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蒋林突发事件现场报道浅析摘要:新闻的价值在于时效性,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每天也会面临很多的突发事件的发生,第一时间对现场的情况进行报道是媒体的责任,也是记者的重要使命,由于突发事件的内容和性质各不相同,这也就关系到了不同阶层人的利益,导致事件的原因众多,一时难以理清,社会的影响力比较大。记者的播报不仅要牢记人民对于民众媒体的信赖,要完全保证不能出任何的差错,记者自己也要有优秀的素质,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敏锐的洞察力、社会责任感、还要具有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这样才能让民众安心,本文我们研究了蒋林的报道艺术,蒋林对于现场的协调能力和观察力都是记者应该学习的,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保证突发时间报道的不出差错。[关键词]:突发事件、现场报道、现场直播、蒋林、新闻报道AnalysisonthescenereportofJiangLinemergencyAbstract:Newsvalueisthesexofeffectivenessforagivenperiodoftime,thereporterintheinterviewprocessperdaywillbefacedwithmanyunexpectedeventsoccur,situationforthefirsttimeonthescenereportedistheresponsibilityofthemedia,journalistsarealsoimportantmission,duetotheunexpectedeventsofthecontentandnatureofeacharenotidentical,whichalsorelatestotheinterestsofdifferentsegmentsofhuman,manyleadingtothecauseoftheincident,temporarilydifficulttosortout,socialinfluenceisrelativelylarge.Reportersbroadcastnotonlytobearinmindthattherelianceonmassmedia,tofullyguaranteenotoutofanyerror,reportertoexcellentquality,haveacertainobservation,keeninsight,socialresponsibilitysense,butalsotoWithcopingstrategiesforemergencies,soastomakepeoplefeelatease.Inthispaper,westudytheJianglinreportedart,JiangLinforon-sitecoordinationabilityandobservationarereportersshouldlearn.Onlywiththesuchqualitiestoensurethebursttimereportednomistakes.Keywords:emergency;livecoverage;livebroadcast;JiangLin;newsreport目录22162摘要: 12125一、突发事件现场报道的内涵及其对报道者的特殊要求 576891.1突发事件现场报道的特点 557621.2我国突发事件电视现场报道的现状 642891.3新闻事件对于报道者的要求 61266二、蒋林的突发事件现场报道经历及其报道艺术 755672.1蒋林完成的主要的突发事件的报道 763112.2蒋林在突发事件现场的报道艺术 7142612.2.1能把握住事件的细节 7194992.2.2能有技巧的驾驭画面 8161552.2.3能把握住对新闻的敏感力 814792.2.4能准确的把握住事件的角度语言组织能力强 85112.2.5能够根据情况协调现场 9206262.2.6能准确判断事件本身新闻价值和把握报道尺度 10162152.2.7时刻牢记人文情怀的重要 10140772.2.8始终把职业道德放在第一位 1118906三、蒋林的突发事件现场报道艺术对做好此类报道的启示 1148053.1在报道的时候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 1199013.2现场报告中要提高提问的技巧 1213933.3提高现场的应变能力选择和控制的能力 1298263.4报道之前要做好准备把握好报道的艺术 139670参考文献 14
一、突发事件现场报道的内涵及其对报道者的特殊要求1.1突发事件现场报道的特点突发事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突发性。突发事件的发生虽然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发生突如其来,大多演变迅速,解决问题的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二是公共性。突发公共事件专指在公共管理范畴内的危机事件,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公共性、社会性。
三是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原因、
变化方向、
影响因素、
后果等方面无确定性
,事件瞬息万变
,难以准确预测和把握。
四是多样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具有不同的情景
,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各自的特点。
五是危害性。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突发事件
,都必然会不同程度地给社会造成一定危害
,而且危机往往具有连带效应
,可能引发次生或衍生事故,导致更大的损失和危机。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难以给人太多的思想准备时间,所以突发事件的报道就有了更大的难度,还有就是突发事件的报道艺术难以把握,我们要在突发事件来临事,安抚好群众的情绪,这就需要更高的报道艺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现场报道全面的发挥了新闻媒体在社会中的重要职能。所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记者需要及时赶往前线,进行专业的现场报道。因为突发事件通常破坏性比较强,一般能在短时间内成为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一些自然灾害,如果不能对突如其来的冲击进行良好的心理调节,很容易引起人民群众的恐慌心理。因此,新闻记者的现场报道首先能够稳定人民群众的情绪。一方面,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除了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消除人们的恐慌情绪之外,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媒体发布的灾情信息,进行人员的调动,现场的援救,舆论的引导,各方面的决策等等。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是检验记者专业素质的试金石,这就要求我国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体现区别于其他报道的优越性。1.2我国突发事件电视现场报道的现状在新闻发展起来的时候,我国还处于一种言论自由相对落后的年代,我国的新闻事业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发展起来的。在新闻报道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远远落于与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和英国的新闻自由和新闻记者的“无冕之王”称号才是名副其实。而2000年以来,我国的的新闻报道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也摆脱了以往的泛政治化的影响,在内容的选择和形式的安排上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由于我国新闻报道还处于一个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在报道理念上还存在了一定的不足之处。通常情况下的突发事件,必然会破坏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安定团结的和谐画面。因此,我国的各大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在报道理念上就会特别的谨慎。甚至有些媒体会隐瞒客观事实,而一味地进行政治化宣传,反复的向观众报道领导视察的画面,大场政治赞歌,而并不关注债突发事件本身的情况和负面新闻,使得报道缺乏人文关怀色彩。1.3新闻事件对于报道者的要求(一)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快速的反应力,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料性,在事件发生前记者没有任何准备,而发生之后则需要立即赶往现场进行采访工作,种种不确定性必然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都对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和反应力提出了较高的职业要求。(二)良好的采编能力与日常新闻不同,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料性导致其报道不可能有充分的事前准备或规划,面对各类预想不到的问题,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采编能力。具体而言,一是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二是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三)遵循人文关怀理念。电视新闻记者在对突发事件的真实、客观报道中,更应彰显人文关怀在采访受灾群众时,更是先进行了慎重的询问,确定不会对他们的休息和康复造成影响时,方才进行了采访报道,而这才正是符合民众价值观的新闻工作者。二、蒋林的突发事件现场报道经历及其报道艺术2.1蒋林完成的主要的突发事件的报道蒋林工作中的主要报道经历,在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报道中,蒋林在灾难面前没有害怕也没有变现的悲天悯人,他只是按照真实情况进行报道,而且表现出色。稳定了受灾群众。和现场观众的情绪,蒋林在雅安震区采访,思路清晰,没有恐慌,没有多余情绪,更没有煽情,为观众带回了很多灾区的真实情况。2014年成为央视记者后,蒋林在”东方之星“客船翻沉事故、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等多次重大事件的报道中继续委以重任,发回最有效、最及时的新闻报道。蒋林在天津爆炸事故中以反应敏捷,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善于通过观察挖掘细节,他能熟练的驾驭画面为人们呈现最真实的报道,又用特别的报道方式,安抚群众的内心,懂得有效引导镜头的报道特点让人熟悉他。2.2蒋林在突发事件现场的报道艺术2.2.1能把握住事件的细节蒋林的报道方式对于细节的挖掘很透彻比如在天津爆炸的报道中蒋林对于细节的突出也同样是蒋林现场报道的过人之处。在报道天津爆炸的事件中与白岩松的连线当中,无处不透露出他对于细节的挖掘。“今天下午,其实有一度站这在这个窗口我也会觉得很刺痛,而且蒸腾起来的这种浓烟,我们15层大楼上其实也可以闻到。”之后再次连线时,蒋林提到“当时的风向是和我们身边擦肩而过的,所以其实浓烟是从我身旁大概50米的地方过去。风向发生了变化,我非常清晰地能够闻到那气息,而且直到现在都觉得自己的鼻腔、嗓子有一点小小的刺激性,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堆放化学品的仓库。”在提到受众都非常迫切关注的危化品对人体的危害这个问题上,他谨慎地选择用词,从“很刺激”到“小小的刺激性”,相信很多观众已经在他冷静的陈述中,慢慢地在平稳心态了。蒋林以反应敏捷,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善于通过观察挖掘细节,懂得有效引导镜头的报道特点,这是他最突出的报道艺术2.2.2能有技巧的驾驭画面蒋林对于画面的驾驭应该是优于很多人的,充分引导镜头是他现场报道的特色。在14号《朝闻天下》的6分钟连线当中,他首先以当时的天气情况开篇,之后要求导播叠加早前6点钟航拍的画面.在具体描述后,又要求导播再次叠加昨天统一起飞地点、相同航线航拍的画面,这些画面具有冲击力,再加上关于烟柱的简单对比,灭火救援的进展已经显而易见。2.2.3能把握住对新闻的敏感力蒋林在报道雅安地震时,运用了多个角度进行现场报道。除了事发地点之外,还对芦山县人民医院伤员情况进行了追踪报道,对生命通道车辆情况和交通情况进行报道,对灾民的心理情况进行报道等等。这样的现场报道使得内容不会过于单一,保持了现场报道的生命力,体现了蒋林优秀的新闻敏感性。蒋林还通过自己在现场的观察,对大量事实的细节进行了报道,比如医院搭建帐篷的情况,医务人员的救援情况,冰柜里血浆的储备情况等等,还有在天津爆炸现场报道时,他敏锐的发现风向与爆炸时产生的气体之间的关系,在其他的记者身处地面进行采访时,他走上了天津海关的大楼,从15楼的高处去感受风向带来的变化,明显的感受到气味的浓烈。说明了蒋林的新闻敏感性非常强,通过自身的观察力挖掘了大量的新闻价值。2.2.4能准确的把握住事件的角度语言组织能力强现场报道除了给人带来强烈的画面冲击之外,现场报道时的出境记者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传达力也至关重要。在雅安地震报道中,蒋林采用的是口语化的语言,语气能够融入当时的气氛,语速也比较快,给人的感觉就是你的好朋友再给你描述现场的情况,这样的报道方式让观众比较容易的接受而不会产生一种听觉上的障碍。现场报道需要的是平易可感的报道,记者需要把作为目击者的现场感受以最简单的语言传达的观众,当时有记者这样说:“祖国在我们身后,相信有了祖国的支援,我们的家园建设会更加美好。”很显然,这并不是当时观众的关注点。“官本位”的报道方式是不合时宜的。蒋林在进行人物采访时,从容、自然、符合现场情景,语言并不过分“官本位”也没有多余的煽情,具备了进行准备形象地现场描述的能力。2.2.5能够根据情况协调现场当然,所有的新闻记者并不是到了新闻现场才能体现他的作用,他必须具备强大的现场协调能力,这不仅表现在新闻记者要协调直播团队,更体现在他要协调自身的所有知识和能力。蒋林在还未到达现场之前,就已经和电视台进行了联系,在一路上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自身的日常信息储备粮进行了地震前国道的样子和地震后国道的样子的对比报道。这些报道的内容是蒋林通过日常的观察所积累的,如果到了事发现场才进行信息的收集,显然为时已晚。对于现场报道的记者来说,语言是最大的渠道,除此之外,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形体动作和感官描述为观众传达更多的信息。蒋林就报道除了摄影机所表达不出来的信息,积极调到自己的感官去听、去看、去闻、去触摸、去尝等等,通过多感官并用描述自己的感受让观众立体的感知现场的情况。比如,蒋林对雅安的天气描述,对医院气味的描述,让观众身临其境。特别是蒋林在国道上边走边说,当救护车到达时蒋林跑过去观察伤员,都是为了现场感更加强烈,有种看3D电影的感觉,如同就是自己的身边。还有蒋林在天津爆炸现场报道中与白岩松进行对话时,白岩松说蒋林在准备期间的时候,就没有戴口罩,现在连线也没有去戴,询问他说空气是否是安全的,是否有一些有害的这种物质。蒋林回答:“直到现在其实会觉得自己的鼻腔或者说自己说话的时候,自己的嗓子会有一点小小的刺激性,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堆放化学品的仓库。”这种报道方式让观众觉得自身的参与感觉更加强烈了。蒋林在现场协调时,也表现出了非常出色的逻辑思维能力,统筹了摄影记者和音响等力量,展现出了新闻记者作为新闻现场报道的关键人物的魅力。2.2.6能准确判断事件本身新闻价值和把握报道尺度在新闻现场报道时,新闻记者应该要具备判断失误本身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在众多的新闻细节中筛选出新闻价值较大的角度进行报道。在报道的过程中要准备把握报道的尺度,在这一点上,其实日本的媒体是做得非常好的。日本是一个经常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在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上也有自己的出色之处。其中有一点是处理得非常好的,日本记者在去灾民进行采访时,一般不会直接出现采访者的相貌,而且采用其他的肢体特写,例如手和身体。因为在日本记者的心中,他们觉得当灾难发生时,人们并不向把自己乱糟糟的样子出示给别人看,也就是未经过精心准备的出境,所以每逢这类型的报道他们都能够很好的把握尺度。蒋林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一些伤亡特别惨重的情况尽量不会出现在镜头中,而在灾难中死亡的人民也采取不露脸的方式,以表示对死者的尊重。而且采访的力度上,不会过度的煽情,而且了解具体的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就好,点到为止。2.2.7时刻牢记人文情怀的重要突发事件现场报道时,新闻记者应该把人文关怀贯穿报道的始终,这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素养。记者虽说是“无冕之王”,但是也要讲究职业操守。在突发事件面前,有些新闻记者为了抢新闻、博眼球,不顾灾民的感受,甚至在他们痛失亲人的情况下,还执意的对他们进行采访,询问各种细节,让他们遭受“二次伤害”。蒋林在报道中就融入了人文关怀,把对灾民的伤害做到最小化,他首先做的是换位思考,他曾经说过:“在突发事件面前,我们新闻记者的情绪应该如何表达呢?被采访者经历了伤痛后我们如果才能更好的进行采访?”【[1]徐艳红.我国媒体自杀报道的伦理规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2]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3]万蕾.当代中国灾害新闻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08.[4]胡建强.论当代中国政府对灾难的新闻发布[D].暨南大学,2009.[5]李政.我国灾难报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6]李伟.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7]黄琳.新媒体生态环境下新闻周刊内容生产研究[D].上海大学,2012.[8]王会.当下媒体过度报道现象研究[D].湖北大学,2012.[9]李良荣,周晓红.2008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J].新闻大学,2009,02:9-18.[10]袁鹏.国内灾难新闻报道的新变探析[D].南昌大学,2010.[11]朱永杰.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研究[D].湖南大学,2014.[1]徐艳红.我国媒体自杀报道的伦理规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2]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3]万蕾.当代中国灾害新闻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08.[4]胡建强.论当代中国政府对灾难的新闻发布[D].暨南大学,2009.[5]李政.我国灾难报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6]李伟.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7]黄琳.新媒体生态环境下新闻周刊内容生产研究[D].上海大学,2012.[8]王会.当下媒体过度报道现象研究[D].湖北大学,2012.[9]李良荣,周晓红.2008年中国新闻学研究回顾[J].新闻大学,2009,02:9-18.[10]袁鹏.国内灾难新闻报道的新变探析[D].南昌大学,2010.[11]朱永杰.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研究[D].湖南大学,2014.[12]井春野,《从南方雪灾事件看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责任缺失》[J],新闻周刊,2008年03期.[13]妙青,《突发事件中出境记者报道能力探讨》[J],中国报业,2014年04期.[14]宋晓阳,《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指南》[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15]路庆平,《成都电视台蒋林新闻报道艺术研究》[D][16]任笑晨,《突发自然灾害中出境记者现场报道研究》[D]2.2.8始终把职业道德放在第一位在突发事件面前,新闻记者应该要清除,生命高于一起,新闻记者可以在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但是前提是必须不能影响救援的工作人员。有些记者擅自闯进手术室强行采访干扰手术的正常进行,这是一种非常没有人情味的行为,也是新闻报道中最低级的错误。有些新闻记者为了收视率,为了追求新闻效果,对灾民进行炒作。例如,一个警察母亲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当她发现灾区现场有一个宝宝没有母乳喂养饿的嚎嚎大哭时,处于母亲的本能她抱起孩子喂奶,一时间,各路记者对警察妈妈进行采访,让警察妈妈情绪波动再次晕倒。这样的新闻采访会导致现场的紊乱,也会造成新闻记者自身的舆论压力。作为支援灾区的记者,要做的事很多,除了进行采访和报道,还要对灾民进行心理疏导。所以,找准角色的定位,灵活的处理报道中的突发事件,是完成突发事件报道任务的重要条件。蒋林在一个余震来袭时,立即中断采访并疏散群众到安全地区,虽然报道为能完成,但是却让其新闻职业素养得到体现。三、蒋林的突发事件现场报道艺术对做好此类报道的启示3.1在报道的时候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记者通过短时间调查告诉观众事件发生的整个情况,这样的现场报道使新闻报道变成了直接的人际化交流。“说什么”是记者必须解决的问题。记者要对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新闻现场及结果进行概括描述,甚至要展开即时的评述,不仅要说出来,而且要说得明白,说得流畅,同时引导观众去看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其内容不能脱离现场和事件本身。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必须具备发现报道线索的新闻捕捉能力、快速整合新闻信息的能力、积极洽当的镜头前表现力和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想实现报道的流畅,记者在平时报道中应尽量采用提纲+腹稿的形式,抓要点,然后口头复述几次,加深记忆。不要背诵稿件,因为记者在写稿时容易使用复句,而口语表达多用单句。平时多做“说”的练习和丰富词汇的练习以加快语言编码的迅捷性。3.2现场报告中要提高提问的技巧作为一名记者,工作任务就是采访。出镜记者在采访当中的角色就是一个问询者、探询者,提问几乎就是采访的实质。在西方的新闻学里,提问就是采访最核心的内容。他们把掌握提问的技巧看作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业务能力。因此,我们或许可以从这个意义上去定义:一个会提问的记者就是一个好记者。
现场报道,多数要进行现场采访。现场采访,离不开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记者手拿话筒,活跃在事件现场,与被采访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可以真实地表现和再现丰富多彩的现场空间,创造时空复合的全方位信息场。
向被采访者提问题,是需要有很高艺术的。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说:“人物采访是一出戏,一场战斗。”要演好这出戏,记者提问举足轻重。作为观众与被访者之间的记者,首先应该明确自己不单单是代表电视台或代表个人在提问,心里应该时刻装着群众,知道哪些是观众最想知道的,哪些是应该引导观众知道的。现场提问要问到点子上,要问得能够回答,要问得能够表现报道主题,要一针见血,具体而尖锐。我们有一些电视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提问题大而空,经常可以听到:“请你谈谈休会”、“有什么感想”、“感觉怎么样”等等。有的记者在提问时,一口气提了好几个问题,使被采访者无所适从,不知要回答哪个问题好。这是亟待研究改进的面对复杂的新闻事件,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准备。首先记者要把新闻事件做一番了解,翻阅大量文字资料,向知情人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情况,其次做设计好采访提纲,根据新闻事件,动笔把要提问的内容事先写下来,在采访现场,根据现场事件变化和采访对象的回答随时增减、改动所提问题,向更深层次挖掘,从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3.3提高现场的应变能力选择和控制的能力发现新闻线索是作新闻报道的先决条件,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发动机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压敏标签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卡伐内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包装羽衣甘蓝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动力辅助工具磨具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分动器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农业接种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光缆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保护性文化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住宅路由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3年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7702.5-1997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容量的测定
- GB/T 17747.3-2011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3部分:用物性值进行计算
- 变电站一键顺控操作过程常见异常与处置措施探讨
- 六年级下册语文人教部编版课件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课件)
- 生理卫生教学【青春期男生性教育】走向成熟课件
- 人工呼吸的三种方式和操作方法课件
- 项目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桌面演练脚本
- 危险化学品MSDS(氮气)
- 无创通气常用模式与参数调节
- GB∕T 8427-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