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期末测试及答案_第1页
七上语期末测试及答案_第2页
七上语期末测试及答案_第3页
七上语期末测试及答案_第4页
七上语期末测试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你掌握得如何呢?充满自信,轻轻松松地做题吧!对自己说上一声“我能行”!一、基础知识(24分)1、请你工工整整地写一句“惜时”的名言。(2分)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迸溅(bìng)盘虬(qú)绽放(zhàn)峭壁(qiào)B、啜泣(zhuò)骸骨(hái)颤抖(zhàn)琼浆(qióng)C、伫立(chù)诱惑(yòu)着陆(zháo)铁锹(qiāo)D、闷热(mēn)喑哑(yǎ)耸立(sǒng)踉跄(qiàng)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A、训诫目眩弥漫忍俊不尽B、诀别静谧绸幕小心翼翼C、伶仃潾波篝火弱肉强食D、喧啸葱茏孪生瘦骨嶙峋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B、《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大诗人。C、《智子疑邻》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D、《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从曲的常识看,“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其作者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分)A、三月的万安山是个美丽的季节。B、通过开展“全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C、我永远也不能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D、《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6、古诗文默写:(8分)⑴、,却话巴山夜雨时。⑵、商女不知亡国恨,。⑶、“,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曹操《龟虽寿》中的千古名句。⑷、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乡书何处达?”,王湾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⑸、《论语》中既要认真探讨学理,又要讲究实用的句子是:,。7、《伊索寓言》中有不少故事是借动物形象来嘲讽人类缺点的,《蚯蚓和狐狸》嘲笑了;《蚂蚁和蝉》讽刺了。(2分)8、某班同学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办了一期板报。(4分)⑴请你设计两个板块,写出板块名:和⑵请你再写两个名人读书的故事:和二、现代文阅读:(23分)(一)(10分)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9、写出本段的中心句(1分)10、文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1分)11、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文段中一连用了多个比喻句,有什么作用?(2分)12、文中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两个词语,分别写出了云的和(2分)13、“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2分)14、本段文字的结构是。用“‖”标出层次。(2分)(二)背后那双眼(13分)(1)那一年,我读中二。(2)清楚地记得:当时《南洋商报》有个服务版,每周都拨出一定的版位,让读者免费刊登“征求笔友启事”。(3)我是个终日把自己囚禁于文字的女孩——既爱读,也爱写。握在手中的那管笔,仿佛藏了千军万马,老是呼啸着想冲出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却是个木讷口拙而又孤僻离群的人,因此,以笔交友,对于社交生活一片空白的我来说,充满了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力。(4)一日,鼓起勇气,以“漪佩”为笔名,拟了一则“征友启事”。(5)两周过后的一个早上,才踏出房间,便听到爸爸喊道:(6)“过来。”(7)指着报上的那则征友启事,问道:(8)“这漪佩,是你吗?”(9)爸爸那张好像“发霉面包”的脸,使我本能地起了战栗性的惧怕,以细若蚊子的声音应道:(10)“是。”(11)接下来的那一周,信件惊人地多——不是一封一封地飞来,而是一叠一叠地涌来,信箱几乎都撑破了。(12)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然后,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我拿去丢掉。我倔犟地忍着眼泪,照他的指示做……从十多层楼上往垃圾桶扔下去时,发出了闷闷地声音,我明显地感觉到悲哀像一阵黑黑的风,冷冷地掠过我挂了一块铁的心。(13)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件事一直是我心里很大的一个疙瘩。它连同生命里许多快乐与不快乐的事儿深深地埋葬在我记忆的底层里。(14)事隔30年,在接受资深记者黄丽萍小姐的访问时,爸爸忽然提起了这件尘封以久的往事,说:(15)“我怕她误交损友,所以,不让她回信。”(16)听到这话,眼前立刻浮起一个瘦小的背影。她站在垃圾桶前,把信一捆一捆地往下丢,长长的脸,满满的都是怨;细细的眼,湿湿的都是泪。可是,这女孩,没有想到,她的背后,有一双充满关怀的眼睛,如同着明灯一样,为她照亮前面的道路。(17)等意识到背后有这样一双温暖的眼睛时,这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了;而且,她也正以同样的目光,注视着她自己的孩子哪!15、用一句话概括这件往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爸爸坐在身边,拆信、读信,然后,成堆成堆地用橡皮筋子捆起来,表情肃穆地嘱我拿去丢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3分)17、爸爸是个怎样的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第(12)段中“我倔犟地忍着眼泪,照他的指示做……”,联系上下文,揣摩当时我的心理感受,写成一段心理描写,字数50字左右。(2分)19、第(16)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她的背后,有一双充满关怀的眼睛,如同照明灯一样,为她照亮前面的道路。”请你仿写一个比喻句。(2分)三、文言文阅读。(13分)(一)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列问题: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21、解释加点的词:(4分)①山门圮于河()②棹数小舟()③啮沙()④湮于沙上()22、翻译(4分)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二)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5、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的(1分)26、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分)四、作文(40分)课堂上,讲解情韵深长,诵读激越铿锵。生活中嘱咐温暖亲切,告诫严肃真诚。天地间,雨声淅淅沥沥,笛声婉转悠扬。请你以“那声音在我耳边回响”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诗歌除外,体裁不限。2、言之有序,中心突出,表达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4、不少于600字。附答案:1、略2、D3、B4、C5、B6、何当共剪西窗烛隔江犹唱后庭花老骥伏枥归雁洛阳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7、吹牛皮说大话的人好逸恶劳的人8、略9、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10、列举内容的省略11、这些比喻句既生动又贴切地写出了云的不同形态,说明云的形态之多,紧扣和照应了开头的“姿态万千”。12、形态特征1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14、总―分―总第一句是第一层,中间是第二层,最后一句是第三层15、回忆父亲不让我交笔友的事。16、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对我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