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充申请书_第1页
万能充申请书_第2页
万能充申请书_第3页
万能充申请书_第4页
万能充申请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工程学院课外学分申请书题目:手机万能充班级:B1032姓名:方志威学号:30专业:电气自动化实验室:开放实验室设计时间:2012年10月17日——2012年11月7日审批意见:指导教师:陈朝峰1.设计方案该万能充实质就是一个小型开关电源电路,整个电路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开关振荡电路、过压保护电路、次级整流滤波电路、稳压输出电路、自动识别极性及充电电路、跑马灯充电指示电路等。2.基本原理当充电器插到交流电源上后,220V交流电压经D1半波整流、C1滤波,得到约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由Q1、T1、R1、R3、R4、R5、C2等元件组成的开关振荡电路将直流转换为高频交流,振荡过程如下:通电瞬间,+300V电压通过启动电阻R1为开关管Q1提供从无到有增大的基极电流IB,Q1集电极也随之产生从无到有增大的集电极电流IC,该电流流经开关变压器T1的1-2绕组,产生上正下负的自感应电动势,同时在T1的正反馈绕组3-4中也感应出上正下负的互感电动势,该电动势经R3、C2等反馈到Q1的基极,使IB进一步增大,这是一个强烈的正反馈过程:IB↑→IC↑→T1(1-2、3-4绕组)感应电动势极性→IB↑在这个正反馈的作用下,Q1迅速进入饱和状态,变压器T1储存磁场能量。此后正反馈绕组不断的对电容C2充电,极性为上负下正,从而使Q1基极电压不断下降,最后使Q1退出饱和状态,T11-2绕组的电流呈减小趋势,T1各绕组的感应电动势全部翻转,此时T13-4绕组的感应电动势极性为上负下正,该电动势反馈到Q1的基极后,使IB进一步减小,如此循环,进入另一个强烈正反馈过程,使Q1迅速截止。随后C2在自身放电及+300V对它的反向充电的作用下,又使Q1基极电压回升,进入下一轮循环,从而产生周期性的振荡,使Q1工作在不断的开、关状态下。在Q1截止期间,T1次级绕组(5-6绕组)感应电动势的极性为上正下负,此时D3导通,该电动势对电容C4充电,在C4上得到约10V(带负载时约7.6V)左右的直流电压,向负载供电。在T1正反馈绕组外还设有由D2、C3、Z1组成的过压保护电路,当220V电源电压异常升高导致输出电压也升高时,过压保护电路中的稳压二极管Z1将反向击穿导通,使开关管停振,输出端无电压,起到保护作用。Q3的基极在5.1V稳压二极管的作用下,电压稳定在5V左右,Q3发射极电压约为4.2V。Q4-Q7组成能自动切换极性的充电回路。被充电的手机电池接到U1与U2之间时,当电池极性为如图1所示左负右正的时候,位于对角线上的Q4与Q6将导通,Q5与Q7截止,充电电流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当电池反接时,则Q5与Q7导通、Q4与Q6截止,充电电流方向与刚才相反。即无论电池极性如何,该电路均能保证按正确的极性为电池充电。LED7为电源指示灯,充电器插上220V交流电时,该灯即发光,在充电过程中熄灭,直至电池充满后再次发光。LED1-LED6两两串联组成三组跑马灯指示电路,在跑马灯控制芯片ZXT-604的控制下,三组发光二极管将轮流发光,由于这六只发光二极管在电路板上交叉布局安装,所以在充电过程中,形成跑马灯(旋转)的充电指示效果。由于在未插上充电电池时,Q2处于微导通状态,其C极电压仅为约1.2V,此时,只有电源指示灯LED7处于正偏状态发光,而跑马灯电路因达不到工作电压不工作,LED1-LED6不发光。而插上电池后的充电过程中,由于Q3导通增强,使Q2处于饱和导通状态,其C极电压达到约7.6V左右,此时电源指示灯LED7因反偏而熄灭,而跑马灯电路得电工作,LED1-LED6轮流发光以作为充电指示3.电路图4.元器件清单列表序号参数序号参数序号参数电容LED6蓝色(发光二极管)R8470ΩC12.2uF/400V电解LED7红色(发光二极管)R9470ΩC2152瓷片电容三极管R1010ΩC32.2uF/50V电解Q1D13001(NPN)R111kΩC4220uF/16V电解Q2S8550(PNP)R121kΩC52.2uF/50V电解Q3S8050(NPN)R131kΩ二极管Q4S8550(PNP)R141kΩD11N4007Q5S8550(PNP)R151kΩD21N4148Q6S8050(NPN)R161kΩD31N4148Q7S8050(NPN)其它D41N4148电阻U1ZXT-604(彩灯控制芯片)D5C5V1(5.1V稳压管)R1680kΩ(1/4W)T1开关变压器Z1C2(2V稳压管)R2不装(厂家原板如此)外壳前盖LED1红色(发光二极管)R330Ω外壳后盖LED2红色(发光二极管)R412kΩ电源接触片金属片(2片)LED3绿色(发光二极管)R530Ω电源插座1个LED4绿色(发光二极管)R612Ω(1/4W)压片用于压住电源接触片LED5蓝色(发光二极管)R7100Ω螺丝压片、外壳各一粒参考文献1、现代电子工艺主编王天曦,王豫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2、电子产品制造工艺主编王卫平,陈粟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电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