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陕北民歌的原始性特征_第1页
论陕北民歌的原始性特征_第2页
论陕北民歌的原始性特征_第3页
论陕北民歌的原始性特征_第4页
论陕北民歌的原始性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陕北民歌的原始性特征

陕北歌曲是汉族流行舞蹈艺术的代表。它与中国东北歌曲、河北歌曲和山东鼓子歌曲一起被称为中国第四首歌曲。陕北秧歌主要分布在榆林、延安两市区及绥德、米脂、佳县、吴堡、子洲、清涧、延川、安塞、志丹等地区,是陕北人民表达自己生活感受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普遍、最热烈的形式。陕北秧歌不仅具有民间歌舞的艺术价值,而且承载着陕北的历史民俗。关于陕北秧歌原始性特征的探讨,将对我们了解陕北文化传统的延续有着极大启发。一、“”与“起”秧歌的起源问题一直备受学者关注,或说秧歌起于南方插秧之歌,属于劳者歌其事;或说秧歌应为阳歌,源于上古人类的太阳崇拜。观点众多,不一而足。最近王克明先生又提出秧歌应为禓歌,源起于上古人类驱鬼逐疫的傩祭舞蹈。王先生是北京知青,在陕北余家沟插队十余年,对陕北有着较多了解。他的观点较新,论证也较充分,试转述如下:秧歌的源头应是古代的傩仪。“傩”是一种仪式化、制度化的巫术活动,它继承巫术的力量和方法,靠强烈的声音节奏和发散的舞蹈形式聚合能量,达到超自然的境界,实现沟通人神、安定人间的目的。商周以来,人们对于傩仪一直非常重视。《论语·乡党》称:“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同样这件事,《礼记·郊特牲》记为:“乡人禓,孔子朝服立于阼,存室神也。”可见,傩,也叫做禓。许慎《说文解字》说禓的意思是“道上祭”,郑玄则说得更明确,称“禓,强鬼也,谓时傩,索室驱疫逐强鬼也。禓,或为献,或为傩。”禓,有两个读音,或为yáng,或为shāng。如今在陕北方言中还保留有yáng的读音,一个就是秧歌,只是禓字换成了秧字,另一处则是陕北丧礼中的“起禓”——由阴阳先生主持的为死者驱鬼的巫术。总之,陕北秧歌的源头应是上古以来民众沿门驱鬼逐疫的“禓”或“傩”,只不过后来有关活动的文字表述中,“禓”逐渐被人淡忘,多以“傩”代之。秧歌源起于上古人类驱鬼逐疫的傩祭舞蹈,这一论断给我们探索秧歌起源以全新的启示。沿着这一思路,我们还可以找出若干线索。比如,陕北丧礼中的“起禓”,其实就是一种驱鬼的巫术,只不过服务的对象是死者罢了。王先生认为“起禓”应是“驱禓”,其实在陕北方言中,“起”就有“起开”的意思,“起开”就是“走开”、“驱开”,因此“起禓”就是驱开“禓”、让“禓”走开的意思,不必换作“驱禓”。“起禓”,也写作“起氧”(p678)、“起殃”(P424)、“起阳”(p670)等,可见只是表述文字因人因地而异,程序内容则是一致的。清涧则把“起禓”叫作“扇殃”,由阴阳在出殡前手摇铜铃,念诵咒语,抽打公鸡,也是借巫术驱逐“禓”鬼,好让亡人的灵魂能够免受其害,顺利上道。“起禓”可以有不同叫法、写法,同样我们也可以认为,“禓歌”、“秧歌”、“阳歌”等等,也只是同一种活动、同一种读音的不同文字表述,探讨其内容才是最主要的。其实在起禓之前,陕北丧礼中还有“压殃”和“写殃单”的仪式。亡者咽气后,将其双足朝门停放在室内地板上,这时要在原咽气炕上压一块“捶帛石”,石上放些柴炭,叫做“压殃”。“写殃单”则是亡者下地后,由儿孙请阴阳先生按照死者生辰八字及去世时辰写的单子,内容有安葬日、忌讳等,(P669)也有称之为“相日”的,即请阴阳推定入殓、破土、开吊、祭奠、埋葬时间,写出七纸单,规定七七四十九天内实行和禁忌事项。(P692)无论“压殃”还是“写殃单”,都不外是一种巫术禁忌,与“起禓”一样,意在驱除鬼怪。如若推论不错,秧歌或阳歌实应为“禓歌”之转写。禓歌是为逐疫驱鬼而进行的带有巫术性质的歌舞,是原始“禓”“傩”巫术的遗留。二、旁或犬羊所门,及在汉初或初年的时间、时间尺度上的变动秧歌与上古的傩仪有关,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陕北秧歌的内容中发现一些信息。《周礼·夏官司马》中有“方相氏”一职,其职责在于“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吏而时傩,以索室驱疫”。(P851)这个方相氏蒙熊皮,戴面具,执戈扬盾,好不威风!时隔数千年,方相氏索室驱疫的傩仪(也即禓仪)主角地位早已被“伞头”取代,但秧歌中仍为方相氏留了一席之地,他的勇敢和所向披靡的威慑力使他充当了秧歌队中的开路先锋。在秧歌队出场时,伞头必先唱上几句开场秧歌:社家纠手众乡邻,高抬×某执谶文。先安方相打道神,出场拜庙一路行。于是鸣锣放炮,由打道神(方相氏)开路,按谶文所指,一一拜庙请神,然后正式开始闹秧歌。(P69)陕北秧歌中还有两种舞也保留着原始巫术的印记,其一为“三山刀”,刀为铁制,上有三个牙形体,状如山,下柄处有数个铁环,摇动时声音响亮,巫师持此刀跳跃呼唱,以期捉鬼镇邪;另一种巫舞为“羊皮鼓”,羊皮蒙于铁环为鼓,环柄置数小环,男性神巫身着裙子,头具纸饰,或偶戴假发(辫子),左手持鼓摇环,右手用小木棍(棍头有时略有装饰)击鼓,边舞边唱。这种击鼓摇环以制造巨大响声来驱逐疫鬼的办法也是承接自古代。《吕氏春秋·季冬纪》曰:季冬“命有司大傩,旁磔”,汉高诱注:“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周礼》: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吏而时傩,以索室驱疫鬼,此之谓也。旁磔犬羊于四方,以攘其毕冬之气也。”(p85)可以看出,从周到秦到汉,举行傩仪,击鼓驱除疫鬼都是民众的习俗,张衡《东京赋》也曾提到过“卒岁大傩”。现在陕北秧歌中三山刀、羊皮鼓舞,与古时这种傩仪一脉相承,只是时间有些改变,从岁末移到岁初了。《吕氏春秋》里提到的“旁磔”犬羊于四方,也是傩仪中的一个内容。《史记·封禅书》中也有“磔狗邑四门,以御蛊灾”(P1860)的记载,《礼记·月令》也说季冬“命有司大傩,旁磔”,郑玄注曰:“旁磔于四方之门,磔,攘也。”(P1383)可见,担心厉鬼为蛊害人,于是磔犬羊于四方之门进行攘除的仪式,在汉代仍很盛行。这种“旁磔”后来发展演变为秧歌中的拜四方。王克明提到一个“大豁四门”的秧歌场子:这个场子需要两支秧歌队重复四圈完成。在走出一个大圆圈后,两队要交叉后并排走完圆的直径,以“蛇蜕皮”的队形折返,然后再行交叉,走入下一圈。每圈的交叉处都设在不同的方向,为东、西、南、北。重要的是,每圈的再次交叉,象征着豁开一方大门——四门大开,四方大拜。(P10)比这个“大豁四门”场子简单些的,还有“大游四门”、“踩四门”等场子。在走出这些场子的同时,伞头还要唱秧歌:“进了场子拜四方,拜了前场拜后场……”将“磔四方”改为“拜四方”,形式温和了许多,但攘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却是亘古未变。陕北秧歌在演出之初,必先谒庙敬神,因此也称谒庙秧歌或敬神秧歌,以榆林保宁堡的踢鼓子秧歌最有代表性。保宁堡在榆林城西长城沿线上,为镇北台左翼,明清时重要战略性堡垒。保宁堡寺庙踢鼓子秧歌,主要流行于长城边缘的芹河、小纪汗、补粮河、巴拉素等乡镇农村。参加秧歌表演者均为“神”点要或经“神”恩准还愿的人组成。每年正月初二早,各地选定的秧歌表演者必须赶到保宁寺集中演出。按规矩,秧歌队首先谒庙唱祀神歌,向神拜年。当唱完规定的《正月出行》歌后,秧歌队即分为两班,从初二到二十三,按既定路线、时日到远近232个村庄挨门逐户进行“排门子”拜年。二十三两班秧歌打道转回保宁堡寺庙,举行回府仪式后,向各庙诸神再演三天敬神秧歌。结束时须唱《明年咱们把秧歌看》。(p658)郭冰庐先生曾对保宁堡秧歌进行过实地调查:秧歌队化妆后,先谒庙,唱祀神歌,表示向神拜年,同时也表示秧歌队去各村沿门子巡演,是神的指示,神要他们去向黎庶祝庆布福。正式出发必须是午时。以保宁寺为基准,由神楼指定出发的方向。根据这个方向找一较高的地势,插香放炮,众人跪拜。第一首歌必须唱《正月出行》:出门见喜把头抬,好人相逢恶人离开;万岁滔滔人人爱,对敬方圆跑马回(读古音huái)。按既定路线时日,在秧歌正月二十三前后回府时,头天举行回府仪式。即使时间尚早,必须在堡外坐等,由引头事先回来通报。这边,神楼抬出堡外,秧歌队排成两行,会首们及众人跪拜烧香吊表,放鞭炮。秧歌队领先,会首居中,神楼随后,表示人神接应。来到三官爷殿前,三参三拜,再到祖师爷殿前参拜。每谒必唱两首赞神歌。次日正午演员精细装扮,在众会首率领下一一谒庙并唱祀神歌。通常谒三官庙唱:正月十五庙门(的)开,三官老爷(呢)坐贵台,童男童女两排排,单等会长们降香来。谒祖师庙唱:往上瞧(是)往上(的)瞧,无量祖师爷过来了,乌纱旗号(是)降吉(的)祥,无量祖师(呢)坐正堂。有类于此,一庙一殿依次谒下去,到观音像前唱“观天观地观世尘,灾情灾难带起身”,拜娘娘庙唱:“九重天上朝圣母,万里人家求根苗。”敬马王爷,希冀“骡条子撵上马驹子跑”,谒龙王,求其“轻风细雨洒根苗”。……这是回府第二天正午的正式谒庙。谒庙后,要在三官爷庙中抽签,问的是收成、人事、儿女诸项。然后举行大场演出,直至下午六时。晚上演小戏。第三天为结束,同样是敬神秧歌,但是一般化的程序,点到为止,最后众会首及秧歌队跪拜,由会长在教盆前读榜,然后烧于盆中。秧歌结束时,唱的最后一首歌必须是《明年咱们把秧歌看》:高高山上(格)一圪嘟蒜,一锤捣成(格)七八瓣。走的走来(是)散的散,明年咱们把秧歌看。保宁堡谒庙秧歌在繁复的仪式中,表达了人们对于神灵的虔诚与敬畏。人们捧扬、祝福神灵,同时也提醒、希望神灵能够尽职尽责,降福保佑人间。陕北各地的谒庙秧歌不一定都如保宁堡寺一般隆重,但排门子秧歌却各处皆同。排门子秧歌也称“沿门子秧歌”、“转院秧歌”或“串家户”,就是挨家挨户唱秧歌拜年。这一习俗也有悠久的历史,上引《周礼》中方相氏扬戈执盾的傩仪,目的就在于“索室驱疫”,也就是挨家挨户驱除疫鬼。秧歌既是驱禓傩仪的承袭,那么傩仪中“索室”的传统也就保留了下来,并演变为排门子秧歌。陕北民间到现在还是认为,铜器在院子里敲打一通,可驱除妖邪,伞头唱几首吉庆秧歌,可保来年万事如意,所谓“秧歌串过门,鬼邪远离身”。因此转院秧歌一直受到民众欢迎,人们一般都希望秧歌队能在自家院落里敲打一番,扭跳一番,以此来驱除邪秽,以求四季平安。而秧歌队也必须无论贵贱贫富大小,逐门逐户去送上自己的祝福。在这一过程中,伞头即兴编唱秧歌,或吉庆赞扬,或安慰解灾,到什么家唱什么歌。如主妇手巧,则唱:进了大门仔细观,窗子上又贴戏牡丹,众位亲朋都来看,哪一个大嫂的好手段?如遇主家失火遭灾,则唱:火烧财门开,元宝滚滚来。总之,夸主家,解忧困,送祝福,是排门子秧歌的主要功能。秧歌中的转九曲也透露着陕北文化中的一些原始信息。转九曲也叫转灯,主要在元宵夜举行。九曲由金、木、水、火、土、日、月、罗睺、计都等九个星宿组成,设立东、西、南、北、中、太宫、月宫、罗睺、计都九个门。(P184)九城是用三百六十一根高粱秆扎栽而成,每根秆上装一盏灯,灯用萝卜削或泥捏。九曲中央树一大柱(俗称老杆),柱上挂有各式灯笼,旁饰小灯,称“灯山”。九曲外设两道彩门,增四桩,共计365盏灯。转灯前,首先要祭风,由伞头领唱祭风歌,祈求神灵将风压定。然后由秧歌队领头,观灯者紧随其后,由彩门入口进入灯场,按规定路线绕场行走。灯阵分五方,即东西南北中,每方中央插旗一面或置亮灯一盏,上书此方位。伞头到此方位要唱秧歌。点罢五方,走完九城,即由彩门出口出场。观灯者全都转完后,在伞头带领下,秧歌队叩头跪拜祭鬼神。祭罢鬼神,开始端灯,那些已婚的妇女们动作麻利,纷纷将灯偷回,不让灯火熄灭,天亮将灯藏好,等来年观灯时再将其放回灯场。九曲灯阵暗含着陕北人千百年来信奉遵循的天地自然之理。九曲以金木水火土五星为主,加日月,再加罗睺、计都而成。五星,古名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合称“五曜”,加日月为“七曜”,再加罗睺、计都则为“九曜”。《史记·天官书〉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可见人们从很早就已经把日月五星与阴阳五行联系在一起了。五星中,岁星东方木,主春,色青;荧惑南方火,主夏,色赤;太白西方金,主秋,色白;辰星北方水,主冬,色黑;镇星中央土,主季夏,色黄。(P1312-1327)九曲秧歌在点五方的时候,唱的正是这一内容。如:“秧歌进了东方门,东方星君来观灯,……点起东方一片青;秧歌进了南方门,南方星君来观灯,……点起南方一片红;秧歌进了西方门,西方星君来观灯,……点起西方一片白;秧歌进了北方门,北方星君来观灯,……点起北方黑洞洞;秧歌进了中方门,中方星君来观灯,……点起中方一片黄。”(P790-791)五方五位是人们对于空间地理的认识,五色四季(中央主季夏,万物茂盛之时。)是对于自然界气候物象的认识。五方五位中,又包含着万物相生相克、相辅相成之理,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就连日月与罗睺、计都,也是相生相克。①日月是阴阳相对,日月又与罗睺、计都相对;日月是光明的,而罗睺、计都则是隐而不显的,称为“隐曜”。由于九曲,即九曜,主管着天地四方、春夏秋冬,因此人们借秧歌对诸位神灵一一礼敬,祈求来年的吉祥如意、五谷丰登、万事如意。“天人之际”就是在这样一片璀璨的灯火中交融合一。三、节奏:狂欢、狂欢和狂欢“所谓狂欢精神,是指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中表现出的突破一般社会规范的非理性精神,它一般体现在传统的节日或其它庆典活动中,常常表现为纵欲的、粗放的、显示人的自然本性的行为方式。”(P183)陕北人淳厚木讷,本分实在,千年不息的兵连祸结、日复一日的艰辛劳作,铸就了陕北人沉重、坚忍的性格。“狂欢”似乎离陕北人很遥远。其实不然,在陕北秧歌中,恰恰弥漫着那种忘掉一切重压、抛开一切规矩的无我忘我情态,那是地地道道的“狂欢”。陕北秧歌是歌与舞交融在一起的,歌舞又是与震天动地的鼓乐交融在一起的。王克明先生根据自己扭秧歌的经验,为我们描绘了陕北秧歌走场子时的狂欢图景:(伞头)栗树开兴奋的喊声:“卷席筒来!”踩着鼓点儿,他拉上走成大圆圈的队伍,顺圆场里边,开始一层一层向里转。鼓点逐渐加快,脚步逐渐加快,心跳逐渐加快。秧歌队里的男女们,个个盯住前面的人,随着人流哗啦啦地往里转。人流越转越紧,人也越转越疯,兴奋地吼喊起来:“卷噢——卷噢——”,眼看要把栗树开转紧在当中。这时,鼓声一顿,再轰响起来,似没了节奏。捣鼓的,拍镲的,敲锣的,“嗵嗵嗵嗵”,“锵锵锵锵”,“当当当当”,一连串地震动下去。节奏急得,好像山要倒,水要断,婆姨要养娃,羊群要出圈!这时栗树开忽地一个外转身,领着队伍,插入正在往里转的人流层中,一圈一圈一层一层往外转。疾步转向相反方向的汉们、婆姨们、后生们、女子们,此时只觉得耳边鼓声隆隆、喊声隆隆、脚步声隆隆。脚下踢起的黄土烟尘,团团上升。黄土中的我们,如狂如癫,如雾如烟,如醉如昏,如升如飞……(P4-5)这是大场秧歌的神奇魅力!这种节奏,这种旋转,这种忘我的狂欢,这种纵情的欢乐,似乎可以抵消千年的沉重、万年的辛酸。春秋时人举行蜡祭时“一国之人皆若狂”,(P1567)陕北人扭秧歌时又何尝不如此呢!走场子之外,转九曲也颇为痴狂。转灯时,唢呐声声,锣鼓喧天,灯光闪烁,人流滚动,虚虚实实,如梦似幻。有些地方还有“钩灯”,即用花灯数十盏,摆成各种图案,秧歌队领头,群众随后,在激烈的鼓点伴奏下,绕灯转游、歌舞,庆贺五谷丰登(灯)。(P370)那同样是一派令人眩目的流光溢彩!秧歌中的各种鼓舞更是令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尤其是陕北腰鼓,舞姿粗犷豪放,古朴浑厚,鼓槌飞舞,足下生风,腾挪跳跃,刚劲威猛,那种“能”劲儿、“蛮”劲儿,直是一股笑傲天地的狂气。陕北秧歌的狂欢精神还表现在“歌”的诙谐、大胆和热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