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中学山大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中学山大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中学山大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中学山大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中学山大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东省中学山大附属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2.“苹(凭)什么”是继“蒜(算)你狠”、“逗(豆)你玩”之后又一网络流行语,说的是近日苹果价格激增。苹果有“智慧果”、“记忆果”的美称。多吃苹果有增进记忆、提高智力的效果。苹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C6H8O6)还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B.维生素C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8D.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33.对下图所示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乙:可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丙:反应后天平指针偏右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丁: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C.倾倒液体 D.加热液体5.“富硒茶”能补充微量的硒,这里的“硒”指的是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6.我国主办的201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以下有关空气污染和防治的做法正确的是()A.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CO、SO2、CO2等 B.植树造林对治理大气污染有促进作用C.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D.为了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7.锶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B.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C.锶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6,形成的锶离子符号是Sr2+D.从这两张图中能得出锶原子的质子数为为878.下列物质分类合理的是()A.氯化钠、二氧化碳、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O、O2﹣都属于氧元素C.铁丝、石墨、陶瓷都属于导体D.空气、蒸馏水、雪碧属于混合物9.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给试管中药品加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氧化镁固体D.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10.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为78%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C.CO2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11.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石蜡的密度 B.石蜡的可燃性 C.石蜡的溶解性 D.石蜡的硬度12.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氧气,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在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化学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_____(写出该气体的一条化学性质)。(2)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①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填微粒符号,下同),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②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③写出氢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14.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夹紧止水夹,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观察到_____,则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3)用H2O2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4)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_____,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_____(填“b”或“c”)端通入。(5)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气体。甲烷有可燃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收集甲烷气体可选用装置E,由此推测甲烷气体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甲烷气体还可以用装置C收集,由此推测甲烷气体的另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②设计实验证明CH4中含有氢元素:检验其纯度后,_____(写出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5.学习了的《奇妙的二氧化碳》后。同学们利用了生活中常见的一次性手套对书本实验进行了创新和改进。设计了“魔手”实验(如图)。(1)如图所示在一次性手套的五个指袋中各加入一种物质后,用夹子夹紧5个指袋,将掌部捏瘪并系紧手套口。(2)打开拇指和食指指袋夹子,将拇指内液体倒入食指指袋中,手常迅速“增肥”,用化学符号表达反应式:_____。(3)打开中指指袋夹子,使液体流入手掌,振荡后手掌稍微变小,将液体流回指袋后夹上夹子,用化学符号表达反应式:_____。(4)分别用无名指和小指的两个指袋重复步骤3操作,只有小指能使手掌“减肥”成功,则吸收二氧化碳的试剂最好用_____(填序号)。A稀盐酸B澄清石灰水C蒸馏水D氢氧化钠溶液1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热水中,石蜡首先会______,冷却后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熔点______,密度比水______。(2)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发现在___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说明______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出现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变______。结论:蜡烛燃烧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学习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后,小华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看得意犹未尽,但由于产物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只能取用少量硫粉,针对这问题,小华同学亲自动手设计了如下改进实验(1)改用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率,使氧气流平稳进入集气瓶内。(2)在教材硫燃烧的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集气瓶上的玻璃片换成双孔胶塞,随着氧气的通入,火焰从_____色变成_____色,这说明氧气是_____的气体,由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因此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3)随着产生气体及燃烧放热,A、B装置中压强_____,气体进入C烧杯,被C中烧碱溶液吸收,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4)请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_____18.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理由是________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____时,再开始收集;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4)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_____________(填药品名称),其起____________作用,该物质在反应前后_______和________不变。能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代替该物质______(填“能”或“否”)。写出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5)用集气瓶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端进入(填“c”或“d”)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之一”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的枝叶干燥后,采用水蒸馏法可以提炼出青蒿油(化学式为C8H18),也被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回答下列问题:(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2)青蒿素中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3)14.1g青蒿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____?这和多少克青蒿油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相等____?(要求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题分析】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题目详解】A、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提出假设,故选项错误。

B、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故选项正确。

C、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

D、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得出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B。2、B【解题分析】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分析解答。【题目详解】A、一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中是宏观对微观,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正确;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而非168,错误;D、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掌握化学式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C【解题分析】

A.甲:利用过量的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该实验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项A正确;B.乙:a中的浓氨水能使b中的酚酞试液变红,可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选项B正确;C.丙:反应后天平指针偏右是因为生成二氧化碳逸出,不能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选项C错误;D.丁: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具有可燃性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选项D正确。故选C。4、A【解题分析】

A、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标签应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图中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5、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富硒茶”能补充微量的硒,这里的“硒”指的是表示宏观概念的元素,而不是表示微观概念的原子或者分子等。故选D.考点:元素的概念6、B【解题分析】

A、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一种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A错误;B、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植树造林对治理大气污染有促进作用,故B正确;C、加高烟囱并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仍会污染空气,故C错误;D、为治理雾霾,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不可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同,故D错误。故选B。7、C【解题分析】

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此选项错误;B.锶的原子序数是38,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该原子的中子数≠38,此选项错误;C.锶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锶离子核外电子数是38-2=36,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锶离子符号是Sr2+,此选项正确;D.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从这两张图中能得出锶原子的质子数为为38,此选项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8、B【解题分析】

A、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O、O2﹣质子数相同,都属于氧元素,故正确;C、通常情况下,铁和石墨容易导电是导体,陶瓷不容易导电,陶瓷属于绝缘体,故错误;D、空气、雪碧属于混合物,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错误;故选B。9、D【解题分析】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A错误。B、给试管中固体药品加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液体不可以,B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固体是结论,C错误。D、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入试管,试管炸裂,D正确。故选:D。

10、B【解题分析】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正确;选B11、B【解题分析】

用小刀能切下,说明石蜡质软,放入水中不溶解,且浮在水面上,则密度比水小,而可燃性无法说明。故选B。12、D【解题分析】

A、高锰酸钾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分解放出氧气,当完全分解后不再放出氧气,故A正确;

B、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氧气,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

C、高锰酸钾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分解放出氧气,未反应时物质的种类是一种,开始反应时固体物质的种类是三种,当完全反应后固体物质的种类是两种,故C正确;

D、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放出了氧气,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要减小,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要减小。故D错误。

故选:D【题目点拨】图像信息题解题时要注意三个点:起点、趋势点、拐点。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具有助燃性H2H、O1:2化合反应【解题分析】

(1)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和生成气体的性质可知,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2)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所以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符号为:H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符号分别为:H、O;②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4=1:2;③该反应是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14、长颈漏斗一段时间后,若液面稳定不下降A2H2O22H2O+O2↑量筒cB甲烷难溶于水甲烷密度比空气小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小水珠,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解题分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a是长颈漏斗;(2)检验装置气密性利用装置内外的压强差检验,所以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夹紧止水夹,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观察到一段时间后,若液面稳定不下降,则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4)量筒可以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氧气密度比水小,所以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量筒,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c端通入;(5)①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E装置收集甲烷的方法是排水法,C装置收集甲烷的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所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收集甲烷气体可选用装置E,由此推测甲烷气体的一条物理性质是:甲烷难溶于水;甲烷气体还可以用装置C收集,由此推测甲烷气体的另一条物理性质是甲烷密度比空气小;②氢元素的燃烧产物是水,所以设计实验证明CH4中含有氢元素:检验其纯度后,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观察到烧杯内壁有小水珠,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15、D【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进行“魔手”实验,则有:(1)如图所示在一次性手套的五个指袋中各加入一种物质后,用夹子夹紧5个指袋,将掌部捏瘪并系紧手套口。(2)打开拇指和食指指袋夹子,将拇指内液体倒入食指指袋中,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手常迅速“增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3)打开中指指袋夹子,使液体流入手掌,振荡后手掌稍微变小,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将液体流回指袋后夹上夹子,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4)分别用无名指和小指的两个指袋重复步骤3操作,只有小指能使手掌“减肥”成功,说明二氧化碳在水中减少的量较少,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减少的多,则吸收二氧化碳的试剂最好用D氢氧化钠溶液。16、熔化低小a外焰水滴(或水珠)浑浊【解题分析】

(1)实验中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把它放入热水中,可以观察到在热水中石蜡首先会熔化,冷却后浮在水面上,这就说明石蜡的熔点低,密度比水小。(2)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发现在a处的火柴梗最先碳化,说明外焰的温度最高(3)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出现水滴(或水珠),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淡蓝蓝紫助燃增大2NaOH+SO2=Na2SO3+H2O【解题分析】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所以将集气瓶上的玻璃片换成双孔胶塞,随着氧气的通入,火焰从淡蓝色变成蓝紫色,这说明氧气是具有助燃性的气体;(3)随着产生气体及燃烧放热,A、B装置中压强增大,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4)过氧化氢分解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燃烧匙中的硫会燃烧生成SO2气体且反应放热,C中会出现气泡,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