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滁州市定远县西片三校2024届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既可以体现在细胞等生命系统水平上,也可以体现在分子水平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DNA上有多个复制起点,有利于细胞快速复制DNAB.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有利于细胞快速合成不同的蛋白质C.细胞生物DNA中GC含量较高,有利于DNA维持稳定结构D.一种氨基酸对应多种不同的密码子,有利于保证细胞翻译的速度2.关于“S”形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增长率不断增加B.t1~t2之间,由于资源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增长速率下降C.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D.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t1前及时控制其种群密度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甸等群落,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也就越强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北极苔原,动物多样性依次减少,冬眠动物数量依次增加D.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多级利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合理措施4.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成分中有尿素氮和纤维蛋白原B.机体的外部环境经常变化,但机体的内环境不会发生任何变化C.人体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中的CO2浓度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代谢的主要场所,其稳态具有重要意义5.翅碱蓬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滨海潮滩湿地,在修复污染和维持湿地生态系统正常演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某科研团队设计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翅碱蓬种子处理不同时间萌发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与本实验相关的分析,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赤霉素的浓度和浸种处理时间B.在五组实验中100mg/L的赤霉素为翅碱蓬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强C.在五组实验中,浸种处理时间长短对使用100mg/L的赤霉素处理翅碱蓬种子的作用无影响。D.赤霉素对翅碱蓬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6.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组成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D.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鹅掌楸是我国多地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其移栽成活的关键是生根状况。某研究者利用吲哚丁酸(IBA)处理鹅掌楸的插条,进行了扦插生根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正式实验之前,通常要进行____________,以便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IBA对插条的生根作用具有两重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促进插条生根状况最佳的处理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河豚毒素存在于河豚鱼的卵巢、肝脏等多种器官中,是一种Na+通道阻滞剂,会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某科研人员将蛙离体坐骨神经置于任氏液(任氏液与蛙组织液成分相近)中,以此为实验对象,探究河豚毒素对其动作电位的影响。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任氏液中K+浓度升高,则坐骨神经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某人因食用未完全清除毒腺的河豚引发中毒,其症状可能是_______(填“肌肉痉挛”或“肌无力”)。(2)微电极刺激神经纤维,形成动作电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结合题中信息,推测河豚毒素具有很强的局部麻醉作用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研究发现,3,4-二氨基吡啶(3,4-DAP)能增强神经递质的释放,有人提出3,4-DAP能作为河豚毒素的解毒剂,请分析其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研究河豚毒素是否会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请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神经—肌肉接头处相当于突触)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基础知识填空:(1)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内环境稳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植物生长调节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______作用的化学物质。(4)激素调节的特点: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5)免疫系统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图1表示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某过程,图2表示DNA结构片段。请回答下列问题:(1)假如图2的两条链在某生理过程中都做了模板,则该生理过程是_____,其方式为_____。(2)图1所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其中不同于图2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的是_____。(3)若把图2所示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_____。(4)若通过DNA复制共得到32个图2中的DNA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5)若人组织中的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_____。(6)RNA病毒相比于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请结合有关RNA的结构说明其原因:_____。(7)若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0.5,那么在它的互补链中,(A+G)/(T+C)应为_____。11.(15分)人乳头瘤病毒(HPV16)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原体,其侵染宫颈细胞后可以大量表达并合成E7蛋白。科研人员将HPV16的E7蛋白基因与减毒的李斯特菌重组,制成重组李斯特菌疫苗。且已证实该重组疫苗能够对小鼠产生免疫保护效应,诱导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请以小鼠平均肿瘤大小为测量指标,对该结论进行验证。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与用具:若干只发育状况相似的健康雌鼠、减毒的李斯特菌、重组疫苗、TC-1肿瘤细胞(含有HPV16的E7蛋白基因且能表达该基因)、PBS缓冲液、一次性注射器等。根据题意将下列实验思路及实验结果补充完整:①将___________随机分为3组,编号甲、乙、丙组。②甲组注射___________,乙组注射100μLPBS缓冲液配制的减毒的李斯特菌作为对照,丙组注射___________作为空白对照。③一周后,给上述三组小鼠皮下注射T℃-1肿瘤细胞,每隔1周对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进行记录,连续观察4周。④___________。实验结果:与其他两组相比,___________组小鼠的肿瘤能得到抑制。(2)若小鼠曾经感染过李斯特菌,则注射疫苗后的效果可能会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DNA的分子结构、DNA的复制、翻译等知识点,回忆DNA的分子结构及其特点、DNA复制的基本条件及其特点、翻译的过程和条件等,据此答题。【详解】A、一个DNA上有多个复制起点,这有利于细胞快速复制DNA,这在分子水平上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A正确;B、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有利于细胞快速合成多个相同的蛋白质,B错误;C、由于细胞生物的DNA分子中的G与C碱基对之间有三个氢键,而A与T碱基对之间只有两个氢键,因此细胞生物DNA中G与C碱基对含量较高,有利于DNA维持稳定结构,C正确;D、根据密码子表可知,一种氨基酸能对应多种不同的密码子,因此在翻译时,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多种tRNA来运输,这有利于保证细胞翻译的速度,D正确。故选B。2、A【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1、2、3都可表示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种群数量呈现S型;即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图1中、图2中、图3中的t1点为K/2值,种群增长率最大;图1中、图2中和图3中的t2点为K值。【详解】A、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增长速率不断增加,增长率不断减小,A错误;B、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少为0,B正确;C、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C正确;D、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t1前及时控制其种群密度,D正确。故选A。3、D【解析】本题考查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保护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注意区分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的影响因素,理解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然后分析选项进行判断。【详解】A、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不同的群落,这是由于海拔变化导致的温度、水分的差异决定的,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B错误;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北方针叶林→北极苔原,动物多样性依次减少,冬眠动物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在四季温差较大的温带最多,C错误;D、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正确。故选D。4、A【解析】内环境指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以区别于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因为人体摄入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必须通过细胞外液才能进入细胞,而细胞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也都是先排送到细胞外液中,最后排出体外。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等。【详解】A、尿素氮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会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纤维蛋白原属于血浆蛋白,两者都属于内环境成分,A正确;B、外部环境经常变化,因此机体的内环境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变化,B错误;C、人体的心肌细胞可进行旺盛的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内环境,因此心肌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C错误;D、细胞质基质是进行代谢的主要场所,D错误。故选A。5、D【解析】本题考查其他植物激素,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据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赤霉素的浓度和浸种处理时间,因变量是种子发芽率。【详解】A、据图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赤霉素的浓度和浸种处理时间,A正确;B、在本实验中,100mg/L的赤霉素对翅碱蓬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强,B正确;C、由图可知,不同浸种处理时间下,促进效果最好的赤霉素浓度均为100mg/L,且促进效果基本相当,C正确;D、在浸种处理时间为12h和24h时,较低赤霉素浓度对翅碱蓬种子萌发表现出抑制,D错误。故选D。6、D【解析】1、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腺嘌呤+核糖),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光反应的条件是光照,光反应产生的ATP被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利用。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产生丙酮酸,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继续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详解】ATP是腺嘌呤+核糖+3个磷酸基团,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TP除去两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A错误;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呼吸,使ADP生成增加,ATP生成减少,B错误;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不产生ATP,C错误;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如硝化细菌,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能够识记ATP的结构,明确ATP和RNA之间的联系,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对应的场所,明确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没有能量的释放,再结合所需知识准确判断各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预实验(2).科学性和可行性(3).生根百分率和根长(4).能(5).浓度为1∶1000和1∶1200时,生根百分率和根长均大于清水组,表现为促进作用;而浓度为1∶200时,生根百分率和根长均小于清水组,表现为抑制作用,说明IBA对插条生根作用具有两重性(6).IBA浓度1∶1000、处理时间4h【解析】分析柱形图可知,图为IBA对鹅掌柴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自变量是IBA浓度和处理时间,因变量是生根百分率和根长,随着IBA浓度的提高,生根百分率和根长都先增加后降低,当浓度达到1∶200时,两个指标低于清水处理组,因此对其有抑制作用。【详解】(1)正式实验前,需要进行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2)根据分析,本实验的因变量是生根百分率和根长。(3)从图中看出浓度为1∶1000和1∶1200时,生根百分率和根长均大于清水组,表现为促进作用;而浓度为1∶200时,生根百分率和根长均小于清水组,表现为抑制作用,说明IBA对插条生根作用具有两重性。(4)从图中看出在IBA浓度1∶1000、处理时间4h,生根百分率和根长都达到最大值,说明了此时是促进插条生根状况最佳的处理组合。【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的能力。8、(1)①.降低②.肌无力(2)①.神经纤维受刺激,膜上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②.河豚毒素阻滞神经纤维膜上Na+通道的开放,抑制Na+的内流)(3)3,4-DAP可促进神经递质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使Na+内流增多,从而缓解河豚毒素的作用(4)取两组相同的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甲组用适量的河豚毒素处理神经—肌肉接头处,乙组用等量的任氏液处理,然后对两组坐骨神经进行相同且适宜的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解析】1、静息时,K+外流,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膜内电位高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过程:轴突末端兴奋,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透性发生改变,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小问1详解】静息电位是K+外流造成的,若任氏液中K+浓度升高,则膜内与膜外的电位差减小,静息电位的绝对值降低。根据题意可知,河豚毒素“是一种Na+通道阻滞剂,会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故食用未完全清除毒腺的河豚引发中毒,肌肉无法兴奋,造成肌无力。【小问2详解】微电极刺激神经纤维,膜上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形成动作电位。根据题干信息河豚毒素“是一种Na+通道阻滞剂,会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推测河豚毒素具有很强的局部麻醉作用的机制是:河豚毒素阻滞神经纤维膜上Na+通道的开放,抑制Na+的内流)。【小问3详解】河豚毒素的作用是阻滞神经纤维上的Na+通道的开放,而3,4-二氨基吡啶(3,4-DAP)能增强神经递质的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使Na+内流增多,从而缓解河豚毒素的作用。【小问4详解】分析实验目的,自变量是是否有河豚毒素,因变量是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否受影响,可以以肌肉是否收缩做观察指标。实验思路如下:取两组相同的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甲组用适量的河豚毒素处理神经—肌肉接头处,乙组用等量的任氏液处理,然后对两组坐骨神经进行相同且适宜的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到和突触处的传递,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题干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9、①.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②.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③.人工合成的④.调节⑤.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⑥.作为信使传递信息⑦.微量和高效⑧.免疫防御⑨.免疫自稳⑩.免疫监视【解析】(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2)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4)激素调节的四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④作为信使传递信息。(5)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10、(1).DNA复制(2).半保留复制(3).A-U(4).1/8(5).124(6).(7).RNA多为单链结构,不稳定(8).2【解析】分析图1:图1表示细胞生物遗传信息传递某过程,其中左链含有碱基U为RNA链,且正在合成该链,右链含有碱基T,为DNA链,因此图1表示转录过程.其中a为磷酸二酯键,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对象。分析图2:图2表示DNA结构片段,其中配对的两个碱基之间的化学键为氢键,是解旋酶的作用对象。【详解】(1)假如图2的两条链在某生理过程中都做了模板,则该生理过程是DNA复制,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2)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表示转录过程,该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而图2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T、T-A、C-G、G-C,可见图1不同于图2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3)探究DNA复制特点时运用的主要技术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图2所示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15N,另一条链含14N,将其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得到23个DNA,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中含14N的DNA有一个,所占比例为1/8。(4)图2中的DNA片段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个,若通过DNA复制共得到32个图2中的DNA片段,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32-1)×4=124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5)若人组织中的细胞已失去分裂能力,该细胞不能进行DNA的复制,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6)RNA病毒相比于DNA病毒更容易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