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1页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2页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3页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4页
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学院(南校区)校园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指导老师:*****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编写人:*******级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班****年***月1.控制测量的目的、任务概述 31.1控制测量的目 31.2控制测量的任务 32.工程概况 32.1工程任务 32.2对测量工作的规定 33.测区概况 33.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33.2测区人文环境概况 34.已有资料及成果 34.1测区地形图 34.2控制点及其保存状况 34.3对已有成果的分析和运用状况 35.测量根据 36.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36.1坐标系统的选择 36.2布设的具体方案 36.3通视行分析 37.控制网的技术规定 37.1水平角观察 37.2距离测量 37.3水准测量 38.现场踏勘 38.1场地的概况 38.2需要调节位置的控制点 38.3设计时没有考虑或发生变化的特殊因素 39.控制测量布点及测量办法 39.1测量布点 39.2测量办法 310.人员组织及仪器设备 310.1人员组织 310.2所选的仪器设备 311.上交资料 31.控制测量的目的、任务概述1.1控制测量的目概述根据工程建设的规定,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性,选择最佳布网方案,确保在规定的期限内完一生产任务。按照设计规定将沿石家庄学院(南校区)2号楼楼体周边布设控制网。1.2控制测量的任务应学院规定,布设沿学院2号楼楼体测区的控制网。通过一级导线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将完毕闭合导线的水平角观察、导线边长的丈量任务,并计算出个导线点的坐标,进而完毕水准网的控制测量,为学院施工提供高精度的施工数据。2.工程概况2.1工程任务通过一级导线测量和四等水准测量将完毕闭合导线的水平角观察、导线边长的丈量任务,并计算出个导线点的坐标,进而完毕水准网的控制测量,为学院施工提供高精度的施工数据。2.2对测量工作的规定设计精度为一级导线测量和四级水准测量。测量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完毕测量任务。3.测区概况3.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测区位于东经114°29′,北纬38°03′是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干燥凉爽,冬季严寒,降雨量集中于6、7、8月份,冬春光照较少,夏秋光照充足。图表SEQ图表\*ARABIC图表SEQ图表\*ARABIC13.2测区人文环境概况 测区位于学院的主干道上,人流量与车流量较大,对测量工作产生不便。4.已有资料及成果4.1测区地形图图表SEQ图表\*ARABIC24.2控制点及其保存状况本测区内现有两个已知控制点,两个点位保存状况完好。图表SEQ图表\*ARABIC3图表SEQ图表\*ARABIC44.3对已有成果的分析和运用状况现有一张石家庄学院(南区)的地形图以及两个已知的控制点,现有资料均可直接运用。5.测量根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1001-91)(3)《都市测量规范》(CJJ/T8-)(4)《石家庄学院(南校区)校园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6.控制网的布设原则6.1坐标系统的选择为了能够使用现有的控制点,充足运用国家控制点的成果,坐标系选择国家统一的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实际进行测量时,应将实地观察值统一投影到高斯正射投影平面上,进行各项的改正。布设的控制测量网上任意两点坐标的规定长度变形不大于相对变形值,利于对的测定控制点的坐标。6.2布设的具体方案根据电子平面图先进行图上选点,然后到现场根据测区环境进行实地选点,布设4个控制点,平均边长150米。注意要将到导线点选在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的位置,相邻导线点之间应通视性良好,便于测角和量距。图表5测角测距采用全站仪,测内角及边长。6.3通视行分析本次测区为社区域的测量任务,地势平坦,高差小,不存在不通视的状况,选择的控制点避开了树木、楼体建筑物、车辆等障碍物的遮挡,通视性良好。7.控制网的技术规定7.1水平角观察水平角观察用测回法观察两个测回,对准误差不超出3mm,整平误差不超出1格,半测回角值之差不超出40′。7.2距离测量 距离用钢尺量距,往、返测,相对误差不超出1/3000。7.3水准测量双面尺法,同一水准尺的红黑面读数之差(加尺常数)不不不大于4mm,红黑面尺高差之差不不不大于6mm。8.现场踏勘8.1场地的概况测区现场地势平坦,但植被茂盛且现场人流量、车流量较大,将导线点选在公路的边角处,地基较稳定且便于测量任务的完毕。8.2需要调节位置的控制点通过现场踏勘,没有需要调节位置的控制点8.3设计时没有考虑或发生变化的特殊因素无 9.控制测量布点及测量办法9.1测量布点如图所示,选择下列控制点进行测量。图表SEQ图表\*ARABIC69.2测量办法一级导线测量与四等水准测量。10.人员组织及仪器设备10.1人员组织本次测量任务由测量小组4名组员共同完毕,4名组员均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