速型钢板导轨防护罩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多功能移动式脚手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防水接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金属热缩管温控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子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版环境监测设备监造与技术培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设计承包合同结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与安装3篇
- 2025版智能楼宇消防暖通系统改造升级合同3篇
- 2025版校园多功能活动场地租赁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贸易展览展示服务合同范本3篇
- 《水和废水监测》课件
- ASME B16.5-16.47法兰尺寸对照表
-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第二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全册】
- 康复护理练习题库(附答案)
- 小型餐饮店退股协议书
- 世界博览会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课件
- 第九讲 全面依法治国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两淮矿区地面定向多分支水平井钻进作业技术规程
- 有机朗肯循环(ORC)中低温余热发电与工业余热利用
- GB/T 14343-2008化学纤维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