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片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的类型_第1页
四川凉山片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的类型_第2页
四川凉山片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的类型_第3页
四川凉山片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的类型_第4页
四川凉山片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的类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凉山片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的类型

根据刘伦新对江西方言的比较研究和陈长义在江西方言编年史中对江西方言的内部划分,临安方言包括临安、东乡、金溪、资溪、城南、南平、咸丰、利川、广昌、益黄、崇仁、乐安等12个县(区)。本文选取的方言点分别为黎川县城、广昌县城、南丰县城、宜黄县城、资溪县城、乐安县城、南城县城、金溪县秀谷镇、抚州市临川区、东乡县甘坑林场、进贤县梅庄镇、崇仁县石化乡石化村。另外,本文出现的记音材料均源自田野调查。一指示代词的类型和使用关系由于普通话的指示代词是近指、远指二分的,因此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汉语方言的指示代词也是两分的。直至1939年赵元任先生在其《钟祥方言记》中才首次指出汉语方言有近指、中指/中远指、远指三分的情况,而后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中以苏州话为例提出了指示代词的“二分法”和“三分法”,此后苏州话、清流方言、关中方言、赣方言、山西晋语等所在地也发现存在指示代词三分的情况。但汪化云在《汉语方言指示代词三分现象初探》中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一般所谓的汉语方言三分现象并不是真正的三分,有的是远指代词在使用中的特殊变化形式,有的是定指词,有的可能是共同语远指代词在方言中的叠制。本文通过对赣方言临川片指示代词的全面考察,发现这一片方言的指示代词也有三分的情况,而且用汪化云的观点并不能解释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据此,我们认为汉语方言指示代词中确实存在三分类型。值得一提的是,继“二分”、“三分”研究之后,刘丹青在考察吴江方言的指示范畴时,又发现了“一分”的现象,即只有一个指代词,所指不分远近的情况。陈敏燕等发现江西省泰和县万合乡流塘李家的指示代词是近指远指浑然不分的,应该就是刘丹青所指出的“一分”类型。这种类型在临川片中没有。可是,此片的临川区却出现了一种新的类型——四分,即区分更近指、近指、远指和更远指。所谓“二分”,一般指近指和远指的区分。对于“三分”的涵义,众家说法却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赵元任提出的近指、中指/中远指、远指;王力提出的近指、远指、非远非近;吕叔湘认为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内涵:近指、中指、远指,近指、远指、更远指,近指、远指、非近非远指(与远近无关);陈敏燕等近指、更近指、远指或近指、远指、更远指。经过考察,我们发现临川片方言“三分”的内涵与陈敏燕类同。具体情况见表1。为方便解释各个指示代词的具体作用,表中用A1、A2、B1、B2分别代指近指、更近指、远指、更远指。从表1中可知,临川片12个方言点的指示代词可分成两种类型:二分和多分。南城、东乡、南丰、宜黄、广昌、崇仁六县属于前一种类型,黎川、资溪、金溪、进贤、乐安和临川属于后一种类型。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谓的“多分”其实是有条件的。吕叔湘指出,指示代词有三种作用:指示、区别、替代,其中指示是根本;从指示作用来看,指示代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指方所、指人或物、指时间、指动作方式、指性状程度。我们所说的二分和多分的区别也是针对其指示作用而言的,而且就临川片代词的指示作用来看,只有在指称方所的情况下它才是多分的(包括三分和多分),也就是说,只有在需要对方所进行更具体的区分时,A1和A2、B1和B2才会共现;而在指称人、物、时间、动作方式及性状程度时上述12个方言点都是二分的(A1、B1对举)。对于这一现象,储泽祥、邓云华从类型学的角度作过阐述,指出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指代词的二分与多分之间存在着一个等级序列,表示如下:性状程度、动作方式>时间>人或物>方所……从这里可以看出,如果一种语言的指示代词,一部分是多分的,一部分是二分的,那么,指方所的多分可能性最大,而指性状程度或方式的二分可能性最大”。究其原因,应与指示代词本身内部的空间性的强弱有关,“指示代词空间性越强,情况越复杂,多分的可能性也越大”。从表1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第一,在语音上,同一方言点的指示代词之间的相似性极强。在声调上,除广昌外,其余11个方言点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的声调完全相同,如资溪方言近指代词⊂koi、远指代词⊂ε和更远指代词⊂ŋ都是阴平调;另外,包括南城、崇仁、进贤、乐安在内的方言指示代词不仅声调相同,而且声母相同。对于这种现象,李荣曾经指出:“语法上属于同一小类的用法相近的话,有时在读音上互相吸引,引起字音的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姑且叫做‘感染作用’。”这种感染作用不仅存在于同一方言点的指示代词系统中,在人称代词上也有鲜明的体现,这一问题将在下文展开讨论。第二,在整个临川片,只有广昌方言一个点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声韵皆同,只是利用语音的内部屈折(声调)作为别义手段来区分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这种现象在赣方言区并不多见,但在客家方言中却普遍存在,广昌地处客赣交接地带,与客家方言区相邻,所以,此现象很可能是受相邻的客家方言的影响而形成的。第三,崇仁方言有两套指示代词:“⊂ko(近指)⊂ku(远指)”与“⊂kεi(近指)⊂hεn(远指)”,其中“⊂ko、⊂ku”多见于老年人口语,“⊂kεi、⊂hεn”年轻人常用。崇仁毗邻乐安,后一套指示代词正好与乐安方言的指示代词完全相同,这不应只是一种巧合。我们可以推断,“⊂ko、⊂ku”是当地方言固有的指示代词,“⊂kεi、⊂hεn”是受乐安方言的影响而新近出现的一套指示代词。第四,临川方言中出现了指示代词四分的情况,有近指、远指和更近指、更远指的区别,其近指与更近指、远指与更远指的别义手段是声调。其用法正如前文所指出的,只有在四个以上的事物并举而且需要区分它们方位的远近时,A1、A2、B1、B2才会同时出现,否则只出现对举的A1和B1。如:⊂ko本书是我个,⊂ε本书是渠个。(这本书是我的,那本书是他的。)二产教。《乐安》认为方言中的人称代词“大家、自己、人家”和普通话用法基本一致,故本文主要分析三身代词单复数的语音形式和用法特点。分析表2,可知其特点为:第一,整个临川片的三身代词单数都是“我、你、渠”,只是读音略有不同;而且不管第几人称,其主格都是单音节形式,作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词,简单的语音形式更符合经济原则。第二,“渠”本是一个阳平字,但在整片方言中都读作阴平或上声,无一例外地脱离了阳平调,这正如李荣先生1965年所讨论的声调感染作用那样,是与其第一人称代词或第二人称代词同类相从,受“我”或“你”的感染而读作的阴平或上声调。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种情况:(1)“渠”受“我、你”的感染读作上声,包括临川、崇仁、广昌、南丰、进贤五地;(2)“渠”受“你”的感染读作上声,如黎川、南城、资溪、金溪;(3)“渠”受“我、你”的感染读作阴平调,分布在东乡、宜黄两地;(4)存在于乐安的受“你”的感染而读作阴平调类。第三,东乡和金溪两地,三身代词的单数有格的变化。在东乡方言中,主语用“我、你、渠”,宾语为“我仂、你仂、渠仂”,分工明确。但如果人称代词单独成句,则两种形式都可以。例如:老师更喜欢个是渠仂,不是我仂。你不会啊,我来教你仂。今朝是何个擦个黑板?——我。——我仂。此外,如果作定语,则只可以用“我、你、渠”加“个”表示领属。金溪方言中的“我、你、渠”用作主语,作宾语一般用“我人、你人、渠人”。但前者也可用作宾语,只是比后者语气显得更生硬。比较如下:昨日我到寻过渠人。(惋惜他不在家,没找到他。)昨日我到寻过渠。(客观地叙述这件事。)作定语时,也同时有两套,可以用“我、你、渠”加“个”,也可以用“我人、你人、渠人”加“个”,其中区别还是在语气上。比较如下:该是你个书啵,是就快拿开。该是不是你人个书?(蕴含语义:我以前听说你的书丢了,是不是这本?)第四,黎川方言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两种表达形式:“我⊂a/⊂ŋo”、“渠⊂kiε/⊂tɕiε”。第一人称⊂ŋo应当是受普通话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叠制现象,第三人称⊂tɕiε明显是⊂kiε声母腭化的结果。据此判断,“⊂a、⊂kiε”的历史更古老,“⊂ŋo、⊂tɕiε”是后来产生的。另外,整片人称代词作领格时出现了两类不同的情况:第一类:在代词后直接加助词“个”。一般用于表示普通事物的名词之前一定要加“个”,用于表示人的名词和方位短语之前加不加“个”都可以,如果加“个”则有强调前边代词的领属性的意味。例如可以说“我(你、渠)个眼镜”、“我(你、渠)个台灯”,而不能说“我(你、渠)眼镜”、“我(你、渠)台灯”;可以说“我(你、渠)个弟”,也可以说“我(你、渠)弟”。这一类包括临川、乐安、金溪、南丰、进贤、资溪、宜黄、东乡、广昌和崇仁。第二类:黎川、南城两地三身代词的所有格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在人称代词后面加“个”;另一种是找不到本字形式的“au⊃lεu⊃kiεu⊃”。可以看出,这种领格是在原来的人称代词形式上加了韵尾“u”,并变读为去声调,其意为“我(你、渠)家的”,而“家”在这两个方言中都表述为“屋”,所以从其语义及语音上分析,它们应当是“我(你、渠)”和“屋”的合音。由于语意不同,因此,上述两套所有格的出现环境也有明显差异。语意为“某家的”,其属格用“au⊃lεu⊃kiεu⊃”,其他时候用“我(你、渠)”加“个”。例如:au⊃弟好会学书。我弟弟很会读书。au⊃牛怎么跑到lεu⊃田仂来了?我家的牛怎么跑到你家田里来了?我个眼镜怎么冒见了?我的眼镜怎么不见了?该呒是你个台灯,是我个台灯。这不是你的台灯,是我的台灯。三联合其他方言的同形或同源在世界不少的语言中,近指代词和第一身代词同源,中指代词和第二身代词同源,远指代词和第三身代词同源。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指示代词和三身代词在来源上有密切的关系。如吕叔湘、江蓝生指出:“指示代词和三身代词在来源上有密切的关系,多种语言里都有或显著或隐蔽的例证……汉语里只有第一身代词跟指示代词没有发生过关系。”在临川片中,指示代词跟人称代词在语音上也有很明显的联系。广昌、南丰、宜黄、进贤、黎川、南城、临川、崇仁、乐安九地的第一人称代词与近指代词同为舌根音声母;南城、崇仁、黎川、资溪四地的第三人称代词和远指代词同为舌根音声母;进贤的第二人称代词与远指代词声韵皆同,只是以调别义。可以说,三个人身代词都与指示代词有关系,这与某些湘方言类似。伍云姬指出:“吕叔湘先生指出汉语中只有第一人称跟指示代词没有发生关系。而从湖南方言来看,不仅第一人称与近指代词关系非常密切,而且三个人称代词与三(两)个指示代词也显示音韵上的联系。”至于产生这种联系的原因,伍云姬认为可能是“同源关系”或“类推”造成的。本文所论述的方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之间存在的联系应该是一种音韵上的同源关系,它们的声母都是舌根音,其中南城和崇仁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声母都是“k”,黎川和资溪两个代词的声母分别是“k”和“ŋ”,这不是简单的巧合。吕叔湘、王力曾经讨论过汉语史上指示代词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现象。唐正大也分析过关中方言和阿尔泰语系的第三人称代词和远指代词同形的类型学意义。从而可知,方言中第三人称代词与远指代词的同源关系,是继承了古代汉语指示代词用作指称第三人称的特点;而且这种同源关系不仅仅在赣方言中存在,它甚至可以说是汉藏语系的一个共同特点。相比之下,出现在进贤方言中的第二人称代词与指示代词同形或者同源的现象并不多见,据林素娥分析,这种同源现象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