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低压配电柜例行检验规范_第1页
205 低压配电柜例行检验规范_第2页
205 低压配电柜例行检验规范_第3页
205 低压配电柜例行检验规范_第4页
205 低压配电柜例行检验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文件GZ-PM205-2007低压配电柜例行检验规范第0次修改第1页共9页目的对低压开关(箱)柜产品装配过程、出厂检验、确认检验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产品认证规定要求。范围适用于配电箱、低压配电柜(箱)产品装配过程检验、出厂检验和确认检验的控制。本规范依据GB7251.1-2005、GB7251.3-2006标准。检验过程控制检验规则检验规则按以下规定:每一台产品都必须进行生产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检验中若有一项不符检验要求,则判定该台产品不合格,不合格项允许返工,直至符合要求为止。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应附有产品合格证方可出厂;经检验的产品必须提供检验结果、检验结论记录;经检验发现不合格的产品,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执行。检验安排根据生产任务安排,生产部负责填写【配电箱产品例行检验报告】或【低压配电柜例行检验报告】的“任务信息”下达给班长,操作者负责自检,检验员在工序中应跟踪检验;完工后由班长签署以上相关的“检验报告”向检验员送检;检验员负责实施出厂检验和确认检验。检验记录检验记录按以下规定:装配过程检验、出厂检验记录表式:照明配电箱产品,用【配电箱检例行验报告】,也适用于没有二次配线的产品检验记录;低压配电箱及低压配电柜产品,用【低压配电柜例行检验报告】;确认检验记录表式:照明配电箱产品,用【配电箱确认检验报告】,也适用于没有二次配线或没有抽出结构的产品检验记录;低压配电箱及低压配电柜产品,用【低压配电柜确认检验报告】;填写要求:合格用“√”表示;不合格用“×”表示;无此项目用“—”表示;不检验的项目用“○”表示。具有检验参数或不合格描述或开具【不合格品处理报告】的代号,填写在“检验纪要”栏目中;“检验职责与结果”表示法:“●”表示该项职责不检验;“*”的项目应填写检验数据。出厂检验除制造厂与订货方另有协议外,产品出厂检验项目及检验要求,按下表规定:序号项号检验要求检验方法柜(箱)体检查柜(箱)体的型号、规格(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钢卷尺或钢直尺测量门与门、门与壳体相邻边(挡板)之间的缝隙均匀差应符合下列规定:尺寸部位柜体箱体<1000>1000同一缝隙均匀差11.51平行缝隙均匀差22.51.5门的开启角度不得小于90°,开闭操作应灵活,开闭过程中不应损坏喷涂层。门开启后锁好,向前推,其移动量不应超过2mm,出厂检验开闭5次操作,确认检验开闭10次操作手动操作XR(X)M的防护等级为IP30,用直径为的直棒,以3±0.1N的用力进度试验,不能进入壳体内XL-21、GGD的外壳防护等级为IP30,用直径为的直棒,以3±0.1N的用力进度试验,不能进入壳体内GCK(L)1、GCS的外壳防护等级为IP40,用直径为的直棒,以1±0.1N的用力进度试验,不能进入壳体内直棒每台产品箱体或骨架上必须有主接地点,主接地螺栓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可靠的防腐措施,不得有沾漆、生锈目测涂层表面不得有皱纹,流痕,针孔,起泡,透底,粘附机械杂质、伤痕等缺陷颜色应符合设计或订货要求,同一订货及同一批产品的颜色应一致,色泽均匀正常日光下在一米处无明显色差一次元件一次回路方案、参数应符合设计或订货规范书规定镀件无锈蚀变暗缺陷,外壳或塑料件、瓷件、灭弧罩等不得有破损、裂纹缺陷产品合格证、有认证标志要求的应与实物相符合目测一次元件安装,应使其本身功能不致因正常工作出现相互作用(如:热、电弧、振动、能量场等)而受到破坏,并应留有维修拆卸空间,对防震要求者应采取防震措施,安装应牢固,但不得使用元件受到额外压力作用一次元件的不同极性的裸导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可采用绝缘包扎处理:(mm)直尺或游标卡尺产品部位电气间隙爬电距离XRM≥3≥4XL-21≥8≥12.5GGD主电路≥20≥20主电路其余部分≥5.5≥6.3GCKGCS主电路≥20≥20功能单元≥8≥12.5辅助电路≥5.5≥6.3功能单元分离时,主电路接插件与水平母排之间隔距离≥25一次元件有另加操作机械时,经安装及调整后应达到灵活轻便、无卡位(阻)、脱出现象。手动操作功能应进行不带电5次出厂检验操作、10次确认检验操作,应灵活、不出现卡位、脱出现象操作抽出式的功能单元从连接位置抽出至试验位置,再至分离位置,往返操作应灵活轻便,无卡阻、碰撞现象,三个位置的定位应可靠。出厂检验2次操作,确认检验5次操作抽出式装置中,规格相同的功能单元应具有灵活、轻便的互换性。出厂检验2次操作,确认检验5次操作抽出式装置中馈电单元与电动机控制单元,其门与主开关间应有机械连锁,且功能应正确可靠,复位与解锁功能亦应正确可靠连锁机构应能锁定。出厂检验2次操作,确认检验5次操作产品中的门锁,其他机构的程序锁的开闭操作,出厂检验2次操作,确认检验5次操作。应灵活可靠产品具有两个进线单元时,根据系统运行的需要应依据提供二个进线单元的主开关操作的相互连锁。出厂检验2次操作,确认检验5次操作。应灵活可靠固定用的紧固件及紧固应符合下列要求:紧固件型号规格的选择按说明书或设计要求,当用螺栓或螺丝钉时,应保持螺母锁紧后剩余2~5牙,不得有滑牙紧固件材料及质量、涂层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紧固可靠,应有防松措施。当用螺母锁紧时使弹垫圈持平后,再旋半圈电镀涂层的紧固件,镀层外观的结晶均匀、细致、完整,不允许有镀层粗糙、灰暗、起泡或起皮、脱落、生锈等现象或缺陷目测一次母线一次母线(导线)型号、规格的选用应符合《绝缘导线和母排的选择》要求游标卡尺母线(导线)布置应符合工艺要求工作接地保护措施的导体结构应符合设计规定工作接地保护措施的导体截面积选择按下列规定:相导线的截面积S相应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积SpS≤166<S≤3535<S≤400400<S≤800S>800S16S/2200S/4母线穿越形成闭合磁路的金属框架时,三相母线应在同一框孔中穿过游标卡尺或目测母线(导线)制作的弯曲皱纹不超过1mm,弯曲处不准出现裂纹或裂口,母线表面不得有显著锤痕,凹坑、毛刺、夹杂物等缺陷母线(导线)搭接面的处理应平整光洁、自然吻合、搭接部分必须有经搪锡或镀银处理,不得有油漆等杂物不同金属的母线(导线)之间,包括与连接端子间应有防电化腐蚀措施电镀件处理要求:电镀材料:电镀基料与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光滑均匀、细密,不得有镀层粗糙、气泡、起皮、花斑、局部未镀、划痕等缺陷,色泽均匀、一致母线(导线)的排列层次分明,整齐美观、涂漆色泽应均匀,同一元件同一侧的相母线端的涂漆界线应平齐,无明显的不整齐现象母线(导线)颜色标志和相序排列应符合下列规定:相别颜色相序排列(正视)垂直排列前后排列水平排列U(A)黄上远左V(B)绿中中中W(C)红下近右中性线淡蓝最下最近最右母线(导线)不同极性的裸导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按2.2项要求游标卡尺回路的端子排及排列应符合订货方所提供的图纸规定目测母线(导线)固定用的紧固件及紧固要求:应符合2.8项要求二次元件二次回路方案、参数应符合设计或订货规范书规定二次元件外观应符合2.1项要求产品合格证、有认证标志要求的应与实物相符合安装方向与角度、距离应符合设计及说明书规定各项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按2.2项规定二次元件有防震要求的,应有可靠的防震措施发热元件与其它元件安装距离、绝缘导线剥线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游标卡尺发热元件功率(W)元件、绝缘导线与发热件之间保持距离剥线长度上方侧面下方元件允许60℃时元件允许50℃时7.53040101020153010010102020~5010020020204075~100100300303040150150300303040200150400303040功能标志与操作标志的安装或固定应符合说明书或设计要求。目测固定用的紧固件及紧固要求:应满足2.8项要求。二次配线二次电压回路配线用的绝缘导线,采用软线(BVR)铜芯绝缘导线截面不小于1.5mm2,导线颜色为“黑色”二次电流回路配线用的绝缘导线,采用软线(BVR)铜芯绝缘导线截面不小于2.5mm2,导线颜色为“黑色”弱电回路配线截面不小于0.5mm2的绝缘导线计量回路配线截面不小于4.0mm2的绝缘导线二次电路与主电路的连接,应采用冷压端头进行连接。冷压端头与多股绝缘导线配合以及压接的质量应符合它们的有关的标准导线敷设不应贴近裸露的带电体上或贴近带有尖角边缘上,应使线固定在骨架或支架上,最好敷设在引线槽内采用行线槽布线时,行线槽应横、平、竖直布置采用线束布线时应横、平、竖、直布线,线束捆扎间距不大于100;水平线束固定间距不大于200;垂直线束固定间距不大于300移动地方的布线(跨门导线)、采用手动的插接导线的连接,应采用套管加以保护,应留不小于50mm长度的余量;活动部分之间固定间距不小于200mm,确保不因移动产生任何损伤绝缘导线穿越金属隔板孔时,金属隔板孔上应有光滑的绝缘衬套直尺绝缘导线端部、接线座及每个端子应有耐久清晰的标记,标记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目测导体名称字母数字符号设备端子标记导线线端的识别交流系统电源导体第1相UL1第2相VL2第3相WL3中性线NN直流系统电源导体正极CL+负极DL-中间线MM保护导体PEPE不接地的保护导体PUPU保护中性导体—PEN接地导体EE低噪声接地导体TETE接机壳、接机架MM1)MM1)等电位连接CC1)CC1)连接到发热元件(管形电阻)上的导线应考虑到发热导线的影响(可套瓷珠保护等)二次配线限制要求:所有二次配线的中间不允许短接用于固定二次导线的紧固件及紧固要求:应满足2.8项要求外接端子连接铜导线的外接线端子截面,应符合GB7251.1附录A要求,具体按下表:游标卡尺额定电流A单芯或多芯导线截面积(mm2)软导线截面积(mm2)最小最大最小最大68100.75l11.52.52.50.50.750.751.52.52.512162011.51.52.5460.75l12.5442532402.52.54610161.51.52.5461063801006101625355061016162535125160200253550709512025355050709525031570951502407095120185注:未按表中规定的值的外接线端子,应有协议规定。外接线端子的结构,应能保证压紧导线并不致导线的损伤目测当订货规范书未对三相四线电路的中性端子规定时,中性线的端子应允许连接具有下述载流量的铜导线:如果相导线超过16mm2则应按至少为相导线载流量的一半考核,且不得小于16mm2如果相导线等于或小于16mm2,则应按等于相导线的载流量考核注:对于非铜质导线的截面应按具有等效导电能力的截面代替固定用的紧固件及紧固要求:应满足2.8项要求。标志产品铭牌:产品名称、型号、执行标准、额定参数、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应完整。固定应保持方正、平整、牢固功能单元的用途标志,应符合设计要求每台产品上必须有“CCC”认证标志,统一粘贴在产品的左上角保护措施和保护电路的连续性一次回路工作接地保护措施(包括主元件有接地要求、三相五线制的接地排)的导体截面应符合3.3项要求安全接地保护措施电连续性的保护导体截面,应不小于2.5mm2游标卡尺下列部位接地保护连续接点的电阻值,应通以≥10A交流或直流电流,其测量点的电阻应小于100mΩ,主接地端子应有明显的标志:金属构件安装的接触之间表面有绝缘涂层的零部件与主接地之间功能单元金属手动操作机构与主接地之间控制变压器金属安装的外壳与主接地之间仪器、仪表、继电器等金属外壳与主接地之间隔离带电导体的金属隔板与主接地之间柜体门与主接地之间装有大于42V电压的元件、仪表盖板、覆板或类似部件与主接地端子之间低阻测试仪通电试验通以电流/电压为动作、显示的一、二次元件,应进行通电试验,其各项功能、性能、次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通电前应检查所有接线,确认正确无误后,方可通电电源车漏电保护元件的工作电压、漏电参数、动作时间,应符合说明书规定或设计要求工频耐压介电强度以工频电压进行试验,各项出厂检验施压时间为1s、确认检验施压时间为60s,泄漏电流<100mA无击穿和闪络现象。试验设备及试验要求:确认检验:开始施加时的试验电压不应超过试验电压值的50%。然后在>3s的时间将试验电压平稳增加至试验电压值并保持5s交流电源应不小于kV/0.2A、正弦波、45~62Hz。主回路的各相之间试验时,辅助电路与主回路直接连接的情况下,应断开辅助电路或取下保险管(丝)方可试验当试验电路中的有电器或电子元件,不能承受规定值试验电压时,应将其断开各项试验电压值按下列规定:工频耐压仪产品部位工频电压值配电箱主电路各相之间2500主电路带电部件与地(框架)之间2500动力柜GGD2GCKGCS主电路各相之间2500主电路带电部件与地(框架)之间2500不由主电路直接供电的辅助电路2000用绝缘材料制造的外壳和外部操作手柄3750绝缘电阻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至少为1000Ω/V500V以上绝缘电阻表每条电路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至少为1000Ω/V清洁检查产品柜、箱内不得遗留工具、零配件、杂物,应自上而下进行检查和清理目测产品柜、箱内外不得有灰尘、污垢,应自上而下、自内而外进行检查和清洗产品包装包装方式:□内塑料袋□内袋四角纸皮□内袋木箱包装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或订货要求包装物应有足够的强度,产品应与包装箱底座固定,产品壳体与包装箱之间应有固定保护措施,产品中可移动部位应固定捆牢。包装应有防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