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农本草经_第1页
第一章 神农本草经_第2页
第一章 神农本草经_第3页
第一章 神农本草经_第4页
第一章 神农本草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草选读第一章神农本草经第二章本草经集注第三章新修本草第四章证类本草第五章本草纲目第六章清代主要本草绪言1、中药2、本草3、本草选读

第一章神农本草经

第一节秦汉以前的药物学

第二节《本经》概要

第三节《本经》选读第一节秦汉以前的药物学起源:“药食同源”

汉.淮南子刘安撰《淮南子.修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之实,食蠃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高下。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第一节秦汉以前的药物学口耳相传→文字记载。钟鼎文中有“药”字。《说文解字》“治病之草,从草,乐音”。

西周时已有专业的“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

《诗经》载药100多种《山海经》载药126种,并记述了它们的医疗用途。

《五十二病方》载方约300个,涉及药物240余种。药物学知识的正式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西周时(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年)已有专业的“医师”,“聚毒药以供医事”。先秦(公元前210年)诸子百家中也有不少记载。如《庄子.逍遥游》说,“宋人有善为龟手之药者,……请买其方百金。”《庄子.徐无鬼篇》载有,“药也,其堇(乌头)也,桔梗也,鸡壅(芡实)也,豕shǐ零(猪苓)也,是时为帝药(君药)者,何可胜言。”至于西周作品《诗经》及《山海经》、七十年代出土的汉代《五十二病方》载药就更多了。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约500年的诗歌305篇,据后人统计载药100余种。有车前、贝母、益母草、葛根、芩、蒿、芍等。如“芣苢”篇载,“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掇duō:掇,拾取也。——《说文》)之……”。“关睢”篇载,“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芣苢,即车前,荇菜,即莕菜,均可作菜食用,亦可作药用。

1、《诗经》2、《山海经》《山海经》自古号称奇书,连太史公司马迁也叹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史记.大宛列传》)。全书虽三万一千多字,却包含着我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等多方面内容,保存着丰富资料,是研究上古社会的重要文献。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珂校注的《山海经校注》统计,载药约124种。其中动物药66种,植物药51种,矿物药2种,其它5种。2、《山海经》《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雄黄,白玉及金。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駮(bó古同“驳”传说中的一种形似马而能吃虎豹的野兽),是食虎豹,可以御兵。有木焉,其状如棠,而员叶赤实,实大如木瓜,名曰櫰木,食之多力。”(袁珂《山海经校注》63页)《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其中有鸟焉,名曰鴢(yāo一种鸟,即“鱼鵁jiāo”),其状如凫,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状如葌(jiān兰草),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藁本,服之美人色。”(袁珂《山海经校注》125页)2、《山海经》“又东二十里,曰苦山,……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员叶,其实如兰,服之不字(会意兼形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字,乳也《说文》。字,生也《广雅》)。有草焉,员叶而无茎,赤华而不实,名曰无条,服之不瘿。”(袁珂《山海经校注》143页)“又东二百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女尸,化为䔄草,其叶胥(xū音“须”相互)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袁珂《山海经校注》142页)

《山海经》所载药物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多数药一药治一病,只有少数药治两病。如虎蛟,“食之不肿,可以已痔。”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2.一般每药均有产地、形状特点与功效,只有少数药有性味。如鸡谷“其本如鸡卵,其味酸甘,食者利于人。”3.使用方法,已有服食、佩带、洗浴、涂抹等多种。4.已有药物作用机理方面的探讨,如说草为帝女化身,因而“服之媚于人”,即为人所爱。5.《山海经》描述药物功效的词汇,多是否定动词(“不”、“无”)和及物动词(“已”、“治”、“宜”)加宾语。如:不忧、不瘿、不厥、不忘、不饥、不肿、不字、不聋、不痈、不痔……,无肿疾、无痴疾……,已心痛、已疥、已风、已狂、已疣、已腹痛、已呕……,治瘘、治皮张……,宜子孙……,其它如:美人色、使无子、媚于人、使人多力等。2、《山海经》附注:

《本经》表示功效动宾词组用字多样化而且搭配基本固定。如:去三虫、去黑子息肉,消食、消瘀血,利小便、利血脉,下血闭、下乳汁,解毒气、解百毒,益气、益精光,安胎、安魂魄、安五脏,明目、止血、止汁、止痛、止痢,温中、补气、补虚、补中,利老人、利丈夫、利女子,利小便、利水道,利九窍等,这均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时代的特点。6.《山海经》中载有不少至今之常用之药,而该书当时未说明其药效。如雄黄、丹粟(朱砂)、蔓荆、白芷、芎藭、芍药、桔梗、藷藇(署蓣)、虋冬(麦门冬)等。其中芍药乃《本经》药,《山海经》四次出现(《北山经》之绣山、《中山经》之条谷之山、勾檷nì山、洞庭之山),都未注明效用,尚待探讨。2、《山海经》3、《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是七十年代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墓葬年代是汉文帝初元12年,即公元前63年)出土的我国已发现的最古的医方。原帛书记载有治疗五十二种病的280个古医方,故释文者椐内容定名为《五十二病方》。该书使用药物247种,一部分见于《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也有不少药物未见于历代医药文献。3、《五十二病方》值得注意的是所用药物的别名、产地、形态也见于此方书中。如“牡痔”治疗的第一方中有,“青蒿者,荆名曰获。□者,荆名曰卢茹”。“癃病”项下“毒堇”,“堇叶,异小,赤茎,叶有从纗zuī(有纵贯的叶脉)者,□叶,实味苦,前[夏]至可六七日䅎(秀,即结实),□□□□泽旁。”这些内容本来是药物书的内容,而此书有较多的记载。此外,对药物的贮藏、炮制、制剂、配伍用药方面也有不少记载,由此可见当时方、药内容揉合的一斑。3、《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所载药名更近古称,如《本经》黄芩:《五十二病方》为黄枔(xin)、黄钤(qian)、黄黔(qian)、黄芩,《说文》为黄莶(xian)。《本经》茯苓:《病方》为服零,《史记》为伏灵。椐尚志钧统计,《五十二病方》实载药196种,见于《本经》者94种,其中药名写法与《本经》同者30种,占三分之一左右。《武威医简》有药一百种,80%以上与《本经》完全一致。“因此可以断言,《本草经》的成书年代与《医简》的年代接近,即《本草经》为东汉早期(公元一世纪)的作品。”(《神农本草经研究》34页)4、其它除对药物的记载外,秦汉时期之前对药物性质也有了初步的理论认识,如有毒无毒,五味阴阳等等。《书经.洪范》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yuán音援,称为)稼穡。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穡作甘。”这就把五味与五行学说联系起来了。4、其它《内经》又进一步把五味与五脏、五色、五臭等相配属,并用阴阳学说归纳了五味及其它性质。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阳为气,阴为味。”“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等等。还把药性与运气岁时、五方、五宜、五过相联,显示了更为复杂的层次,药物配伍有君臣佐使之分,五味组合有治六淫为病之别。如“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这些与药性理论相关的论说,对后世中药理论的发展和临床用药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4、其它

此外,据考证,秦汉之际,除《本经》外,还有不少本草文献。如据《史记》载,有公乘阳庆传给淳于意之《药论》,有扁鹊弟子子仪的《子仪本草经》,还有《伤寒论》自序中提到的《胎胪药录》,华佗弟子吴普的《吴普本草》论述药性所引据的黄帝、岐伯、医和、扁鹊、雷公、桐君等诸家之言。可见此时期的药物学已规模,而《神农本草经》则是秦汉以前药物学知识的总结,是其中的代表作。第二节《本经》概要

【编著年代】《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专书,但对其编著成书的年代却无定论,历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成书先秦说,有成书两汉说,有成书东汉说,有次第成书说。近代有权威有影响的说法有:

1.陈邦贤、卫聚贤认为《神农本草经》是西汉未年的作品。(《中国医学史》商务印书局1954年42-43页)2.李涛在《秦汉时代的医学成就》一文中说《神农本草经》是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的产物。3.范文澜说:“《汉书艺文志》不曾记录《神农本草经》,但西汉确实有这一部叫本草的书,书中多见有东汉地名,当是东汉医家有较多的补充和说明。”(《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篇1965年终奖63页)4.梁景晖在《神农本草经年代的探讨》一文中认为“肯定的说本书最早不超过公元前一世纪,”“最迟是公元二世纪。”(《医学史与保健组织》1957年15页)5.马继兴主编的《中医文献学基础》认为“《神农本草经》并非一人一代的产物,其中包括了夏、商、周各代初期简帛医籍中广大劳动人民地医疗实践中所积累的药学成果,而其基本定稿至少不晚于战国末期。至于在其后本书多种形式传本中为后人所掺入的个别文字和药物,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决不能与本书的著作年代混为一谈的。”(1981年)6.凌一揆主编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认为“成书于东汉末年(公元二世纪)”(1984年6月)7.尚志钧认为“《本经》的内容渊源久远,但形成供陶氏整理的《本经》,有可能是东汉末才定形的。不光是地名,药学内容也有后汉人增补的,如葡萄、薏苡、胡麻、葈耳等。”【编著年代】8.王家葵、张瑞贤《神农本草经研究》结论是:①.由于本书语言风格统一,遣词用字时代特征鲜明,且体例严密,其成书过程应是一次性完成的,故与成书年代考证密切相关的书名、药名、郡县名绝非后人所添。②.通过对有关书名、药名、功效词汇构成分析,《本草经》绝非先秦著作。③.从郡县建置年代考察,《本草经》所出地名,多先汉时制,后汉新置地名仅“永昌”一处,则其成书上限应在公元69年永昌设郡之后。④.综合有关“犀角”、“紫芝”的考证,我们倾向于将《本草经》成书年代定在东汉和帝永元六年,即公元94年前后,这一结论与本章所举其它论据亦无牴牾之处。(见《神农本草经研究》39页)【按语】由于原书早佚,对该书的成书年代皆为后世考证推侧的,由于各家依据的考证材料不同,所以结论有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不过笔者认为梁氏、尚氏、王氏所言似更合理些。若为先秦作品,不被当时文人所引用,《史记》、《汉书.艺文志》又未有记载,这是不可思议的。此外,汉成帝时博学的刘向曾徵求书于天下,民间献书,种类繁多,堆积如山,此时《本经》若已定稿,不被发现,也难令人置信。马王堆汉墓(公元前163年)出土的15种医书,涉及广泛,而未见有本草。或也可认为当时无本草书。至于《本经》载有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建元三年,即公元前138年)带回的葡萄、胡麻等,亦可证明其非先秦作品,认为是《本经》成书后所增还需进一步探讨。梁氏认为最早引用《本经》的是晋葛洪(283-343?)。“抱朴子曰:《神农四经》曰,上药令身安,延升为天神,……中药养性,下药除病,能令毒虫不加,猛兽不犯,恶气不行,众妖并避。”从《伤寒》用药看绝大多数《本经》已载,其它均见于《别录》,也可断定《本经》早于《伤寒论》。而《伤寒论》约成书于公元209年。【作者】【作者】《神农本草经》并非一时一人之著作,已为多数今学者所共识。它是这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王家葵、张瑞贤通过研究则认为《本草经》“出自东汉本草待诏之手”。不可能出自儒生之手(书中有大量神仙方士文字,为儒家所不容)、普通方士之手(炼气服食方之士著本草,神仙色彩会更浓,不必与药学及儒家思想相合)、普通医生之手(信医不信巫,医家之手下不会出现“飞行千里”、“能行水上”等语)。二人还认为:“《本草经》结构缜密,主体思想一体化,它只能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整个创作过程是一次性完成的,没有后人增删的痕迹,其成书时间为东汉早期。”(见《神农本草经研究》63页)神农“本草”经“本草”一名,首见于《汉书》“郊祀志”、“平帝纪”及“楼护传”。秦皇(公元前221年)汉武(公元前141年)求神长生,聚方士待诏于京师长安,本草方术亦在内,历朝不断。汉成帝时(公元32-7年)请求减免,因此“……方士、使者、副佐、本草待诏70余人皆归家。”师古曰:“本草待诏,谓以方药本草而待诏也。”到哀帝时(公元6-2年)又“尽复前世所常”(郊祀志)。《平帝纪》云,“元始五年(公元5年),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以及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诏传,遣诣京师,至者数千人。”《楼护传》云,“楼护字君卿,齐人,父世医也。护少随父为医长安,出入贵戚家。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长者咸爱之。”本草、本草待诏则见于此。神农本草“经”

我国商代已出现正式的书――木简、竹简(及木板方),用绳子穿成“册”、“篇”、帛书卷起来的“卷”。“经”原指“丝线”。叫“经”原本乃书籍的通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孔子等儒家之书尊为“经”。如“书经”、“易经”、“诗经”等。之后医家亦把医书称为“经”了。如“内经”、“难经”,“本草”也成了“本草经”。(或也可为《本经》的成书年代一证)“神农”本草经

至于冠以“神农”,《淮南子修务训》云:“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于神农、黄帝,而后入说。”至于神农是人,是神,是氏族,是官职,其说不一。但不可能是没有简册的神农时代。

所以,《神农本草经》就是延续本草得名,后赘“经”字,是受到汉时尊经的影响,借以抬高身价,上冠“神农”,是受尊古、师古的影响。汉时借“神农”命名的书很多,如神农黄帝食禁七卷,神农兵法一篇,神农教民相土耕种十四篇,神农杂子技道二十三卷等。(见汉书艺文志)【内容】【内容】现存《本经》,已经陶隐居整理了,陶氏所用《本经》本子,是四卷本,据“陶隐居序”云,“今之所存,有此四卷。”韩保升解释说:“《神农本草经》上中下,并序录合四卷。”现在习称《本经》载药365种,也是经过陶弘景整理过的。陶氏在编写《本草经集注》时至少有四种不同载药数的本草本子,正如他在序中所言:“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等,更复损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三十一,或三百一十九……。”陶氏又说:“今辄苞综诸经,研括烦省,以《神农本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为主,又进名医副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三十种。”可见《本经》的365种药是陶氏编写《本草经集注》时厘定的。这个数恐与其深受当时道家思想影响有关。(或认为《本草经》365种药数的得出,实本儒家天人感应学说。见《神农本经研究》44页)宋.郑樵解释说:“经有三品,三百六十五种,以法天三百六十五度。”

《本经》的第一卷,按韩保升对四卷本的解释“并序录合四卷”,及陶隐居在《本草经集注》中所言,“本草经卷上,序药性之本源,诠病名之形诊,题记品录,详览施用”,应是阐述中药基本理论的,相当于当今中药学之总论。内容包括药物的三品分类原则,药物的君臣佐使及其配合应用,用药七情,四气,五味,采造时月,真伪陈新,药性调剂宜忌,用药察源,毒药用法,用药大法,服药时间,大病之主等,这些原则,奠定了中药学传统药性理论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地影响。其它三卷是记载单味药的。单味药,以其有毒无毒、功效主治等为依据,分上中下三品。相当于现代中药学各论每味药首以药名,次以性味,次以功效主治、别名,终之以生态环境。如:五味子,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赢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御览》引云,一名会及。《大观》本作墨字)生山谷。(见《神农本草经》孙辑本31页)【内容】《本经》365种药,所记载功效主治,是这些药的早期临床应用总结,多朴实有验,有相当一部分药至今仍为中医临床所习用。现用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五版、六版教材,载有《本经》药近二百种。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常山截疟,苦楝子驱虫,大黄泻下,当归调经,阿胶止血,乌头止痛等等。《本经》所治疾病病名达170余种,广泛涉及临床各科。此外,《本经》还记载了不少宝贵的化学知识,如丹砂(硫化汞)“能化为汞”,曾青(碱式碳酸铜)“能化为铜”,空青(孔雀石)“能化铜铁铅锡作金”,铅丹“炼化还成九光”(铅丹在炼化过程中,不同火候,生成各不同颜色的氧化物,“九光”谓氧化之多),朴硝“能化七二种石”(可能在高温时能熔化多种硅酸盐类矿石)等。【内容】【流传】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开宝本草嘉祐本草宋代的《太平御览》有《本经》《集注》目录《本经》首载梁《七录》《隋书经籍志》《旧唐书》重辑

1.卢复本

2.二孙本

3.黄奭本

4.顾观光本5.日.森立之本

【辑本】1.卢复本卢复,明朝万历年间钱塘人。首先完整地重辑了《神农本草经》一书,书前有万历四十四丙辰年(公元1616年)的自序。目录同《纲目》,故有人认为是根据《纲目》辑成的(但有人认为此书出版时间与《纲目》较近,而其药物次序可能是椐当时流传的《本经》目录)。正文与《证类》文同。故又有人认为是从《证类本草》辑成的。2.二孙本即孙星衍、孙冯翼同辑的《神农本草经》,是清嘉庆四年(1799年)刊《问经堂丛书》本。该书是要根据《大观本草》上的“白字”重辑的,按上中下三品药分为三卷,序例附在三卷之后,又根据《太平御览》将本经文与后人羼入的文字分别出来。还参证了《艺文类聚》、《初学记》、《后汉书注》、《事类赋》、《说文》、《尔雅》、《淮南子》、《抱朴子》等书。于每条经文之后,引列有关诸说、并加按语,内容翔实,为诸辑本之冠,在学术研究上颇有参考价值。有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周学海医学丛书本,1955年商务印书馆刊本,及人卫63年、82年等刊本等。【辑本】3.黄奭本此本与二孙辑本基本相同,是抄袭孙本,删去序列,卷未附补遗二十二条,辑入《黄氏医书考》中,以后刊入《汉学堂丛书》。现有中医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影印本。4.顾观光本此书是道光二十四年甲辰年(公元胡1884年)的辑本。分序录、上、中、下三品四卷,药品次序是照《本草纲目》所载《神农本草经》目录排列的。正文是依《证类本草》白文并参证唐宋各种类书辑成的。此书另有清光绪九年癸未(公元1844年)刊《武陵山人遗书》本,1955年人卫据此影印。5.日.森立之本分序录、上、中、下三品四卷,并附有考异。基本是参用真本《千金方》,日本康濑《医心方》,按七情条例将草木混同、虫兽合并,凡无七情的药则依《新修本草》及深江辅仁《本草知名》次序,每条体例都依《太平御览》,即药名→气味→出地→主治等。正文则据《证类本草》。《大观》与《政和》二本有出入者,及唐宋诸类书引用《证类》有异同者,均一一校堪,别作考异,附于书后。现有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据吴云瑞氏所藏日本嘉永七年(公元1854年)森氏温知药室刊本出版,收入《中国古典医书丛刊》。另外,还有清光绪年间的王凯运辑本(1885年),及姜国伊辑本(1892年)等。第三节《本经》选读一、序列二、单味药一、序列1【原文】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经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以应一日,以成一岁,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也。

【按语】《神农本草经》药物的三品分类原则,实质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为主要依据的。“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列为上品。“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列为中品。“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列为下品。这种以无毒,养命应天、益气延年;无毒有毒,养性应人、遏病补虚赢;多毒,治病应地,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为分类原则、标准,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符合临床实际的,也可以说是最早的功效分类。这种分类中的天人地(“人居天地之间”)三才思想,也是汉代的哲学特点之一。【按语】

除以药性的有毒无毒,功用的益气延年、遏病补虚、治病愈疾,以期养命、养性、治病,而分君臣佐使、上中下三品外,单味药的次第也有一定规律。其次第,首先是矿物药,其次是植物物药,再次是动物药。这可能与秦皇汉武时欲长生而重视矿物药有关,或许是经过陶氏整理所致,亦未可知。【按语】对此外所言的君臣佐使可做如下两点理解:1).是指药物本身的君臣佐使。即《本经》所说“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使”。是根据药物的有毒无毒,养命、养性、治病,益气延年、遏病补虚、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等,进行确定的。陶弘景曰:“上品君中,复有贵贱,臣使之中,亦复如之……。”2).是指药物组方(合和)的君臣佐使。《本经》“……合和,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显然是指制方之君臣佐使。《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方制君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中下三品之也”。“帝曰:三品何谓?岐伯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

张景岳注曰:“前言方制,言处方之制,故有君臣佐使。此言三品,言药性善恶,故有上中下三品之殊。……故在神农本草经有上中下三品之分,此所谓善恶殊贯也。”

从此段《内经》文可以看出,或是在撰写此篇文章当时已有《本经》及三品分类,或是此段文字为后世人所掺入。2【原文】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一、序列3【原文】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按语】此言药物的阴阳属性。《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韩保升曰:“凡天地万物皆有阴阳,大小各有色类,并有法象。故羽毛之类,皆生于阳而属于阴。鳞介之类,皆生于阴而属于阳。所以空青法木,故色青而主肝。丹砂法火,故色赤而主心。云母法金,故色白主肺。雌黄法土,故色黄而主脾。磁石法水,故色黑而主肾。余皆以此类推。”李杲曰:“夫药有温热寒凉之气,辛甘酸苦咸之味也,升降浮沉之相互,厚薄阴阳之不同。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气象天,温热者天之阳,寒凉者天之阴……。味象地,辛甘淡者地之阳,酸苦咸者地之阴……。”后世论药物阴阳属性,或从禀赋天地四时之气而论(桑叶、夏枯草),或从五行而论(白及、黄连、鱼腥草),或从气味而论等,皆源于此。一、序列4【原文】根茎花实,苗皮①骨肉。【注释】苗皮:《大观》、《证类》作草石。【按语】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根茎叶花果实各个药用部位,因所含的药效成份不同,所以每味药都有一定的入药部位。动物药亦如是。如茵陈之苗,仙鹤草之芽,大青之叶,款冬之花,黄柏之皮,黄芩之根等。一、序列其次,中药传统药理学认为,各药用部位性能特点亦不同。如张元素曰:“凡药根之地土中者,中半以上,气脉上行也,以生苗者为根。中半以下,气脉下行也,以入土者为梢。病地中焦与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梢,根升梢降……。”补阳还五汤中当归尾活血通络,导赤散用甘草梢治茎中痛,即此义。【按语】清.吴瑭《草木各得一太极论》曰:“古来著本草者,皆逐论其气味性情,未尝总论其形体大纲,生长化收藏之运用,兹特补之。盖芦主生,干与枝叶生长,花主化,子主收,根主藏,木也。草则收藏皆在子。凡干皆升,芦胜于干;凡叶皆散,花胜于叶;凡枝皆走络,须胜于枝;凡根皆降,子胜于根;由芦之升而长而化而收,子则复降而升而化而收矣。此草木各得一极之理也。”【按语】5【原文】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一、序列

《本经》首先提出了药物合用中产生的七种情况,即“七情”。此用药七情,在现存的经过陶弘景整理的《神农本草经》中有具体记载。据《蜀本草》著者韩保升统计:“《本经》365种中,单行者71种,相须者12种,相使者90种,相畏者78种,相恶者60种,相反者18种,相杀者36种。”后世“十八反”之“十八”首见于此。“十八反”歌诀虽出于金元时期,但“诸参辛芍叛藜芦”等歌诀中的药物亦源于《本经》。具体品种详见《本草经集注》、《唐本草》、《千金》、《证类》、《纲目》等(但已掺入雷公《药对》等内容)。【按语】对用药七情含义的理解,《本经》只说“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没有具体解释其内含。《本经》以降,历代医家的理解多有出入。李时珍之论较为多数人所接受。他说:“药有七情,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须者,同类而不可离也,如人参、甘草,黄蘖、知母之类。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古方多有用相恶相反者。盖相须相使用者,帝道也。相畏相杀用者,王道也。相恶相反用者,霸道也。有经有权,在用者识悟尔。”古有《雷公药对》、徐之才《药对》,今有《施今墨对药》及《中药配伍》等,均是用药七情的具体体现。此外,用药配方不仅要从立法、君臣佐使上考虑,还要注重用药七情,才能使组方更严密,进一步提高疗效。当然,也应注意到用药七情还有很多疑点需进一步研究,诸如七情的真实含义,其对A药与B药配伍产生的情况涵盖的范围等。(见《神农本草经研究》95页)【按语】6【原文】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按语】《本经》首先把四气、五味做为中药传统理论之一,并体现于记载的每味中,为后世医药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迄今仍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内容。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药性合四时论》:“尝论学者不极天人奥,不窥性命之元,辄开口言医,何怪乎其以人为试乎。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请以四时之气为喻。四时者,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已。故药性之温者,於时为春,所以生万物者也。药性之热者,於时为夏,所以长万物者也。药性之凉者,於时为秋,所以肃万物者也。药性之寒者,於时为冬,所以杀万物者也。”

一、序列王好古曰:“味有五,气有四,五味之中,各有四气。如辛则有石膏之寒,桂附之热,半夏之温,薄荷之凉也。……本五味不言淡,四气不言凉,……淡附于甘,微寒即凉也。”清.汪昂曰:“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按语】“四气”是定性概念,是与疾病的寒热属性相对而言的。“五味”是药物作用的标志,已不仅仅是药物的真实滋味了。与归经(定位概念)、升降浮沉(作用趋向)、毒性(毒性强弱)等性能理论一样,各自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机理,作为比功效高一层次的抽象归纳药物的作用,有效地指导着临床用药。同时,也应看到四气五味学说有很大的局限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按语】7【原文】及有毒无毒【按语】对药物毒性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古代多从广义而言,泛指药物的偏性。如唐.王冰曰:“药气有偏胜,则脏气有偏绝。”《内经》:“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张景岳曰:“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气,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帮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欲救其偏,则气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及耳。”一、序列

狭义的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毒害性。明确药物的有毒无毒,其目的在于避免毒性(如半夏),控制毒性(如附子),利用毒性(以毒攻毒,如朱砂解毒,砒石蚀疮),解救中毒,以更好地安全用药。值得注意的是,《本经》有“多服久服不伤人”之语,“多服”是指一次剂量大,“久服”是指连续用药时间过长,如茛菪“多食令人狂走”,矾石“久服伤人骨”,多服伤人在现代毒理学中是指药物的急性毒性,久服伤人则是指长期毒性或称蓄积性毒性。在当时能认识到“多服”“久服”不伤人或伤人,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按语】8【原文】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注释】此段原文,即“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不同断句,“生熟”二字,可有不同理解。①采集药物的生熟(如乌梅、青皮、枳实);②药材炮制的生熟(如干姜“生者尤良”)③土地生熟,野生或栽培。【按语】陶弘景以采根类药为例,非常精辟地阐述药物的采收季节,他说:“凡采药时月,……其根多以二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也。至秋枝叶干枯,津润流归于下。大抵春宁宜早,秋宁宜晚。花实茎叶,各随其成熟尔。岁月有早晏,不必都依本文。”马志曰:“今按法阴干者多恶,如鹿茸阴干悉烂,火干且良。草木根苗,悉宜日干。十月后采者,阴干为好。”一、序列9【原文】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按语】孔志约作《唐本草》序曰:“动植形生,因地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其采时,则物是而实非。名实即虚,寒温多谬,施于君父,逆莫大焉。”对药物“陈新”,陶弘景曰:“凡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欲得陈久者良,其余须精新也。”对药物“真伪”,陶弘景曰:“市人不解药性,唯尚形饰,上党人参,世不复售,华阴细辛,弁之如芥……。”一、序列陈嘉谟曰:“医药贸易,多在市家。辨认未精,差错难免。谚云,卖药者两只眼,用药者一只眼,服药者全无眼。非虚语也。许多欺罔,略举数端。钟乳令白醋煮,细辛使直水渍,当归酒洒取润,枸杞蜜伴为甜,螵蛸胶于桑枝,蜈蚣朱其足赤,此将歹做好,仍以假乱真。荠苨指人参,木通混防已。古圹灰云死龙骨,苜蓿根谓土黄芪。麝香捣,荔枝掺,藿香采,茄叶杂。研石膏和轻粉,收苦薏当菊花。姜黄言郁金,土当称独滑。小半夏煮黄为玄胡索,嫩松梢盐润为肉苁蓉。草豆蔻将草仁充,南木香以西呆抵。煮鸡子及鲭鱼枕造琥珀,熬广胶入荞面作阿胶。枇杷蕊代款冬,驴胫骨捏虎骨。松脂搅麒麟竭,番硝插龙脑香。桑根白皮枝干者岂真,牡丹根皮枝梗者安是。如斯之类,巧诈百般。明者竟叱其非,庸下甘受其侮。本资却病,反甚至杀人。虽上天责报于冥冥中,然仓促不能察实,或误归咎于用药者之错,亦常有之。此诚大关紧要,非比小节寻常。务考究精详,辨认的实,修制治疗,庶免乖违。”(《本草蒙荃》3页)10【原文】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可违越。【按语】药物所宜剂型,是取决于药性的,不能违越。这条原则,对中药传统丸、散、膏、丹等剂型选择有重要地指导意义。如鸦胆子、雷丸、鹤草芽、不宜入汤剂,砒石不宜做酒剂,麝香、牛黄、琥珀、宜入丸剂,鸡血藤宜炼膏等。此外,病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汤者。李杲曰:“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如大承气汤治阳明府实证,归脾汤治心脾两虚证,银翘散治病在上焦,邪在卫分之温病初起(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此皆以病选剂型。但仍需“并随药性,不得违越。”一、序列11【原文】欲疗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府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按语】这种治未病的思想屡见秦汉时文献。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云:“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本经》“凡欲治病先察其源”的论述,也正是秦汉时期,特别是《内经》中治未病思想的体现并发挥。一、序列12【原文】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按语】如前所述,“毒”有广义、狭义之分。这里是指毒副作用。《本经》非常重视药物的毒性,把有毒无毒做为分类原则之一。并提出了用毒药治疗疾病要从小剂量开始的原则。这恐怕是秉承《尚书》“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的理论而来。但以“病去”“为度”,即把疾病痊愈,做为毒剧药的停药指征,仍有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相对而言,《素问.五常政大论》慎用毒药的思想,较之《本经》更加严谨。提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这就将药物按毒性程度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级,按毒性程度区别应用。并不追求《本经》的“取去为度”,或是《伤寒论》的“以知为度”。同时又重视个体差异,主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