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审美内涵剖析_第1页
陕北民歌审美内涵剖析_第2页
陕北民歌审美内涵剖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北民歌审美内涵剖析

陕北歌曲(和谐歌曲)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大众娱乐艺术活动。它起源于北齐时期,在北方属于一起祭祀活动,又名叫“阳歌”。陕北秧歌舞,历史悠久相传北宋时已有,“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就是对此的写照。《延安府志》也记有“春闹社,俗名秧歌。”由此可知,秧歌源于古时社日祭祀土地爷的活动。清李调元《粤东笔记》云:“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中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故又有人认为,秧歌应源自南方,是陕北的一种外来文化。依据是在南方水稻之乡,人们插秧时所唱之歌就名叫“秧歌”。大约明初时传入陕北与舞蹈相结合。故陕北秧歌和“榆林小曲”一样,也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作家曹谷溪在《再谈陕北秧歌》中说:“陕北人闹秧歌,就是图个红火。每年正月二三开始,几乎要闹腾一个正月天。一直到二月初二才压了锣鼓五音”。它形式多样,是一种民间广场集体歌舞艺术,表演起来,多姿多彩,红火热闹,美不胜收。一、创意长在广场举行演唱闹好秧歌,首先要组织好一支实力雄厚、能歌善舞的秧歌队,这必须选一名德高望重,办事认真、爱红火、善热闹的人来负责全盘工作,俗称“领头”。另外还需要一至两名闹秧歌的把式来负责编排工作,如本村没有这方面的人才,那就必须到外村去邀请,以便提高自己的演出水平和声誉。一般秧歌队在阴历腊月初组建,经过几十天刻苦紧张的编排训练,到腊月二十八、九日,向全村进行一次正儿八经的汇报演出,这样既熟练了自己的节目,也使全村老少打心底里知道自己村的秧歌学的歪好。大年初一当天,经汇报演出之后的秧歌必须正式到广场上进行演出(如有不闹秧歌的村庄,也会把锣鼓家什寻出敲打起来)。所以,男女老少们早早吃罢扁食(水饺),穿红戴绿,携儿拖女,高高兴兴地前来观看秧歌。有时十里八乡的老乡们也会不约而同地来看红火。公演的秧歌队无论演员,还是乐队都要集中精力,拿出最高水平向观众献艺拜年。要是创意秧歌闹好了,自己也感觉到光彩,全村人也觉得高兴、满意,认为工夫也没白花了;如果秧歌闹不好,自己也觉得灰溜溜的,头也抬不起,更感到对不起村邻院舍的父老乡亲。有时还会受到观众的耻笑,认为你确实没有什么大的本事。当然,这种秧歌就没有资格到别的村镇去闹了,而初二有本事的秧歌队便会到别的村镇去闹。这必须由本村领导和秧歌队的领头人负责。首先,需派两名威信(名声)比较高、办事认真的人向外村送帖,俗称“下帖的”。这贴和平常人们请客吃饭的那帖大不一样。主要是邀请人家来参加自己的活动,换言之,秧歌班打发出去送的这帖,实际上带有一种申请性质。主动权在接帖的那一方,对方要是接下了你的这帖,就是表明欢迎你前来演出,如果驳回你的帖就是不欢迎你来演出,也就是不给你面子。其原因可能有:一是可能双方互相之间以前就存在着什么矛盾。二是你的秧歌编排的根本不行,人家看不起。这样你只好再到别的村下帖请求去闹,而你以后无论什么时候闹起秧歌也别想再到这个村来闹,这样两家就断绝了“外交”关系,不过,这种事情很少见。二、伞头、绕塔、花红色陕北秧歌的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即在锣鼓乐器伴奏下以腰部为中心点,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脚下以“十字步”作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动。上下谐协,步调整齐,彩绸飞舞,彩扇翻腾,同时还可以伴随着唱。通常陕北秧歌有三种角色,即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陕北秧歌的领头人叫伞头,一手持伞,一手持“虎撑”,两种道具都有吉祥的含义。伞,寓义庇护众生,风调雨顺;虎撑与唐代名医孙思邈有关,据说孙思邈曾为老虎治病,为便于观察和治疗,曾用一铁圈撑开老虎的嘴,这铁圈就叫“虎撑”。后来,虎撑演化为串乡治病民间医生手中发出声响的“串铃”,成为民医的标志。它在伞头的手中,则成为消灾祛病的象征物,又是指挥秧歌队表演和变化队形图案的引领响器。伞头是秧歌队的领头人,通晓传统秧歌唱段,能即兴编唱新词,根据场地气氛或各家的不同状况出口成章。演唱时,他领唱,众队员重复他最后一句,形式简朴、热闹,词句生动、易懂,唱得观众皆大欢喜。现在的秧歌舞,经过改革后角色则有所不同,服饰可为现代装,腰系红绸带。手中道具可以是镰刀、锤子,也可用花伞。丑角可要可不要,还可以和霸王鞭结合起来。陕北地区“闹秧歌”习俗由来已久。陕北绥德、米脂、吴堡等地,每年春节各村都要组织秧歌队,演出前先到庙里拜神敬献歌舞,然后开始在村内逐日到各家表演,俗称“排门子”,以此祝贺新春送福到家,这是古代祭社活动的延续,正月十五日灯节这天,秧歌队还要“绕火塔”“转九曲”。“绕火塔”也叫“火塔塔”,先用大石和砖垒起通风的座基,上面再用大块煤炭搭垒成塔形,煤炭之间有空隙,填入柴禾、树枝以便燃点。由于当地煤炭质量好,又有柴木助燃,所以,在十五,夜晚点燃后,火焰照红夜空,秧歌队绕塔高歌欢舞,非常好看。此习俗是古代“祀太乙”“积薪而然”求火消灾驱邪的遗风。此风俗在清代县志中有记载,如《绥德县志》“并以煤块积垒如塔,至夜,然(燃)之,光明如昼。”《米脂县志》“铺户聚石炭垒作幢塔状(俗名'火塔塔'),朗如白昼”。就是对此的精妙诠释。小场表演的技法陕北秧歌主要有“大秧歌”和“踢场子”两大类。大秧歌,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歌舞活动,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动作矫健豪迈,情绪欢快奔放,并伴有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跑驴等社火节目,队形变化丰富,如有“龙摆尾”、“卷白菜”、“十字梅花”、“二龙吐水”、“十二莲灯”等数百种排列法。小场表演包括“水船”、“跑驴”、“高跷”、“霸王鞭”等。也可根据动作风格和内容划分为“文场子”、“武场子”、“踢场子”、“丑场子”等。其中“踢场子”为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双人舞,参加人数为偶数,成双成队,男持彩扇,女舞彩绸,有较高难度的舞蹈动作,需展示“软腰”、“二起脚”、“三脚不落地”、“龙爪穿云”、“金鸡独立”、“金钩倒挂”等高难技巧,既刚健又柔美,既洒脱,又细腻。逢年过节,陕北城乡都组织秧歌队,拜年景好。村邻之间还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热闹非凡。男角叫“挂鼓子”,女角叫“包头”,过去均由男子扮演。“挂鼓子”的动作朴拙,有武术的爆发力。“包头”的动作质朴、活泼,具有农村妇女的柔美特点。表演虽有套路,但即兴创造的成分极大,充满陕北农村生活的情趣。那些技艺精湛的演员深受群众的喜爱,如李增恒扮演的“包头”形象俊俏,表演洒脱、灵巧,有“溜溜旦”的艺名,故陕北至今流传“三天不吃饭,要看溜溜旦”的说法。三、地域文化艺术的情感纽带透视探究陕北秧歌的文化内涵,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到:陕北民间舞蹈艺术是东方文化大背景下黄土地汉民族宗教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艺术折射,是陕北汉子心态、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艺术体现,也是黄土地民俗文化中的精华所在。其重心是歌颂陕北人民强烈的生存竞争意识,集中反映黄土、黄河、长城三合一文化的祭礼所显现出来的生活哲理。在黄土地土生土长的艺术世界里,人们用秧歌呼唤人类生命自然形态的主题,人们力图用艺术理想去摆脱一个地域环境山阻水隔的封闭、愚昧、落后与荒芜的世界。其秧歌集体表演的外在动作与内在情感,动作体态与艺术形态无不打上了黄土高原地域特征的烙印。理性思考,深刻认识,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到,黄土地人世世代代的艺术实践,烙印出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黄土艺术人文轨迹,那就是在黄土地广阔的生活舞台上,把广场性、观赏性、娱乐性、剧场性融为一体,凝神聚力建造出黄河中上游一方天地中的人文景观。陕北最普遍的社会心理背景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秧歌让陕北人的人生具有了更广阔的审美意义和人文价值,人的生活就是美美满满、乐乐活活地创造最有生命意义的过程。在这种社会心理导引下,陕北秧歌渲染了欢乐热烈的气氛,激情跃动的画面上总是充满一种生命的象征,总是让人们看到背负历史艰难行进的生命,是忍受了多少痛苦和辛酸的生命,更是充满欢乐与昂扬之气的生命。因此,黄土艺术的情感纠结最终落在了对人的生命的关注上,秧歌与社火的内涵最终也表现在黄土地上生命的顽强坚韧、聪明智慧、以及陕北人的文化性存在方式与生命价值之上。综上所述,陕北地域性小社会造就了地域极强的文化艺术。陕北秧歌集中反映了黄土地人对吉祥安泰、纳福迎祥的追求与向往,是有史以来防范或平息外族侵扰的内在心理,抗拒或逃避暴政的肆虐的心理所造成的一种久久渴盼国泰民安的感情表露;更是清除天灾人祸、创造精神幸福的执著追求。这种黄土文化内涵中人文重于神文、气盛在于化神、文明源于情深,显示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