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平江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组成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相关液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血浆蛋白C.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会引起①渗透压升高D.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其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2.在若干年期间,研究人员对生长在山区中的某二倍体植物种群进行了两次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已知控制植株紫花、粉红花和白花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依次为A、a+和a,且A对a+、a为显性,a+对a为显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紫花植株白花植株粉红花植株初次调查64%36%0二次调查38%16%46%A.该种群的基因库由种群中所有个体含有的全部A、a+和a基因构成B.初次调查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60%,二次调查时为40%C.基因突变导致三种花色的出现,为该植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调查期间,花色基因频率的变化导致了物种多样性的形成3.在细胞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下列选择不合理的是()A.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抗病毒苗B.选择幼龄动物的组织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C.选择胚胎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D.选择愈伤组织进行诱发突变,容易获得基因突变的新品种4.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果酒和果醋制作全过程中,都需要严格灭菌B.果酒发酵、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分别控制在30℃、20℃C.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D.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密封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5.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2),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肽键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C.从图2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D.从图2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6.种群密度是种群的主要特征,不同的种群采用不同的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一般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动物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B.调查高速公路一侧某种绿化树的种群密度适合采用等距取样法进行取样C.动物在被捕捉过一次以后更难捕捉,则通过标志重捕法获得的数据要比实际数据要高D.降低样方的面积便于统计个体数量,所以能降低调查的误差7.荧光定量PCR技术可定量检测样本中某种DNA含量。其原理是:在PCR反应体系中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与某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荧光探针两端分别标记一个荧光发射基团和一个荧光淬灭基团,探针完整时,发射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荧光监测系统接收不到荧光信号。当Taq酶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使荧光监测系统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扩增过程中引物先于探针结合到模板DNA上B.在PCR反应系统中需加入DNA解旋酶C.荧光信号积累越多,说明PCR循环次数越多D.若扩增n次,则共需要消耗2n-1个探针8.(10分)甲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图甲中的B和CB.从图甲可知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存在物质交换C.图乙中①②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参与D.图乙中⑤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二、非选择题9.(10分)据图回答有关反射与反射弧的问题(1)请用大写字母表示反射弧的环节。______——感受器,______——传入神经,______——效应器。(2)反射是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下列实例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______。(填字母)a.望梅止渴b.膝跳反射c.眨眼反射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e.学生听到铃声向教室奔跑(3)C位于脊髓中,据此可判断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______反射。(4)刺激a时,膜外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在C处神经元之间通过________(结构)连接,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该结构时发生的信号转变为________,此处信号传递方向是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5)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______神经,反之则为______神经。10.(14分)宁夏引黄灌区水美稻香,有“塞上江南”之美称。某学习小组对该地区的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调查。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和_____,此外还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循环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_________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2)研究引黄灌区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由于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3)该地区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控制洪水、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功能。若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该增加___________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4)蛇能够依据水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水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蛇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表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湿地某种鸟的食物来源中,植食动物所占比例为20%,其余食物均来自植物,若要使鸟体重增加akg,至少需要生产者的量为______kg。11.(14分)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农业生产上经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提高生产效益。回答下列问题:(1)春季是播种的季节,农民将植物种子经过浸泡后进行播种,浸泡可以降低种子中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的含量从而解除休眠,此时__________(填激素名称)促进了种子萌发,除了促进种子萌发,该激素还具有的主要作用有__________。(2)春季也是植树造林的季节,育苗时为了保证成活率,一方面可以用生根粉(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进行处理,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较小,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适当保留插条.上的芽和幼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兴趣小组还探究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蒸馏水浓度a浓度b浓度c浓度d平均生根数(条)5916139表中浓度a、d促进插条生根效应相同,由于标签缺失,不能判断这两组浓度的大小。欲判断浓度a和浓度d哪一个浓度大,请根据实验思路写出相应的结论:实验思路:适度稀释某一组,用其处理插条,观察并记录插条平均生根数。相应结论:若生根数大于9条,则该组浓度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另一组,若生根数小于9条,则该组浓度_____(填“大于”、“小于”)另一组。12.图甲表示通过化学突触进行兴奋传递的过程(图中的Ach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除了化学突触外,还存在如图乙所示的电突触。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前后膜之间有离子通道连接,依赖带电离子传递电信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ch释放的方式是______,该过程可体现出细胞膜具有______。如果图甲中的钙离子不能运入神经元或神经元周围缺乏钙离子,则对化学突触传递兴奋的影响是______。(2)从图乙可以看出,电突触是通过______运输离子而进行的一种信号传递方式,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传递速度较慢,原因是______。(3)γ—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递质,突触释放的GABA在体内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如果唾液腺分泌反射中传出神经与唾液腺之间GABA含量过少,则吃了山楂之类的食物后,唾液会分泌不止,原因是______,给该类人使用γ—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可缓解病情,依据是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1、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其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为: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还可以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经过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3、分析题图:表示人体内环境组成示意图,图中①是血浆,②是淋巴,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內液,①②③构成内环境。【详解】A、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是内环境,由①血浆,②淋巴,③组织液组成,A错误;B、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B错误;C、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①血浆渗透压降低,C错误;D、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其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D正确。故选D。2、C【解析】根据题意,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A+a、Aa,黄花植株基因型为a+a+、a+a,白花植株基因型是aa。【详解】A、基因库是种群中的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因此全部A、a+和a基因不能构成基因库,A错误;B、如果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初次调查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60%,二次调查时为16%+46%/2=39%,B错误;C、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出现新性状,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D、花色基因频率的变化导致了基因多样性的形成,D错误。故选C。3、A【解析】1、动物细胞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个体。2、选用去核卵(母)细胞的原因:卵(母)细胞大,容易操作;卵(母)细胞质多,营养丰富;含有促使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物质。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详解】A、茎尖等分生区组织几乎不含病毒,因此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不是抗毒苗,A错误;B、幼龄动物细胞分化程度低,分裂旺盛,利于培养大量细胞,B正确;C、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用它做材料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C正确;D、愈伤组织分化程度低,分裂旺盛,分裂过程中可产生突变,容易获得基因突变的新品种,D正确。故选A。4、C【解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20℃左右,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自然发酵过程当中,其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
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详解】A、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时不需要严格灭菌处理,A错误;B、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B错误;C、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嗜氧菌,因此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从而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C正确;D、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在一定范围内,发酵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量越多,但时间过长后,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等原因,酒精产量减少,D错误。故选C。5、D【解析】分析题图:图1为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该蛋白质是由124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含有一条肽链。图2为图1部分肽链的放大图,其中①是氨基、②④⑥⑧表示R基、③⑤⑦表示肽键、⑨是肽键的一部分。【详解】A、由图1可知该蛋白质中含有1条肽链124个氨基酸,所以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124-1=123个,A错误;B、图2中含有的R基是②④⑥⑧,B错误;C、图2的R基团中含有2个羧基(⑥⑧),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124号氨基酸还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C错误;D、图2的R基团中含有1个氨基(②),①也为氨基,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D正确。故选D。6、D【解析】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调查乔木的种群密度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选用的样方面积大;(3)对样方中位于顶点和边线上的个体计数时,采用取相邻两边和这两边的顶点原则。
计算种群密度时,样方法是计算各个样方内种群数量的平均值,计算时要注意样方的面积大小相等,标志重捕法也要根据环境面积,再计算种群密度,而不是一定面积内的个体数。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详解】A、对于植物来说,其种群密度的调查一般采用样方法,而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则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A正确;B、调查高速公路一侧某种绿化树的种群密度需要采用等距取样法进行取样,B正确;C、动物在被捕捉过一次以后更难捕捉,则重捕过程中标记的个体数目偏少,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可知获得的数据要比实际数据要高,C正确;D、降低样方的面积便于统计个体数量,但会使调查的误差增大,D错误。故选D。7、C【解析】PCR技术:(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详解】A、基因扩增过程中需要特定的引物,该引物的作用是定位基因的位置,与模板链结合并为子链的延伸提供起点,扩增过程中引物和探针应同时结合到模板DNA上,A错误;B、在PCR反应系统中无需加入DNA解旋酶,可通过高温解旋,B错误;C、据题干信息“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可知:荧光信号积累越多,说明PCR循环次数越多,C正确;D、据题干信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一个与某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即每个DNA分子需要1个探针,扩增n次,可得到2n个DNA分子,则共需要消耗2n-1个探针,D错误。故选C。8、A【解析】根据箭头方向,可以判断图甲中B是血浆,A是组织液,C是淋巴液,D是细胞内液。图乙中,①表示食物进入内环境,②表示氧气进入内环境,③表示内环境排出其他代谢废物,④是营养物质和氧气等进入细胞,⑤代谢产物、二氧化碳等进入组织液。【详解】A、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图甲中的A组织液和C淋巴液,A错误;B、图中D表示细胞内液,从图中可看知细胞内液和组织液之间存在物质交换,B正确;C、①表示食物进入内环境,②表示氧气进入内环境,③表示内环境排出其他代谢废物,这三个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参与,C正确;D、图乙中⑤可表示细胞产生的CO2等废物进入内环境,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1)①.E②.D③.A(2)ade#aed#dea(3)非条件(4)①.由正变负②.突触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④.单向的⑤.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突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5)①.传入②.传出【解析】非条件反射由低级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而条件反射必须由高级神经中枢(如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非条件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强化过程就能形成。而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建立的。需要强化过程才能形成。强化是指非条件刺激和中性刺激在时间和空间上多次重合后,中性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的过程。非条件反射是终生固定的,只要生物体神经系统保持完整,非条件反射就不会改变。条件反射是暂时的,反射通路不是固定的,可以消退。条件反射本质上是发生在高级神经系统中暂时性的神经联系,所以条件反射可以改变。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元,反之则为传出神经元。【小问1详解】D所在神经元有神经节,故为传入神经,则反射弧包括感受器E、D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A效应器。【小问2详解】反射是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非条件反射是通过遗传获得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强化过程就能形成。而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建立的。需要强化过程才能形成。强化是指非条件刺激和中性刺激在时间和空间上多次重合后,中性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的过程。故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望梅止渴、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和学生听到铃声向教室奔跑。【小问3详解】C位于脊髓中,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据此可判断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小问4详解】刺激a时,a处会产生动作电位,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在C处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连接,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突触时发生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突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所以神经递质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小问5详解】切断实验法的原理和过程: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元,反之则为传出神经元。本题中如果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反射活动的类型和过程。难点是理解实验切断法的原理。10、①.能量流动②.物质循环③.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④.取样器取样⑤.生态⑥.生产者⑦.抵抗力⑧.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⑨.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⑩.9a【解析】1.取样器取样: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指能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食物、纤维、燃料和建材等。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潜在价值: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详解】(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此外还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2)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3)湿地生态系统能够控制洪水、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若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及数量,因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因此,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越来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来越高,即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4)蛇能够依据水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水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蛇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是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功能体现。(5)某种鸟的食物来源中,植食动物所占比例为20%,其余食物均来自植物,若使鸟体重增加akg,至少需要生产者的量为(80%a÷20%)+(20%a÷20%÷20%)=9a。【点睛】熟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第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方法及其适用对象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也是本题的考查点。11、(1)①.脱落酸②.赤霉素③.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果实发育(2)①.浸泡法②.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成活(或枝条生根)(3)①.大于②.小于【解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作用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小问1详解】农民将植物种子经过浸泡后进行播种,可以降低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从而解除休眠;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故此时植物体内的赤霉素促进了种子萌发。除了促进种子萌发,赤霉素还具有的主要作用有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果实发育。【小问2详解】育苗时为了保证成活率,一方面可以用生根粉对插条进行处理,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较小,处理方法是浸泡法(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较小时使用);另一方面要适当保留插条上的芽和幼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程设计在哪里选择
- 关于榨果汁的课程设计
- 数字定时器课程设计
- 认识图形微课程设计
- 粉体工艺课程设计
- 什么专业要做课程设计
- 电子密码锁verilog课程设计
- 理论力学课课程设计
- 疗愈视频制作课程设计
- 科技强国课程设计特色
-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单双数》课件
- 时间线常用模板课件
- 河北省张家口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5养老洗涤服务-洗衣消毒流程
- 小学体育人教四年级全一册目录四年级体育公开课教案
- 武汉市企业(单位)就业人员登记册
- 纲要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共32张PPT)
- (完整版)2017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文言文二
- 广播电视经营管理完整版课件
- Q∕SY 01013-2017 气田集输系统水合物防治技术规范
- 2017年8月10日公安部遴选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上午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