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说明书_第1页
给排水说明书_第2页
给排水说明书_第3页
给排水说明书_第4页
给排水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OC\o"1-1"\h\z1.概述 12.主体配备 13.技术参数 24.实训项目 35.项目实训 36.注意事项 15附录1:阀门设立 16附录2:系统控制电路图 17附录3:系统主电路接线图 18附录4:变频器参数设立办法 211.概述现在社会智能化建筑大多都是高层建筑,如何规范、合理、安全可靠的给水和排水,实现给排水系统智能化成为楼宇智能化的一种重要课题。设计科学、合理的给排水系统不仅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不同规定,并且能最大程度的节省电力和水资源。YL-708-R型给排水系统是根据智能楼宇建筑设计规范,结合我国现在智能化建筑发展的需求精心设计的综合实训系统。本系统采用实物式设计,运用当代传感器技术以及工控技术,系统稳定可靠,构造合理清晰,可为示教与实训发明更多有利条件。YL-708-R型给排水系统共涉及4个部分:恒压供水系统、供热/暖系统、气压供水系统和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通过控制电柜和手阀,能够实现系统之间的互相切换以进行不同的实训项目。2.主体配备序号名称和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控制电柜个1涉及PLC主机、变频器以及多个控制器件2不锈钢水池个1作蓄水用3高位水箱个4热水器个15热赔偿器个16散热片个17三相水泵台2分别为1#、2#水泵8单相水泵台3分别为1#、2#、3#水泵9用水终端个6模拟顾客用水端10气压水罐个111高低压力开关个112水位开关个2高、低水位13压力变送器块114压力表块215进水、排水管道套1涉及多个管道、阀门表13.技术参数三菱FX2N-48MR主机型号:FX2N-48MR工作电源:AC250VDC30A下列工作负载:2A/1点8A/4点公用响应时间:10ms三菱E740变频器型号:FR-E740输入电压:380V输出电压:380V额定功率:0.75KW三菱FX0N-3A特殊功效模块型号:FX0N-3A,工作电源:PLC内部供电,分辨率:40mV(10V/250)、20mV(5V/250)、64uAMIN(4~20mA/250)通道数:2输入1输出三相水泵型号:CP-25-2.4工作电源:AC380V/3φ流量:2.7m3扬程:28m功率:0.5HP转速:2900R/min单相水泵型号:CP-25-2.4工作电源:AC220V/1φ流量:1.5m3扬程:28m功率:0.3HP转速:2900R/min热水器工作电源:AC220V/1φ容量:40L额定压力:0.75Mpa功率:1500W压力变送器电源:DC24V负载特性:4~20mA,测量范畴:0~400KPa精度:±2%气压水罐额定压力:1.0Mpa4.实训项目4.1给排水系统的认识4.2恒压供水系统实训4.3供热/暖系统实训4.4气压供水系统实训4.5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实训5.项目实训给排水系统的认识智能化楼宇大多是高层建筑,其给排水系统的特点是:高层建筑内人数众多,对生活卫生及保安防火设备规定较为严格,因此必须安装具有原则较高的给排水系统,以确保给水排水的安全可靠性。高层建筑的高度大,造成水管道内的静压力较大。过大的水压力,不仅影响使用、浪费水量并且增加维修工作量,为此给水管道系统、热水管道系统必须进行竖向分区。高层建筑内设备复杂,多个管道交错,必须搞好综合布置,规定不渗不漏;另外高层建筑对防震、防沉降、防噪声等规定也很高,因此在给排水工程设备中还需要考虑抗震、防噪声等方法。针对以上特点,本实训设备共设计了四个不同的给排水系统,分别为恒压供水系统、供热/暖系统、气压供水系统以及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通过控制电柜与手阀的控制,能够很方便地实现系统间的切换,以进行对应的教学实训。系统的原理图以下所示:(总体原理图)恒压供水系统实训恒压供水系统,最简便的办法能够采用调速水泵供水系统,即根据供水管道中压力的大小变化调节水泵的转速而满足用水量变化,同时也可节省动力。根据系统管道中压力传感器采集得到的现在实际压力值与系统设定值进行比较,通过PLC主机进行解决后,由变频器调节调速电机的转速,以达成恒压供水的规定。其原理图以下所示:(恒压供水原理图)具体操作:准备运行阀门设立:将阀门V1、V6、V7、V8、V9、V10、V12、V13、V31打开,其它阀门全关。(更具体阀门设立参考附录1)打开总电源开关,电源批示灯L1亮,控制电柜被供电。打开开关QS,PLC主机、变频器通电。打开计算机,把PLC程序写入PLC主机。打来PLC主机开关“STOP/RUN”为“RUN”,PLC批示灯“RUN”亮,PLC运行。变频器参数设立:参数号参数名称设定值出厂值参数意义Pr267端子4输入选择00该参数设立为0,变频器由外部电流(4-20mA)控制频率值(当RL接通时有效)Pr79操作模式选择20该参数设立为2,变频器为外部操作模式Pr180RL功效选择200:低速运行指令(RL)1:中速运行指令(RM)2:高速运行指令(RH)其它参数全部选择为出厂值,顾客不需修改(变频器参数设立办法请参考附录4)检查过流保护器,安全设立:FR1FR2FR3FR4FR5FR6FR7FR82.22.22.22.22.2A2.2.2A8运行计算机组态监控程序,在恒压供水系统压力参数设立栏中设定系统设立压力值。恒压供水系统启动点动恒压供水系统运行开关SB1(或计算机组态控制)首先,PLC输出点Y0、Y4亮,交流接触器KM1接通,1#水泵变频运行,1#变频批示灯亮,恒压供水运行批示灯亮。1#水泵变频运行,变频器频率从零慢慢增大。随着变频器频率的增大,水泵转速随之增大,管道中的压力也随之上升。若现在管道中实际压力值达成系统设定值,变频器频率不再上升,稳定在一种定值。随着水流的波动,变频器频率在某一种值上下小范畴波动,这属于正常现象。若变频器频率上升到50HZ并持续5秒钟,现在管道中实际压力仍不能达成系统设定值,系统将1#水泵切换成工频运行,并启动2#水泵变频运行。此时,PLC输出点Y0灭,Y1、Y2、Y4亮,交流接触器KM1断开,交流接触器KM2、KM3接通,1#水泵工频运行、1#水泵变频运行,1#工频批示灯亮,2#变频批示灯亮,恒压供水运行批示灯亮。随着变频器频率的增大,水泵转速随之增大,管道中的压力也随之上升。若现在管道中实际压力值达成系统设定值,变频器频率不再上升,稳定在一种定值。若变频器频率上升到50HZ,现在管道中实际压力仍不能达成系统设定值,系统将2#水泵也切换成工频运行。此时,PLC输出点Y0,Y2灭,Y1、Y3、Y4亮,交流接触器KM1、KM3断开,交流接触器KM2、KM4接通,1#、2#水泵工频运行,1#、2#工频批示灯亮,2恒压供水运行批示灯亮。恒压供水系统运行系统进入稳定运行状态后,系统管道中的实际压力等于系统设立压力值,随着水流的波动,实际压力值会在系统设立压力值上下小范畴的波动,这属于正常现象。此时观察压力表的示数和系统设立压力值一致。系统在稳定运行状态时,若此时顾客端用水量忽然发生变化,系统将根据压力变化的状况,变化变频器输出的频率以及电机运行的状况,使系统实际压力值始终等于系统设立压力值。以顾客端用水量忽然增大为例(此时1#变频运行,PLC输出点Y0、Y4亮,交流接触器KM1接通,1#水泵变频运行,1#变频批示灯亮,恒压供水运行批示灯亮。):打开其中一种模拟顾客端水龙头,顾客端用水量忽然增大,系统管道中的实际压力值变小,此时观察压力表的示数低于系统设立压力值。系统自动根据压力变化的大小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此时,从变频器的LED显示屏上能够观察到变频器的频率慢慢增大,直到稳定在某一定值。随着变频器频率的升高,管道中的实际压力值也随之增大,压力表的示数也慢慢增大,最后稳定在系统设立压力值上。继续增大模拟顾客端水龙头阀门的启动程度或在打开另一种水龙头,变频器的输出频率继续增大。当其输出频率超出50HZ并持续5秒钟,若管道中的实际压力值仍不能达成系统设立压力值,系统自动将1#变频运行切换到1#工频,2#变频运行的工作模式。此时,PLC输出点Y0灭,Y1、Y2、Y4亮,交流接触器KM1断开,交流接触器KM2、KM3接通,1#水泵工频运行、2#水泵变频运行,1#工频批示灯亮,2#变频批示灯亮。随着变频器频率的升高,管道中的实际压力值也随之增大,压力表的示数也随之增大,最后稳定在系统设立压力值。若继续增大模拟顾客端水龙头阀门的启动程度或在打开另一种水龙头,变频器的输出频率继续增大。当其输出频率超出50HZ并持续5S,管道中的实际压力值仍不能达成系统设立压力值,系统自动将1#工频,2#变频运行切换到1#工频,2#工频运行的工作模式。PLC输出点Y0,Y2灭,Y1、Y3、Y4亮,交流接触器KM1、KM3断开,交流接触器KM2、KM4接通,1#、2#水泵工频运行,1#、2#工频批示灯亮。此时变频器输出频率为零,两个水泵都在工频状态下运行。减小模拟顾客端用水量的情形与上述状况相反。恒压供水系统停止点动恒压供水系统停止开关SB1(或计算机组态控制),系统停止运行,PLC输出点Y0、Y1、Y2、Y3、Y4均熄灭,恒压供水运行批示灯熄灭,交流接触器KM1、KM2、KM3、KM4均断开。恒压供水系统进入停止状态。系统压力设定值的设立系统压力设定值能够通过在计算机组态监控界面设立,本系统中 系统压力值的设定范畴是0~400KPa。系统压力设定值设立后,恒压供水系统运行时,将系统管道中的实际压力值调节到系统设立压力值。通过计算机组态监控界面设立:在计算机上打开本实训的组态监控界面,进入运行系统,在恒压供水系统的数据设立栏上能够对系统压力设定值进行实时设定。如将系统压力值设立为100Kpa。供热/暖系统实训供热/暖系统涉及供热水和供暖气两部分,通过手阀的转换能够进行切换。供热水系统涉及3#单相水泵、热水器、热赔偿器以及对应的管道;供暖系统涉及3#单相水泵、热水器、热赔偿器、散热箱以及对应的管道。两者之间通过手阀V23、V25来切换:V23打开,V25关闭为供热水系统;V23关闭,V25打开为供暖系统。其原理图以下所示:(供热/暖系统原理图)供热水系统具体操作:阀门设立:将阀门V1、V6、V16、V19、V22、V23、V24打开,其它阀门全关。(更具体阀门设立参考附录1)打开总电源开关,电源批示灯亮,控制电柜被供电。打开开关QS,PLC主机、变频器通电。打开计算机,然后把PLC程序写入PLC主机。打来PLC主机开关“STOP/RUN”为“RUN”,PLC批示灯“RUN”亮,PLC运行。检查过流保护器,安全设立:FR1FR2FR3FR4FR5FR6FR7FR82.22.22.22.22.2A22.2A8运行计算机组态监控。点动供热泵运行开关SB4(或计算机组态控制),PLC输出点Y5亮,交流接触器KM5接通,供热水泵(3#单相泵)运行。此时热水泵向热水器供水,能听到热水器内水箱有进水的声音。点动热水器运行开关SB5,(或计算机组态控制),PLC输出点Y6亮,交流接触器KM6接通,热水器运行,热水器运行批示灯亮。热水器开始对管道中的水加热。打开模拟顾客终端水龙头,有热水流出。依次点动热水器、供热水泵(3#单相泵)停止开关SB5、SB4,(或计算机组态控制),供热水系统停止,交流接触器KM6、KM5依次断开,热水器、供热水泵运行批示灯灭。注:在供热水泵(3#单相泵)还没有运行的状况下,热水器不能启动。这是为了避免热水器内水箱没水的时候运行,损坏热水器。供热暖系统具体操作:阀门设立:将阀门V1、V6、V16、V18、V19、V22、V24、V25、V26、V27打开,其它阀门全关。(更具体阀门设立参考附录1)打开总电源开关,电源批示灯亮,控制电柜被供电。打开开关QS,PLC主机、变频器通电。打开计算机,然后把PLC程序写入PLC主机。打来PLC主机开关“STOP/RUN”为“RUN”,PLC批示灯“RUN”亮,PLC运行。检查过流保护器,安全设立:FR1FR2FR3FR4FR5FR6FR7FR82.22.22.22.22.2A2.22.2A8运行计算机组态监控。点动供热泵运行开关SB4(或计算机组态控制),PLC输出点Y5亮,交流接触器KM5接通,供热水泵(3#单相泵)运行。此时热水泵向热水器供水,能听到热水器内水箱有进水的声音。点动热水器运行开关SB5,(或计算机组态控制),PLC输出点Y6亮,交流接触器KM6接通,热水器运行,热水器运行批示灯亮。热水器开始对管道中的水加热。此时有热水流经散热箱,散热箱散热供暖。依次点动热水器、供热水泵(3#单相泵)停止开关SB5、SB4(或计算机组态控制),供热水系统停止,交流接触器KM8、KM7依次断开,热水器、供热水泵运行批示灯灭。注:在供热水泵(3#单相泵)还没有运行的状况下,热水器不能启动。这是为了避免热水器内水箱没水的时候运行,损坏热水器。气压供水系统气压供水系统是运用封闭式弹性隔阂气压水箱等设备,采用压力给水来满足建筑物的供水需求。水泵把水抽进气压水箱,待水管管道压力达成设定的停机压力值,水泵停止运行;随着顾客端用水,水管管道中的压力下降,待下降到设定的开机压力值时,水泵开始运行。停机压力值和开机压力值能够通过高低压力开关进行设定,设定时两者之间要有适宜大小的差值,以免水泵频繁启动。系统原理以下所示:(气压供水系统原理图)具体操作:阀门设立:将阀门V1、V6、V15、V20、V21、V28、V29打开,其它阀门全关。(更具体阀门设立参考附录1)打开总电源开关,电源批示灯L1亮,控制电柜被供电。打开开关QS,PLC主机、变频器通电。打开计算机,然后把PLC程序写入PLC主机。打来PLC主机开关“STOP/RUN”为“RUN”,PLC批示灯“RUN”亮,PLC运行。检查过流保护器,安全设立:FR1FR2FR3FR4FR5FR6FR7FR82.22.22.22.22.2A2.22.2A8运行计算机组态监控。点动气压供水系统运行开关SB3(或计算机组态控制),水箱供水系统运行,PLC输出点Y13亮,气压供水系统运行批示灯亮。气压供水系统进入自动运行模式。如果此时水管管道中的压力值低于水泵的开机压力值,PLC输出点Y10、亮,交流接触器KM7接通,气压供水单相水泵(2#单向泵)运行,待水管管道中的压力值高于水泵的停机压力值时,气压供水单相水泵(2#单向泵)停止运行。随着顾客端用水,水管管道中的压力值随之下降,当水管管道中的压力值低于水泵的开机压力值气压供水单相水泵(2#单向泵)运行,待水管管道中的压力值高于水泵的停机压力值时,气压供水单相水泵(2#单向泵)停止运行。点动气压供水系统停止开关SB3(或计算机组态控制),气压供水系统停止,PLC输出点Y13灭,气压供水单相水泵(2#单向泵)停止运行,气压供水系统停止运行。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分为两部分:水箱供水系统和水泵直接供水系统。水箱供水系统也称重力给水系统,这种系统的特点是以水泵将水提高到最高处水箱中,以重力给水管网配水。系统对水箱水位的进行监测,在运行过程中,当水箱内水位高于高水位开关,供水泵自动停止运行;当水箱内水位低于低水位开关,供水泵自动运行。水泵直接供水系统是由水泵从水池抽水,直接供应顾客端使用。两系统之间通过阀门V3、V5和V32切换。V3、V5启动V32关闭为水箱供水系统;V32启动V3、V5关闭为水泵直接供水系统。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原理以下所示:水泵水箱联合供水原理图水箱供水系统具体操作:阀门设立:将阀门V1、V3、V5、V11、V14打开,其它阀门全关。(更具体阀门设立参考附录1)打开总电源开关,电源批示灯亮,控制电柜被供电。打开开关QS,PLC主机、变频器通电。打开计算机,然后把PLC程序写入PLC主机。打来PLC主机开关“STOP/RUN”为“RUN”,PLC批示灯“RUN”亮,PLC运行。检查过流保护器,安全设立:FR1FR2FR3FR4FR5FR6FR7FR82.22.22.22.22.2A2.22.2A8运行计算机组态监控。点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运行开关SB2(或计算机组态控制),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运行,PLC输出点Y11、Y12亮,交流接触器KM8接通,水泵水箱联合供水单相水泵(1#单相泵)运行,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运行批示灯亮。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进入自动运行模式。随着水箱内水位的上升,当水箱内水位达成一定高度时,箱内的高位水位开关接通,PLC输出点Y11灭,Y12亮,交流接触器KM8断开,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运行批示灯亮,水泵水箱联合供水单相水泵停止运行。此时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仍然处在自动运行状态。在自动运行状态下,当水箱内水位下降到低于箱内低位水位开关时,系统自动启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单相水泵向高位水箱抽水,PLC输出点Y11、Y12亮,交流接触器KM8接通,水泵水箱联合供水单相水泵(1#单相泵)运行,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运行批示灯亮。直到水位高于高位水位开关,系统又自动停止,如此重复。点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停止开关SB2或计算机组态控制),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停止,PLC输出点Y11、Y12灭,交流接触器KM8断开,水泵水箱联合供水单相水泵停止(1#单相泵)运行,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运行批示灯灭。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进入停止运行模式。此时,无论水箱水位与否低于低位水位开关,水泵水箱联合供水单相水泵都不能运行。水泵直接供水系统具体操作:阀门设立:将阀门V1、V11、V14和V32打开,其它阀门全关。(更具体阀门设立参考附录1)打开总电源开关,电源批示灯亮,控制电柜被供电。打开开关QS,PLC主机、变频器通电。打开计算机,然后把PLC程序写入PLC主机。打来PLC主机开关“STOP/RUN”为“RUN”,PLC批示灯“RUN”亮,PLC运行。检查过流保护器,安全设立:FR1FR2FR3FR4FR5FR6FR7FR82.22.22.22.22.2A2.22.2A8运行计算机组态监控。点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运行开关SB2(或计算机组态控制),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运行,PLC输出点Y11、Y12亮,交流接触器KM8接通,水泵水箱联合供水单相水泵(1#单相泵)运行,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运行批示灯亮。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进入自动运行模式。注:运行水泵直接供水系统前,必须使高位水箱的高水位开关为“断开”状态,办法为启动阀门V4排水,直到PLC输出点X6灭,即可。此时顾客终端用水直接由水泵水箱联合供水单相水泵(1#单相泵)从水池中抽出供应顾客端使用,不通过高位水箱。点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停止开关SB2(或计算机组态控制),水泵水箱联合供水系统停止,PLC输出点Y11、Y12灭,交流接触器KM8断开,水泵水箱联合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