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光大的是孟子。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三篇文章,了解孟子及其主要思想。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走近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把孔子和孟子以“孔孟”并称。宣扬“仁政”,倡导“以仁为本”。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本文三篇文章分别选自《公孙丑下》《滕文公下》《告子下》。《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走近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____,字____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____时期思想家,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____”,后世常把孔子和孟子以“____”并称。宣扬“仁政”,倡导“以仁为本”。最早提出了“____”的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2.节奏划分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内城。外城。围。表转折,却。句首发语词。这。这样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攻打它,一定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虽然)这样却不能取胜,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势。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凭,靠。使……巩固。武器的锐利。震摄。城墙。护城河。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坚韧,锋利。粮食。充足。放弃。离开。

【译文】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和储备)不是不充足,(但守城的一方)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地理上的有利条件比不上内部人民团结一致。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精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动词,到。通“叛”,背叛。归顺,顺从。所以。不战则已。极点。

【译文】能行仁政的君王,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王,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要战就一定会取得胜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注释

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小城)有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作战的气候条件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作战的地理形势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的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主,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会取得胜利。问题探究“人和”的实质是什么?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课后练习题一:结合课文说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列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补充事实论据。)理解: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举例(论据):商纣王荒淫无道,最终众叛亲离,国家灭亡;周武王施行仁政,顺应民意,灭商兴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具体事例1.商汤伐夏桀[jié],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2.周武王姬[jī]发伐商纣[zhòu],商纣王失道寡助3.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陈胜和吴广得道多助4.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5.元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6.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7.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8.抗日战争中,国共部队得道多助,日本侵略军失道寡助9.商纣王荒淫无道,最终众叛亲离,国家灭亡;周武王施行仁政,顺应民意,灭商兴周。概括主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引申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1.通假字亲戚畔之

________2.古今异义城非不深也池古义:_______

今义:水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古义:_______

今义:疆域亲戚畔之亲戚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成员1.通假字亲戚畔之

同“叛”,背叛2.古今异义池非不深也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古义:限制,使……定居今义:疆域亲戚畔之亲戚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缘关系的家庭或成员3.一词多义利地利不如人和(

)兵革非不坚利也(

)城三里之城

)城非不高也(

)4.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的使动用法(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句式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6.成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站在正义一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3.一词多义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城三里之城

(内城)城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