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自荐的历史演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f0f03227efb7ad61f875a9394e1030/e4f0f03227efb7ad61f875a9394e10301.gif)
![毛遂自荐的历史演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f0f03227efb7ad61f875a9394e1030/e4f0f03227efb7ad61f875a9394e10302.gif)
![毛遂自荐的历史演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4f0f03227efb7ad61f875a9394e1030/e4f0f03227efb7ad61f875a9394e10303.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遂自荐的历史演变
自学是一种行为,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并推荐他人(或单位)承担特定任务。自荐一词最早出现在晋陆机《漏刻赋》:“因势相引,乘灵自荐。”后世不同时代也有相关记载:宋苏轼《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刺血写经求之五十年去岁得之蜀中以诗贺之》:“西河郡守谁复讥,颍谷封人羞自荐。”明刘基《郁离子·枸橼》:“公仪子为政於魏。魏人淳于獝以才智自荐。公仪子试而知其弗任也,退之。”叶圣陶《穷愁》:“急投厂中,效毛先生自荐,念厂中工作,皆所素习,具辞以告,必见甄录也。”自荐行为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最为盛行,孔子周游列国,苏秦张仪合纵连横,当时出现的许多纵横家大多都是自荐自举,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毛遂,据《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载,毛遂是战国时代赵国平原君的门客,秦国率兵攻打赵国时,平原君奉命到楚国求救,如何说服楚国,成功搬来救兵,众人一筹莫展,无计可施,此时,毛遂自己举荐自己,要求与平原君同往,助其完成使命。楚国之行,平原君跟楚王谈了许久也没有结果,毛遂于是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终于答应派春申君带兵救赵国,遂解赵国之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毛遂自荐”的典故。在当时社会历史时期,还没有一种成熟的选拔人才的方法,贤人出仕,能人为官,“自荐”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也可以说是寻求自我发展,谋求职位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这个时期的自荐大多只是“游说”,即用口说,很少形成正式文本,因而并未形成相关的自荐书。自隋唐科举择士制度之后,贤能志士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来谋取功名,获得职位。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制度的不断变化,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职业种类日益增多,择业就业群体个性差异的日渐加大,“自荐”这种方式,也就成了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各国人们寻找职业,谋求职位的最好方式。我国是在计划经济之后,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自荐”入职的形式又恢复到了活跃期。它对于求职者客观如实地反映自身优势特点,以供用人单位选择,更快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发挥自身更多作用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自荐书是实现自荐目的意图最关键最有效的载体,现今我们指的自荐书主要是指求职自荐书,求职自荐书是求职者向用人单位自我推荐以谋求职位的一种信函,它是求职者踏入社会、寻求工作的第一块敲门砖。一份好的自荐书,通过规范的文本、概括的综合、精当的表述、得体的展示,可以高度直观地反映出求职者的综合素质和求职能力,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拉近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距离,提高求职效率。以自荐书求职这种方式,被当前求职领域所广泛采用。如何让你的才能、潜力在有限的空间里耀出夺人的光彩,在瞬间吸引住用人单位挑剔的眼光而获得你梦寐的职位,这封自荐书就会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自荐书就成为了求职者与用人单位适时沟通、增进了解的求职名片,是当今职场求职者必备之器。西方国家的自荐,是在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社会分工、职业分类的逐步发展,在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现象普遍,就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人们为了寻找职业,寻求工作,谋求生存,纷纷走向社会,常常采用面谈或书信等多种方式推荐自己,以求得一职之位,于是,求职信就应势而生。自荐书常常是伴随着求职信,作为求职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介绍自身基本情况,突出优势特长,表达求职意愿,增进了解,以达到求职的目的。我国是最早重视自荐活动,也是最早采用自荐书求职的国家之一,对我国最早的自荐书的成型时期,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最早的自荐书起源于唐代,那时的自荐书叫做“行卷”,也称做投献(进献礼物或进呈诗文)。即是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投诸名流、显宦或是皇帝,以争得声誉或一官半职。唐李商隐《与陶进士书》:“文尚不復作,况復能学人行卷耶?”宋程大昌《演繁露·唐人行卷》:“唐人举进士必行卷者,为缄轴,録其所著文以献主司也。”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李播》:“播以郎中典蘄州,有李生携诗謁之,播曰:‘此吾未第时行卷也。’”明胡震亨《唐音癸籤·谈丛二》:“唐士子应举,多遍謁藩镇、州郡丐脂润……至所干投行卷,半属讇词,概出贋剿。”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唐以诗文取士,但也看社会上的名声,所以士子入京应试,也须豫先干谒名公,呈献诗文,冀其称誉,这诗文叫作行卷。”唐代有许多著名人士都是通过投卷、荐举等方式参与科举,进入仕途的,主要有诗人王维得到岐王和睿宗九公主的大力推荐,才得以在开元十九年(731)及第状元,候喜于贞元十八年(802)得到韩愈等人的举荐而及第;杜牧于太和二年(828)同样得到太学博士吴武陵向礼部侍郎、主考官崔郾的极力荐引而中进士44。对“投卷”一词的基本界定,程子帆先生在他的《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一文中指出:“投卷就是应试的学子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纂,写成卷轴,在考试以前呈送当时社会上、政治上、文坛上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希望的一种手段。”由此看来,学者把唐朝读书人进士的作品称之为“自荐书”,是有不当,唐人用以投献的只是一些作品资料而已,相当于我们今天在自荐书之后所加的附件,还不具备自荐书对本人基本情况、思想素质、能力特长、工作实绩、职业趋向等方面进行概括陈述,以供用人单位全面了解自己的自荐功能,所以,准确地说,这种形式应当属于“举荐”或“他荐”。通过查阅大量历史史料,反复考证,我国最早将自荐材料形成文本,并通过它来达到推荐自己,谋得职位者,应当推溯到我国汉朝时期的东方朔,其所写自荐书早于西方国家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求职信近两千年。东方朔(前154—前93),西汉辞赋家,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即汉武帝即位初年,遍揽四海英才,征招天下贤良方正,为国效力,天下豪杰,四海贤能纷纷上书应聘。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就是东方朔,他为了应招入仕,别出心裁地用书信的形式给汉武帝上书,向汉武帝推荐自己,借此跨入宫廷,得以重用。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公车令两人共持举其书,仅然能胜之。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由此可知,东方朔写成的这篇自荐书,竟然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壮汉才扛得动,让汉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由此也可以看出,东方朔用心良苦,汉武帝求贤至诚。这就是后世名之为《圣君要略》的自荐书,在这篇空前绝后的自我推荐书中,东方朔首先从介绍自身家世入手,“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明白地表露了东方朔自幼父母双亡,依靠兄嫂拉扯长大的家庭背景;接着介绍“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陈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简洁明了地表明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具备的基本能力;其中“又常服子路之言”,则表明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要像子路一样,为国效力,建功立业,决心要有一番作为;同时他还全面介绍了自身条件和进职优势:“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通过这段表述,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东方朔年富力强,形象气质俱佳,文武兼备、才貌双全,所以他很自信地认为:“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在充分介绍自身特长优势之后,还不忘向帝王表明自己的求职意愿:“臣朔昧死再拜以闻。”明确表白,我愿意听任君王驱驰,为国家所用。这份自荐书,逻辑严密,叙述精当,介绍全面又重点突出,不失为一篇很好的自荐书,但通篇掩饰不住的自信和轻狂,难怪司马迁要在他的《史记》中评价为“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但其最终还是被汉武帝视之为奇才,加以利用138。正是凭借这份“自荐书”,在这次人才“海选”活动中,东方朔由一介平民一跃而成汉武帝的两大宝贝之一,另一个是董仲舒。不难看出,自荐书之于东方朔当时求职进士的重要作用。三国时诸葛亮的一篇《隆中对》,也可堪称我国古代时期自荐书的典范。诸葛孔明开篇写道“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的表述,短短数语,就把诸葛亮个人的处境、爱好、自身优势、个人素质及旁人的评价跃然纸上,呈现在读者眼前。文中正文,通过“亮答曰”部分,集中表述了诸葛亮对时局的透彻分析和基本态度,具体地提出了自己对时局的掌控策略和应对措施,充分展示了他本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这样的人才,不由得刘备不“曰善”。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诸葛亮事后所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前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 个人阅兵申请书
- 大数据分析在深化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 贷款贫困证明申请书
- 大学生创业商业项目计划书怎么写
- 大学生做什么最好创业项目
- 外墙安全网施工方案
- 小学四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同步考核例题大全附答案
- ktv双十一活动策划书
- 房地产销售提升策略
- 药膳与食疗理论试题答案
- 2025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紧急维修与故障处理管理制度
- (课件)-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新年里的开心事》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社会招聘真题
- 2025年潞安化工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供应链管理(第2版)课件:常用的供应链管理方法
- 腰椎手术的疑难讨论
- 幼儿园一日生活安全课件
- 2025届高考数学专项复习:阿基米德三角形【六大题型】含答案
- 乡镇教育管理中心2025年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