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d7cd537e1ddbeaaa0fe01cec582fc2/38d7cd537e1ddbeaaa0fe01cec582fc21.gif)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d7cd537e1ddbeaaa0fe01cec582fc2/38d7cd537e1ddbeaaa0fe01cec582fc22.gif)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d7cd537e1ddbeaaa0fe01cec582fc2/38d7cd537e1ddbeaaa0fe01cec582fc23.gif)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d7cd537e1ddbeaaa0fe01cec582fc2/38d7cd537e1ddbeaaa0fe01cec582fc2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深化农村改革需要加快农村经济增长的内在需求2009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强调,鉴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严重情况,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只能得到保障。基于内部控制的经济模式没有坚实的基础。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扩大国内消费,大幅提升内需,无疑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而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权利拓展农村市场,则有可能成为当前扩大消费,增加内需的最优选择。农村金融改革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尽管近几年以来,我国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研究刻不容缓。在这种背景下,2009年7至8月,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不同地区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了解农民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和建议,为农村金融的创新提供参考。一、调查问卷的编制此次调查是以中国吉林省四棵树乡四棵树村的全体农户为总体,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以发放问卷的方法收集资料。问卷由30个问题组成,主要询问了农户的家庭人口基本信息、家庭财产状况、收支情况、正规金融服务信息和私人借贷等情况。我们重点调查了农户使用金融服务的状况,大体可以分为储蓄、汇款、贷款、投资和保险五部分,希望可以从中了解农户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使用状况及原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做些分析。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四棵树乡四棵树村,耕地面积为9485亩,居住村民554户,2340人。全乡属梨树中部波状平原区,居民收入以玉米种植为主,畜牧业规模较小,棚膜经济发展迅速。2008年人均纯收入4800元。二、生产生活的财产保值增值和收入增长我们将农户的金融需求分为五个方面:储蓄、汇款、保险、信贷和投资,这五个方面对于农户的生产生活,财产保值增值和收入增长十分重要。我们下面将对调研结果分别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农户文化程度户主文化水平与家庭收入的关系。从文化程度比例可以看出,尽管经过多年的农村扫盲活动,农村地区文盲与半文盲并未完全消除,虽然表中文盲比重仅占1.56%,但值得考虑的是,一个家庭的户主往往代表了家中最高学历或较高学历水平,可以合理推测,农村总人口中文盲比例将高于1.56%的比重。此外,户主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家庭构成了调查总体的主体部分,比例高达59.37%,初中文化水平占32.82%,而达到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家庭仅占6.25%。由于所调查的户主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平均文化水平较低很大一部分可以归结于历史原因和当时贫困的国情。我们还可以看出,收入水平与户主文化程度明显呈正相关。其中户主学历在高中及以上的家庭平均年收入远远高于其他家庭,可以认为,受教育程度是户主原有家庭背景与能力的体现,也说明户主对于金融产品与服务有着更为详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这对改善家庭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强烈的消费欲望出于便利、安全和获取利息收益的考虑,储蓄是几乎所有人最常见的处置闲置资金的方式,反映了储户对现在和未来的支出分配计划。在谈到储蓄目的的时候,安全性的考虑是被排在第一位的(64.60%),这至少说明我国农村居民已经告别了那种原始的贮藏钱币的储蓄方式(如将钱币珠宝埋于地下等)。第二是对子女教育的考虑(55.38%),这可以说明农村居民已经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其他占比例超过30%的项目包括养老(33.84%)、子女婚嫁(36.92%)、获取利息(30.76)等,主要属于消费性支出。而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投资做生意等投资性目的仅占不到20%。这说明,目前农村居民有着较为强烈的消费欲望,或者可以说有限的闲置资金和较强的消费欲望阻碍了生产性投资。如果政府能够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使农村居民不再为这些方面担心而进行高额储蓄,投资性储蓄和投资意愿也会随之增长。(三)当地人口预测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汇款需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进城务工或求学人员的增加而产生的资金往来,因生意或投资需要汇款的农村居民极为少数。尤其是进城务工的农民,打工赚的钱除了日常开支外,大部分会带回家中,这一群体的汇款需求是最强的。因此,从对汇款业务的需求量也可以估测出当地流向城市的人口规模。对汇款业务有需求的家庭仅占被防数量的9.23%。不使用汇款业务的人当中,66.20%的人表示不需要汇款,4.6%是因为费用高,27.70%通过其他渠道,如拜托亲友带回等。这可以说明当地进城务工或求学的人较少或者距离较近,因而并没有强烈的汇款需求。但仍然有4.6%的人因为费用过高而放弃使用汇款业务。(四)借贷资金来源农信社农户信贷主要来源于农村社会的需要,在个人在接受调查的农户中,几乎绝大部分家庭都曾经或正存在贷款需求。农户对信贷的需求可以分为两类:生产性需求和消费性需求。生产性需求主要是用于农业再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饲料等;而消费性需求,一般是在因某些重大事项导致收入出现意外下降或支出发生意外增加的情况下,满足临时性的支出需求,如农产品减产、婚丧嫁娶、生病就医等。关于借贷资金的来源,大部分研究者存在一个共识,即现在农户借贷资金大部分来自于非正规金融尤其是私人借贷,少部分来自于正规金融;其中来自正规金融的资金绝大部分出自农村信用社,而以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在农户信贷领域所占比例极小。根据徐峰(2001)的调查,农户在选择其借贷对象的时候更倾向于和个人发生交往。从借款数额上看,向个人借款的总量远远大于向机构借款的总量。当产生贷款需求时,只有15.4%选择了从农信社贷款,而89.2%的人选择从亲友手中借债,这是由于农村社会的特点决定的。超过半数(56.92%)有贷款意愿的家庭希望将贷款用于农业再生产,说明当地农民有着强烈而明确的扩大生产提高收入的需求。购买耐用消费品(26.15%)等消费性需求还不到生产性需求的一半,只与子女教育(18.46%)相接近。(五)农村居民的投资理财理念落后。在金融在被问及您认为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存在哪些问题的时候,38.46%的农户表示与金融机构打交道很少,不清楚。另外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营业网点少、环境不好(27.69%),这与“排队等待时间太长”(7.69%)问题都可以归因于近些年来金融机构的战略性撤离农村所致。可以看出,在金融理财方式多样化的今天,农村居民的投资理财方式仍然相当匮乏和单一,理财理念较为落后。即便是近些年在城市中一度被炒到白热化的股票和基金等证券投资产品,在农村也很少有人知晓。保险属于在农村市场知名度最高的也几乎是唯一较为普及的理财产品。四、农村金融发展方面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目前存在着金融产品与服务单一、金融资源贫乏、农户难以获得信贷支持等问题。金融产品与服务单一,主要是因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长期处于一种相对落后与闭塞的状态,居民受教育水平较低,居民收入与城市居民相比有较大差距,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农村金融发展举步维艰。其次是担保问题。银行或信用社对农户家庭收支状况只有部分了解,对农户贷款使用也不能实施有效监督,一旦农户投入到风险很大的项目,贷款机构极有可能无法收回贷款。为了防止农户过大的风险行为,银行需要农户提供担保。但是农民由于自身资本、可供抵押的资产不足,虽然理论上说房屋可以作为抵押,但是农村房屋价值很低,很难流动转手,而且很多房屋缺少房产和土地使用权证明,使得很多农户无法提供担保。而且从农村贷款担保的实施成本、法制环境等来考察,也有许多制约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担保贷款的因素。因而在缺乏有效担保的情况下,无论是城乡商业银行还是农村信用社,都不愿扩大对农村、农民的信贷支持。三、新农保是最佳资源配置,符合现行人员能力要求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不仅没有扩大对农村市场的信贷支持,反而不断从农村地区吸收资金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农民日益增长的信贷需求与金融机构紧缩的信贷供给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改善或创新抵押担保制度,推行和完善联保制度,让农户有更多可供选择的抵押和担保手段。在十七届三中全会文件精神之下,“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成了以后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重建的重大政策信号,也就是要“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依法取得、使用和收益的权利。逐步推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和流转制度,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因此,在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松动之时,农户房屋的担保价值将有望提升。另外,如江西省崇义县等许多有条件的地区也已经开始试行森林资源资产抵押办法。在担保方式多样化的情况下,农民获得贷款的门槛将大大降低。2.建立科学可行的农户信用体系。这需要当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共同丰富农村信用信息资源,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整合、共享。完善信用立法、执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没有专门的信用立法,是制约我国信用环境良性发展的关键原因。先要做到有法可依,再形成司法、工商、税务、银企联手制裁和打击不守信行为的合力。还可以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利用现有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构筑信息平台,为农村信用体系的完善提供信用信息资源。科学合理的信用体系建立后,更易满足农户个性化、多样化的信贷需求。3.通过国家政策促使正规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市场的重视程度,通过政策性贷款等方式满足农村的信贷需求,进而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要求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指出“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农村微小型金融组织可通过多种方式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可见,按照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三目落射荧光显微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竹根雕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煮呢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层珠光吹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冷冻黑椒牛柳饭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自动调整臂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专业知识的网络与社交媒体考核试卷
- 创业投资市场营销策略制定考核试卷
- 地理信息在农业智能化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工艺美术品原材料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考核试卷
- 超级大脑:孩子六维能力培养指南
- 纵隔肿物的护理查房
- 新能源汽车概论题库
- 设备维保的维修成本和维护费用
- 客运站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口腔预防儿童宣教
- 绿城桃李春风推广方案
- 档案管理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
- 颅脑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 2023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通讯、访谈(含答案)
- 人工智能在商场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