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北附2023年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D.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力很低,最终常常死于病菌感染或者恶性肿瘤2.如图示特定生命活动相关的概念图,则该生命活动及图中的a、b、c分别表示A.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垂体、下丘脑、甲状腺B.内环境组分间物质交换:组织液、淋巴、血浆C.血糖平衡的调节: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岛B细胞D.碳循环:大气中CO2库、消费者、生产者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α-萘乙酸、2,4-D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是植物生长调节剂B.与天然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且效果稳定C.在蔬菜水果上残留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会损害人体健康D.利用大麦芽生产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大麦使其发芽产生α-淀粉酶4.溶血性链球菌侵入机体后,机体内产生的抗体在攻击病菌的同时,也会攻击心肌细胞,从而引发心肌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心肌细胞上的某些成分可能与病菌成分相似B.心肌炎是由HIV病毒引起的疾病C.免疫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心肌炎的发生D.注射细胞因子降低免疫力能有效治疗该病5.下图是细胞膜结构和部分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物质A及糖蛋白,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依赖于糖蛋白C.b、c、d过程均是被动运输过程,都不消耗能量D.a过程能表示小肠绒毛细胞吸收葡萄糖6.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1/3B.b是组织液,其渗入c的量远多于渗入d的量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b和消化液D.胰岛素和肌肉注射的青霉素可存在于d中7.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B.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C.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8.(10分)生长素和乙烯都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会影响乙烯的合成B.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乙烯促进果实发育C.生长素是植物自身合成的,乙烯是植物从环境中吸收的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广泛分布,乙烯只分布在成熟果实中二、非选择题9.(10分)冬泳是一项特殊条件下的体育运动,具有独特的健身功效。冬泳爱好者受到冷水刺激后,机体的部分体温调节过程如下图。请分析回答:(1)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途径①的X表示的生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途径③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2)与途径④⑤相比,途径③调节体温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冬泳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血糖下降,胰高血糖素和________(激素)可缓解血糖变化,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___________。比赛结束后,运动员的心跳速度依然比较快,从体液调节的特点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炎热环境下也有肾上腺等腺体的分泌,使心输出量____________,散热__________,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____,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10.(14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朱利叶斯利用辣椒素发现了在感受疼痛的神经细胞上有特异性受体TRPV1。TRPV1是一种可高效介导Ca2+流入的阳离子通道,静息状态下,细胞外Ca2+浓度高于细胞内,此状态会抑制Na+内流。实验证明,辣椒素和43℃以上的高温都可以激活TRPV1,并打开其通道。请回答下列问题:(1)“辣”不是味觉,而是一种痛觉。辣椒素激活感觉神经细胞上的TRPV1,Ca2+通过_______方式进入神经细胞,对Na+内流的影响表现为_____,从而_____(填“提高”或“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当兴奋传至神经纤维末梢,引起储存在_____内的谷氨酸(一种神经递质)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经一系列神经传导过程后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2)热刺激也可开启TRPV1的离子通道,吃辣椒时喝热饮会_____(填“加重”或“不影响”或“减轻”)痛觉,该过程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3)炎症发生时,疼痛是一种防御性的保护反应。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IL-6能使神经细胞膜上TRPV1通透性增强,引起痛觉,其分子机制如下图所示。(注:gp130、JAK、P13K是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物质。)①IL-6与gpl30结合后,通过一系列代谢过程使神经细胞膜上TRPV1通透性增强,则膜蛋白gp130最可能是_____(填“载体蛋白”或“受体蛋白”)。②据图概括IL-6通过P13K发挥作用的两个途径:一是促进核糖体上___;二是促进_______。11.(14分)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根据下面两图回答生活实际问题:(1)甲图1处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处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的动作电位,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并最终完成缩手反射,该反射属于______________(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针刺后机体是先缩手然后才产生痛觉是因为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经过了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进行信号转换,传递速度慢。(2)用乙图中序号和字母写出婴儿完成排尿反射的反射弧:感受器→_________________,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图中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或字母)的控制,临床上高位截瘫导致⑩损伤的病人是否能完成排尿?______(填“是”或“否”)。(3)人受到惊吓时会表现为瞳孔扩张、心跳加速,此时_________________(填“脊髓”或“脑和脊髓”)发出的_________________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支气管_________________(填“扩张”或“收缩”),胃肠的蠕动_________________(填“加快”或“减缓”)。12.屈肘反射例如: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时迅速缩手。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1)图示b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__。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__________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c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___结合,使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2)图中M点兴奋时,产生的信号传到大脑的__________________会形成痛觉。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肌肉收缩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或不属于)反射,而在神经元b上___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递质,突触释放的GABA在体内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研究发现癫痫病人体内GABA的量不正常,若将氨基丁酸转氨酶的_____________(填抑制剂或激活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抑制癫痫病人异常兴奋的形成,从而缓解病情。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解】A、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受到一种物质刺激时就可以发生的反应,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错误;B、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疾病,B错误;C、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细胞的严重损伤,但有些是可以危及生命的,C错误;D、艾滋病患者免疫能力逐渐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D正确。故选D。2、C【解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进而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若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且a、b、c分别表示垂体、下丘脑、甲状腺,则a、b之间的箭头应由[b]下丘脑→[a]垂体,A项错误;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双向渗透的,组织液可以渗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回流返回血浆,若图示表示内环境组分间物质交换,且a、b、c分别表示组织液、淋巴、血浆,则b、c之间的箭头应由[b]淋巴→[c]组织液,B项错误;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均可作用于肝细胞,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所以若图示表示血糖平衡的调节,则a、b、c分别表示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岛B细胞,C项正确;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CO2,消费者和生产者均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至大气中的CO2库,消费者通过摄食生产者使得生产者体内的碳流入消费者,若图示表示碳循环,且a、b、c分别表示大气中的CO2库、消费者、生产者,则a、b之间的箭头应由[b]消费者→[a]大气中的CO2库,D项错误。【点睛】本题以概念图为情境考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内环境组分之间的关系、血糖平衡的调节、碳循环。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并理解上述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据此以“概念图中的箭头指向”为切入点,对各选项涉及的特定生命活动进行分析判断。3、D【解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4、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详解】A、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α-萘乙酸、2,4-D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A正确;B、与天然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易分解,效果比较稳定,B正确;C、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毒,会损害人体健康,C正确;D、啤酒生产中,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生产α-淀粉酶,从而简化工艺、降低成本,D错误。故选D。4、A【解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解】A、由题干信息“溶血性链球菌侵入机体后,机体内产生抗体在攻击病菌的同时,也会攻击心肌细胞”可知,心肌细胞上的某些成分可能与病菌成分相似,所以会被抗体错误的攻击,A正确;B、HIV病毒引起的疾病是免疫缺陷病,本题的心肌炎是自身免疫病,B错误;C、免疫接种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而心肌炎不是传染病,因此免疫接种无法预防心肌炎的发生,C错误;D、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反应过强引起的,因此注射细胞因子增强免疫力可能对自身免疫病有加重的作用,D错误;故选A。5、B【解析】分析题图:A为糖蛋白,位于细胞外侧;B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a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方式既不需要载体又不需要能量,属于自由扩散;cd方式都只需载体不需能量,属于协助扩散。【详解】物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依赖于胞间连丝进行,不需糖蛋白,B错误;据图分析可知,b为自由扩散、c、d为协助扩散,均是被动运输,都不消耗能量,C正确;据图可知,a过程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也需要消耗能量,因此是主动运输;而小肠绒毛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因此a过程可表示小肠绒毛细胞吸收葡萄糖,D正确。故选B。6、D【解析】据图分析,a表示细胞内液,b表示组织液,c表示淋巴,d表示血浆。【详解】A、a表示细胞内液,占体液2/3,bcd表示细胞外液,占体液1/3,成分也存在差异,如钾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内,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A错误;B、b是组织液,绝大部分渗入d血浆,少部分渗入c淋巴,B错误;C、消化液不是内环境,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C错误;D、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分泌后进入组织液,肌肉注射的青霉素先进入组织液,后进入血浆,D正确。故选D。7、B【解析】脂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N、P,如磷脂。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还与人体内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有关。【详解】A、性激素属于固醇,因此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为性激素,A正确;B、糖原的组成元素只有C、H、O,脂质中的脂肪也只有C、H、O,B错误;C、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C正确;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故选B。8、A【解析】根据题意,生长素和乙烯都是植物激素,都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生长素主要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乙烯在植物各个部位都有合成和分布;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如乙烯含量增高,会起到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详解】A、当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达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A正确;B、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乙烯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C、生长素和乙烯都是植物自身合成的,C错误;D、生长素和乙烯各器官各器官均有合成和分布,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二、非选择题9、(1)①.下丘脑②.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③.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骨骼肌(2)机体迅速产热,维持体温(3)①.肾上腺素②.肝脏③.体液调节作用的时间比较长(4)①.增大②.增加③.神经-体液调节④.中枢神经系统【解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小问1详解】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途径①可减少散热,应为在传出神经支配下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增加产热的途径有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因此途径③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骨骼肌。【小问2详解】途径④⑤为激素调节,而途径③为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速度快,可快速增加产热,维持体温。【小问3详解】血糖下降,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以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由于体液调节作用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比赛结束后,运动员的心跳速度依然比较快。【小问4详解】炎热环境下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使心输出量增大,同时毛细血管舒张,散热增加,这种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此时体液调节作为神经调节的一部分。【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10、(1)①协助扩散②.抑制作用减弱③.提高④.突触小泡(2)①.加重②.不属于(3)①.受体蛋白②.TRPV1的合成(或翻译)③.含有TRPVI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解析】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功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规律性应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可知,TRPV1是一种可高效介导Ca2+流入的阳离子通道,且静息状态下,细胞外Ca2+浓度高于细胞内,故Ca2+进入神经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属于协助扩散;结合题意“此状态(静息状态)会抑制Na+内流”可知,钙离子内流会导致细胞内外的钙离子浓度差减小,故对于钠离子内流的抑制作用减弱;钠离子内流增多,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内。【小问2详解】由于热刺激也可开启TRPV1的离子通道,故吃辣椒时喝热饮会加重痛觉;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产生痛觉时反射弧不完整,故不属于反射。【小问3详解】①IL-6是白细胞介素可以使神经细胞膜上TRPV1通透性增强,引起痛觉,则白细胞介素属于信息分子,需要与受体结合后起作用,故膜蛋白gp130最可能是受体蛋白。②据图可知,IL-6通过P13K发挥作用的两个途径:一是促进核糖体上TRPV1的合成;二是促进含有TRPVI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1、(1)①.外负内正②.局部电流③.非条件反射④.突触结构(2)①.⑦→B→⑧→⑥②.B③.是(3)①.脊髓②.交感③.扩张④.减缓【解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2、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神经系统的活动是各种各样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活动,反射弧的结构也有简有繁。在最简单的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直接在中枢内接触,称为单突触反射,如膝跳反射。复杂的反射弧有许多中间神经元。3、交感神经兴奋的时候会引起机体耗能增加,器官功能活动增强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血糖升高,而胃肠道蠕动分泌功能受到抑制。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会抑制机体的损耗,增加储能,也就是和交感神经的作用其实是互相拮抗的。【小问1详解】甲图1处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Na+内流,使细胞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据图可知,该图中反射弧位于脊髓,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必须经过脊髓上行传导到大脑,经过了较多的突触结构进行信号转换,才能产生感觉,因此先缩回手后感觉到疼痛。【小问2详解】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婴儿排尿反射的中枢在脊髓,所以婴儿完成排尿反射的反射弧感受器→⑦传入神经→B神经中枢脊髓→⑧传出神经→⑥效应器。排尿反射的中枢在脊髓,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这说明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即大脑皮层对图中B脊髓的控制。据图可知,高级中枢大脑皮层通过⑩传出神经调控低级中枢脊髓,临床上高位截瘫导致⑩损伤的病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筑施工劳务劳动合同内、外墙保温
- 临时急需资金借款合同
- 提高数据可视化技能的技能培训
- 技术服务合同经典
- 提高团队领导力的培训方法
- 委托国际贸易佣金合同书
- 零配件采购合同
- 石材大板购销合同
- 物流专线合同协议书模板
- 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书样本
- (正式版)CB∕T 4552-2024 船舶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文件编制和管理规定
- 病案管理质量控制指标检查要点
- 2024年西藏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 九型人格与领导力讲义
- 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培训试题及答案2023年9月2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4号公布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脱式计算练习200题及答案
- 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教学查房
- 医院定岗定编
- 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3000字
- 2023年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化学电池温度系数的测定
- 脑出血的护理课件脑出血护理查房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