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工原理重点内容总结第一篇:化工原理重点内容总结化工原理重点内容总结绪论研究本学科的基本方法:实验研究法(经验法)2.数学模型法(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研究单元过程的基本工具1.物料衡算2.能量衡算3.系统的平衡关系4.过程速率第一章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流体密度的定义牛顿粘性定律T=-^dU「+表压真实压强二大气压强<dyI-真空度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压差的静力学测量:普通U型管压差计、倒置U型管压差计普通U型管压差计pl-p2=R(pO-p)g流量:(1)体积流量V(2)质量流量W;V=W/p流量与流速间的换算u=dupV流型的判断依据:雷诺数Re=AyRe<2000稳定的层流区;20004000湍流区2u12p1u2pgz1+++he=gz2++2+工hf2p2p--柏努利方程直管阻力损失的计算通式lu2hf=Xd2层流时摩擦系数的计算V64Re湍流时摩擦系数的计算:查穆迪图局部阻力损失计算:(1)阻力系数法(2)当量长度法流量测量: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泵的分类离心泵的主要部件离心泵的主性能参数:流量V、压头H、功率、效率离心泵的特性曲线:H—V、N—V、n—V关系曲线离心泵的气缚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危害及防止措施离心泵的流量调节:1、 改变管路特性曲线(调节阀门开度)2、 改变泵H-V特性曲线气体输送机械: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真空泵第二章颗粒-流体非均相物系分离过滤操作的基本慨念:滤浆、过滤介质、滤饼或滤渣、滤液过滤操作的基本步骤:过滤、洗涤、脱湿、卸料、清洗过滤介质常用的过滤设备:板框压滤机、叶滤机、转筒真空过滤机过滤的主要参数:处理量V、过滤的推动力Ap、过滤面积、过滤速率第三章固体流态化固体流态化的定义流态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固定床阶段、流化床阶段、颗粒输送阶段流化床操作范围:临界流化速度umf与带出速度之间流态化按其性状不同可分为散式流态化和聚式流态化不正常的流化现象:腾涌、沟流气力输送的类型:稀相输送和密相输送第四章传热热量传递的方式:对流、传导、辐射导热速率方程—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给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冷凝传热中的两种冷凝方式沸腾传热的类型:大容积沸腾、强制对流沸腾大容积饱和沸腾曲线的四个阶段:自然对流沸腾区、核状沸腾区、过渡沸腾区、膜状沸腾区高温设备的热损失:热损失为对流传热量和辐射传热量之和传热速率方程Q=KAAtm传热强化的方法;提高传热系数的方法按传热特征分,换热器可分为:间壁式、直接混合式和蓄热式常见的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夹套式换热器、蛇管换热器、套管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列管换热器的结构:壳体、管束、封头、管板、折流挡板等列管换热器中折流挡板的形式和作用;列管换热器中管箱的作用列管换热器的分类: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形管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热补偿方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补偿圈(或称膨胀节)U形管式换热器:U型管,浮头式换热器:浮头第五章蒸发蒸发的定义基本概念:加热蒸汽(生蒸汽)、二次蒸汽、单效蒸发、多效蒸发蒸发器的分类:循环型和单程型循环型蒸发器的代表:中央循环管式、悬筐式、外热式、强制循环式多效蒸发流程:并流加料、逆流加料、平流加料第六章气体吸收传质、传质方式吸收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吸收质或溶质、惰性气体、吸收剂、吸收液、吸收尾气、解吸吸收剂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及压力的关系亨利定律的内容吸收塔的调节手段:通常采取改变吸收剂入塔参数(L,Xa,ta)第七章蒸馏蒸馏的定义、用途泡点方程、露点方程及用途相平衡常数、挥发度、相对挥发度的定义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1)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不等于1;(2)塔内要有汽液相回流;(3)要有汽液相接触的场所。精馏塔内轻、重组分的分布情况,温度的分布情况理论板的概念,全塔板效率的计算方法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表达式回流比的概念、全回流的概念、最小回流比的特点,适宜回流比的范围。五种不同的进料热状态水蒸气蒸馏的原理第八章气液传质设备气液传质设备的分类板式塔的主要部件溢流塔板中常见的几种塔板结构:泡罩塔板、筛孔塔板、浮阀塔板板式塔的不正常操作现象:漏液、液沫夹带、气泡夹带、液泛常见的填料种类:散装填料(拉西环、鲍尔环、阶梯环、鞍状填料)和规整填料填料塔中各附属结构的作用第九章干燥工业去湿方法:机械脱水、物理除湿、干燥根据加热方法可将干燥分为传导干燥、对流干燥和辐射干燥湿气体的绝对湿度、相对湿度的概念湿物料湿基湿含量W、干基湿含量X的定义干燥过程的三个阶段:预热段、恒速干燥段、降速干燥段干燥的三种流程:并流干燥、对流干燥和错流干燥常见的几种干燥器:气流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喷雾干燥器、厢式干燥器、洞道式干燥器、带式干燥器、转筒干燥器第二篇:化工原理总结化工原理总结张晓阳2013-2015第一章流体流动1.牛顿黏性定律流体静力学的方程运用:(1)测压力:U管压差计,双液U管微压差计(2)液位测量。(3)液封高度的测量。3.湍流和层流。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原理),能量守恒方程(包括内能,动能,压力能,位能),伯努利方程。边界层与边界层分离现象:边界层分离条件:流体具有粘性和流体流动的过程中存在逆压梯度。工程运用;飞机的机翼,轮船的船体等均为流线形,原因是为减小边界层分离造成的流体能量损失。6.流体的管内流动的阻力计算:(1)流体在管路中产生的阻力:摩擦阻力(直管阻力)和形体阻力(局部阻力)形体阻力的来源:流体流经管件、阀门以及管截面的突然扩大和缩小等局部地方引起边界层分离造成的阻力。(2) 管内层流的摩擦阻力的计算:范宁公式和哈根—泊谡叶公式。管内湍流的摩擦阻力的计算:经验公式。(3) 管路上的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法和阻力系数法。7.流量的测量(知识点综合运用)(1)测速管(2)孔板流量计(3)文丘里流量计(4)转子流量计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2.离心泵的基本方程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影响因素分析(叶轮转速和直径,叶片的几何形状,理论流量,液体密度)4.离心泵的特性方程5.离心泵的性能参数(流量,扬程,效率,有效功率和轴功率)6.离心泵的安装高度7.离心泵的汽蚀现象;8.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NPSH,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9.离心泵的工作点10.离心泵的类型其他类型化工用泵:往复泵(计量泵、隔膜泵、活塞泵)、回转式泵、旋涡泵。12.气体输送和压缩机械(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真空泵)第三章非均相混合物分离及固体流态化颗粒的特性2.降尘室的工作原理3.沉降槽的工作原理离心沉降的典型设备是旋风分离器,其原理。过滤操作的原理(化工中应用最多的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过滤)、过滤基本方程、过滤速率与过滤速度过滤设备:板框压滤机、加压叶虑机、转筒真空过滤机7.间歇连续过滤机的生产能力第四章液体搅拌搅拌额目的。搅拌器的两个基本功能及适用场所。3.均相液体搅拌的机理是什么。4.选择放大准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第五章传热传热方式:热传导,对流,热辐射(1)导热若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导热)。(2)对流传热热对流是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质点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热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之中,而且必然伴随有导热现象。(3)辐射传热任何物体,只要其绝对温度不为零度(0K),都会不停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界辐射能量,同时又不断地吸收来自外界物体的辐射能,当物体向外界辐射的能量与其从外界吸收的辐射能不相等时,该物体就与外界产生热量的传递。这种传热方式称为热辐射。冷热流体热交换方式:(1)直接接触式换热(2)蓄热式换热(3)间壁式换热热传导:平壁传热速率,n层平壁的传热速率方程;圆筒壁的热传导(单层和多层)换热器的传热计算:总传热系数的计算5.传热计算方法:平均温度差法,传热单元数法!6.对流传热原理及其传热系数的计算辐射传热:黑体,镜体,透热体和灰体,物体的辐射能力8.换热器(1)分类:混合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2)间壁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蛇管换热器,套管换热器。(3)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增大传热面积S,增大平均温度差,增大总传热系数K(4)换热器设计的基本原则蒸发的目的:(1)制取增溶的液体产品(2)纯净溶剂的制取(3)回收溶剂2.蒸发的概念蒸发过程的分类及蒸发过程的特点4.蒸发设备:循环冷却器第七章传质与分离过程概论传质的分离的方法:平衡分离,速率分离。质量传递的方式:分子传质(分子扩散)和对流传质(对流扩散)(1)分子扩散:菲克定律(2)对流传质:涡流扩散,对流传质机理,相际间的传质(双模模型,溶质渗透模型)3.传质设备:板式塔和填料塔。第八章气体吸收气体吸收的运用:吸收操作:并流操作和逆流操作3.气体吸收的分类:吸收剂的选择:(1)溶解度(2)选择性(3)挥发度(4)粘度5.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通常用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及亨利定律表示。6..相平衡关系的应用:判断传质进行的方向,确定传质的推动力,指明传质进行的极限。7.吸收过程的速率关系:膜吸收速率方程(气膜、液膜吸收速率方程),总吸收速率方程。低组成气体吸收的计算:全塔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9.吸收剂用量的确定:(1)最小液气比(2)适宜的液气比10.吸收塔有效高度的计算:(1)传质单元数法(2)等板高度法11.其他吸收与解吸12.填料塔(1)塔填料:散装填料与规整填料等(2)填料塔的内件:填料支撑装置,填料压紧装置,液体分布装置,液体收集及再分布装置。(3)填料塔流体力学能与操作特性第九章蒸馏一.相关概念:1、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间挥发性不同的性质,人为的制造气液两相,并使两相接触进行质量传递,实现混合物的分离。2、拉乌尔定律:当气液平衡时溶液上方组分的蒸汽压与溶液中该组分摩尔分数成正比。3、挥发度:组分的分压与平衡的液相组成(摩尔分数)之比。4、相对挥发度:混合液中两组分挥发度之比。5、精馏:是利用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6、理论板:气液两相在该板上进行接触的结果,将使离开该板的两相温度相等,组成互成平衡。7、采出率:产品流量与原料液流量之比。8操作关系: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第n层板下降液相的组成与相邻的下一层(n+1)板上升蒸汽的组成之间的函数关系。9、回流比:精流段下降液体摩尔流量与馏出液摩尔流量之比。10、最小回流比:两条操作线交点落在平衡曲线上,此时需要无限多理论板数的回流比。11、全塔效率:在一定分离程度下,所需的理论板数和实际板数之比。12、单板效率:是气相或液相通过一层实际板后组成变化与其通过一层理论板后组成变化之比值。二:单级蒸馏过程: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及其计算三:多级精馏过程:精馏(连续精馏和间歇精馏)四: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全塔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理论板层数的计算(图解法、逐板计算法和简捷法),最小回流比的计算及选择。五:间歇精馏和特殊精馏以及多组分精馏概述(了解部分)六:板式塔(1)塔板类型:泡罩塔,筛孔塔板和浮阀塔板。(2)塔高及塔径的计算(3)塔板的结构:溢流装置板式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和操作特性第十一章干燥一、名词解释1、干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物料中湿分的操作。2、湿度(H):单位质量空气中所含水分量。3相对湿度(申):在一定总压和温度下,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比值。4、 饱和湿度®s):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等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时的湿度。5、 湿空气的焓(I):每kg干空气的焓与其所含Hkg水汽的焓之和。6、 湿空气比容(vH):1kg干空气所具有的空气及Hkg水汽所具有的总体积。7、 干球温度(t):用普通温度计所测得的湿空气的真实温度。8湿球温度(tw):用湿球温度计所测得湿空气平衡时温度。9、 露点(td);不饱和空气等湿冷却到饱和状态时温度。10、 绝对饱和温度(tas):湿空气在绝热、冷却、增湿过程中达到的极限冷却温度。11、 结合水分:存在于物料毛细管中及物料细胞壁内的水分。12、 平衡水分:一定干燥条件下物料可以干燥的程度。13、 干基含水量: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与湿物料中绝干料的质量之比。14、 临界水分:恒速段与降速段交点含水量。15、 干燥速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气化的水分质量。二: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三: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四: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五:真空冷冻干燥六:干燥器:厢式干燥器,转筒干燥器,气流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喷雾干燥器真空冷冻干燥器等七:增湿与减湿第三篇:化工基础重点内容总结(最终版)(核心部分)f化学反应过程1.1化工生产过程仃前处理过程(辅助部分)I物理处理过程〈后处理过程II单元操作概念:不同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所共有的基本的物理操作过程称为单元操作。单元操作的特点:①都是纯物理性操作,只改变物料的状态或物理性质,并不改变物料的化学性质;②都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共有的操作。③其遵循的原理是相同的,进行操作的设备也是相似的、通用的。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再加上一些辅助单位及有关的规则,即可构成一种单位制。流体:液体和气体称统为流体。特征:(1)具有流动性,即抗剪和抗张的能力很小;(2)无固定的形状,随容器的形状而变化;(3)在外力作用下其内部发生相对运动。以绝对零压作起点计算的压强,7.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强表(压力表)。压强表上所测得的压强称为表压强。8.9.流体在重力与压力的作用下,达到平衡,便成静止状态,如果这个平衡被打破,流体便产生流动。由于重力就是地心引力,可以看作是不变的,起变化的是压力,所以实质上这里讨论的是静止流体内部压强的变化规律。描述这一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就称为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连续性方程物理意义:连续性方程反映了定态流动过程中,流量一定时,管路各截面上流速的变化规律。理想流体柏氏方程的物理意义:理想流体柏氏方程反映了理想流体定态流动过程中,各种机械能之间相互转换的数量关系。流体还有一种抗拒内在的向前运动的特性,这种特性就是流体的粘性。粘性是流动性的反面。粘度是流体抗拒流动的一种性质,是流体分子间相互吸引而产生的阻碍分子间相对运动能力的量度,即流体流动的内部阻力。粘度总是与速度梯度相联系,只有在运动时才会显现出来,所以在分析静止流体的规律时,并没有提及这一性质。滞流:管内流体质点作有规则的平行流动,质点之间互不碰撞,互不干扰混杂,这种流动型态称为滞流或层流。湍流:流体质点除了沿管道向前运动外,还存在不规则的径向运动,质点间相互碰撞,相互混杂,产生漩涡,质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随时发生变化,这种流动型态称为湍流或紊流。Re反应了流体流动时的湍动程度,雷诺准数值越大,湍动程度也越大,因此可用雷诺准数来判断流体的流动型态。用雷诺准数判断流体的流动型态,由于实验条件不同,各种文献数值也不同,当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目前比较公认的判别依据是:当Re<2000时,为滞流;当Re>4000时,为湍流;当2000<Re<4000时为过渡流。离心泵启动前要做两项准备工作:要“灌泵”,即先要向泵壳及吸入管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俗称“灌泵”。以防止“气缚现象”的发生;要先将出口阀门关上,启动电机后再将出口阀门打开。这样是为了使泵在最小功率下启动,以确保电机安全。“气缚现象”由于空气的密度远比液体的密度小,产生的离心力就小的多,那么贮槽液面上方与泵吸入口处的压差不够大,不足以将贮槽内的液体吸入泵内由于冲击作用使泵体震动并产生噪音,且叶轮局部处在巨大冲击力的反复作用下,使材料表面疲劳,从开始点蚀到形成裂缝,使叶轮或泵体受到破坏,这种现象叫做泵的气蚀现象。为了避免气蚀现象的发生,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必须低于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在纯导热过程中,在传热方向上介质质点宏观上不发生或无明显的相对位移,这是导热的特点。对流传热特点:靠近壁面附近的流体层中依靠传导方式传热(传热边界层),而在流体主体中则依靠对流方式传热。固体壁面上是传导传热。辐射传热的特点是:不仅有能量的传递,而且还有能量形式的转换。质的导热能力就越强。传热分系数(物理意义)表示在单位温差下,由对流传热产生的热通量,亦即,当流体与壁面间的温差为1K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传热面积所传递的热量。21.1、逆流操作的优越性:1)当两种流体的进出口温度都已确定时,Atm逆>Atm并,因此单位时间内传递相同的热量时,A逆并流操作的优越性:(1)并流操作易控制出口温度,所以对于某些热敏性物料的加热,可控制其出口温度,从而避免出口温度过高而影响产品的质量;(2)当加热高粘度的物料时,采用并流操作,可使物料迅速升温,从而降低物料粘度,提高对流传热分系数。强化传热的途经:增大传热面积A增大传热平均温差Atm增大总传热系数K吸收概念: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将气体混合物加以分离的单元操作,称为气体的吸收,简称吸收。吸收的依据—溶解度不同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1)在任何情况下,相互接触的气液两相之间始终存在一稳定的相界面,在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一个呈滞流流动的有效气膜(气膜)和有效液膜(液膜),吸收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这两个有效膜层;(2)在相界面上,气液两相始终处于平衡,即界面上不存在吸收阻力;(3)在两个有效膜层以外的气液两相主体中,由于流体充分湍动,物质浓度均匀,也不存在吸收阻力,吸收过程的全部阻力都集中于两个有效膜层中;(4)气膜推动力为吸收质在气相主体的分压p与相界面处的平衡分压pi之差,即(p-pi);液膜推动力为吸收质在相界面处的平衡浓度Ci与液相主体浓度C之差,即(Ci-C)。理想溶液是指液体内部同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异分子间的作用力相等的溶液。组分ii分在气相中的分压pi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分率xi的比值。28.29.物理意义:相对挥发度a的大小,可以用来判断混合液能否用一般的蒸馏方法分离,以及分离的难易程度。(1)若相对挥发度a二1,表示组分A与组分B的挥发度相同,则两者不能用一般的蒸馏方法分离,可以采取特殊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2)若相对挥发度a>1,表示组分A较组分B容易挥发,则两者能用一般的蒸馏方法分离,而且值越大,两者越易分离;对于理想溶液,相对挥发度随温度及总压的升高而略有减小理论板是指:不论进入该板的气、液两相的组成与温度如何,离开该板的气、液两相既达相平衡,又达热平衡,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认为是均匀的,理论板的效率规定为100%。物料一次加入塔釜进行蒸馏,塔顶蒸气冷凝后全部回流至塔内,塔顶和塔底不出任何产品,物料在塔内循环,这种操作称为全回流。恒沸精馏时,低沸点恒沸物从塔顶蒸出,另一组分从塔底排出。萃取精馏时,与萃取剂分子间作用力强的组分与萃取剂一起从塔底排出而不消耗气化热,而另一组分,因具有较大的挥发度从塔顶以纯态蒸出。空混:流体在反应器内流动,不论其因何种原因而产生的流体粒子在反应器内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造成的物料微元之间的混合,称为空间混合,简称空混。空混会使得反应器内浓度、温度均匀。返混是指时间顺序上的颠倒。即在反应器中,具有不同停留时间的物料微元之间相对顺序发生变化而造成的混合。返混只存在于连续操作的反应器中,降低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转化率,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间歇理想混合流动模型,混合特点空混返混:0特点:①间歇操作,全部物料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相同,并可以人为地加以控制;②各参数(C,r等)在任何空间均一,但随时间变化,故为不稳定过程。连续理想混合流动模型混合情况空混:返混:特点:①器内以及出口物料的组成和温度等参数均匀一致,且不随时间、空间而变化;②各物料微元在器内的停留时间不尽相同,存在停留时间分布。连续理想排挤流动模型混合情况空混:轴向:0径向返混:0特点:连续操作,稳定流动,各物料微元进入反应器后沿流动方向齐头并进,轴向上物料完全不混合,径向上空间完全混合。①在与流动方向相垂直的任一截面上各点,物料的流速、浓度、温度及停留时间等完全相同,且都不随时间而变化;②物料的浓度、反应速率等各参数沿流动方向(沿管长)递变;固体燃料气化法:吹风阶段产生的煤气称为空气煤气(以空气为气化剂制得的煤气),其主要成分为:N2、CO、C02。制气阶段获得的煤气称为水煤气(以水蒸气为气化剂制得的煤气),其主要成分是:CO和H2。原料气的净化:原料气的脱硫,一氧化碳的变换,变换气中二氧化碳的脱除——脱碳,原料气的精制要提高平衡氨含量,可采取降低操作温度、提高反应压力、维持氢氮比接近于3以及降低惰性气体含量等措施。由于氨合成是放热的,可逆的和体积缩小的反应,而且转化率低,为了提高原料利用率,必须采用循环流程。反应初期,远离平衡,故反应初期控制较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尽快生成氨;反应后期,已接近平衡,这时平衡为主要问题,降低温度可提高平衡氨含量,总结果可提高产量。因此氨的合成采用先高温,后低温操作。用低于98.3%的硫酸或水来吸收SO3时,就会吸收不完全,酸越稀,水蒸气分压越高,吸收进行得越不完全。1atm=1.0133*105Pa=101.33kPa=760mmHg=10.33mH2O=10330kgf/m2=1.033kgf/cm2=1.033at1at=1kgf/cm2=9.81x104Pa=98.1kPa=735.6mmHg=10mH2O第四篇:化工原理实验考试重点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复习重点:P4实验目的的(2)(3)(4),前两个是实验要得出结果,第三个是测量方法。p6流程图中,标号为14,15,16,20的要注意一下。p9实验目的的(2)(3)(4)p9基本原理中,1,流量v的测定与计算;2,扬程的测定与计算(这个公式要记住);3,轴功率测定与计算(注意测量方法);4,转换公式要牢记p11流程图中注意真空表和涡轮流量计p12实验步骤中第二步是关键,灌泵是为了防止有空气发生气缚现象。p14图1-5要牢记p14实验目的的前三条p17实验步骤的(5)(6)(7)p20实验目的的(2)(3)p20基本原理的第一段话和1-21,1-22,1-23p21实验装置的第一段话p23仪表盘上数字取前十个p31实验目的的(1)(2)(3)(5)p31基本原理中的两个公式(注意理论塔板数的计算)p32实验过程中如果液泛,将压力调高;如果液漏,将压力调低关键温度:灵敏板温度p36基本原理的第一段话,以及1-33和1-36p37流程图p42实验目的的前三条p43实验装置的①③④p44毛毡上大约10g左右的水,和下面的注意事项。第五篇:化工原理总结习题课第一章蒸馏总结+习题课习题1-8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理想二元混合液。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23x+0.263,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1.25x'-0.0187。若原料液于露点温度下进入精馏塔中,试求原料液、馏出液和釜残液的组成及回流比。1-12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由组分A、B所组成的理想混合液。原料液中含A0.44,馏出液中含A0.957(以上均为摩尔分率)。已知溶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5,最小回流比为1.63,说明原料液的热状况,并求出q值。1-13(类似)以连续精馏塔分离某二元混合物。进料xF=0.50(摩尔分率,下同),q=1,塔顶产品D=50kmol/h,xD=0.95,塔顶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回收率n=0-96o塔顶采用一个分凝器及一个全凝器。分凝器液体泡点回流。已知回流液浓度x0=0.88,离开第一块塔板的液相浓度x1=0.79。塔底间接蒸汽加热。塔板皆为理论板,相对挥发度a为2.59。操作回流比R为1.602试求:①加料流量F:②操作回流比是Rmin的倍数;③精馏段、提馏段气相流量。解:1)n=D-xD/(F-xf)即0.96=50x0.95 (/Fx0.50 ).•.F=98.96kmol/h2)y1=ax2.59x0.79=0.90691+(a-1)x1+1.59x0.79平衡线:y=2.59x(/1+1.59x),q线:.x=0.50则交点为:xq=0.50,yq=0.7214Rmin=xD-yqyq-xq=0.95-0.7214=1.0330.7214-0.50R/Rmin=1.602/1.033=1.553)V=V'=(1+R)・D=(1+1.602)x50=130.1kmol/h例1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两组分理想溶液。该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5。原料液组成为0.35(易挥发组分摩尔分率,下同),饱和蒸气加料。塔顶采出率D/F为40%,且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0,设原料液流量F=100kmol/h试求:1.提馏段操作线方程;2.若塔顶第一板下降的液相组成为0.7,求该板的气相默夫里效率Emv1。解:先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求得R和xD,通过全塔物料衡算求得D、W及xw,而后即可求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Emv1可由默夫里效率定义式求得。1.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知R=0.75R+1解得R=3.0xD=0.20R+1解得xD=0.8原料液流量F=100kmol/h贝D=0.4x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外贸公司员工劳动合同范本含社会保险缴纳
- 二零二五年度新材料研发项目投资合作居间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度软装设计行业人才培养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总经理聘用合同:高端装备制造业高层管理人员聘用合同
- 二零二五版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维合同4篇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个人雇佣员工劳动合同(远程工作)专项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门窗安装与绿色建筑认证合同7篇
- 2025年山地承包与生态保护一体化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租赁合同规范样本2篇
- 2025年度个人医疗贷款合同及费用报销清单4篇
- JB-T 8532-2023 脉冲喷吹类袋式除尘器
- 深圳小学英语单词表(中英文)
- 护理质量反馈内容
- 山东省济宁市2023年中考数学试题(附真题答案)
- 抖音搜索用户分析报告
- 板带生产工艺热连轧带钢生产
- 钻孔灌注桩技术规范
-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必修二unit 5 humans and nature lesson 3 Race to the pole 教学设计
- 供货进度计划
- 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