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七律-长征》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5课《七律-长征》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5课《七律-长征》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5课《七律-长征》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5课《七律-长征》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七律-长征》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5七律·长征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

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1.通过抓关键字词,借助资料,想象画面,定格“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彩瞬间,体会诗句情感,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进一步运用第一单元学习的“联想与想象”策略,加深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大致了解了长征的背景,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本课时的学习重点应是借助资料,通过品读诗句,展开想象等方法体会诗句的情感,读出诗歌的气势,最终达到熟读成诵,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注意精神。

教学辅助PPT、相关视频等。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练习背诵: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壮举。在长征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主席回顾这段惊心动魄的旅程,挥笔写下了恢弘豪迈的《七律长征》

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提示,尝试背诵。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万水千山()。五岭()腾细浪,乌蒙()走泥丸。

金沙水拍(),大渡桥横()。更喜岷山(),三军过后()。

有感情地齐读第一句,你从中体会出红军的什么精神?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红军的精神的?

(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从“只等闲”一词中体会出来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3.体会这句是对长征故事的面的描写

学习任务二:整体感悟,品味长征精神。

1.自由朗读这首诗后思考: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对长征的感受,你觉得是什么?

【预设】:难、长、险……

2.诗中哪句话概括写出了红军长征很难?从哪些词语感受到?

【预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从“远征难”“万水千山”体会到。

资料补充:1934年10月,毛泽东率领8.6万红军,踏上了漫漫的长征路。这一路走来,除了偶尔巧渡金沙江的喜悦外,更多的是面队飞夺泸定桥的那种惊心动魄。在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他们几乎已经弹尽粮绝,他们吃的是草根和树皮,脚下是吞噬他们生命的沼泽地。在红军走过这漫长的征途的时候,八万六千人只剩下八千......

3.红军对待长征的态度是怎样的?从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从“不怕”“只等闲”可以看出,红军战士面对这千难万险、困难重重,他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我们可以体会出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师指导:本诗的结构特点是先总写——后分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总领句。

4.齐读,读出这种红军战士的胸襟和气概。

学习任务三结合诗句联想感悟

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再读诗文后三联,请用“”画出描写长征艰难的词语或句子,再用“”画出描写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词语或句子。

2.汇报交流。

(1)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五岭逶迤、乌蒙磅礴。云崖、大渡桥横铁索寒。

(2)学生自读第三到第六句诗。

①出示五岭的图片。你们看,这就是红军要攀越的五岭,绵延数千里,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逶迤)

理解“逶迤”。指导朗读“五岭逶迤”,体会红军的难。

②观看大渡河铁索的图片,思考:大渡河地势险要,河面宽300多米,望着泸定桥那13根冰冷的闪着寒光的铁链,你有什么感觉?

【预设】:心惊胆战不寒而栗望而生畏……

③观看飞夺泸定桥视频片段,谈感受。

哪里可以看出红军战士的“不怕难”

①学生找关键词

【预设1】:“腾细浪”:逶迤的五岭在红军战士的眼里,只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预设2】:“走泥丸”: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只是滚动的泥丸。

从这强烈的夸张和对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我感受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②教师引导:只要看一眼那冰冷的铁索,望着桥下那湍急的水流,就已经让我们不寒而栗,更何况此时对面还有凶狠的敌人用机枪疯狂地扫射着!那红军又是怎样对待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看看那激烈的战斗场面吧!

思考:金沙江波涛汹涌,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直插云霄。面对这样险峻的金沙江,为什么红军却感觉“云崖暖”?

(资料补充)1935年5月,红军来到金沙江南岸。金沙江地势险要,两岸都是悬崖绝壁,水流湍急,敌人戒备森严,毛泽东成功运用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佯攻贵阳,威逼昆明,结果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兵一卒在敌人眼皮底下,巧妙地渡过了金沙江,终于摆脱了40万敌军的围追堵截。

“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时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作者用一“暖”一“寒”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过渡:如果说翻过五岭、走过乌蒙,是征服大自然的喜悦,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是战胜敌人的豪情,那么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又是什么呢?

指生交流。(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是胜利、兴奋、信心……)

小结: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怎能不令红军欣喜若狂呢?让我们把红军的这种胜利之喜、这种万丈豪情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吧!

(生齐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教师指导:是呀,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这一切怎么不令红军战士欣喜若狂!这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更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假如你就是红军战士,你会怎样把红军的这种胜利的喜悦和万丈豪情读出来?

配乐朗读诗歌,读出大气磅礴的气势。

4.总结写法迁移运用,描述课文插图的场面。

①课文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是怎么写的,试着发现作者的写法。

②总结写法:

《七律·长征》中地方描写的是具体的困难(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对具体的一个个困难的描写,叫-——点的描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对所有困难概括性的、集体性的描写的方法叫——面的描写。这样既有点、又有面的描写方法叫——点面结合。

③试着描述课文插图的场面。

学习任务四:拓展阅读,感受伟人情怀。

1.读《菩萨蛮·大柏地》,感受豪迈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塵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出示资料:大柏地在江西瑞金城北。1929年初,湘赣两省军阀何键、鲁涤平联手第三次“会剿”井冈山。1月14日,毛主席率红军主力下山,意图将敌人引离井冈山。离山后红军在赣南数战不利,直至2月11日,得以在大柏地歼赣军刘士毅两个团,才打破危局。这首词是毛主席重经大柏地时所作。

2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菩萨蛮·大柏地》,先说说自己从这首词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读懂了作者怎样的联想和心情。

3.把两首诗词联系起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4.对比阅读《七律长征》,感受毛主席乐观豪迈的胸襟及革命情怀。

课堂小结:

《七律·长征》整体描写与典型事例相结合,描写红军的艰难历程。但本课重点更应该落脚于“重温革命岁月”,感知历史。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突出了乌蒙山的高大险峻,可在红军战士眼中它们不过是细浪和泥丸而已。体现了红军的顽强和乐观的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困难,那就请你想想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吧,希望同学们能发扬红军战士的长征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勇敢前进!

课外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