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湛江市第十四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已知乙炔(C2H2)、苯(C6H6)、乙醛(C2H4O)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84%
B.60%
C.91%
D.42%参考答案:A略2.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分子中的C、H、O的个数比为1:2:3B.分子中C、H个数比为1:2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D.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参考答案:B考点:测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专题: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分析:本题中只知道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比,所以可以据此可以求算出其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但是不能判断其中氧原子与碳原子及氢原子的个数比,然后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即可完成判断.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在有机物中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但是不能判断出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所以也就无从求算其该有机物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故A错误;B、根据题意可以知道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比为1:1,即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相等,而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即该有机物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故B正确;C、根据题意只能确定该有机物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不能判断出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就不能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以及相对分子式量的大小,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在有机物中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但是不能判断出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较好的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和对元素守恒以及质量守恒的运用,属于很典型的习题,但对氧元素的确定容易出错.3.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H+、Na+和SO42-,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NaHSO4是盐
B.NaHSO4是酸式盐
C.NaHSO4是钠盐
D.NaHSO4是酸参考答案:D略4.有两种饱和一元醇组成的混合物0.91g与足量的金属Na作用,生成224mLH2(标准状况),该混合物可能是(
)A.CH3OH和CH3CH2CH2OH
B.C2H5OH和CH3CHOHCH3C.C2H5OH和CH3CH2CH2OH
D.CH3CH2CH2OH和CH3(CH2)3CH2OH参考答案:A5.某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当它跟卤素结合时可形成的化学键A.一定是共价键
B.一定是离子键
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
D.一定是极性共价键参考答案:C6.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A.33%
B.40%
C.50%
D.65%参考答案:D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假设X和Y起始物质的量均为1mol,达平衡时消耗Y物质的量为nmol,利用三段式用m表示出平衡时各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根据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列方程计算n的值,再根据转化率定义计算.解答:解:假设X和Y物质的量为1mol,达平衡时消耗Y物质的量为nmol,则: X(g)+2Y(g)2Z(g)起始量(mol):1
1
0
变化量(mol):0.5n
n
n平衡量(mol):1﹣0.5n
1﹣n
n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1﹣0.5n+1﹣n):n=3:2解得n=Y的转化率==67%故选D.点评:本题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三段式解题法的利用,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7.甲溶液的pH是4,,乙溶液的pH是5,甲溶液与乙溶液的c(H+)之比为(
)A.10:1
B.1:10
C.2:1
D1:2参考答案:A略8.由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B.H+向Zn电极移动C.溶液的pH增大D.电子由Cu转移到Zn参考答案:C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在用锌片、铜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锌片的活泼性大于铜片的活泼性,所以锌片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片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解答解:A.该装置中,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锌作负极,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故A错误;B.H+向正极即向Cu电极移动,故B错误;C.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溶液的pH增大,故C正确;D.电子从锌沿导线流向铜片,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难度不大,明确正负极的判断、电子的流向、电极反应式即可解答.9.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A.尿素、玻璃B.钙镁磷肥、盐酸C.普钙、草木灰D.铝热剂、干冰参考答案:D解析:尿素、干冰是纯净物,其余都是混合物。10.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如果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A.气体的分子大小不同
B.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同C.气体的性质不同
D.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参考答案:D略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化镁固体之所以不导电的原因是氯化镁固体中不含阴、阳离子;B、在电流作用下氯化钠在水溶液中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C、氯化钾固体不能导电而其水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氯化钾与水发生反应产生了钾离子和氯离子;D、氯化钾固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构成氯化钾固体的钾离子和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而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产生自由移动的钾离子和氯离子,所以其水溶液能导电。参考答案:D略12.已知X、Y、Z三种元素的为同一周期的元素,且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增大B.原子序数按X、Y、Z顺序增大C.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D.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增强参考答案:A【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已知X、Y、Z三种元素的为同一周期的元素,且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则X、Y、Z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已知X、Y、Z三种元素的为同一周期的元素,且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则X、Y、Z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A.同周期非金属性从左向右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减小,故A错误;B.同周期非金属性从左向右逐渐增强,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则原子序数按X、Y、Z顺序增大,故B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故C正确;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增强,故D正确;故选A.13.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分子式的是(
)A.NH4NO3
B.SiO2
C.C6H5NO2
D.Cu参考答案:C只有分子晶体的化学式,才能既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表示物质的分子组成,所以选项C正确,A是离子晶体,B是原子晶体,D是金属晶体,答案选C。14.环扁桃酯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的功能,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对该物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物质属于芳香烃B.该有机物难溶于水C.分子式为D.1该物质最多可与2发生反应参考答案:B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C2H6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②由于氨和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NH3分子极易溶于水
③F2、Cl2、Br2、I2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④NCl3、PCl3、CO2、CS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e-稳定结构
⑤原子序数为34号的元素属于长周期的副族元素
⑥由于非金属性Cl>Br>I,所以酸性HCl>HBr>HI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②④③⑤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入20.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标准酸液润洗2-3次后,向其中注入0.1000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指示剂刚好变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为止,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试回答下列问题:(1)锥形瓶中的溶液从
色变为
色时,停止滴定。(2)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
,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
(偏高、偏低或无影响)。(3)右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
mL。(4)根据下列数据: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第一次20.000.5025.40第二次20.004.0029.10
请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
mol·L-1。参考答案:(1)红
无
(2)
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偏高(3)22.60
(1)—(3)(4)0.1250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某芳香烃A有如下转化关系:
按要求填空:⑴写出反应②和⑤的反应条件:②
;⑤
.⑵写出A和F结构简式:A
;F
.⑶写出反应③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序号).⑸根据已学知识和获取的信息,以CH3COOH,为原料合成重要的化工产品。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
参考答案:⑴
NaOH水溶液,△;浓硫酸,△。⑵
;⑶
2+O22+2H2O
⑷
②⑥
⑸
略18.(14分)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途径I:C(s)+O2(g)==
CO2(g)
△H1<0
①途径II:先制成水煤气:C(s)+H2O(g)==
CO(g)+H2(g)
△H2>0
②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
2CO2(g)
△H3<0
③2H2(g)+O2(g)==
2H2O(g)
△H4<0
④请回答下列问题:(1)途径I放出的热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原因是
。(2)△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是
。(3)12g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3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4)煤炭作为燃料采用途径II的优点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林地交换协议书
- 标准入职协议书
- 2025年上海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机械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招聘前台客服人员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南宁足球三级裁判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标准居间协议书
- 树地补偿协议书
- 校园责任协议书
- 校车奖罚协议书
- 安徽省水利“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考试题库(附答案)
- 卵圆孔未闭封堵手术
- 中国民间美术全套课件
-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护理配合
- 2024湖北黄冈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危大工程动态判定表
- 2024年山东能源集团西北矿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保育师(四级)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
- 岗位晋升答辩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及个人所得税计算培训
- 辅导员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