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基础
AnInstructionToPedagogy全套可编辑PPT课件课程纲要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当代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第三章当代儿童成长与教育第四章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第五章教育制度的革新与变迁课程纲要第六章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第七章教学的原理与策略第八章学生组织建设与学生发展第九章学校管理变革与领导发展第十章当代学校变革与教师发展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学习目标:学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教育对人类社会和个体生命的意义;了解教育学在西方的起源和历史发展以及目前的各种理论类型;对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和发展形态形成初步认知内容提要:本章在充分论证教育之于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体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演化,并提出我国教育学由“教育学中国化”到建设“中国教育学”的理想和发展方向。1.1教育的意义和价值1.1.1宏观层面:教育对人类社会的意义与价值政治方面: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意义和价值(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意义和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原始教育的朴素平等——教育特权——现代教育平等三个阶段,教育也越来越成为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进步力量。首先,教育的普及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其次,通过对教育内容的正面筛选可以促进政治的变革。最后,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社会经济方面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支撑。但教育对经济发展意义和价值是间接实现的,是通过教育对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来实现的。首先,在现代社会,人类劳动能力的获得和再生产是通过对人的教育来完成。其次,在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再生产通过教育来完成。最后,在现代社会,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直接生产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社会文化方面从理想类型的研究视角来看,社会由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组成,但是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却是极其复杂的。文化在此是作为社会的下位概念,政治与经济的并列概念而存在。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经验的传递方式和手段,总是在一定的文化中实施,同样,通过教育的实施,文化自身也发生着变化。首先,在文化共同体代际之间,教育传递和保存了文化。其次,在文化共同体之间,教育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再次,无论是文化的传递还是文化的传播,教育都是在某种文化价值观下对文化自身进行选择和批判。最后,教育同样也以此完成了对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作用。人类自然生态方面人类自然生态主要包括人类自身和人类生活其中的自然环境。教育通过对人口政策的宣传、人口素质的提升和人口结构的优化,来改善人类自然生态。1.1.2教育对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教育学的立场来看,生命的独特内涵在于:第一,“生命”是以可能性为前提的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生命。第二,“生命”是不断生成的生命。第三,“生命”是具有选择权利和有待被赋予主动选择能力的。第四,“生命”是具有开放性和未来性的生命。第五,“生命”是处在“教育关系”之中的生命。在充分理解生命独特内涵的基础上,教育对个体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第一,教育满足个体生命成长的需要。教育通过对个体主体意识的开发赋予个体创造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勇气。第二,教育促使个体生命通向自由。教育通过对个体主动选择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个体生命自主发展,从而达至自由。第三,教育促使个体生命达成幸福。幸福是完美人性的展示和表现,这种人性融智慧、情感、道德于一体。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培养人们发现幸福、创造幸福和感受幸福的能力。第四,教育教会个体生命追求闲暇。1.2教育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1.2.1西方教育学的起源众说纷纭的“教育学”《教育大辞典》: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皮斯库诺夫(苏联):教育学是关于专门组织的和系统的培养人的科学,关于教育、教养和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科学。田浦武熊:教育学是对教育的学术性研究的总称,尤其是具有某种体系的教育理论。贝斯特(法国):“教育学”一词在不断演化,最初是关于教育的科学或关于教育的艺术,或二者的统一。后来,人们更倾向于从科学的角度看待教育学即教育科学,之后,有单数的教育学向复数的教育学发展。舒耶尔(德)和施米特(德):教育学具有四种不同的意义:作为教育行为方式和观念的教育学;作为教育理论的教育学;作为较科学的教育学;作为建立在牢固的学科基础上的教育学。总之,由于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导致教育学异常复杂,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理解,需要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展开,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因此,综合性是教育学概念的基本特征。另外教育学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并且会产生各种分化。第二节教育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西方教育学的发展阶段教育学的近代学科化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成为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夸美纽斯同时也为教育学的科学化起到了奠基作用。
作为学科的教育学存在两种方式:一是哲学的取向,一是科学的取向。哲学取向的教育学学科化主要表现在从先验哲学去推理演绎教育学理论,并且在德国一些大学里设立教育学讲座。科学取向的教育学学科化主要标志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第二节教育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当代多元化发展,表现在首先,教育理论性质的多元取向
其次,元教育学和教育学元研究的兴起再次,成人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最后,复数教育科学的发展第二节教育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西方教育学的理论类型从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西方教育学存在三大类型:思辨哲学的教育学代表人物:那托普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狄尔泰1.3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1.3.1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基本状态了解与引进西方教育学科(1901-1919)翻译日文教育书籍,将西方教育理论引入中国聘请外籍教师出国留学转向欧美学习(1919-1949)主要表现为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潮为主流影响,其他西方主要教育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多元化并存的特点在批判杜威中转向苏联(1949-1957)凯洛夫教育学教育学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化和政治化(1957-1966)毁灭性破坏(1966-1976)在恢复重建中走向独立化(1977-至今)1.3.2中国教育学发展的三大世纪问题教育学的学科发展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教育学发展中的“中外”关系问题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中国教育学发展的三个世纪性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即中国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它受意识形态的强烈控制,又追逐着国外教育学说的变化,还受着学科性质认识停留在应用的自我局限,依附于交叉学科的其他学科。1.3.3从教育学“中国化”到构建“中国教育学”构建“中国教育学”之路的四次反思:反思凯洛夫式教育学导致“政策法令汇编”式的中国教育学的问世,结果“化”掉了教育学。反思“政策法令汇编”式的《教育学》形成刘佛年教授主编的《教育学》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混乱的教育思想进行反思中国教育学迎来发展契机教育学发展的第四次反思拓展了研究视野、研究的教育问题持续深化,并增强了教育学的学科意识。总之,在构建中国教育学过程中的四次反思,增强了中国教育学的本土意识、立场意识、原创意识。2.当代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学习目标弄清教育的概念内涵以及教育形态的演变弄清全球化、信息化的实质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结合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探析全球化和信息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内容提要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深刻改变了学校教育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促使学校向外部世界开放,同时强调了教育解决全球问题的工具价值,改变了教育规格和目标、尖锐了教育矛盾,同样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近代学校需要向现代学校转型。现代学校的特征表现为: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以及动力内化。2.1教育的概念及其新理解
2.1.1对“教育”概念及内涵的不同理解对“教育”进行概念界定的前提第一,要充分考虑教育作为事实存在的复杂性,其概念要尽可能的涵盖各种实存。第二,要明确形成概念的认识目的,并以此为依据做界定。历史上和现实中对教育概念的分歧,不能简单归结为概念界定者认识上的模糊,事实上还与界定者研究教育的立场、视角差异,针对的问题不同,涉及的教育层次不同相关。对教育的不同理解“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西文Education,有“牵引”之意,旨在通过教育把蕴含在内部或所固有的潜能引发出来。广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2.1.2当代教育改革背景下对教育的新理解:教育旨在促进人的生命成长;人类生命具有可塑性、发展性和超越性。教育就是以人生命的可塑性为前提,使个体生命逐步发展,并走向自我超越。教育就是培养个体的生命自觉。生命自觉是人的精神世界能量可达到的一种高级水平,它不仅使人与外部世界沟通、实践中具有主动性,而且对自我的发展具有主动性。2.2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校变革2.2.1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多领域与多视角全球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几乎所有人类实际活动领域,也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众多文化领域引起反响,并形成多种研究视角。共时性与历时性全球正在变成一个单位而以即时或者在一个选定的时间里运作。2.2.2全球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第一,学校教育将更加向外部世界开放,全球式的教育规范将逐渐得到确立。一方面,全球化背景要求各国学校教育要切实为本国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并培养全球化所需的各种人才;另一方面,全球化背景要求各国学校之间开展广泛的交流,形成某些符合全球化标准的评价标准、管理规范等。第二,教育会与全球化所带来问题和困境更加紧密的联系,成为解决全球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兼具,也造成了一些全球问题,比如环境污染、粮食危机、资源短缺、人口爆炸、毒品、宇宙开发与海洋利用、国际人权与民族主义、战争与和平等。要解决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支撑和方法。第三,由于经贸文化、人才等出现世界性,教育上要求重新树立人才规格标准,教育目的有所变化。日本人率先提出“国际人”应具备的十个条件1994年10月,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通过《为和平、人权和民族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该纲领对教育目的做了新的规定。第四,全球化会引起教育上的一系列冲突,使教育内外部的矛盾更加尖锐。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传统与反传统之间的矛盾教育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的矛盾教育内部发展不均衡带来的矛盾第五,全球化可能对学校教育内部不同因素产生影响全球化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价值失范、认知缺失、工具理性的强化全球化对学校管理制度的影响:学校趋同化管理、教育制度的分权化全球化对课程与教育的影响:事实与价值在知识上的背离、教学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增强全球化对教师的影响:身份认同危机、权威地位动摇、职业自主性匮乏2.2.3信息化的存在形态信息化的基础形态:技术存在信息化的结构性形态:社会存在信息化的生命形态:个体存在2.2.4信息时代对教育的影响教师的“讲”变为“引”学生的“听”变为真正的“学”集体教学将逐渐转变为教学的个别化和多样化,传统的“因材施教”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将更有利于学生的适应性和迁移能力的培养从学习者的“双基”夯实变为学生高级思维和技能的发展2.3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校转型2.3.1当代社会转型变革的主要趋势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与相对稳定社会的多元与断裂并存2.3.2从近代型到现代型学校近代型学校的特征: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模式塑造学生,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知识传递;与近代学校相比,现代学校的特征: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第三章当代儿童成长与教育学习目标:认识儿童成长与教育的关系,清晰当代儿童的生存状态和认识结构理解学生观变革的意义与价值,并能够对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与学生成长需要的关系作出具体分析形成自己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内容提要本章从对当代儿童生存状态的讨论入手,进而转换到教育中的学生观问题,形成聚类式的分析,详细阐明当代教育变革需要形成的学生观新内涵,最后具体到不同教育阶段与儿童成长的关系,以成长需要研究为落脚点,展开讨论。3.1关注儿童的生存状态生存状态的涵义是对个体与世界关系的状态描述,即人是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个体的生存状态是指个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下生成的,综合呈现着个体现有的综合素养和成长水平,反映着个体独特的生存方式,折射个体独特的生存环境。3.1.1当代中国儿童生存环境的变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对儿童生存状态的影响从社会运行方式的变迁来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人在积极地相互竞争与合作中生存与发展。这种需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会留下印痕,但社会转型过程的各种矛盾、冲突不可避免地会给儿童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从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内部差异来看,当前社会中的阶层分化加剧,不同地地域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差异非常明显,特别是城乡差距、不同阶层之间生存状态的差距。比如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的变化来看,社会发展中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对知识价值的提倡、对创新人才人才的呼唤、队负责任公民的需要和独立自主个体的需要,正在形成新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这种社会要求对儿童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加剧了教育主体之间的竞争。
社区与家庭变迁对儿童生存状态的影响学生生活其中的社区,以其具体而综合的物质设施、文化氛围、发展水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当前城市、农村、城市化地区等不同类型社区不同发展水平的具体环境,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其特殊性。家庭是儿童最早存在并持续接受其影响的环境。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与成人的交往状态、获得的物质与精神资源的丰富程度都会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当代中国主要的家庭构成形态,这对儿童的发展带来多重影响:“被设计的一代”、“过度的被关注”等。留守儿童家庭增加,这类家庭中儿童的家庭教育状态日益堪忧。3.1.2学校教育视野下的儿童成长问题
教师不仅要关注时代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生存方式提出的挑战,而且更需要关注直接凝聚在儿童身上的时代影响,通过对儿童生存状态的认识,对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偏差作出判断。
当代儿童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
任何人都生活在具体的世界中,在于世界一日不可中断的交往中生存与发展。正是这一关系,构成着个体成长无尽的资源、真实的基础和自我实现的平台。当代儿童是否有意识地形成、发展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丰富性、发展性的自觉意识,从而形成合理的认知?当代儿童对这个世界的感情、信仰、价值追求是怎样的?在这个世界变动发展中,个体的人处于何种地位、承担何种责任?是否形成了健康合理的情感?当代儿童与世界的关系,是否形成了良性的“我”与“你”乃至“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当代儿童的自我完善关系人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而对自我的清晰认识、自觉发展和拥有立身之德,正是人本身的尊严和尊贵之所在。清晰、合理而自主地策划自己的人生在努力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反思与重建中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在生命过程中唤醒自己的生命自觉3.2教育视野下的学生观更新3.2.1认识学生成长的可能性与主动性首先,学生成长的可能性是一切教育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应该说,承认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与主动性,是构建新型教育实践形态的基本前提。事实上,只要给学生自主发展空间和合适的条件,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就会生成而出。3.2.2认识学生的具体性首先,每位学生都是有自己生命追求与生命尊严的价值主体,不容他人代替他作出人生的价值判断。其次,学生之间是相通而不同的,相互的差异性是学生个体成长不可缺失的资源。再次,学生存在于群体之中,群体构成学生成长的新生态,并各自保持着自身的独特性。最后,儿童与成人具有不可相互替代的具体性,要尊重儿童的存在本身。3.2.3认识儿童成长的综合性首先,学生成长的综合性意味着学生成长是多方面的,不是简单地获得知识,获得某种情感的满足,而是包含着拓展知识、深化思维、丰富情感、锻炼意志等多方面的发展。其次,学生成长内容之间是多维度、多层面综合互动、有机构成的整体。3.2.4认识学生成长的复杂性首先,学生成长是在具体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下实现的,成长着的学生全息着历史和时代的相关信息。其次,学生成长是在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实现的,既不是个体潜在因素的自然生长过程,也不是外部前置灌输的被动对象。再次,学生个体的成长本身,尤其是自主意识与自主发展能力的形成,是个体成长中的关键力量。3.3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导向的
学校教育变革
学校教育要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着人的生命,而对不同发展阶段学生成长需要的认识,是学校变革直接的起点。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儿童的发展在多方面的关系维度上存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通过实践活动而与各种环境互动生成。再这个过程中,生理的成熟、社会性的发展是综合的,个体发展的综合关系域是不断变化的,各种身心因素都会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学校变革中,我们需要一种整体综合的方式,在儿童发展所处的各种关系域中认识儿童的阶段发展特征,突出儿童发展的具体性和整体性。第四章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学习目标:理解学校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的内涵辨析当前教育变革中不同类型的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评价不同价值取向的合理性,并形成自己的认识内容提要:本章解读了学校教育与培养目标的内涵,结合相关问题分析,呈现出学校变革实践中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的存在及其重要意义。在相关历史回顾、现状批判、发展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学校变革价值取向及培养目标体系。4.1学校教育实践中的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透析4.1.1学校教育实践中渗透着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价值取向与培养目标看似抽象、宏观,其实它渗透在学校教育实践之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管理制度的制定……4.1.2透析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价值取向是事物价值实现的重要力量,是最具有主动性、可能性的力量。同时,价值取向的基础就是:事物自身首先需要多种可能的价值,能够为人的选择提供基本的空间。因此,学校价值取向是指学校工作者以人的成长需要为基础,对学校教育价值的自觉选择。具体界定如下:首先,作出学校价值取向选择的主体是学校工作者,是他们在对学校教育价值认识和判断基础上的一种综合性的自觉选择。其次,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具体指向是实践中的学校教育整体。认识学校价值取向的重要性:教育活动是人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充满价值色彩并为实现一定的价值追求而存在的。不存在价值中立、没有价值倾向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提高“生存关怀”的程度和层次的一种努力。4.1.3透析学校培养目标学校培养目标的内涵:首先,学校培养目标要回答的问题是:学校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这样的人具有怎样的素质、特点。其次,“学校培养目标”与“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等概念不同。(层次差异和主体不同)认识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性:第一,学校培养目标综合渗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第二,学校培养目标综合渗透着具体区域发展的需要。第三,学校培养目标综合渗透着对各学段特殊性的认识。第四,学校培养目标体现在每一所学校的具体办学中。第五,培养目标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转化为学生的成长。以上几个层面的目标构成,并非简单的自上而下落实关系,而是相互综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目标系统。因此,目标设计者既要有背景意识,又要有自主意识。4.2当代学校价值取向的更新4.2.1学校价值取向的变迁依据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结合的方式和水平,有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第一,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在基本价值层面紧密结合的价值取向类型“清末明初时期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近代学校”第二,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凌驾于个体价值之上的价值取向类型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7)时的学校价值取向第三,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在更高价值追求层面的紧密结合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在价值取向上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等4.2.2当代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更新的新需要对当前学校教育价值的反思: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片面化(以升学为目的)学校教育仅仅关注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接受”,而缺乏对精神文化世界中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充分开放。学校教育仅仅关注某一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缺乏对学生的整体观照。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当下化、直接化首先体现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的应对性思维和改革策略,缺乏对社会发展中诸多根本问题、基本问题的关注。其次体现在学校教育对个体成长价值的忽视。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凝固化首先,凝固化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看到的是缺乏发展可能性的现实。其次,凝固化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看到的是静态化的时间观和发展观下的学生,而缺乏对学生生命成长全程的关注,缺乏岁人的生命中长效性因素的关注。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更新的可能性:当代中国社会转型需要更新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当代中国个体成长需要更新学校教育价值取向中国学校变革实验的推进萌生着新的价值取向4.2.3重建当代中国学校价值取向:关怀生命关怀生命,意味着当代中国学校教育要直面生命存在,以自我的身份承担自身的时代使命。关怀生命,意味着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以生命为本体性前提,以积极的关怀作为基本的行为方式。关怀生命,意味着学校教育以培育具有积极地生存方式、主动健康发展的个体为己任。关怀生命,意味着当代中国学校教育要以整体的、深层次的眼光进行自我改造,以建设性的方式促进生命的成长。4.3当代学校教育目标的重建4.3.1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变迁我国学校培养目标的历史变迁百年以来,中国学校教育培养目标处于不断变迁之中。在宏观层面,不同时代的政府都会制定相应的教育目的,它会非常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越是在学校发展自主权较小的时期,这种同质性就越强。(详见115-116表格)4.3.2我国教育改革实验对学校培养目标的新探索在教育改革实验领域,对学生成长中知识、技能目标的关注一直是重点。随着改革的深入,“非智力因素”概念进入教育领域,比如意志教育、个性教育等。关注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改革实验对培养目标探索的的新贡献。4.4.3重建当代中国学校培养目标学校培养目标的内容构成个体积极的生命情感个体富有创生性的行为方式养成能够合理地确定自身行为目标的个体养成具有策略意识与能力的个体养成不断反思、能自我超越的个体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从空间的角度看,在第一个层面上,学校整体的工作目标,应围绕培育富有生命活力的个体而展开。在第二个层面上,学校教育中基本的生活形态是班级活动和课堂教学,而这两者虽然形态不同,但价值追求相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在第三个层面,不同学科之间的目标系统设计也要有整体的思路。第五章教育制度的革新与变迁学习目标弄清教育制度基本内涵及其功能了解现代学校制度的兴起、基本特征以及功能转型掌握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形态、特殊问题以及解决路径内容提要制度起源于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以及风俗习惯,其具有确定界限、形成秩序、提供预期以及营造环境的功能。教育制度的变迁主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其影响因素包括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教育制度的功能包括四个层面:自主功能、伦理功能、秩序功能以及育人功能。现代学校制度经历初始阶段、形成时期和深化发展三个阶段,具有民主化、弹性化和开放性的特征,其功能转型方向是阶级性向生产性转型、一次性向终身性转型、限制人向培育人转型。5.1教育制度的基本内涵及其功能5.1.1制度的起源与功能制度的起源制度起源于人们的需要制度起源于风俗习惯,尤其是禁忌制度的功能制度的功能是指制度的作用或者功效,是制度本质属性的一种表征和描述。不同的制度在不同领域,其功能是不一样的。但在普遍意义上,制度具有以下四个功能。确定界限确定界限是制度最为基本的功能。制度通过一系列的规则为人的活动划定了界限。制度通过两种方式限制人们的行为,一是通过意识形态说服人们自律,而是靠外部权威强制执行。形成秩序形成秩序是制度的另一个功能。社会秩序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是人类社会生活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提供预期由于制度的稳定性,使得人们在行动之前便可以知道制度安排意味着什么,其结果会是什么。此即为制度的第三个功能:提供预期。营造环境制度不仅为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客观过程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框架,而且为社会主体性力量的努力、选择、出发点差异、随机因素的作用发挥设置了一个规范性的调整机制。由此,制度构成了社会和人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结构,并造就在框架中人们行为的动力、规范及其独立存在的形式。这是制度通过营造一种环境实现的。5.1.2教育制度的变迁与发展教育制度变迁与发展的动因教育制度的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在此过程中,教育制度实现自身的发展。教育制度变迁受制于多种因素,包含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从根本上说,教育制度的变迁与发展,其根本动因源于社会的变迁(社会渐变、社会剧变)。教育制度的变迁与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教育系统内部的调节与演化。教育制度变迁与发展的制约因素:文化观念文化与制度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制度是文化的表现形态之一,文化包含着制度规范体系,因为文化本身也需要制度的保障。另一方面,制度从本质意义上也展现着文化的内涵。任何制度总是包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而这些正是文化的本质内涵。价值观念所谓价值观念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所持有的观点、看法,其内容涉及事物的价值与意义。教育价值观念深刻影响教育制度的变迁与发展。当然,除了以上因素以外,教育制度的变迁还受制于意识形态和信仰体系。5.1.3教育制度的功能教育制度功能的类型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整合功能与限制功能导向功能与传递功能教育制度的几种常见功能:教育制度的自主功能教育制度的伦理功能教育制度的秩序功能教育制度的育人功能5.2现代学校制度的特征及其功能转型5.2.1现代学校制度的兴起
现代教育制度的历史与发展,与工业化的进程是密切相连的。现代工业革命对教育的影响至关重大,它为现代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条件。以此为背景,西方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17-19世纪的工业革命推动了教育变革。学校教育制度中出现了一些现代化的萌芽,普及义务教育提上了议事日程。形成时期(19世纪中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19世纪中期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对国家教育的效能以及劳动者教育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改革成为主旋律。比如,义务教育制度开始确立,教育开始摆脱宗教,西方各国学制体系逐渐确立等。深化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等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实现了义务教育。同时高等教育也得到迅速而普遍的发展。比如高等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众化、普及化。5.2.2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特征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有两层内涵,一是学制,而是基于“现代”语境下的学校内部的教育制度。尽管二者在层次上有所区别,但不论是宏观层次的学制还是微观层次的学校内部制度都反映出一些基本的特征。民主化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比如学制体系有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变教育决策的民主化和教育管理的民主化。教育理念的民主化。弹性化从20世纪70年代,国际教育改革的方向逐渐从课程教学方面走向制度方面。由于现代学校过分制度化,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弹性及教育的本原意义,因此教育的人性化及对个别差异的重视成为普遍要求。开放性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与深入,现代学校制度逐渐变得具有开放性。首先是向外开放,表现为对网络媒体的开放,对社区社会的开放;其次,学制内部也变的相互开放。5.2.3现代学校制度的功能转型从阶级性向生产性古代学制的本质是阶级性强而生产性弱,现代学制的本质是大生产性与阶级性的统一。现代学制不仅为政治服务,还为社会经济、文化服务。培养适应现代生活的公民和劳动者是其主要目标。从一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型学校教育对人的作用不再像过去一样,一次受教终身受用。相反,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终身教育功能日益凸显。从限制人到培育人转型现代学校制度思考重心和价值追求都发生了根本转变,即由关注物到关注人,有限制人到培育人、激励人。这种功能转型意味着思考方式的转变,即由经济学的思考方式向伦理学的思考方式转变。5.3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背景与特殊问题5.3.1现代学校制度对于中国学校教育的影响促进了现代学制在中国的诞生清政府1901年下令诏学,1902年制定了效法日本学制的“壬寅学制”,1904年经过修改,制定了“癸卯学制”。促进了现代学校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促进了社会办学的多样化5.3.2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特殊问题及其解决路径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特殊问题外部干预问题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不够“职业校长”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公众参与存在缺陷内部管理问题主要指内部权力分配的不合理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解决路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路径: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路径是以分权为突破口,以有效、合理、适度的教育竞争机制的建立为核心,以一体化的有限教育市场的建立为底盘,以社区广泛参与、评价、监督为保证。分权竞争市场社区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需正确把握和处理三大关系:自主和自治的关系行政和专业的关系教育和经营的关系6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目标在比较和辨析中掌握课程的概念了解课程的理论基础理解课程编制的原理理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内容提要本章从课程概念分析入手,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视角讨论了课程的理论基础,然后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探究模式等方面阐述了课程的编制原理,最后,从课程变革的理念和内容两方面概述了当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6.1.1课程的概念课程的词源分析“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着课程,大作功夫”(朱熹)Curriculum词源为Currere,“跑道”或“在跑道上奔跑”6.1课程及其理论基础国内外关于课程概念的歧见与共识国外关于课程的定义课程是教学内容或教材课程是所设计的一种活动计划或学习方案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是文化的再生产课程是经验课程是具体的课业课程是进行社会改造的议事日程课程包括学校所提供的所有学习机会国内学者对课程的理解学科说教学内容说总和说教育内容说经验说计划说
尽管课程概念纷繁,但课程定义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强调课程的过程性强调课程的关系性强调课程的生成性生命教育理念下的课程重建课程是生命的历程,课程的价值就是追求生命的成长,对新一代生命价值的提升。课程引起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就是各种精神能量的交换。课程的开展是师生以本真状态投入生命之流的过程,师生共同提高精神生命的过程。6.1.2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的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等)课程的社会学基础(涂尔干、马克思等社会学思想)课程的哲学基础(哲学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6.2课程编制的原理泰勒原理:(1)学校应该达到那些教育目标(2)提供那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课程编制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的
课程的实施
课程评价
选择与组织课程设计6.2.1课程目标行为目标(behavioralobjectives)——预设的、期望的行为和内容(如14秒内跑完100M)展开性目的(evolvingpurpose)——关注的是生长过程,非预设的表现性目标(expressiveobjectives)——在从事某种活动之后得到的结果;关注的是首创性的反应6.2.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三种理解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内容选择的准则内容组织的原则6.2.3课程的类型和结构类型根据组织方式分类——科目本位、相关、融合、广域、核心、经验本位根据课程哲学观分类——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学科中心结构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必修、选修国家、地方、学校学科与活动亚结构学习领域、学科/科目、模块、单元……6.2.3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实施含义: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取向:(1)忠实或精确;(2)改变或适应; (3)课程创生取向(还有一种常见但不可取的取向:得过且过)课程实施方式:变革课程实施途径:教学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计划本身特性;交流与合作;实施的组织与领导;教师的培训;各种外部因素如社会各界的支持。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内涵课程评价是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课程评价的类型:量的评价和质的评价课程计划内部评价和课程计划实施结果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内部人员评价与外部人员评价6.3当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6.3.1课程改革的理念重视终身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能力提高重视创造性和开放性思维的训练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6.3.2课程改革的内容在课程目标方面,重视行为目标的同时,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也受到重视。在课程决策方面,寻求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学生计算机素养的教育,不少国家在高中阶段增加了职业教育的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淡化学科边界,增加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分量。在课程评价方面,强化评价指向学习改善的功能。7教学的原理与策略学习目标理解教学的概念以及它与课程、学习和信息技术等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了解教学观的构成、演变及在当代的系统重建。理解新教学观的设计理念和展开逻辑。掌握教学评价的概念、功能和类型和发展趋势内容提要转型中的社会、转型中的知识,导致了转型中的课堂。本章从教育学原理的视角,描述和把握教学的基本领域,探讨观念、理论在课堂教学实践全程的渗透和体现。7.1教学和教学观的更新和重建7.1.1教学的概念内涵及其实存背景内涵: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这一基本方式,教师在引导学生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世界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占有的过程。教学与课程大教学小课程大课程小教学教学与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学构成很大挑战教学与学习7.1.2教学观的构成与演变教学观及其构成教学观即对教学的总体性认识或基本看法。在教学观这一总体性认识之下,又有关于教学目的(教学价值)、教学过程(教学要素、教学结构)、教学质量与评价等的一系列具体的看法。教学观的构成(教学三角)学生内容/主题侧重实践侧重交往教师侧重传授教学观的演变教学观的形成与人们对教学问题的思考有关,教学观的演变也与教学问题域的转换有关。在教学论的萌芽期,人们首先提出的是“应该怎样教学”和“为什么教学”即关于“教学方法”、“教学目的”的问题。在教学论作为独立学科建立的漫长岁月中,核心问题域转向“教学是什么”、“教学什么”、“(实然性)怎样教学”三个方面,即“教学本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到了20
世纪,重新提出了“应该怎样教学”的问题,这实质是“教学价值”。及至当代,在社会与教育的双重转换中,教学观发生了如下重心转移: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教学观的演变并非线性的,也非一种观念完全代替另一种观念,而是在演变的过程中相互包容。7.1.3课堂教学观的系统重建我国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个性主体性发展……变革中的教学价值观更新——主体教育的教学价值观哲学依据:主体性是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主体性构成:自为性,能动性,自主性,主体教育的价值追求: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新课程的教学价值追求总体层面:为了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各科课程标准层面:内心品性;对周围世界;处世与处事教学单元层面:(举例)——新基础教育的教学价值追求(从“还给”到“重建”)三个层次的重建:各学科共通层面(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具体学科的重建;教学单元设计层面课堂教学价值观在实践中体现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到教学设计从“三备”到教学方案的整体意识“新基础教育”对教学设计的要求7.1.4教学过程的展开逻辑预设与生成的辩证逻辑互动生成的展开逻辑7.2教学策略及其实践探索7.2.1从原则、模式到策略我国研究者对教学策略的界定把教学策略视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的综合性方案。把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教学思想,主张教学策略可以看成一种教学观念和原则,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体现。认为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教学步骤、教学模式同义。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根据具体情境,运用一定教学理论去解决某一实际教学问题的谋略,它既是教学理论又是教学方法。7.2.2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国外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分类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性策略任务型策略综合型策略国内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一般教学策略与特殊教学策略问题指向策略与自我指向策略教学准备、实施和监控策略7.2.3教学策略的近期探索着眼于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教学策略着眼于理解、解释和体验的对话教学策略着眼于反思性实践的教学策略着眼于发展学生优势势能的教学策略7.3教学评价及其改革7.3.1教学评价观的演变内涵:对教学活动的结果及其影响给予价值确认的过程,并通过这种确认来引导教学活动的方向。发展历程:测验和测量描述时期判断时期建构时期评价观的演变:知识本位的评价观能力本位的评价观诸人格和谐的评价观多元发展的评价观总结:综观中外教育评价的演变历史,教学评价发展的脉络如下:在功能观上呈现出“甄别、选拨——诊断、形成与改进——综合发挥功能”的变化趋势。在方法观上大体体现出“定性——定量——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趋势。在评价关系上观方面呈现“居高临下式的裁定——旁观式的描述——介入式协商共建”的演变趋势。教学评价的意义教学评价是完整教学活动的关键一环,是为教学活动增值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评价是学生成长、教师自我监控系统的重要环节。7.3.2教学评价的组织和实施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学生学业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学业评价的组织和实施真实性评价档案袋评价课堂教学评价的组织和实施教学评价按评价主体可分为: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评价主体;教师同行和教学专家作为评价主体;教育行政管理者、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及社会人士作为评价主体。教学评价按评价过程可分为:目的追求和实现;资料收集;资料处理、分析和利用。7.3.3教学评价发展趋势教学评价改革的主要尝试新课程改革强调过程性评价“新基础教育”倡导并逐步形成了“推进型评价”理念和实践体系。教学评价改革的趋势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基本指向评价者内在于改革过程,内评与外评相结合以实现教学与学习相互建构为旨趣8学生组织建设与学生发展学习目标理解学生组织建设的内在丰富性能够运用相关基本理论认识当前学生组织的状态、问题与发展可能,形成学生组织建设的相关视角初步形成自己对班级建设、课外活动、学校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内容提要本章以班级建设、学校课外活动、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等内容为重点、呈现促进学生成长的多类组织建设的基本原理与实践策略。8.1班级建设的基本原理8.1.1班级建设的当代教育价值班级建设的内涵班级是一个具体的实体,是一个具体的教育活动展开的单位,也是一个非常综合的领域,内含着不同主体的互动,并构成师生的生活内容。班级建设有着独立的教育价值。班级建设需要关注具体的人的生命成长问题。班级建设与教师成长的关系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责任主体与实践主体。班级建设的质量对学生和教师的成长都有重要意义。班级建设改革的当代走向班级建设不仅仅是管理的需要,更是教育的需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是班级建设的核心目标。关注并研究学生的成长需要,改造其日常生活,是班级建设的关键。让学生生命焕发生命的活力,是班级建设的主要方式。关注班主任工作智慧,实现班主任自身的成长。班主任以智慧方式展开班级建设工作在干部轮换中培养学生。通过班级岗位建设,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班级生活的自主。创建有生命气息的班级文化。开发班级活动的教育价值。8.2学校课外生活的价值开发8.2.1认识学生课外生活的教育价值课外生活与学生发展、时代发展的关系课外活动是一个新的教育时空,它利用独特的教育资源,依靠其独特的实践形态,能够对学生精神状态与价值取向、知识拓展与能力发展、个性形成与思想道德素养的整体提升,乃至于积极健康的生存方式的形成,产生积极地影响。课外活动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课外活动能够丰富、完善和更为整体地呈现学校办学的文化精神乃至特色。课外活动自身内部的关系形态对课外活动的认识需要整体的视野、价值的眼光、动态生成的意识,需要把它作为一个独特的教育实践活动来认识。8.2.2学校课外生活的整体建构以生态意识指导整体设计点面结合形成立体的课外生活形态资源与过程动态生成8.2.3学校课外活动的具体改革措施学校层面课外活动的展开在学校课外活动中,承担教育角色的主体是学校校长、团队辅导员、教学与德育方面的主管领导等,其面对的对象是全体学生。。班级层面课外活动的展开和学科教学密切相关的活动类型和班级建设密切相关的活动类型8.3学生课外生活与个体成长8.3.1学生校外生活的当代问题家庭生活学生与家长、兄弟姐妹之间的交往关系,学生参与家庭生活的具体事务之中,都有着具体的成长价值。社区生活原有文化群体的解体与不良场所对学生校外生活的巨大冲击与影响。社区教育资源的短缺社区内儿童群体的进一步解体部分校外教育机构运作方式与职能定位偏差8.3.2学校教育与学生校外生活的综合互动互动内容的多元化与价值开发将社会生活对学生的发展需要融入到学校的办学目标之中主动开发学校与社区的教育资源互动方式的多元化双方互动的方式,既有活动性的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校外各类活动、校外基地建设、校外兼职辅导员设置等,也有组织性的家长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家长义工组织,还有虚拟性的网络社区建设,家长、社区以多种方式介入到学校办学之中。在互动中更新学校、社会的当代内涵与社会的互动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极大提升学校关注社会发展需要,开发教育资源、提高培养质量、促进学生适应与改造社会的发展需要。另外,学校与社会互动也在进一步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9学校管理变革与领导发展学习目标理解学校管理的重要意义、当前问题、改革方向、改革内容,形成认识学校管理的相关视角。内容提要本章聚焦学校管理变革,解读学校管理的当代内涵,突出社会转型与学校转型背景下学校管理变革的必要性与可能的方向,进而阐述了学校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学校文化重建等具体内容,最后落脚到学校领导发展问题上,对学校与中层干部的发展问题展开讨论。9.1学校管理的当代内涵9.1.1学校管理的独特性(变革的角度)学校管理是形成多维关系综合互动的活动首先,学校处于社会之中,需要处理与家庭、社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部门的关系,而且这些关系错综复杂,往往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次,在学校内部,也有非常多样的关系。如学校领导群体与教师群体的关系,学校中层干部与教师群体的关系,学校各部门、学科、年级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制度与文化的关系等。学校管理是促成多元主体多维互动的活动首先,学校有诸多主体构成,而学校教育需要多主体的高质量投入。其次,学校变革是一种教育价值实现活动,而这种价值转换的实现需要协调甚至最大化共享价值。学校管理是促进学校发展动态发展的活动从综合性来看,学校变革涉及学校内部的综合变革,并全息着外部世界的信息。从动态性来看,学校变革处于动态过程之中。从其可能性来看,学校变革本身就是有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最终呈现为具体的活动。学校管理是促成学校变革力量生成的活动学校管理促进消极力量向积极力量的转化。学校管理整合各种积极力量。学校管理本身是一种变革力量。9.1.2学校管理的当代问题学校管理变革与学校转型的关系首先,学校管理变革是学校转型的一部分,并对整体产生独特的力量。其次,学校变革自身又构成独特的整体。最后,学校管理学校转型有这过程与结果的相互转换关系。学校管理变革中可能与现实的关系学校管理变革本身是复杂的,也需要外部社会生态的整体优化,但是这一复杂性中同时包含着可能性,也需要改革者在实践中创造这种可能性。学校管理变革之“人”与学校管理变革中之“事”的关系既“成事”又“成人”在“成事”中“成人”为“成人”而“成事”用“成人”来“成事”学校管理变革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当代中的学校管理变革需要追求和体现着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互动。学校管理改革还要自觉地与理论对话。9.1.3学校管理变革的当代走向价值追求:创建新型学校首先,学校管理变革需要关注学校教育中人的变化。其次,学校制度的变革是中位目标,是实现深层次目标的重要保障。指导思想:在迎接复杂性挑战中推进改革和研究首先,关注具体。关注多维互动。过程开展:关注自主创建与综合生成首先,管理的本质是创造,而不仅仅是守成。其次,当代中国学校管理改革要立足于自主。最后,学校管理需要关注综合生成。9.2当代学校管理变革的内容9.2.1学校组织机构重建学校内的组织机构是学校管理运行的基本组织单位,其相互关系构成一个系统,有着内部的分工、合作。现状反思在当前,我国中小学管理制度在价值取向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就学校管理制度与个体的关系而言,学校制度的存在是为了管住人、管住事,而不是为了发展人、发展事。对于学校而言,当前学校制度建设的存在与运行是为了保持学校的稳定,而非促进学校面对复杂的环境变化实现学校自我更新和转型。另外,学校制度类型是单一的科层制形式,管理中心高,层次多,从而缺乏学校不同主体的多维互动。最后,学校运行的效应带来更多的是规范而非发展与更新。学校行政体制的重建首先,强化学校层面的合理形成。其次,强化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再次,强化学校变革中研究型的增强。最后,强化学校各层面组织特征价值观的实现。学校专业体制的重建首先,原有专业组织价值的提升其次,依据学校转型的需要建立新的组织9.2.2学校运行机制重建内在动力机制建设促进教师和管理人员开放意识的形成促进教师、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和活动方式转变教师民主参与机制建设完善日常会议制度,比如教代会。完善落实民主制度文本。调动学校各级主体的民主意识。发展性工作机制建设首先,发展性工作机制建设体现在对策划行为的关注上。其次,发展性工作机制体现在具体的管理行为和教育行动中,真正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楼通风系统安装合同
- 矿产资源开发招投标中心回顾
- 区块链技术应用项目招投标协议
- 成都市超市租赁合同
- 燃气工程招投标合作框架协议
- 婚礼摄影临时场地租赁合同
- 艺术馆建设合同
- 国际植物园硬装施工合同
- 工业厂房钢结构施工劳务合同
- 售后服务质量承诺
- 《江城子-密州出猎》1省名师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履约能力的承诺书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解决问题 第2课时说课稿
- 2024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笔试历年职业技能测验典型例题与考点解析含答案
- DB11T 2292-2024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程
- 科研可行性报告格式及范文
- 2024-2030年中国乌鸡产品晒市场营销模式与投资策略规划研究研究报告
- 研究生(博士)中期考核
- 吞咽障碍膳食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解读
- 骨科专科护士培训ICU患者监护要点
- 【正版授权】 ISO 15835-3:2018 EN Steels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 - Reinforcement couplers for mechanical splices of bars - Part 3: Conformity assessment scheme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