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典视野下名誉权网络侵权的认定及法律效果分析【目录】TOC\o"1-3"\h\u引言 1一、网络名誉权侵权构成要件 2(一)行为人违法 2(二)受害人名誉被损害 3(三)行为人存在主观过错 3(四)违法与损害的前因后果 4二、侵权抗辩事由 5(一)真实性 5(二)合理的注意义务 5(三)免责条款 6三、网络名誉权侵权特征与保护现状 7(一)侵权主体具有虚拟性 7(二)侵权行为易发性 7(三)侵权后果的扩散性 8(四)侵权法律的滞后性 8四、健全完善我国网络名誉权侵权保障制度 10(一)促进我国网络名誉侵权立法的不断完善 10(二)建立网络空间监督管理机制 10(三)加强网络良好道德风气建设 11结论 13参考文献 14引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正在改变所有人的日常生活,扩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范围。它还为人们提供了传递思想的新途径,使人们发表意见的方式多样化,并在一个更普遍的服务平台上提供。不知不觉中,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利弊并存,在方便大家的同时,也给大家的日常生活运行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在随意交流和言论自由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上的一些侮辱和诽谤早已成为常态,反而是对个人利益的严重侵犯。虽然中国的有害信息监管工作初见成效,立法工作逐步展开,但仍存在监管的法律基础发展不足、监管管理体制分散、监管方式不协调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笔者运用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综合近期中国典型的网络名誉侵权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对案例中涉及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最后,笔者提出了优化当前我国网络名誉侵权问题的法律措施,例如采取网络用户实名登记,加强网络各领域督促及行为自律,以及塑造网络用户良好道德品质等。本文对网络名誉侵权的构成要素、侵权义务的构成和抗辩进行了重要的研究。创新之处包括利用新颁布的《民法典》第1024至1026条(名誉权的有关规定),以法律分析的形式探讨对名誉损害的实际监管,更多国外国家对网络声誉损害的管理,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探讨学术研究自由裁量权与言论自由和声誉损害维护之间的关系权衡并提出明确建议,以加强司法机构的实践和专业人员的能力建设。网络名誉权侵权构成要件(一)行为人违法行为人违法的侵权法指的是在互联网上侵犯他人名誉的行为。目前,中国的侵权行为人的责任发展越来越多样化,但侵权法中的关键概念是积极作为和不正当不作为。一般来说,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违约,可以在三个层面上加以判断。其一,行为人实施行为造成他人社会评价降低。在实践中,一个人的声誉取决于他或她在社会上的看法。如果一个人的声誉受到影响,他/她的社会声誉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违反规则,取决于行为人是否实施了侮辱性或诽谤性行为,危害了他人的社会声誉。例如,在美国“纽约时报诉沙利文NewYorkTimesCo.v.Sullivan,376U.S.254(NewYorkTimesCo.v.Sullivan,376U.S.254(1964)其二,侮辱、诽谤等行为是否指向特定人。侵犯网络名誉权,就其性质而言,必须指的是具体的对象,否则就不能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侵犯网络名誉权。指向一个特定的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a.指名道姓地侮辱或诽谤该人,b.暗示一个特定的主题,c.指桑骂槐的形式。例如,在英国,对于诽谤罪的立法规制,主要是以判例法为主,成文法为辅。虽尚未制定专门的网络名誉权立法,但根据现有的判例法及成文法对网络名誉权的保护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按照英国《诽谤法》,只要证明侵权人犯了诽谤罪或失信罪,证明目标侵权人包括自己,以及诽谤内容是向不特定的第三方发布的,就足以证明侵权人构成了诽谤罪。其三,行为人的行为是否为第三人所获悉。侵犯网络声誉的行为人的最终目的是危害他人的社会声誉,破坏自己的声誉。如果行为人的“善意”没有最终传达给第三方,那么该行为就失去了它所追求的结果,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不仅背离了行为的价值,而且也不符合法律要求的构成要素。因此,第三方必须认识到行为人的侵权责任。(二)受害人名誉被损害名誉是各级人士对特定主体的总体评价。《民法典》第1024条对名誉及名誉权做了相关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受害人的社会声誉受到危害,意味着侵权行为人危害了受害人的社会声誉,并使之为第三方所知云静:《看看<云静:《看看<民法典>里如何保护人格权》,载《呼和浩特日报(汉)》,2020年12月25日第5版笔者认为,受害人是否遭受精神损害或财产利益损害,并非网络名誉侵权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明确侵权人的行为导致受害人社会名誉恶化的情况下,才是网络名誉侵权的必备因素。这是因为网络名誉侵权目标旨在败坏受害人名誉问题,是明确且客观的。而受害人只有在名誉被侵犯后才会受到心理上的伤害,心理上的伤害是主观的,不是网络名誉侵权的必要因素。此外,由于网络名誉侵权的损害对象是网络名誉权,而不是财产利益的损害,因此,被害人财产利益损害就不能成为认定网络名誉侵权的必要因素,而是要区别对待。(三)行为人存在主观过错侵权责任法的关键归责的标准是过失义务,它以过失为基本李永军:《论民法典中人格权的实证概念》,载《比较法研究》2022李永军:《论民法典中人格权的实证概念》,载《比较法研究》2022年第1期。根据以上建议,笔者下面将融合主观性过失,对应该如何界定网络环境下侵权行为的责任归属展开深入探讨。当下的中国,界定网络名誉侵权行为的责任归属标准关键是选用过失义务标准。无论行为人是独立或是一同承担责任,都必须行为人的主观性过失。对于网络名誉侵权行为行为,网络客户和互联网服务给予者理应尽到有效的留意责任,互联网服务给予者也理应依规执行核查和监管责任。(四)违法与损害的前因后果侵权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与所造成或诱发的损害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有四种主要形式:“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和多因多果”。在分析侵权行为与损害发生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时,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事实上是损害发生的原因,则应确立事实因果关系;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在法律上是损害赔偿责任的原因,则应确立法律因果关系。因此,在确定因果关系时,首先要考虑因果关系的形式和原因。在侵犯网络声誉的情况下,除非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表明,受害者的社会声誉的损害是由于行为人的客观非法行为造成的,否则不可能建立因果关系,更不可能构成侵权。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仍然遵循‘谁指控,谁举证’的原则,但侵权行为的一个特殊形式是,往往难以确定行为人或向受害人收集证据,即使找到了侵权人,收集了证据,受害人的权利也得不到时效的保护。因此,对于这种特殊形式的侵权行为,有必要对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做出特别规定,即采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二、侵权抗辩事由《民法典》第1025条规定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有:捏造、歪曲事实;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该条实际上对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媒体内容分成了原发言论、传来言论及侮辱性言论三类。原发言论自行捏造歪曲事实,带有明显的主观恶意,一经证实内容为虚,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传来言论的注意义务依旧采用低于原发言论的标准,须对严重失实内容尽到合理核实义务,而不要求事无巨细地核实。下面将结合本条规定对侵权者的三大抗辩事由进行分析。(一)真实性网络信息内容的真正性是指侵权方是否在网络空间公布了真实有效的信息,对于此原因,可以进行侵害网络名誉权的抗辩,由此可以不受法律的追责。实际生活中,当出现名誉侵权行为案子时,一般新闻媒体通常以真正性为由开展辩护。殊不知,在网络环境中,以真正性作为辩护原因更加困难,由于网络客户在公布或拷贝他人信息时,具体上并沒有像记者那样执行谨慎的责任,并且大多数数人并沒有分辨是是非非的观念或能力。与此同时,网络服务供应商也遇到一样的问题。由于网络信息量大而繁杂,加上技术水准比较有限,没法开展全方位核查和核查,因而很难证实侵权行为内容的真正性。因而,在侵害网络名誉权的案子中,因为侵权行为人很难用证据证实侵权行为内容的真正性,因此相近案子中非常少运用真正性辩护。(二)合理的注意义务当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要把一些有关的网络信息发布到网络空间的时候,应接受与传统媒体同样严格的检查,如果他们发布的信息涉及侵犯他人的控制权,则应承担侵权的法律责任李静:《论被报道者的“回应权”——兼对我国〈民法典〉第1028条规定之解读》,载《传媒》2021年第20期。。但是,因为对于互联网用户在网上发布的各种信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很难做到对所有方面进行筛选和过滤,如果互联网用户隐瞒讽刺或以截图的形式发布侵权信息,那么该公共信息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这一点并不明确。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对此类案件进行严格的核查,势必会增加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在核查工作中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其他资源的压力,这将抑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业务设置,对整个网络业务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监督义务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捍卫自己义务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推动互联网行业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李静:《论被报道者的“回应权”——兼对我国〈民法典〉第1028条规定之解读》,载《传媒》2021年第20期。当一些侵权责任行为出现在网络空间的时候,如果刚开始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就可以及时把互联网信息所涉及的侵权责任查找出来,就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干预。如果侵权信息被侵权人知道,网络服务提供者应立即合理地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删除有关侵犯名誉权的信息,以减轻侵权人因侵权信息造成的损失。应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侵权信息的进一步传播。如果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保证上述内容,则被视为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三)免责条款互联网用户对一些软件进行下载、安装或者注册的时候,首先免责协议要先签好,主要是先说明网络平台不应该对用户在网络空间发表的意见和看法负有法律责任。只有当这份协议签署之后,才能成功使用该软件。在网上声誉受到侵犯的情况下,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将利用这一豁免来保护自己。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如果针对某一事项,两方人员可以顺利签署协议,那么双方则应遵循次协议。那么,如果该协议的签署两方是互联网用户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互联网用户是否要对侵权行为负全部责任?笔者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签订了放弃合同,可以据此展开侵权抗辩,法律也不支持这样的合同。参照法律,弃权协议的签订方是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商双方,对于双方来说可以产生法律效力,但是并无法约束被侵权方。如果网上声誉权受到侵犯,网络服务提供商不因本协议而承担法律责任。合理注意的法律义务对网络服务提供者会产生对应的法律效力,网络服务提供者履行合理的注意义务,则相应的法律责任应该让侵权者依法承担。三、网络名誉权侵权特征与保护现状(一)侵权主体具有虚拟性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有很大不同,其虚拟性特点十分明显。正是由于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所以发生的网络名誉权也具有虚拟化特点林瑜:《论名誉权的司法保护》,载《法制与社会》2021年第7期。林瑜:《论名誉权的司法保护》,载《法制与社会》2021年第7期。例如以我国为例,随着网络科技不断发展、普及,我国网民以高达九亿人数,大量的用户群体使得网络名誉侵权案件发生也愈加普遍。面对名誉侵权事件,相关部门虽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得知侵权人虚拟IP地址,得知其具体位置,但在确定实际侵权人身份时,往往难以有效开展。此外在网络中的名誉侵权人的认定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因为名誉侵权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网络用户,以及教唆或协助第三方侵犯网络声誉的人,同时侵犯网络名誉侵权的行为人还具有虚拟化特点。典型情况列举如下,例如,在网络空间发布侵犯他人网络名誉权的言论,或者教唆他人匿名转载侵犯他人名誉权的信息,都是教唆他人侵犯网络名誉权的行为,这些行为均导致越来越多的网络名誉权侵权行为事件发生,从而损害了他人的名誉利益。(二)侵权行为易发性当下,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对在线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互联网紧密相连。互联网的便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使网络名誉权的侵权行为更容易发生。网络名誉侵权行为之所以容易发生,一个原因是互联网本身的便捷性和易操作性;另一个原因是侵权人在网络空间的法律意识相对薄弱,没有正确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方式对他人的网络名誉权带来的侵犯。比如,部分侵权人不具备清楚识别微信、微博平台的内容的能力,无法有效判断转发带来的后果,却盲目地评论和转发,这样的行为给他人的网络名誉权造成严重侵犯。网络暴力,包括网上虐待、仇恨和侮辱,在网络空间也经常发生。这是由于身处互联网之中,大家面对的是全然陌生的环境,网络上的账户是虚拟的身份,对方无从知晓网络侵权行为的发生;其次,互联网的通讯速度意味着只需点击一下鼠标就可以接触到侵权者,这使得网络空间作者认为,沟通是一个成本问题。此外,网络空间的通信费用相对较低,因为不需要支付很高的费率,只要有少量流量就可以进行正常通信。此外,从三四岁的儿童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在互联网上交流和享受各种服务的人逐渐增多,而这些人的网上名誉权被侵犯严重。(三)侵权后果的扩散性不断扩散的网络名誉侵权的后果也表示当网络名誉侵权发生时,事件会迅速广泛传播,并涉及许多人,使得网络名誉侵权的后果难以恢复。通常所说的在线视频的浏览量和在线文章的点击量也是这个问题的反映。比如,一些网站如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上面的热门文章或者视频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有超过1万次的点击量。更有甚至,一些电视媒体为流量点击,对原事件不分青红皂白就进行宣传,往往会产生更多不良影响。以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当时有人在小范围散播谣言,却意外被一家媒体捕捉,还刊登上新闻播报并附加一些图片证据,最终却不晓点击量飞速提升,最终被核查为虚假信息,对社会造成了极大地不良影响,而后该媒体被强制遣散。2008年10月18日内陆导演谢晋因心源性疾病意外去世,第二天就被宋祖德以《千万别学谢晋这样死》等一些吸引点击量的文章,持续获取关注度,对谢晋进行污蔑与诋毁。当时齐鲁电视台、成都商报社等国内一些媒体机构还因此采访、询问了宋祖德。在当时网络媒体还不发达的时代,对死者谢晋极其家人造成了极度恶劣的侵权与损害。(四)侵权法律的滞后性目前,中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网络名誉侵权法律规范,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只参考传统的名誉权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分散在不同的法律领域,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规和相关的司法形式,构成了中国网络名誉侵权的标准法律体系。这些法律规定和司法表述不仅法律水平不高,而且存在法律制度上的空白和漏洞,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发展,相比滞后性明显,甚至无法合理解决现实的网络名誉侵权问题。例如,中国公民被要求有言论自由,因此不区分哪些言论是不允许的。例如,在美国,一名高中生对某教育机构负责人提供的系统不满意,在网站上张贴了对该校负责人的诽谤性污蔑。本案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一般情况下名誉权的法律辩护的界限以及由此产生的责任要素并没有界定。四、健全完善我国网络名誉权侵权保障制度(一)促进我国网络名誉侵权立法的不断完善法律制度足够完整,可以有效防止出现更多的网络声誉被侵权,可以让受害者减少侵权行为,从而遏制出现更多的网络声誉侵权行为许中缘、颜克云:《论法人名誉权、法人人格权与我国民法典》,载《法学杂志》2016年第4期。。它对于指导随后的法院诉讼程序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以通过提供具体的执行规则和惩罚措施使之更具操作性。具体的执行规则和惩罚措施也可以指导以后的审判,因为它们让法律的操作性更强,使审批变得容易,还能让法院的自由裁量权得到有效减弱,从而保证有较为公平公正的审判。许中缘、颜克云:《论法人名誉权、法人人格权与我国民法典》,载《法学杂志》2016年第4期。目前,许多学者认为,将网络社会中的虚拟主体纳入名誉权的范围,可以使立法有助于让公民主体的名誉权得到保障谭明:《新闻转载如何避免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名誉权——基于<民法典>“合理核实义务”的思考》,载《新闻潮》2021年第5期。;此外,在另外一些学者看来,由于网络中的虚拟主体和民法意义上的法律主体是不一样的,所以权利和责任不被享有。而前者的观点则是笔者比较认可的。谭明:《新闻转载如何避免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名誉权——基于<民法典>“合理核实义务”的思考》,载《新闻潮》2021年第5期。首先,有效保证法律治理的基本概念的唯一途径是制定相应的立法。在第三产业中,作者认为追究责任人的制度需要改进。中国目前对网络名誉权责任人的追究制度并不完善,这是导致网络名誉权得不到保护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国家需要对侵权实体进行区分,并确定不同侵权实体的侵权责任。相比于普通用户,公众人物具有更强的社会影响力,那些对网络声誉造成侵犯的公众人物所传播的信息和观点具有社会影响力,可以影响舆论导向。因此,重要的是加强这方面的区别,而不是根据人们发言的程度来惩罚他们。其次,不同于传统的名誉侵权案件,因为网络信息有较强的流通性,且便于编辑,所以一旦发生网络名誉侵权案件,侵权人很难对证据进行收集和保存。如果取证不及时,得到的将会是被篡改或者丢失的证据。因此,需要加强网络存储能力,以确保网络防御的有效性。(二)建立网络空间监督管理机制我国目前以互联网协会和公安机关的网警部门作为主要的网络监管机构,并不具备专业能力。其中,网络运营主要是由互联网行业协会进行监督,也算是监管,但是在网络监管中,如果和政府部门的执法权和执行权无关,则很难发挥监管作用,管理部门一般都是行业的“老大”,商业性强,自律公平,控制制度往往较为宽松。而政府的执法权和强制力主要是掌握在公安机关网警部门手中,但是这个部门存在着工作量大、人员少的问题,他们的工作有时会有交叉:如今互联网信息的传播速度是十分迅速的,而刑事部门的网络犯罪处理十分不易,只有两三个工作人员的互联网派出所无法应付。为了解决目前互联网监管机构存在的上述问题,政府要组织正规的许可考试,在互联网行业和政府的齐心协力下,把专门的互联网监督管理机构设立起来,并把机构工作人员从候选人里面招聘和选拔出来,以确保其专业性应考虑到。有必要通过确保该系统的质量、赋予其适当的行政权力和指派执法官员来确保高水平的控制。要合理分工好技术人员、执法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角色,那些包含侵权内容的网络信息由技术人员进行审查,而对于发布侵权信息的人员,要由管理人员对其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由相关人员采取执法措施,可以减少网上名誉侵权行为的发生,并且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有效地发挥了监管作用。参照德国的《多媒体法》,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率先制订针对网络的专项法律。其中《信息服务提供者》根据服务的不同功能及行为模式,将其共划分成为三类:分别是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主机存储服务提供者以及网络访问服务提供者。而根据法律要求,这其中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是需要对其发布的所有信息均承担着法律责任;对主机存储服务提供者来说,只有当他们知道其提供的信息侵权或是技术能力可能违法时,才会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而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相对较低,无需为其所散布的信息承担任何责任。此外,为了加强问责和追踪机制,我国需要学习韩国实施的网民实名制,这样可以进一步规范网络秩序,以及韩国的网络临时措施制度,明确了网络服务提供商收到名誉侵权行为的通知后,应当及时将侵权信息删除,并告知当事人,若对其内容有疑问,则可以暂时封锁该信息三十天。这样更好地保护他人的网络名誉权,达到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目的。(三)加强网络良好道德风气建设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普遍的行为准则,它从好与坏的角度来评价和规范人与人之间或者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杨立新:《对民法典规定人格权法重大争论的理性思考》,载《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1期。。当前,我国网络环境较为浮躁,网络平台的辩论不受约束,这导致网络社会中出现了“键盘侠”、“粉丝圈骂人”、“网络暴力”和“社会死亡”。这些“社会现象”或多或少形成了一个造谣的网络,给“指控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在作者看来,互联网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论坛,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尽管它是虚拟的,不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但所有用户都可以在其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然而,它也是由人组成的,在概念上属于公共领域。公共领域不是一个可以自由发泄负面情绪和输出善恶残渣的地方,而是一个应该遵守公共领域的礼仪和道德的地方。因此,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网络空间的概念,首先要对网络社会的性质进行规范,要让更多人遵循道德的约束。杨立新:《对民法典规定人格权法重大争论的理性思考》,载《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1期。在网络伦理建设方面,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不时会开展网络伦理建设有关的学术研讨会,让网络伦理更加规范,深入研究当下存在的有关网络伦理问题。而在中国,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却很少,这与当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社会不相匹配。笔者认为,针对未来的网络环境使用者,要加强对其网络道德观念的建设,这是现阶段在互联网上传播道德概念的正确方式。结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兴起,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被互联网技术更新和改造,从而促进社会竞争力的提升。因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变得便捷,但是也出现了很多的法律问题。但是,中国尚未完善的网络侵权相关的法律,面对网络上出现的一些新型的网络侵权案件,难以处理。传统的名誉侵权和网络名誉侵权没有区别,都属于人格侵权,但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网络名誉侵权也更加复杂。虽然可以参考关于名誉侵权的传统法律规范,但不能逐字逐句地照搬。除此之外,还必须实施关于在线声誉的专门立法,以解决互联网上出现的在线侵权的新法律问题。近年来,网络暴力的受害者从公众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圆周接力课件教学课件
- 2024乙丙双方关于智能家居系统安装与维护的合同
- 2024保险合同保险标的及属性规定
- 2024年司机配驾汽车租赁合同标准版
- 2024年度工程建设项目融资担保合同
- 2024年居住区绿化托管协议
- 2024年广告制作委托合同
- 2024年展览厅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2024国有土地使用权合同解释国有土地使用权收购合同
- 2024年度汽车销售业绩奖励合同
- 医科大学2024年12月精神科护理学作业考核试题答卷
- 论青少年合理怀疑精神的培育
- 机关干部礼仪培训课件
- 安徽省合肥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附答案】
-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模拟卷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智能制造工程生涯发展报告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品牌授权工厂生产授权书合同
- 6人小品《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台词完整版
- 销售配合与带动-培训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